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schemic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INFH)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996年2月~2003年9月对46例58髋INFH,其中采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治疗44例56髋,2例2髋采用缝匠肌骨瓣治疗。左侧34髋,右侧24髋;Ⅱ期16髋,Ⅲ期39髋,Ⅳ期3髋。结果 术后37例40髋获随访6个月~10年,平均3.1年。根据范启申的评定方法:优19例21髋;良11例12髋;中5例5髋;差2例2髋,优良率81%。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手术治疗INFH具有重建股骨头血运、髓腔减压、清除坏死骨和支撑股骨头软骨的特点。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手术是治疗INF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膜骨瓣移位治疗舟骨骨不连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介绍带蒂桡骨骨膜骨瓣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术式。方法 自 1986年 3月以来 ,选择 2 6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设计并应用带蒂桡骨骨膜骨瓣移位植入 ,骨瓣为 1.0 cm× 0 .4cm× 0 .5 cm,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2 6例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切口均 期愈合 ,骨不连在术后 2~ 3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 ,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该术式是治疗腕舟骨骨折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的导航模板应用于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以及早期疗效。方法 2014年2月-6月,收治15例(2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1例(17髋),女4例(7髋);年龄18~56岁,平均38岁。左髋2例,右髋4例;双髋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类型:激素性7例(12髋),酒精性5例(8髋),创伤性1例(1髋),特发性2例(3髋)。病程1~24个月,平均7.5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56.60±6.97)分。按照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ⅡB期5髋,ⅡC期8髋,ⅢB期6髋,ⅢC期5髋。术前根据CT扫描设计并3D打印制作导航模板,将其用于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中指导股骨头坏死灶定位及清除。结果手术时间120~160 min,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量200~300 m L,平均255 m 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第2天X线片及CT检查显示,于导航模板引导下股骨头坏死灶及周围硬化骨均彻底清除,带血管蒂髂骨瓣位置满意,未穿透关节面。髂骨瓣及植骨均达骨性融合,融合时间2~3个月,平均2.7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坏死股骨头未出现进一步塌陷。患者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9.53±5.8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19,P=0.000);获优12髋,良10髋,中2髋。结论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中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有利于精确定位并彻底清除坏死灶及周围硬化骨,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双带蒂骨瓣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寻找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mith peterson切口 ,利用旋髂深动脉骨瓣及缝匠肌骨瓣联合移植修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同时行股骨头钻孔减压术。结果 :优 58髋 ,占 70 0 % ,良 2 2髋 ,占 2 6 5 % ,差 1髋 ,占 1 1 % ,结论 :双骨瓣同时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较传统的单一骨瓣移植 ,除能修复Ⅰ~Ⅳ期外 ,对Ⅴ期疗效也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2岁,学生。5h前因跌伤右髋部,致右髋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入院。查体:右髋部皮肤青紫、肿胀、触痛明显。右股骨大粗隆触摸不清,右髋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受限,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缩3cm。余未见异常。X线片示右髋关节中心型脱位,右坐骨支及左耻骨支骨折。 治疗 入院后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床头透视发现股骨头骺分离。股骨头滞留于盆腔内,急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带缝匠肌骨瓣植骨术,术中见右髋臼底粉碎骨折,破口可容三横指,髋臼前缘破裂,股骨头位于盆腔内约2cm。用布巾钳自破口取出股骨头,髋臼底部整复未作固定,复位后三根克氏针交叉固定,切取缝匠肌蒂的髂骨瓣约3cm×2cm×2cm。于股骨头下开骨槽,填塞骨瓣,缝合骨膜,术后持续皮牵引3个月,床上活动。术后8个月扶单拐行走。10个月X线片出现骨坏死征象。立即停止负重。休息治疗。仍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脱位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加游离植骨术治疗成人中晚期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加游离植骨术治疗中、晚期股骨头无菌坏死32例38髋。术中在膝关节镜下彻底清除坏死骨.切取带血管蒂骨瓣及用游离植骨将坏死腔填满充实。结果32例38髋随访24~72个月。按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百分评价法,优良率达94.7%(36/38)。结论应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加游离植骨术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以下优点:①青壮年患者避免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下沉、关节附近骨破坏等并发症;②彻底清除坏死骨及减压;③重建股骨头血运,形成自体骨的股骨头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与重建。该术式适用于50岁以下股骨头坏死FicatⅡ、Ⅲ期患者,Ⅱ期病例远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带蒂组织瓣在上肢火器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带蒂组织瓣修复火器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2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 ,对 2 1例上肢火器伤患者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组织瓣移位进行修复 ,并行临床观察。受伤部位上臂 11例 ,前臂 7例 ,手部 3例 ;创面1.0 cm× 0 .5 cm~ 8.0 cm× 6 .5 cm;受伤时间 30分钟~ 8小时 ,平均 3小时 30分钟。 结果 术后经 3个月~ 2年随访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 ,外观满意 ,功能恢复好。2例坏死 ,经换药植皮后痊愈。 结论 采用带蒂组织瓣修复火器伤 ,可早期闭合创面 ,缩短治疗时间 ,避免二次手术 ,降低了病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 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共进行 18例 (2 6髋 )股骨头髓心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关节功能评价 ,根据ARCO分期分型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价。 结果 随访 16例 2 3髋 ,平均 3 1 5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 61 7改善为随访时 76 0分。 13髋 (5 6% )随访时Harris评分 >80 0分 (内侧型 8髋 ,中央型 3髋 ,外侧型 2髋 ) ,根据ARCO分期分型系统进行分类随访时优良率 ,内侧型 80 % ,中央型 60 % ,外侧型 2 5 %。 8髋分期发生进展。塌陷及失败率内侧型 2 0 % ,中央型 40 % ,外侧型 75 %。 结论 股骨头髓芯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适用于ARCO分期分型系统中ⅠA中央型、ⅠB内侧型、ⅡA中央型、ⅡB内侧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并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对坏死范围较大的股骨头不能防止病程的进展 ,但可缓解症状 ,延缓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2~1986年应用缝匠肌髂骨瓣移植螺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1例,年龄16~67岁,平均33.5岁.骨折类型:头下型5例,颈中型3例,基底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35天,最长390天,平均98天.手术方法取前外侧切口,将缝匠肌起点处连同髂骨凿下4×3×1.5cm骨块.在股骨头颈部凿-3.5×1.5×1.2cm骨槽,将骨瓣嵌插在骨槽内.然后在大转子下约1.0~3.5cm处,向股骨方向旋入3枚螺纹钉,其中至少有1~2枚穿过中间骨块.术后3天开始股四头肌功能锻炼,6~9周扶拐下床活动,3个月后逐渐负重,1年后拔钉.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 996~ 1 999年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膜 )瓣及联合血管束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 8例( 2 4髋 ) ,年龄 1 8~ 4 5岁。术中游离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束和横支血管束 8~ 1 0cm ,切除股骨颈前方部分关节囊和增生滑膜及增生骨赘 ,松解关节周围挛缩软组织 ,在头颈处沿股骨颈纵轴开窗 6cm× 3cm× 2cm ,刮除头内坏死骨至软骨下骨。切取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 4cm× 2cm× 1cm及髂骨内板骨膜 6cm× 5cm× 4cm ,穿过髂腰肌深面置入头颈骨窗内并嵌紧 ,同时骨膜反转包绕骨块 ,然后于植骨块上下自股骨头基底各…  相似文献   

11.
李少华  田继新  李红卫 《中国骨伤》2000,13(12):758-758
近年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 2例 ,治疗结果满意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例 1,×× ,男 ,5 6岁。 1991年因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服用激素致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致股骨头破坏 ,塌陷 ,囊性变 ,髋关节活动基本丧失。例 2 ,×× ,男 ,6 5岁。外伤性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Ⅲ期 ,髋关节功能基本丧失 ,疼痛剧烈 ,跛行 ,丧失劳动能力。2 治疗方法病人仰卧 ,患髋垫高与手术台呈45°夹角 ,选用Smith Peterson切口显露髋关节 ,髂骨前部和股骨上段。在股骨大转子下约 2cm股方肌附着点凿下一约 2cm× 2cm× 1 5cm骨块 (连带…  相似文献   

12.
本院自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将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离体骨瓣体外保存,3月余后行自体颅骨原位再植成形术3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4岁。颅脑损伤手术24例,脑肿瘤术后4例,脑溢血2例。去骨瓣部位:额部8例,颞部13例,额颞顶部9例。自体颅骨瓣大小:5cm×6cm5例,7cm×8cm6例,9cm×10cm10例,>10cm×10cm9例。骨瓣全部完整。去骨瓣至再植手术时间3~7个月,多在6个月以内进行。1.2骨瓣保存及处理:开颅术后,无菌操作,将骨瓣外面残留骨膜肌丝去除,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自然干燥,将骨瓣置入双层无菌橡胶手套…  相似文献   

13.
头颈开窗带血供蘑菇状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峰  朱明海 《中国骨伤》2002,15(8):454-455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带血供植骨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颈开窗,死骨清除,带血供磨菇状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31例,按Ficat分期;ⅡA期10例,ⅡB期13例,Ⅲ期8例,旋髂深骨瓣移植13例,缝匠肌骨瓣5例,阔筋膜张肌骨瓣4例,大转子骨瓣9例,结果 随访1.5-4年,根据王岩等的诊断标准综合评价;优20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1%。结论 头颈 开窗磨菇状植骨可以改善和重建股骨头的血供,避免股骨头应力集中,预防和治疗股骨头塌陷。  相似文献   

14.
保留股骨头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Zhao DW  Wang WM  Wang BJ  Wang TN  Lu JM  Guo L  Cui X  Yu XG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6):1054-1057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留股骨头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降支骨膜支骨膜瓣及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联合骨瓣方法治疗并获得临床随访的1005例患者(1226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579例(695髋),女性426例(53l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7.4岁;Ficat Ⅱ期485髋,Ⅲ期473髋,Ⅳ期268髋;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56.2分;术后随访1.5~15年,平均随访5.1年。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根据手术前后Ficat分期改变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57例61髋于术后1~6年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得到重建的病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平均85.8分,其中临床成功率为89.4%(104l髋),影像学成功率为75.4%(878髋)。Ficat Ⅱ期优良率为95.3%,Ⅲ期为87.9%,Ⅳ期为60.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针对不同程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单纯或联合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是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保留股骨头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江渟  李业奎  朱靖 《骨科》2014,5(3):143-146,150
目的比较股骨大转子骨瓣和股方肌骨瓣两种不同带蒂骨瓣转移在治疗新鲜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为青壮年,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股方肌骨瓣组15例,采用股方肌骨瓣转移至股骨颈后方;大转子骨瓣组9例,采用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至股骨颈后方。比较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以及转移骨块与股骨颈的融合时间、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股方肌骨瓣组的手术失血量多于大转子骨瓣组,平均多出120 mL;转移骨瓣与受区融合时间,大转子骨瓣组比股方肌骨瓣组平均缩短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大转子骨瓣组比股方肌骨瓣组平均缩短1.9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比股方肌骨瓣更适用于存在有股骨颈后方塌陷缺损的严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 in,BMP)人工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8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联合BMP人工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29髋),左髋18例,右髋11例。按F icat分期:Ⅰ期8例(10髋),Ⅱ期14例(16髋),Ⅲ期3例(3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7.6(24~60)个月。移植骨瓣与股骨颈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3~8)个月。按Harris评分,优15例16髋,良7例10髋,可3例3髋,优良率89.7%。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BMP人工骨移植能有效重建股骨头的血运、清除死骨、降低髓腔压力、支撑股骨头关节软骨面和BMP能诱导成骨的特点,能有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带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及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123例,采用带旋髂深血管支髂骨瓣治疗43例(股骨颈陈旧性骨折、股骨头早期坏死15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28例);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髂骨瓣治疗80例(股骨颈骨折并股骨头早期坏死9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71例),其中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10例.切取的骨瓣最小为2 cm×2 cm×1.5 cm,最大为5 cm×1.5 cm×8 cm. 结果术后2个月出现骨痂,3~5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一般在3个月以后恢复正常.123例股骨颈骨折119例治愈,股骨头坏死4例;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10例均获成功. 结论两种带血管的髂骨瓣血运都极其丰富.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髂骨瓣由于解剖上的特点则更适合用于股骨颈、粗隆部及股骨中上段疾患.  相似文献   

18.
:198 7年~ 2 0 0 2年应用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 2 2例及颈骨折 2 0例。其中对股骨头坏死作开窗搔刮 ,头内腔减压 ,将肌骨瓣植入开窗处 ;对股骨颈骨折先复位上加压螺钉确实后 ,再于骨折线上下方凿骨槽 ,将肌骨瓣植入固定。术后经 16个月~13年随访 ,疗效满意。体会 :此肌骨瓣血供可靠 ,操作简单、疗效好。缝匠肌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谢崇海$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 @谢涛$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 @肖金苗$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 @胡静珠$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尺骨骨(膜)瓣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背侧设计S形偏尺侧切开,切除桡骨骨折不愈合之硬化骨,以钢板固定骨折端,用带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血管蒂尺骨骨(膜)瓣移植治疗桡骨骨折不愈合5例,尺骨骨(膜)瓣最小为2·5cm×1·5cm,最大为3.0cm×2·0cm,血管蒂长4~5cm。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出现明显骨痂,术后8个月骨性愈合,上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尺骨骨(膜)瓣是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20.
带阔筋膜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阔筋膜张肌骨瓣移植结合软骨下微骨折技术在促进修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17~51岁,平均37岁。FicatⅠ期13例,Ⅱ期15例,Ⅲ期9例。5例为双侧发病。均经非手术治疗6~49个月后采用股骨颈开槽并去除硬化及囊性变之股骨头软骨下骨后嵌入带阔筋膜张肌骨瓣,清理坏死区域,使用2mm克氏针作锥入孔,直至有血液及脂滴自孔中溢出。术后使用CPM机康复训练,3个月内禁负重,3个月后先后经双拐、单拐、手杖辅助行走,1年后正常行走。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10年,平均3.4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4例,患髋无疼痛;良8例,患髋活动时疼痛明显减轻,偶服用止痛药;可3例,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服用止痛药,后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结论:应用带阔筋膜张肌骨瓣移植结合软骨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股骨头的血供,促使坏死软骨面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