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总结额叶癫痫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 对65例额叶癫痫患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有明确病因23例,包括头部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等最常见的因素。额叶癫痫特点多表现为单纯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或继发全身发作。发作在睡眠中多见,常为过度运动、不对称姿势性强直、喉间发声等症状,发作间期脑电图多表现为额部棘波或尖波、高幅棘慢、尖慢复合波或节律性慢波等特征性脑电活动。结论 额叶癫痫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的、特征性的综合征,正确认识其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葛胜 《中国医药指南》2014,(27):248-249
目的对额叶癫病患的临床特征以及脑电图的表现进行探究。方法对35例确诊为癫痫的病患进行观察,记录的临床表现以及脑电图的情况。结果由临床观察知,额叶癫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过度运动、偏转型强直、姿势性强直。通过脑电图可知,额叶癫的主放电区为额区,主要为阵发性的脑电图频率(88.57%),节律以阵发性棘波或棘慢波(60.00%)为主。结论额叶癫的临床症状有过度运动等特征。脑电图表明该病从额区发起,有阵发和棘慢波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临床诊断为癫痫和154例临床可疑癫痫患者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与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视频脑电图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均较常规脑电图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明显提高癫痫样放电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游玉红 《北方药学》2013,(5):117-117
目的:探讨儿童非癫痫发作40例视频脑电图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的疑似非癫痫样发作患儿共40例,上述患儿均经视频脑电图监测而确诊。本组40例患儿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监测过程中,要对各种状态时间进行标记,观察结束后对记录的录像进行逐步分析,重点分析发作的时间、发作的持续时间、发作后脑电图情况等。结果:本组40例非癫痫样发作患儿中,视频脑电图监测显示正常患儿有30例,所占比例为75.0%;视频脑电图监测显示轻度异常患儿共8例,显示中度异常共2例,其中1例为发作间歇期癫痫样波形1例。本组患者视频脑电图记录的发作频率中,23例显示1次发作;9例患儿显示2次发作;8例患儿显示3次发作。发作时所处时相:清醒期发作患儿共36例,睡眠期发作患儿共3例,1例患儿在清醒前和睡眠期均有发作。结论:视频脑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儿童癫痫和非癫痫样发作,临床诊断意义重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癫痫心理共患病的发病率为无癫痫人群的2~3倍,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单一的量表评估、视频脑电图或脑部影像学检查各有局限性,迫切需要新的和有效的筛查工具,以帮助及早发现和治疗。文章归纳常用量表、神经影像、视频脑电图、人工智能在癫痫心理共患病的评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神经内科进行癫痫规范诊疗的患者90例,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应用常规脑电图监测,研究组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监测不同时程临床发作、异常痫样放电的关系,癫痫样放电发生时间、癫痫样放电发生率等。结果:监测时,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癫痫样放电发生时间、癫痫样放电发生率等更准确,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监测癫痫样放电发生率的准确性,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利于癫痫的诊断、治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袁向东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37-1138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良性枕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结果儿童良性枕叶癫痫的发作形式有:(1)视觉症状;(2)运动症状:偏转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偏身抽搐;(3)自动症。脑电图特点:一侧或双侧枕叶或枕叶及周围脑叶出现痫性放电。结论儿童良性枕叶癫痫是一组较具特征表现的癫痫综合征。掌握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特点,常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部性脑积水对婴幼儿脑电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对82例2—3岁外部性脑积水儿童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及分析。结果有18.29%的患儿脑电图中出现癫痫样放电,余均出现脑电软征象。结论外部性脑积水儿童的脑电图会出现癫痫样放电和脑电软征象,视频脑电图为评估其预后和制订合理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9.
随着视频脑电图技术的应用,对癫痫灶的定侧与定位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科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128导全数字化脑电图监测系统进行术前、术中癫痫灶定位,治疗癫痫30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及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6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视频脑电图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痫样放电检出率、临床发作检出率、睡眠期检出率和癫痫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痫样放电检出率、临床发作检出率、睡眠期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癫痫诊断准确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能迅速检测出患者的癫痫发作,痫样放电检出率、临床发作检出率和睡眠期检出率均相对较高,准确定位病灶,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脑电图表现。方法对2007年至2012年期间57例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做头颅CT或(和)MRI检查,总结脑电图表现。结果脑电图正常4例,轻度异常17例,中度异常33例,重度异常3例,大部分为中度异常,多表现为二半球θδ活动数量明显增多,部分病例α频带减慢至7-8Hz,部分患者一侧半球或某区域局限性θδ活动增多,以额颞区明显,伴尖波、尖慢波发放。结论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多以全身性发作为主,缺血性卒中出现癫痫发作高于出血性卒中,额叶和颞叶为多发部位,脑电图异常率高,脑电图检测对病情的诊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易晓净  陈军 《首都医药》2008,15(24):21-2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卒中后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24h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异常脑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VEEG癫痫诊断阳性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REEG)(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癫痫诊断阳性率,有助于卒中后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60例儿童植物神经性癫痫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玲 《云南医药》2004,25(2):138-140
植物神经性癫痫,是癫痫特殊的发作类型,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文收集我院1998年12月~2002年12月间60例儿童植物神经性癫痫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小儿癫痫发作时视频脑电图呈现的特点与其最佳监测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择取某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40例癫痫患儿,将其根据脑电图监测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120例,均于癫痫发作的24h内接受脑电图监测;参照组120例,均于发作后的24h~175h内接受脑电图监测,对此两组的检出率,并分析视频脑电图特点。结果:在癫痫检出情况方面,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9.17%;实验组的总异常检出率为7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3.33%。各组差异满足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结论:在癫痫发作的24h内对患儿予以脑电图监测能够提高监测准确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蔚锋  包仕尧 《江苏医药》1998,24(5):323-324
分析246例额叶癫痫病因,结果提示病因与发病年龄相关:10~25岁组段最常见病因是颅内炎症占48%,其中以病毒性感染为主;36~60岁组段脑肿瘤占30%,且额叶肿瘤中39%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其中癫痫发作为唯一临床表现的占24%;≥61岁组段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占30%,其中脑梗塞为最常见的中风类型占65%。  相似文献   

16.
视频脑电图鉴别与诊断315例拟诊癫痫的疗效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0例癫痫患者及85例可疑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73例(75.2%),监测到临床发作26例,其中癫痫发作2l例,非癫痫发作5例;可疑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8例(21.2%),监测到临床发作11例,其中癫痫发作2例,非癫痫发作9例。191例痫性放电的患者中159例(83.2%)明确了癫痫发作的类型,25例的发作类型为重新确认,58例(30.4%)明确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在鉴别癫痫性发作、确定癫痫发作类型、评价脑电临床关系方面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瘫(CP)患儿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8月于本院行VEEG的60例CP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分析患儿脑电图异常分类、脑瘫类型与脑电图关系、合并癫痫患儿VEEG结果,并观察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类型。结果 60例CP患儿中,脑电图异常者占47例,异常率为78.33%,以局部痫样放电占比最高(38.33%);痉挛型脑电图异常率为83.78%,不随意运动型脑电图异常率为44.44%,混合型脑电图异常率为85.71%,痉挛型与混合型脑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不随意运动型(P 0.05);21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以全面性发作占比最高(57.14%);合并癫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95.24%,其中痫样放电发生率80.95%,显著高于未合并癫痫患儿的69.23%、53.95%(P 0.05)。结论 CP患儿VEEG异常率高,通过VEEG异常特征,能辅助判断有无癫痫及发作类型,对CP患儿诊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准高原地区VEEG监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前瞻性登记行24小时录像视频脑电图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前瞻性登记监测患者107例,癫痫74例、其他33例,其中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17例,脑电图异常检出67例,检出率为62.62%。癫痫患者中异常检出为56例,检出率为75.66%。睡眠周期不完整,缺乏深睡期。结论高原地区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检出率及表现与内地类同,但是有睡眠周期表现为深睡期的缺如,初步提示与高原相关的睡眠特征。  相似文献   

19.
彭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67-167
目的:动态脑电监测即对患者行长时间脑电图追踪描述,对清醒、睡眠不同状态脑电图予以记录,捕获其痫样放电。方法:对10例癫痫病患者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等。结果:护理过程中有1例患者脑电图描记过程中癫痫发作,其余9例为发作间期的脑电图改变。结论:脑电图监控的护理得当对于癫痫发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清云  王世民  韩璞 《天津医药》2003,31(5):324-325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主要检查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脑电技术相结合 ,同步视频脑电图(Video EEG ,VEEG)监测技术能同步记录瞬息变化的脑电信号与发作时临床表现 ,明显地提高了癫痫的诊断率 ,我院自1994年4月—2002年4月用VEEG检测了167例患者 ,初步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全组167例均经专科医师诊治 ,分为手术定位组及鉴别诊断组。手术定位组为已明确诊断为癫痫拟行手术治疗需确切定位者21例 ,男14例 ,女7例 ,平均年龄(26 7±5 2)岁。鉴别诊断组为拟诊癫痫 ,但需明确诊断者146例 ,男79例 ,女67例 ,平均年龄(23 7±11 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