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特点。方法对CVA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结果大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后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CVA患儿存在可逆性气道阻塞性改变,对长期反复咳嗽者,临床疑诊CVA应做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帮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肺功能的检测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2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患儿及35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清IgE水平及肺功能的检测,并用血球分析仪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发作期患儿IgE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患儿,缓解期患儿IgE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外周血EOS计数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3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肺功能结果显示,发作期患儿的FEF25、FEF50、FEF75明显比缓解期患儿降低,并且发作期、缓解期患儿的FEF25、FEF50、FEF75均较正常患儿的FEF25、FEF50、FEF75降低;而FEV1、PEF、FEV1/FVC在发作期患儿、缓解期患儿及正常患儿中无明显差异。结论:外周血EOS计数对于判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情、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IgE升高与哮喘发病有密切关系,但不能很好反映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情。肺功能中,显示小气道功能改变的FEF25、FEF50、FEF75在诊断及检测治疗效果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6至14岁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4月至2006年11月在本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儿童哮喘病例7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组34例,缓解期组42例,以沙丁胺醇作为支气管舒张剂,用常规肺通气功能分析儿童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吸入药物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②两组FEV1,PEF,FEF21改善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③两组FEV1,PEF,FEF21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两组FEV1/FVC,FEF50,FEF75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哮喘缓解期组患儿的FEV1,PEF,FEF75阳性率低于急性发作期组;儿童哮喘缓解期组患儿的FEV1/FVC,FEF50,FEF75阳性率接近急性发作期。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儿童哮喘病例48例,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的常规通气肺功能及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呼出肺活量2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25)、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50)、呼出肺活量7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75)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均较试验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急性发作期FEV1、FEV1/FVC、PEF、FEF25较缓解期改善明显[(17.08±8.14)%比(5.29±4.82)%、(16.73±8.31)%比(5.12±6.83)%、(15.52±9.22)%比(7.68±4.33)%、(30.72±21.92)%比(9.24±5.14)%,P<0.01].急性发作期FEV1、FEV1/FVC、PEF、FEF2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高于缓解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待病情进入缓解期后,反映小气道功能指标(FEF50、FEF75)的改善仍需要较长时间.支气管舒张试验中FEF50、FEF75的改善率对哮喘缓解期儿童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功能及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慢性咳嗽患儿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及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中CVA组(确诊为CVA的患儿)23例和对照组(其他慢性咳嗽患儿)20例.结果 CVA组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19例,对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45,P<0.01);CVA组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阳性17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3,P<0.05);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与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404,P<0.01).结论 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对CVA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对CVA诊断有辅助作用;过敏原对肺功能有影响,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配合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有助于儿童CV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100例哮喘儿童资料。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的54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的4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入院治疗后1周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8.9±1.4)d,治疗时间为(7.4±1.3)d;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6.4±0.8)d,治疗时间为(5.2±0.9)d。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2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75%)、用力中段呼气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不同滴度肺功能参数,发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以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但其严重程度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肺功能测定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娟 《现代医院》2010,10(11):76-77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系列的肺功能仪对87例慢性咳嗽的患者行肺功能测定,其后雾化吸人沙丁胺醇(万拖林)5 mg/ml,20 min观察用力肺活量(FVC)、第1 s时间肺活量(FEV1)、1 s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的数值的变化。结果在87例患者中,约66.7%的患者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损,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超过72.4%。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仪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肺功能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小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小儿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其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呼气中断流速(PEF25%)、呼吸中期瞬间流速(PEF50%)、呼吸后期瞬间流速(PEF75%),评估发作期、缓解期及健康人群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发作期与缓解期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PEF25%、PEF50%、PEF75%)均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PEF25%、PEF50%、PEF75%)均低于缓解期,P<0.05;发作期患儿小气道指标多为重度、中度损伤,大气道指标多为轻度损伤;缓解期患儿PEF25%、PEF50%、PEF75%指标仍为异常,FEV1、FEV1/FVC指标均为正常,FVC指标接近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78例CVA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患儿血清MP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MP阳性组168例、MP阴性组210例,选取同期健康儿童8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肺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阳性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潮气量(V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儿童(t值分别为9.079、8.986、13.574、10.096,均P<0.05),MP阳性组的平均吸气流速(MTIF)、平均呼气流速(MTEF)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阴性组患儿的FVC、FEV1、PEF、VT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儿童(t值分别为4.702、4.306、7.140、4.573,均P<0.05),MP阴性组的MTIF、MTEF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阳性组患儿的FVC、FEV1、PEF、V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MP阴性组患儿(t值分别为5.154、5.347、7.498、6.698,均P<0.05),MP阳性组的MTIF、MTEF测定值与MP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VA患儿的肺功能水平较正常儿童显著降低,MP感染会进一步降低CVA患儿的肺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并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FVC和PEF肺功能指标分别为(2.82±0.35)L、(81.65±5.38)%、(3.46±0.45)L和(5.61±1.44) L/s,对照组分别为(2.17±0.29)L、(72.84±4.82)%、(3.24±0.41)L和(5.08±1.35) 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 1水平分别为(5.94±4.76) ng/L、(192.85±54.06)ng/L和(6.17±0.42)μg/L,对照组分别为(7.26 ±5.33) ng/L、(259.61±67.83) ng/L和(6.83±0.4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效果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18和TGF-β1均参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炎性反应,检测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能够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血清IgE、ECP水平和过敏原检测在其诊断中的价值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喘息婴幼儿进行血清IgE、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食物过敏原(fx5E)、吸入过敏原(phaditop)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和儿童哮喘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反复喘息组血清IgE、ECP水平较毛细支气管炎组及对照组增高(P〈0.05)。其血清IgE水平低于儿童哮喘组(P〈0.05);血清ECP水平与儿童哮喘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IgE、ECP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但均低于反复喘息组和儿童哮喘组(P〈0.05)。fx5E以婴幼儿反复喘息组阳性率最高(37.1%),较毛细支气管炎组、儿童哮喘组及对照组均增高(P〈0.05)。phaditop阳性率以儿童哮喘组最高(70.0%);反复喘息组和毛细支气管炎组增高不及儿童哮喘组(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喘息≥2次的患儿,血清IgE、ECP水平增高,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为高危哮喘儿。对哮喘儿预防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且的对一组反复咳嗽不止、抗生素及止咳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测试支气管舒张试验,判断患者有无可逆性支气管痉挛及对13受体激动剂的效应。方法用意大利科时迈PTF4型肺功能测试仪测试,吸入B受体激动剂后FEV1或PEF改善率≥15%,同时FEV1绝对值增加≥200毫升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果101例患者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患者为40例,占40%,而且用药前后FVC、FEF25-75%、MEF75%、MEF50%、MEF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可判断存在可逆性的支气管痉挛以及对B受体激动剂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59例和MP感染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 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升高及肺功能指标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TNF-α、Ig E、IL-4升高程度,降低肺功能,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西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VA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苏黄止咳胶囊,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PEF、FEV1/FVC),血清TNF-α、IL-4、IL-8水平及咳嗽症状(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FEV1、PEF、FEV1/FV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4、IL-8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接受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后肺功能、气道炎症的变化,旨在为该类哮喘患儿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6例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气道炎症[白细胞介素-8 (IL-8)、溴化氢多聚物胶囊(CAP)、一氧化氮(NO)]、控制情况及依从性[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FEV1、FEV1/FVC、PEF、IL-8、NO、ECP、C-ACT、MARS-A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IL-8、NO、ECP均低于对照组,C-ACT、MARS-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纠正炎症状态,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研究组)。检测血清hs—CRP水平和肺功能。根据疗效,将患儿分为临床缓解组和慢性持续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儿童相关参数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EVI%和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0P〈0.05)。临床缓解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组,而FEVI%和FEV1/FVC显著低于慢性持续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血清hs—CRP水平、FEVI%和FEV1/FVC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与FEVI%呈负相关(r=0.683,P=0.0256),与FEV1/FVC呈负相关(r=0879,P=0.0193)。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肺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及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氨溴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及绍兴富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90例CVA患儿,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B组给予孟鲁司特加氨溴特罗治疗,C组给予氨溴特罗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C-ACT)及肺功能(PEF变异率)的改变。结果B组在治疗2周后C-ACT评分和PEF变异率的改善明显优于A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特罗能显著改善CVA患儿的ACT评分和肺功能,和孟鲁司特联合使用,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镇喘颗粒联合舒利迭治疗对儿童痰热蕴肺型中重度哮喘干扰素(IFN-γ)、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功能的影响,为儿童中重度哮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6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镇喘颗粒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EOS、IgE水平,测定肺功能指标,评定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IL-4、IL-5水平降低,IL-10、IFN-γ水平升高,外周血WBC计数、EOS计数、IgE水平降低,第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肺功能指标升高,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IL-4、IL5水平较低,IL-10、IFN-γ水平较高,外周血WBC计数、EOS计数、IgE水平较低,FEV1、PEF、FVC以及FEV1/FVC肺功能指标较高,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较低,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喘颗粒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控制小儿痰热蕴肺型中重度哮喘IFN-γ、EOS水平,提高肺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骨保护素(OPG)、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9年7月诸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VA患儿65例、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设为CVA组和哮喘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分别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测定并比较3组儿童血清OPG、IL-1β表达水平及肺功能,分析血清OPG、IL-1β表达水平与患儿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VA患儿发病的因素。结果 哮喘组患儿血清OPG表达水平[(47.83±7.54)pg/ml]显著低于CVA组[(52.14±8.86)pg/ml]和对照组[(60.03±10.12)pg/ml],IL-1β表达水平[(110.36±17.74)ng/L]显著高于CVA组[(88.58±12.55)ng/L]和对照组[(15.23±4.3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597、628.598,均P<0.05);且CVA组患儿血清OP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6、35.626,均P<0.05)。对照组儿童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明显优于哮喘组和CVA组,且CVA组患儿FEV_(1)、FVC及PEF均明显优于哮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A组患儿血清OPG表达水平与FEV_(1)、FVC及PEF均呈正相关(r=0.562、0.601及0.521,均P<0.05);血清IL-1β表达水平与FEV_(1)、FVC及PEF均呈负相关(r=-0.525、-0.579及-0.48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G表达水平为CVA患儿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IL-1β表达水平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VA患儿血清OPG表达水平降低,IL-1β表达水平升高,二者均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检测有望为临床治疗儿童CV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干预效果,为社区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将10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被动式门诊管理,而干预组采用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症状、生活质量、肺功能及疗效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发作次数、急诊次数、缺课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5);而干预1年后,干预组的发作次数、急诊次数、缺课天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说明干预组患儿经干预后病情有所减轻、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干预组干预前的FEV1、PEF%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1年后,干预组的FEV1、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干预组患儿经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有明显好转。干预组干预1年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说明干预组经过干预后患儿的疗效明显得到提高。结论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后,可明显降低患儿的发作频率,改善肺功能,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