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范珂 《家庭医学》2007,(19):8-9
2007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欧洲指南”)在200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在高血压的总体危险性评估、诊断、预防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均提出了鲜明的观点。在此之前,中华心血管杂志于2007年2月发表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中国共识”)。该专家共识文件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  相似文献   

2.
《社区卫生保健》2010,(1):35-35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原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组织全国高血压防治专家制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9年12月25日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辑的《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事实和数据(2004)》出版,这是继1995年版和1999年版之后国家统计局出版的第三本性别统计手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军队人员心血管病在所有军队人员住院死亡疾病中的构成及其在全国7个行政区的分布,探讨军队人员罹患心血管病与普通人群有无差异性,为预防和控制军队人员的心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我国7个行政区住院军队人员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资料,采用百分构成和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住院死亡的疾病中,心血管病死亡人数排在第3顺位,心血管病在全国7个行政区死亡病例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6,P=0.1028)。结论患心血管病的军队人员病死率高,不同地区间心血管病死亡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客观评价我国心血管内科学期刊的现状和办刊水平,以2002年版至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依据,采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对4年间14种心血管内科学统计源期刊论文的7项评价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国际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心血管内科学期刊数量多、规模大、学术影响力(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显著高于全国统计源期刊平均水平,但即年指标、国际论文比,尤其是基金论文比普遍较低。分析了具有代表性期刊的优势和不足,其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1日,"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发布了《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社会科学卷》。《首都公共卫生》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入选了《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是目前国内公认  相似文献   

7.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号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其中中风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至少200万人,平均每1O个成人中就有2人是心血管病患者。据估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平均每10.5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而一直被广大公众所忽视的是:长期高胆固醇血症导致的动脉粥样斑块是引发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后果的重要因素,血管中的斑块才是威胁生命和健康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8.
《中老年保健》2011,(10):4-4
目前,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病人估计已达2.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相比2002年的统计,6年激增4000万。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大约每分钟有6人死于该病。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心血管疾病泛指所有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中列首位死因,对中国城乡居民的健康影响也日益严重。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报表显示2003年城市居民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血管疾病,为212.03/10万,其中65岁以上人群高达881.29/10万。《新英格兰医学》一项中国多省市代表性队列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心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女性首位死亡原因,在男性死因中列居第二。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用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是药品中使用最普遍、消耗量最大、作用最广泛、能有效地治疗和控制各类细菌感染性疾病必不可少的一类药物。现将我院2001年10~12月处方,结合病历,统计、分析抗生素使用现状。 一、资料和方法 1.资料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500张,抽取住院处方200张,找出相应病历。 2.方法 (1)对处方中使用抗生素处方进行统计。 (2)对使用抗生素处方抗生素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 (3)依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和《新编药物学》14版中规定的常用剂量,对处方中抗生素用量……  相似文献   

11.
霜爽 《健康世界》2012,(4):74-75
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心血管病已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而国内知名心血管疾病专家林曙光透露,2010—2030年,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加幅度将超过50%,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在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适合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治策略提供相关基础。方法 分析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数据,并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以及早死概率相关公式计算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早死概率、平均增长速度以及预测值等指标。结果 2009—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总人群、男性、女性、城市和农村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3.67%、 3.54%、 2.12%、 0.60%、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P<0.05);各年心血管病死亡率水平男性始终较女性高,农村高于城市。各年龄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长,但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速度最快的是1~4岁组(AAPC=-6.44%, P<0.05),下降速度最慢的是15~<45岁组(AAPC=-0.10%, P<0.05)。居民心血管病早死概率由2009年的7.83%下降到2019年的6.41%,下降速度为0.86%;男性、女性、城...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经多项学术指标的综合评价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我国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中独立验证并比较基于瑞典糖尿病登记数据(NDR)建立的心血管病短期风险预测模型和糖尿病终生风险预测(DIAL)模型评估5年和10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中的基线无心血管病史且年龄在30~75岁的2型糖尿病队列人群。采用校准后的NDR模型评估研究对象5年心血管病风险, 采用DIAL模型评估5年和10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采用调整竞争风险的Kaplan-Meier法计算研究对象5年和10年心血管病实际发生风险。采用区分度C统计量、校准度χ2值和校准图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经过中位7.0年的随访, 83 503名研究对象共发生7 326例心血管病事件和2 937例非心血管病死亡事件。在5年心血管病风险预测中, NDR模型对男性和女性发病风险分别高估39.4%和8.6%, DIAL模型分别高估14.6%和50.1%。在男性5年风险预测中DIAL模型区分度优于NDR模型, 其C统计量(95%CI)分别为0.681(0.672~0.690)和0.667(0.657~0.677);女...  相似文献   

15.
《疾病控制杂志》2013,(10):F0002-F0002,F0003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为学术性期刊,  相似文献   

16.
范珂 《家庭医学》2007,(10):8-9
2007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欧洲指南")在200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在高血压的总体危险性评估、诊断、预防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均提出了鲜明的观点。在此之前,中华心血管杂志于2007年2月发表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中国共识")。该专家共识文件是由中华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的高流行率、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7》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3亿,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是心血管病,在中国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是心血管病,医疗费用高达1300亿元,成为中国医疗体系的沉重负担。因此,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关护需求,有效降低医疗成本,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的积极预防、早期诊断业已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指南》要点:心血管病易“夺命”,血脂异常是诱因 心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近52%。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居民所患心血管病以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脑血栓)为主,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异常正是引发这些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总结经验、调整策略、加快发展,为尽快控制我国心血管病不断上升势头努力奋斗中国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吴英恺195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提出“让高压低头”的号召,1959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揭开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科研的序幕。70年代初,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20.
经济转型期的膳食营养和慢性病预防——挑战和机遇并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周北凡 《营养学报》2004,26(4):241-243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2001年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和某些肿瘤等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5650万例死亡的60%,占全球疾病负担的46%。估计到2020年,慢性病负担将增加到57%。慢性病死亡的一半归因于心血管病,肥胖和糖尿病也呈增加趋势。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仅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