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体表胃电图描记了解小儿慢性胃炎胃肌电活动规律。方法 对 30例小儿慢性胃炎和 2 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餐前、餐后体表胃电图描记。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显著下降 [(60 3 %± 1 5 8% )vs(71 6 %±1 2 0 % ) ,P <0 0 5) ] ,餐前、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 65 %所占比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 (63 .6 %vs70 .0 % ,P >0 0 5 ;50 .0 %vs70 .0 % ,P >0 0 5) ,餐后节律过缓 (<2 4/min)比例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1 8.4 %± 7.2 % )vs(8.5 %± 5 .3 % ) ,P >0 0 5) ] ;实验组胃电图波形奇异、不规则复合波多见。结论 小儿慢性胃炎存在胃电节律改变 ,表现为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显著下降。胃电图可应用于小儿慢性胃炎的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提取儿童体表胃电图的数字特征,评价它们的统计学意义,给出诊断符合率,从而说明体表胃电图在诊断中可能起到的作用。观察了北京友谊医院1998年2月至12月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和胃炎儿童35例的胃电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315例住院病人的胃电图与胃镜检查结果双盲对照,诊断符合率78.4%。胃电图对慢性胃炎、胃癌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对消化性溃疡诊断符合率较低;对胃功能性、运动性改变如胃节律紊乱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对影响胃电图的相关因素、胃电图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及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认为胃电图操作简便、无创伤、无痛苦、无禁忌证,病人乐于接受,虽然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仍是一种诊断胃、12指肠疾病的良好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8.
250例健康儿童胃电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金宗平,侯安存,李黎,胡淑德胃电图是国内近年开展的一项检查方法,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1,2]。但小儿胃电图的图形及频率、幅值等与成人胃电图是否一致,国内报道较少。我院于... 相似文献
9.
10.
<正> 我院自1982年11月~1993年3月,采用体表电极,在腹壁记录胃电的方法对1200例患者进行了胃电图检查。现将其中50例在近期内通过胃镜及病理切片检查确诊的病人的胃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胃消痞胶囊对大鼠胃电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隔日禁食的方法制作大鼠胃运动功能紊乱模型,分别测量正常大鼠和造模大鼠的胃电图,分析正常胃电慢波节律百分比和主功率。结果正常大鼠和胃消痞胶囊各剂量组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较给药前增多,主功率增加,以中剂量组最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造模大鼠模型组大鼠胃电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和胃消痞胶囊可使正常大鼠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增多;可预防饥饱失常大鼠异常胃电节律的发生。有调整胃电节律的作用,这可能是其调节胃运动功能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4)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圆周应变.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1±20.1)岁;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心肌分为前间隔(AS)、前壁(AW)、侧壁(LW)、后壁(PW)、下壁(IW)、后间隔(PS)6节段,共计18节段,将左室壁心肌等分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心肌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结果 正常人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P<0.05),而且收缩期圆周应变整体心肌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前间隔、后间隔与其它各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为测定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与胃排空检测的同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胃电图与胃排空检测,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发病机制. 方法: 以FD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罗马Ⅱ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3个临床亚型,每型患者随机取10人为一组,并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做胃电图及胃排空检测. 胃排空检测后,再将30例FD患者分为2组,胃排空正常组和胃排空延迟组. 利用胃电图仪记录胃电变化,通过99Tcm标记的固体餐检测胃排空. 结果: ①30例FD患者中,胃排空延缓18例,占60.0%,其中,溃疡样型4例,动力障碍样型7例,非特异性型7例.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电图餐后平均振幅降低(P<0.05),就餐前后平均振幅差减小(P<0.05),就餐前后平均频率、餐前平均振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胃排空正常组胃电图41.7%异常,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胃排空延迟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FD胃排空延迟组胃电图83.3%异常,就餐前后平均振幅差减小(P<0.05),餐后平均振幅降低(P<0.05),就餐前后平均频率、餐前平均振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胃运动障碍是FD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胃电图与胃排空检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多数用病毒唑10~15mg/(kg.d)静滴,对持续高热,意识障碍明显者给予干扰素有10万U肌注,浅昏迷者给予无环茑苷静滴,连用5~7d。同时辅以镇静止惊,降颅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结果:住院2~3周均获临床治愈。结论:当小儿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表现时,应常规使用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复制。而不能片面强调病毒感染的自愈性,当抗病毒药疗效不显著等原因,不放弃积极的抗病毒治疗,这对控制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和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PB)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PB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呼吸道病原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特点,总结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30例患儿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X线均符合肺炎诊断,主要表现为肺实变、肺不张;病原菌主要为肺炎支原体.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治疗,部分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术检查取出塑形样物,阻塞广泛患儿同时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灌注,病理分型均为Ⅰ型.21例行支气管镜术后48 h复查胸部影像好转,所有患儿出院前临床表现显示好转.结论 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塑形物,在抗感染的同时给予激素治疗,有利于PB患儿顸后. 相似文献
20.
宁夏回族自治区0-14岁健康儿童脊灰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宁夏0-14岁健康儿童脊灰抗体水平,为及时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中卫、固原市0-14岁健康儿童403名,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脊灰IgG抗体。结果0-14岁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为99.0%,抗体阳性保护率为94.8%,抗体脊灰平均滴度为1∶1567。不同地区儿童脊灰抗体平均滴度和保护率均不同;不同年龄段、不同免疫史儿童脊灰抗体保护率有差异,滴度呈递增趋势。结论0-14岁健康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已经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