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15k以下婴幼儿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TOF婴幼儿根治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CPB时间78~2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3~116min,后并行时间为42~125min。自动复跳率98%,全组病例均顺利脱机。2例术后因低心排综合症死亡与CPB无血接关系。结论预充液的合理配置,适度的血液稀释,维持合理血球压积和胶晶比,提高胶体渗透压。良好心肺肾保护和适当流量灌注,使CPB整个过程趋于生理状况,同时采用超滤技术,减轻CPB后水肿,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与经验。方法分析71例10Kg以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根据不同手术方式术中采用中度低温和深低温低流量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心肌保护措施采用主动脉根部间断灌注4∶1冷血停搏液,复温后行平行超滤与改良超滤联合应用。结果16例采用中度低温中流量灌注,54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下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CPB时间为59-243min,阻断主动脉时间39-126min;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CPB下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CPB时间为114分钟,阻断主动脉时间56分钟,停循环5分钟,68例开放主动脉后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95.8%,65例停机顺利,6例停机困难,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为2.8%。结论制定合理的预充预案,选择高质量的膜式氧合器,适当的血液稀释,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技术及超滤的应用是提高婴幼儿法洛四联症CPB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我院1995年1月-2004年8月共325例小儿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状况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体外循环灌注技术.方法 各种小儿心内直视手术325例,年龄8个月~14岁,体重8-46kg.本组病例讨论了转流中的安全措施和灌注技术.灌注技术采用控制预充量、早利尿、合理的温度和流量、良好的心肌保护等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转流过程平稳,未出现故障和意外,灌注效果良好,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303例,电击复跳22例,自动复跳率93%.结论 控制预充量,可避免血液稀释过度,防止过多的液体造成小儿的组织水肿;早利尿可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可减少组织水肿,提高红细胞压积(HCT),减轻心脏负荷,保护肾功能,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合理的温度和流量可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使重要器官及组织得到充分灌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61例,探讨其CPB灌注特点。方法61例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CPB采用新生儿型膜肺及循环管道;预充液加入人血白蛋白、新鲜全血、浓缩红细胞或冰冻血浆,维持胶体渗透压(COP)在15mmHg以上;加入抑肽酶、甲基强的松龙等以减轻CPB炎症反应、加强血液保护;大多数手术选用深低温低流量(DHLF)灌注,必要时行深低温停循环(DHCA);心肌保护采用改良St.ThomasHospital冷晶体停搏液顺行或结合逆行灌注;应用超滤和改良超滤(MUF);CPB降温及复温过程缓慢均匀进行,水温与血温相差小于10℃。结果CPB时间59~379min,平均(217±8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199min,平均(120±48)min。主动脉开放后61例(100%)患儿心脏均自动复跳。47例采用DHLF灌注,13例行DHCA6~43min。除早期的7例外,54例采用超滤,超滤量80~560ml,平均(334±156)ml,其中49例为MUF。48例顺利脱离CPB,13例脱离心肺机后因血压不能维持需再次CPB辅助,9例辅助30~132min脱离CPB。结论新生儿CPB宜选优质的人工心肺机和婴儿型膜肺、管道,尽量减少预充量,适中的血液稀释、维持COP在合适范围,超滤可减轻组织器官水肿,采用冷晶体停搏液灌注新生儿心肌能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DHLF或DHCA利于外科医生手术操作,DHLF配合能缓慢、均匀的降温和复温利于脑保护;对于脱离CPB后循环功能不稳定的患儿,重新开机CPB辅助是一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体重12 kg以下的婴幼儿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312例12 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了解小儿CPB的特殊性,对小儿CPB应根据其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确定其转流方法。结果:全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9~154 min,平均(63.9±40.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105 min,平均(38.9±21.8)min。心脏自动复跳288例,自动复跳率为92.3%。体外循环过程平稳,全部顺利撤停体外循环,无体外循环意外及相关并发症。术后死亡4例,死亡率1.28%。结论:建立更适用于婴幼儿非生理状态下的体外循环过程,根据患儿的病情采用个性化的灌注方案,加强围术期的体外循环管理。合理的预充和血液稀释,应用高质量的膜式氧合器和体外循环管路,合适的灌注流量和灌注压,加强液体出入量平衡及温度的管理,注意保护心肌及各重要器官,联合应用超滤技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减少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开展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安全管理体会。方法通过对112例心脏直视手术的回顾分析,寻找更为科学的CPB管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自动复跳66例(58.9%),电除颤复跳46例(41.1%),专垄等亨体外循环有关的并发症,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基层医院开展CPB心脏直视手术,除应具备良好的基夸设备外,还要重视注意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CPB灌注技术及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术中手术、麻醉、CPB各组人员的密切配合,对CPB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15kg以下小儿心脏直视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2月105例15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采用适宜的灌注方案,控制预充量,适当的血液稀释度,良好心肌保护及组织器官保护,维持有效的灌注流量及适当的灌注压力,联合应用超滤技术。结果:ECC时间35~18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8~145min,心脏自动复跳93例,电除颤复跳12例,体外循环过程平稳,全部顺利撤停体外循环,无体外循环意外及相关并发症,102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根据患儿的病情采用个性化的灌注方案,加强围术期体外循环管理,保护心肌及各重要器官,合理使用超滤技术,可有效减少15kg以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提高CPB的管理经验.方法 收集56例行TOF根治术患者的CPB情况,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心脑肺保护等.结果 CPB转机时间57~191(113.8±10.5)min,主动脉阻断(ACC)时间25~137(72.5±13.3)min.主动脉开放(CCR)后51例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91%.47例采用中低温中高流量灌注,9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其中50例顺利停机,6例停机困难,二次辅助转机15~25min后停机.围术期死亡3例,余53例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准确的评估、畸形的满意矫治、合理的预充和灌注方案、良好的心肺保护等是提高CPB管理质量和减少CPB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在体外循环(CPB)下行手术的患者,总结体外循环经验。方法 CPB采用深低温低流量(DHLF),心肌保护为4:1高钾含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后切开肺动脉堵住动脉导管开口,防止灌注肺。结果 CPB时间53~96min,心脏阻断25~63min,均自动复跳,顺利脱机,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行成人动脉导管直视缝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总结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小儿各种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采用控制预充总量,部分使用超滤和良好的心肌保护。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 m in~130 m in,体外循环时间2 0 min~16 8min,心脏自动复跳96例,电击7例,术中转流过程平稳,无与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和故障,全部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99例痊愈出院,4例术后死亡。结论:根据小儿病情以及生理状况,减少预充量,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和适当流量灌注,必要时同时使用超滤技术,积极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8公斤以下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我院37例婴幼儿先心病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总结8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手术中的灌注技术。方法 对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10月的37例8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及CPB情况(CPB设备、预充液组成、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15d~20m,体重2.8~8kg,CPB时间13~17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0~63min。全组病例均顺利脱机。2例术后死亡。结论 婴幼儿CPB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预充量,提供良好心肌保护和适当流量灌注,维持合理血球压积和胶晶比,使CPB整个过程趋于生理状况,同时采用超滤技术,减轻CPB后水肿,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常温体外循环技术在老年心脏手术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8例老年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例。全部病例均不主动降温,可自然降温2~3℃,中心温度32.1~36.8℃。体外循环灌注流量为2.2~2.4L/m2·min。灌注压为6.7~12kPa。心肌保护采用15%氯化钾与氧合血混合后持续灌注心脏的方法。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8~301分,平均160分。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217分,平均97分。心脏均自动复跳,无低心排出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提示充足的灌注流量和满意的灌注压是保证重要脏器良好灌注的必备条件,针对老年患者特殊性进行体外循环管理,常温体外循环技术同样适合于老年心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10 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1月80例10 kg以下婴幼儿CPB情况.所有手术均使用进口TERMO婴儿膜肺,灌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心脏表面放置冰屑,浅或中低温高流量灌注.全组均应用超滤或改良超滤.结果 全组CPB时间为23~21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4~148 min,心脏自动复跳率为96.3%,术后恢复良好,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婴幼儿CPB有其特殊性,应选用优质膜肺.根据患儿的病情制订周密的灌注计划,尽量减少预充总量,提高胶体预充量,最好是血液预充,选择适宜材料和灌注方式,着重心肌保护,同时运用超滤技术,对提高术后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抑肽酶组n=40),B组(对照组n=40),A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1次加入5×10KIU抑肽酶;B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相等容量的乳酸林格氏液代替。记录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复跳后低血压情况。结果: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自动复跳率(85%)明显高于B组(72%),(P<0.05);A组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27.5%),(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使用大剂量抑肽酶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提示体外循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减轻CPB后的再灌注损伤,加强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浅低温全流量多次灌注心脏冷血停搏液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在再次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体会.方法 胸骨正中切口经升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备股动静脉插管,浅低温下手术,心肌保护采用4:1含血冷停跳液.结果 例病例CPB时间均大于120分钟,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1例,其余1例20焦耳心内电除颤一次后复跳.2例病例均顺利停机,并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CPB管理是提高再次心脏手术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冯珠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80-1981
目的总结27例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TOF)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提高TOF矫治术的成功率。方法体外循环(CPB)采用中度低温中流量和深低温低流量,心肌保护为主动脉根部间断灌注冷晶体停博液及心脏表面覆盖冰泥。大部分术中传统超滤和停转流后改良超滤联合应用。结果CPB时间为52—19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7-115min,心脏自动复跳率为97%,无严重的CPB并发症,术后3例因发生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结论合理的预充液配置、心肌保护、肺保护及超滤技术的应用是提高CPB质量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潘百强 《华夏医学》2006,19(6):1157-1158
目的探讨Bentall手术围麻醉期和体外循环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7例主动脉根部瘤及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并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抑肽酶300万U,预充液加抑肽酶200万U。阻断升主动脉后从左右冠状动脉窦口灌注冷血停搏液,心肌局部冰屑降温,复灌1次/30min。CPB中鼻咽温在30~32℃,MAP50~85mmHg。主动脉阻断时间45~80min。结果松阻断钳后自动复跳1例,除颤1次复跳5例,2次复跳1例。复跳后用增强心肌收缩力药及扩张血管药维持循环稳定。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结论诱导及术中维持平稳的麻醉,平稳的CPB以及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保障,而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则是预防吻合口出血、使患者顺利康复的另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150例小于10kg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的管理体会。方法本组采用高流量灌注方法。130例为中度低温,20例复杂先心应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技术,常规超滤,减少组织细胞间隙水肿和炎性反应。本组采用全胶体、去白细胞库血,常规预充抑肽酶。术中血细胞比容多在25%左右,术中持续监测血气电解质,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结果150例患儿中死亡3例,其余痊愈出院。结论CPB中要有良好的管理技巧;保持内环境平衡和有效的循环灌注压力;婴幼儿CPB应以高流量灌注为主,复跳后要有足够的后辅助循环时间,合理、及时、有效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CPB预充应为全胶体并充分利尿,结合超滤技术,减少组织间隙水肿及炎性反应。采用有效的肺保护措施,包括去白细胞血液制品、药物保护、肺氧合血灌注保护、膜肺的应用等,可减轻全身炎性反应及灌注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离心泵在冠状动脉移植并室壁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室壁瘤切除手术中体外循环 (CPB)的方法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在 9例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室壁瘤切除术中 ,应用德国生产的RFD2 0 - 973型磁悬浮离心泵 ,作为CPB供血泵。采用鼻咽温 30~ 34℃ ,高流量 (2 .4~ 3.2 )L/ (min·m2 )灌注。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5 0~ 80mmHg。CPB时间 80~ 12 0min(平均 110min) ,心肌血运阻断时间 4 2~ 90min(平均 76min)。结果 全组患者均自动复跳 ,无一例出现血红蛋白尿 ,无CPB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患者心绞痛消失。结论 离心泵具有血液有形成份破坏小 ,安全性高 ,操作简单 ,是重症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的理想供血泵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6年4月开始应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手术基本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后不阻断主动脉,术中鼻温维持在34℃~38℃,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本组始终维持窦性心律,腔静脉平均阻断时间为21分~2分,心内操作结束后不需进行心脏复苏,不需复温,停止体外循环,结束手术.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