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收治新生儿黄疸患者210例,其中100例运用常规药物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11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蓝光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5%,治愈66.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显效以上34%。以上情况两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疗效可靠、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5年7月出生的新生儿1470例作为治疗组,早期口服思密达,与2004年同期出生的新生儿126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8.5%,对照组未发生黄疸653例,有效率51.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8.38,P<0.01)。结论早期应用思密达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黄疸的病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严重者可引起核黄疸,直接威胁小儿生命,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及时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我院120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治疗中光疗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102例。蓝光治疗54例,光疗时日龄2~28d。所有病例入时及治疗后均作血清胆红素测定,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不明的黄疸68例,病理性黄疸12例,母乳性黄疸16例。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副作用少,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相英 《中原医刊》2011,(14):106-107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导致神经损伤甚至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对9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经及时、合理治疗都能治愈,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但极少数尤其是早产儿、溶血、感染的患儿,仍可引起神经损伤,导致功能残疾甚至死亡。结论重视围生期保健,提高围生医学水平,预防早产、感染,有溶血倾向者及时干预,动态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新生儿黄疸中,感染因素48例;新生儿溶血症20例其中A B O血型不合18例;头颅血肿4例;不明原因28例.无窒息,无胆道闭锁.治愈97例,好转3例,无胆红素脑病.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感染多,同族免疫性溶血占相当比例.预防感染,有溶血及时干预,动态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可有效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窒息可能不是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间接蓝光照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93.33%)与对照组(91.7%)相比,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儿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占5.0%,对照组有8例占13.33%,两组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16例,以未结合红素升高为主,最高达478.8μmol/L。经停哺母乳改用其它喂养,黄疸消失最短3天,最长12天,全部治愈,通过分析,本组病例存在“三多”现象。即(1)完全纯母乳喂养儿多;(2)黄疸出现早的多;(3)剖宫产儿多,讨论了其诊断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10.
杨燕 《中国厂矿医学》2001,14(6):478-479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探讨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途径,方法:将1999年12月收治的54例已确诊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在不中断母乳喂养的情况下,给予口服思密达1.5g,q8h,用10%葡萄糖15ml,调匀口服。结果:黄疸消失时间最短的3天,最长的9天,平均5天;54例黄疸全消退,无一例发生核黄疸,结论:对母乳性黄疸,不一定采用传统的停哺母乳方法,可不中断母乳喂养,口服思密达,也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培菲康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洁灵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260-1261
目的探讨口服培菲康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随机抽样,将2003年10月~2004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36例,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两组都于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服药组口服培菲康胶囊,半粒/次,3次/d,用至黄疸消退为止。结果服药组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服药组经皮测胆红素峰值均低于对照组;服药组转胎便率、无肉眼黄疸的例数、黄疸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培菲康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12.
林德美 《中外医疗》2013,(12):41-42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发病类型、发病时间及原因。方法对收治的新生儿惊厥56例病例进行回顾研究。结果新生儿惊厥病例56例,治愈43例,好转11例,治愈好转率96.4%。1例因败血症死亡,1例病情危重放弃治疗。结论对新生儿惊  相似文献   

13.
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春敏  牟景敏  王靖 《医学综述》2009,15(13):2051-2052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注射液口服;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78.1%),有效6例(18.8%),无效1例(3.1%),总有效率96.9%。而对照组显效14例(43.7%),有效11例(34.4%),无效7例(21.9%),总有效率78.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退黄疗效确切,能减少患儿注射痛苦,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黄剑凤 《中外医疗》2015,(6):129-131
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及抚触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儿各项黄疸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试验组总胆红素、胎便排出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78,P=0.0051)。结论采用抚触护理方法护理新生黄疸患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栀退黄汤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1--2012年共收治新生黄疸患儿79例,所有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茵栀退黄汤,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退黄时间为(5.3±1.2)d,TBIL血清含量为(18.6±2.2)μmol/L,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退黄时间为(9.8±1.5)d,TBIL血清含量为(26.1±1.7)μmol/L,总有效率为6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茵栀退黄汤联合蓝光照射能显著提高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对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290例新生儿黄疸,采取双盲法,平均分为观察组(n=145)和对照组(n=145),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产后需密切观察,对新生儿黄疸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具有安全、可靠性,并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250mg/次,1次/d,口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均下降值以及住院天数两项指标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布拉氏酵母菌较常规治疗能够明显加快血清胆红素的下降速度,缩短住院天数,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在新生儿黄疸的检查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2012-12间来我科确诊为黄疸的84例新生儿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及病情进行分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患儿之间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结果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高,由中度到重度,由无核黄染到有核黄染,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因中,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患儿的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依次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因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感染性黄疸较为严重,临床上应根据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判断病因并给以相应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分析了 1995年 8月~ 1996年 7月在我院出生的 15 3例正常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根据本组结果和全国黄疸调查协作组对血清胆红素 >12 .9mg/dl的新生儿作脑干听力诱发电位无异常发现 ,提示正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应作适当调整 ,而高胆红素干预标准亦应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20.
边发根  刘建林  张晟  廖细生 《医学综述》2009,15(19):3020-3022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平均红细胞容积与总胆红素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和80例无黄疸新生儿,分别测定黄疸患儿的黄疸期和黄疸消失后的痊愈期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以及无黄疸新生儿的MC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将不同总胆红素浓度患儿的MCV值与总胆红素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黄疸痊愈期与无黄疸新生儿MC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期患儿MCV值与黄疸痊愈期、无黄疸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总胆红素浓度患儿其MCV值亦不同,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40)。结论MCV与新生儿黄疸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提示MCV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中存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