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是婴儿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由部分近端肠管套入临近远端肠管所致。由于肠管相互套入,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发生供血障碍而导致肠壁水肿、淤血及坏死,甚至可以发生穿孔、休克及死亡。  相似文献   

2.
于兰苍  于文玉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1):1015-10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敏感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多切面扫查患儿全腹,清晰显示肠套叠的部位,并观察套入部分肠管血流变化。结果52例中,单发51例,多发1例,7例套入部分肠管壁水肿明显,无血流显示。经水压灌肠治疗复位10例,其余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肠管坏死行不同程度肠管切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安全、无创、快速,临床诊断符合率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及早手术避免肠管坏死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小儿急腹症中肠套迭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因为男孩活动量大,吃奶过急,肠管蠕动功能强,而诱发肠套迭的机会较女孩多。1.病因1·1 小儿肠壁环状肌尚未成熟,壁薄,弹性大。1·2 以回肠,结肠较多见,从解剖特点看,结肠管腔直径大于回肠。在某些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回肠末端环状肌持续性痉挛,而结肠起始部的环状肌处于松驰状态致使回肠易套入结肠。1·3 与小儿的肠管蠕动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小肠血管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反复的消化道出血患儿剖腹探查,肠管造瘘,胃镜引导,诊断和治疗小儿小肠血管瘤。结果:本组患儿病灶位于空肠15例、回肠10例,广泛血管瘤(空肠、回肠、结肠)5例,29例患儿治愈出院,1例术后消化道再次出血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小肠血管瘤术前诊断困难,常规肉眼剖腹探查手术,易盲目切除肠管,用肠管造瘘胃镜引导与肉眼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小儿肠造瘘术后主要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小儿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分析处理104例小儿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症包括:肠梗阻,造瘘口狭窄,伤口感染,造瘘肠管脱出,造瘘肠管回缩,造瘘口坏死,肠穿孔,外置肠管溃疡,瘘口周围皮炎,腹泻病,营养不良,术后肠套叠,远端肠管粪石潴留。结论:早期预防和正确处理肠瘘术后并发症大多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严重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6.
肠套迭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肠管内。它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肠梗阻疾患。小儿场套迭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色粘液血便,及腹部肿块。小儿肠套迭一般多在断奶时或增添辅助食品时发生。此时由于肠道对突然改变食物品种不相适应,引起肠管蠕动异常和肠管痉挛。当某一段痉挛肠管与邻近肠管管径达到一定程度的差异时,即可因为过强的蠕动而使不同管径的肠管互相套迭。此外,蛔虫,肠炎,痢疾等也可诱发肠套迭。肠套迭时的腹部透视常无明显发现。少数病儿可表现为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提示梗阻。而确诊…  相似文献   

7.
苏福廷 《右江医学》1991,19(3):122-123
<正> 小儿嵌顿疝是常见的急症,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嵌顿肠管的坏死、穿孔,以致危及生命。笔者近年来于门诊接诊了50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均行手法复位,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处理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方法腹腔镜辅助下对56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进行嵌顿肠管还纳,检查肠管有无缺血、坏死、破溃,并行内环口高位结扎。结果56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6例行肠修补术,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结论经腹腔镜处理小儿嵌顿疝损伤小、安全系数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对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1~1998年住院的53例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X线资料复习分析。结果:53例中X线出现有肠管形态、肠间隙、肠管内积液、肠壁积气及门脉系统积气和腹腔积液及气腹改变。结论:X线诊断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有其特异性和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肖青   《中国医学工程》2013,(9):43-43,46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漏误诊原因及提高诊断水平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为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分院儿科门诊超声诊断的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或手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3例小儿肠套叠中6例为继发性肠套叠;5例发生于左侧腹部;3例非典型肿块超声诊断为可疑肠套叠,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未见明显肿块回声;1例由于大量气体干扰而超声未见明显肿块,但临床体征提示,经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示肠套叠;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套叠的肠管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术后证实大片肠管坏死。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准确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超声医师应了解这些因素并尽量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影像学表现,提高对难复性小儿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40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影像表现。结果①40例肠套叠套头X线表现呈多头状,灌注气体时呈弹簧状变化。②40例中肠管未发生坏死16例,肠管坏死者24例,24例肠管坏死患儿中1岁以下20例,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少量腹水24例,机械性肠梗阻8例,16例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③40例中继发性肠套叠5例,分别为美克尔氏憩室3例,回盲部淋巴结炎症2例。结论难复性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钡透检查可见到典型的痉挛肠段和扩张肠段,排钡功能差,是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手段,而钡透前灌肠是否彻底直接影响钡透检查的准确性,2000年1月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对诊断小儿结肠炎的准确性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45例小儿结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实施超声检查。以内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分析超声诊断小儿结肠炎的准确性以及超声表现。结果:经超声检查,45例患者中肠壁增厚诊断准确性为91.11%(41/45),即41例患儿肠壁厚度4 mm;而炎症部位诊断准确性为84.44%(38/45)。超声表现:患儿腹部可见相应结肠肠壁肿胀,肠管壁增厚,以黏膜及黏膜下层为主,严重时累及全结肠,层次消失,且回声减低不均;肠管蠕动未见异常,可有肿大的系膜淋巴结,CDFI:增厚肠壁探及稍丰富血流信号,无明显肠气回声,肠腔狭窄,病变呈环形;腹腔可见少量液性暗区,最大深度约11 mm。超声提示存在节段性肠管壁增厚,待排腹型紫癜或肠炎声像;少量腹水等。结论:小儿结肠炎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且具有重复性好、无创安全等优势,因此可为小儿结肠炎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谢萍  王玲 《新疆医学》2011,41(10):38-39
先天性巨结肠症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小儿胃肠道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1500~1/7000,男女比为4:1。本病的发病机理是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功能异常,使肛管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肠管通而不畅,近端肠管代偿性增大,壁增厚,形成巨结肠。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微生态制剂如金双歧等;对照组80例经粪便常规提示为感染性腹泻者,选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症状,体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症状、体症明显好转,病程缩短。对照组有效率为71.2%。结论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有利于恢复肠管正常菌群平衡,重建肠管天然屏障,抑制病原菌,可以达到治愈腹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管。由于肠系膜血管受压迫,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壁淤血、水肿、坏死乃至发生休克、死亡。如能及时治疗,患儿恢复很快。可通过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复位。空气灌肠整复安全无创,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已成为临床和放射科医师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小儿肠管壁肌层薄弱,黏膜的血管较丰富,肠绒毛较多而且渗透性高,肠道分泌及蠕动容易紊乱,再加上小儿不能准确的主诉病情,导致病情发展较迅速,病情较重,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胃肠道检查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小儿各类胃肠道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在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及肠管壁增厚等疾病的诊断方面,与传统的检查方法如X线、钡餐、胃镜比较,超声检查简易,操作方便,无创。  相似文献   

18.
肠套叠为一部分肠管套入其邻近另一段肠管内的病理现象,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本文收集我院1957年8月至1991年12月经气钡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共4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与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与协助治疗该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东芝8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小儿肠套叠患儿150例,运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肠套叠征象.结果 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诊治价值远大于腹部平片,其超声表现为:局部包块横切面为同心圆征、纵切面为套筒征、肠管内多有增大淋巴结回声、肠管间多有少量积液等,同时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管壁的血流情况可判断肠管的血液情况.结论 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可靠,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安全性高、治愈效果好,其治疗效果比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有明显优势,而且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系膜套入邻近肠管引起的肠梗阻,多发生于健康婴儿[1],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我科1994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43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其中36例因发病超过24h或经“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施行了手术复位固定术,8例术中发现肠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