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2000年某高校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掌握近20年来高校学生辍学原因的变化轨迹,为教学改革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对1981-2000年云南财贸学院的在校学生作前后10年辍学原因比较。结果:20年间总辍学率5.54‰,男生6.84‰高于女生4.21‰(P<0.04);因病辍学的构成比由前10年的82%降至61%,非健康原因辍则从18%上升到39%。造成辍的疾病依次为传染病和精神-心身病,学习及行为问题是非健康原因辍学的主要原因。结论:传染病的防治仍将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有关学习和行为问题及精神-心身疾病的心理卫生服务,将成为教育和学校健康促进不断拓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榆林市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市直中小学校学生营养良好率为65.41%,营养不良率为26.14%,肥胖率为8.45%;其中营养不良率,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结论 防治学生营养不良应以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为重点,防治肥胖应以小学生特别是城市小学生为主;在中小学校,开展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现状的良策。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学习不良问题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影响基础教育的开展和学生身心的发展。目前,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学业技能的发展及矫治方面,对其社会性和情绪、情感方面的研究重视不够。在解决此问题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给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介绍了中学生学习不良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对策: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重视其情感、意愿、需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和学习策略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感情融洽的学习情景。  相似文献   

4.
浙江中部地区农村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浙江中部地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该地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周步成等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浙江中部地区245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占一定比例,毕业班女生为高发人群;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学习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MHT得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总量表分上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对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市区某小学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寻找存在问题,为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1—2月,采用问卷方式对广州市市区某小学1404名1—6年级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6.43%的学生基本上不吃早餐,31.93%的高年级学生不喝或偶尔喝牛奶;18.51%的学生经常食用西式快餐;80.09%的学生经常吃零食.43.94%的学生经常喝饮料;家长对学生的饮食行为有较大影响。[结论]小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较多问题。教育、卫生部门应重视目前城市小学生的饮食习惯问题,提高早餐质量,教育小学生多喝牛奶,指导家长、小学生合理选择零食、饮料。  相似文献   

6.
山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通过对山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山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新特点,新趋势,并提出对山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方法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五省20所山区农村中学57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山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检出率占49.59%;来自县镇的学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来自乡村的中学生;男女生在抑郁及心理不平衡因子上有显差异;初三学生各因子均高于其他年级;县乡与年级间及性别与年级间在某些因子上存在显的交互作用。结论山区农村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城市学生要多;特别是县镇学生、初三年级学生及男生存在着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地域、经济、社会观念等原因造成的。启示我们在城市和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根据中学生心理表现的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教育。对山区农村中学生而言,男性县镇的学生及初三学生要特别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云南财贸学院1990—1999年大学生辍学的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大学生辍学原因,为减少辍学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学校教务处1990-1999年学籍管理资料为依据,分期按体学、退学、死亡统计,结果:10年间总辍学率为3.77‰(106/28 101)。健康原因辍学率为2.17‰(61/28 101),占辍学人数的57.5%,其中肺结核占因病辍学的47.5%,非健康原因辍学率为1.6‰(45/28 101),占辍学人数的42.5%,并以退学为主。结论:健康原因是导致该辍学的主要原因,其中以传染病(肺结核)为主,非健康原因辍学有逐渐增长趋势。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农村1~6年级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普及农村儿童卫生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在农村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分层抽样法,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及韶关市长江镇各随机抽取一所小学共263名学生,进行有关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两个地区小学生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1.2%。男、女生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0%、65.7%,在大部分问题中,高年级组知晓率显著优于低年级组(P〈0.05),主要获取途径是书报纸杂志(61.6%)。结论广东农村地区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学生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的宣传,重视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西小学生的心理需要状况,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西11所小学的三一六年级小学生1997名为调查对象。用自编的“小学生心理需要”问卷进行测试。结果物质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需要;女生的良好关系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认可需要、安全需要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三、四年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关爱需要、物质需要、认可需要得分显著高于五、六年级学生;农村学生的多种需要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和城镇学生;父母低文化程度组学生的关爱需要、物质需要得分显著高于父母高文化程度组学生,而尊重需要得分则显著低于父母高文化程度组学生。结论应满足不同群体小学生的合理需要,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传染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但因种种原因,当前农村传染病防治工作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队伍不稳;经费不足;健康教育工作滞后;流动人口卫生管理力度不够;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管理力度不够;乡镇卫生防腐工作普遍薄弱。为此,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并就如何解决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农村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农村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农村小学生伤害认知与行为特点,为开展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嘉兴地区4所农村小学6个年级共3385名学生进行最近1年伤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同时调查研究对象伤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结果 伤害年发生率为24.38%,且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段学生高于低年级段学生;伤害相关知识测试平均得分为52.67分,男、女学生无差异,高年级段学生高于低年级段学生;安全行为习惯评价平均得分为66.89分,女生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结论 应针对农村小学生伤害认知与行为特点开展有效的伤害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农村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田东县小学生肠道蠕虫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探讨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城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上卫生课等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从学生肠道蠕虫防治的卫生知识、行为、蠕虫感染率三方面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提高了城乡小学生的肠道蠕虫防治知识,并使城镇组学生的卫生行为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卫生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不良卫生行为尚普遍存在,感染率仍达22.64%。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城乡学生肠道蠕虫防治知识的提高,并促使城镇学生卫生行为明显改善,而对农村学生卫生行为干预力度不足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对策是提高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颖灵活性与科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难题与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更对小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以及人生价值观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深入探究农村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内外原因,为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佳化提出了一些新建议与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谈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文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卫生投入比例逐年下降,农民经济收入承受不起疾病的风验;农民缺乏有效的健康保障制度;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差;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靠业务收入生存。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对策是:政府责任是关键;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要优化配置;完善和创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方面,该卫生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是农村小学生教育的重点,甚至可以说是全部,而要搞好学校教育就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则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那么,农村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开展工作,才能使教育教学顺利有序开展呢?下面,我就怎样做好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谈一谈我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云南财贸学院1990~1999年大学生辍学情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大学生辍学原因,为减少辍学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学校教务处1990~1999年学籍管理资料为依据,分别按休学、退学、死亡统计.结果 10年间总辍学率为3.77‰(106/28 101).健康原因辍学率为2.17‰(61/28 101),占辍学人数的57.5%,其中肺结核占因病辍学的47.5%.非健康原因辍学率为1.6‰(45/28 101),占辍学人数的42.5%,并以退学为主.结论健康原因是导致该院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其中以传染病(肺结核)为主.非健康原因辍学有逐渐增长趋势,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分析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临床实习学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规范教学管理,重视教学基地建设;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完善实习学生管理制度;改善教学条 件,提高教学效果;调整实习制度和考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杨小杰  陈瑶  张婕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469-1472
了解农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为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黔东南州部分农村中小学共2 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结果 49.0%的农村中小学生知道“QS”标志,35.0%的学生认为吃了没有煮(炒)熟的四季豆不会中毒;44.2%的学生根据“QS”标志购买食品,51.8%的学生不在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49.1%的学生发现过期食品会向商品经营者退还该食品;中学生在食品安全认知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生,但消费时的自我保护和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比例低于小学生(P值均<0.05).76.1%的学校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相关知识;小学在教师告诉学生、知识竞答、广播及课上师生的讨论等食品安全教育途径方面的比例均高于中学(P值均<0.05).结论 黔东南州农村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水平有待加强,农村中小学要重视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9.
1020名家长对中、小学校视力保健工作反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家长对学校视力初级保健工作的反映,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工作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在家长会上,通过家长填表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认为学校对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不重视的为92.55%;认为眼保健操效果不好的为95.78%:认为学生对视力保护不重视的为88.73%;认为自己子女读写姿势不正确的为78.82%。结论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要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就必须改革中、小学生目前的视力保健工作状况。一要加强视力保护的科普教育,提高学生对视力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把纠正读写姿势不正确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抓;三要对现行眼保健操进行改革创新,创编出更加有效、卫生、简便和安全的眼保健操。  相似文献   

20.
<正>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省、市。最近,我们对1982~1987年中学生的辍学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疾病是辍学的主要原因 6年中共招生1346人,由于各种原因辍学者49人(表1),辍学占招生人数的3.7%.由表1可以看出,因疾病辍学的学生占总辍学人数的6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