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妇科手术前后患者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下肢股静脉流速的变化,及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LEDVT)的发生情况,探讨预防血栓形成的办法。方法选择在妇科拟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共纳入患者70例,其中良性疾病(良性组)42例,恶性肿瘤(恶性组)28例。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同时于术前及术后3~7 d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测股静脉流速。结果(1)患者PT术后1、3 d均比术前延长;TT术后1、3 d均比术前缩短;D-D术后1、3 d明显高于术前;FIB术后1 d比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 d与术后1 d比较明显回升;术后1、3 d Plt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APTT、PT、TT延长,D-D、FIB及P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组其术后D-D的升高及FIB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股静脉流速比较,良性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组术后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组股静脉流速在术前及术后均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均未见血栓形成。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APTT、PT、TT延长,FIB、D-D及Plt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股静脉流速明显低于良性疾病患者,提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即存在高凝状态。对时间较长、难度大的手术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尤其在恶性肿瘤患者伴有高危因素时,行术前、术后的凝血指标监测及下肢静脉彩超的检查,对预防LEDVT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雷蕾  刘丹彦  吴会生  邹磊  安民  刘少星 《医学争鸣》2009,(20):2218-2221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动态变化及凝血-纤溶参数对开胸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意义.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食管癌根治术和肺叶切除术)患者,于术前、关胸时、术后1d、术后3d行血浆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凝固启动时间(CST)、最大凝固程度(MCE)、凝血达峰值时间(MCT)、平衡时间(BLT)和全反应时间(WFT)等凝血-纤溶图参数进行检测.术前所有患者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测均阴性.根据术后4—7d下肢彩超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T)组(n=13)和非血栓(NT)组(n=27).结果:与NT组比较,T组DD关胸及术后各时点均明显升高(P〈0.01~0.05),FIB术后3d明显增加(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组DD,FIB,MCE,BLT,WFT、术后各时点均明显升高(P〈0.01—0.05),而PT,APTT均于术后1d明显缩短(P〈0.01—0.05),TT于术后3d明显缩短(P〈0.01).结论:血浆DD动态监测对开胸术后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而凝血-纤溶参数对预测DVT的形成无指导意义;且所有参数均提示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凝血-纤溶动态图在脓毒症凝血纤溶失衡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凝血-纤溶动态图(CF)在检测脓毒症患者凝血和纤溶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对24例脓毒症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凝血、纤溶变化,进行常规方法检测和凝血-纤溶动态图检测.对比分析常规检测和凝血-纤溶动态图的特点.结果 在常规检测方法中,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纤维蛋白元含量(Fbg)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D-二聚体(D-D),纤溶酶原含量(Plg)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液处于继发纤溶亢进状态.在CF检测中,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反应时间(CST)、凝固时间(CT)缩短,最大振幅(ME)、聚合速度(ACE)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对照组比较,虽然脓毒症组溶解时间(FT)延长,但溶解速度(AFE)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液处于纤溶亢进状态.脓毒症组中平衡时间(BLT)、平衡指数(BLE) 2.55±0.39、2.05±0.21与对照组2.25±0.34、1.70±0.19比较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脓毒症凝血-纤溶的平衡被打破,凝血为主.结论 凝血-纤溶动态图既有凝血和纤溶的参数,又有平衡参数,在检测脓毒症患者凝血纤溶的不平衡中,比常规方法更敏感、特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拟对凝血-纤溶多功能分析仪(以下简称CF)与常规凝血、纤溶的检测作一比较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1材料和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2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病例选取男女不论,平均年龄39岁。1.2仪器①法国产STAGO-STA自动血凝仪。②PK(A)-I血凝-纤溶多功能分析仪(CF),广东培康医疗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不同术式对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为腹腔镜组,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为开腹组,均测定术前及术后1 d、3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1 d、3 d P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a PTT较术前缩短(P0.05),但两组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3 d Fbg、D-D较术前上升,且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1 d t-PA较术前下降,PAI-1较术前上升(P0.05),术后3d t-PA较术后1 d有所上升,PAI-1下降(P0.05)。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短期内会导致凝血和纤溶激活,但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对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的60例DVT患者设为病例组,60例健康体检对象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白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R)、切皮后5min(T1)、术后1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测定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T2~B时间点的Cor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6,P〈0.05);观察组T4时间点的Cor水平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11,P〉0.05)。观察组T1~T4时间点PRL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23,P〈0.05);观察组rr4时间点PRL水平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时间点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20,P〉0.05)。观察组在T1~T4的IL-6水平与T0、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882;t=9.842、11.321、13.095、15.494,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能有效降低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用血栓弹力图评价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评价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开胸手术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中3 h、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采集中心静脉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和血栓弹力描记图(TEG).结果围术期PT、APTT无显著性差异,FG含量术后第1天和第3天显著低于术前和术中(P<0.05).TEG显示术中、术后反应时间(R)值和K值均逐渐增加,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振幅(MA)在术中3 h和术后第1天降低,但与术前和术后第3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凝血指数(CI)术中与术前相比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继续降低,但与术中相比无显著性差异;MA后30 min内血凝块幅度减少的速率(LY30)术后第1天开始增加,与术前和术中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开胸手术病人术中、术后凝血状态趋于低凝,TEG可对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提供全面而准确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凝血-纤溶动态图在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抗侵  李波  汪毅  刘作金  叶友坤  龚建平 《重庆医学》2006,35(21):1969-1970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肾功能与凝血功能变化关系。方法 72例危重症患者根据血肌酐值分为正常组(Scr〈130μmol/L)和肾衰组(Scr≥130μmol/L),检测两组凝血-纤溶动态图。记录反应时间(CST)、凝固时间(CT)、溶解时间(FT)、平衡时间(BLT)、最大振幅(ME)、平衡指数(BLE)、聚合速度(ACE)和溶解速度(AFE)。结果肾衰组CST、CT和FT延长,BLT缩短,ME增加.ACE、AFE和BLE均降低。结论 危重症患者发生ARF时,血液呈高凝和纤溶活性增加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食管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6 0例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抑肽酶治疗组 (A)和对照组 (B) ,检测两组不同时间血液凝固启动时间 (CST)、最大凝固程度 (MCE)、纤维蛋白完全溶解时间(WFT)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CST在术后 2h、2 4h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而术前及术后 4 8h以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别 ;MCE、WFT在术前 30min及术后 2h、2 4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术后 4 8h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术中失血量及术后 2 4h内胸腔引流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食管癌围手术期使用抑肽酶能有效的调节凝血—纤溶系统 ,对防止术中及术后出血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李懿  陈智  缪长虹  薛张纲 《上海医学》2005,28(11):932-934
目的比较单纯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高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脱泵冠状动脉旁路手术(OP-CAB)围术期肌钙蛋白T(TnT)释放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年龄<65岁、射血分数(EF)>50%、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并计划进行OPCAB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TEA组术中采用TEA复合全身麻醉,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GA组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两组围术期TnT释放水平.结果 GA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 h Tn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TEA组则无变化.两组TnT水平在术后24 h达高峰,并在术后48 h呈下降趋势.结论全身麻醉复合TEA减少OPCAB手术患者心肌TnT的释放,有利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不同自控镇痛方法应用于开胸手术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自控镇痛方法在开胸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0例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术两组,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PCA配方:芬太尼20μg/kg、曲马多6mg/kg、咪唑安定0.1mg/kg、布托烷司琼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术后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并观察记录镇痛与镇静评分、病人呼吸和血压变化、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24hPCA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开胸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术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相当,可根据手术病人的情况选用任一种自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手术患者电切除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择期行前列腺电切除患者5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25例。术前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两组APTT术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B组APTT在术后T3(术后1 d)、T4(术后3 d)时间点较A组延长(P<0.05)。A组的PAgt在术后逐渐升高,而B组术后逐渐降低,术后各时间点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HCT在T3时间点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手术患者术后采用0.125%布比卡因和0.000 2%芬太尼液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能有效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防止术后血凝功能亢进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骶管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男性开胸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全麻复合骶管超前镇痛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A组于全麻诱导前骶管注射0.125%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小剂量吗啡2mg混合液20mL。B组单纯实施全麻。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对A、B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疼痛程度作出评分。结果A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和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小剂量吗啡骶管超前镇痛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开胸手术患者E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胡双飞  钱军  严蔚 《浙江医学》2006,28(5):331-33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胸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防治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对13例行食管癌或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予PCEA,观察其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肌钙蛋白(cTn Ⅰ)和心电图的变化,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镇痛效果,并与肌注哌替啶镇痛(MI)者进行比较.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MI组(P<0.01);血流动力学指标比MI组更平稳(P<0.05);血清cTn1水平明显低于MI组(P<0.05);术后10和24h ST段压低导联数和ST段压低值总和趋于减少,且较MI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胸部手术后PCEA镇痛效果明显,对防治心肌缺血性损伤有确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胸部手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组)和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各34例,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5 d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对。结果术后1、3、5 d观察组的肺活量、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呼气峰流速、潮气量与血清IL-6、IL-8、IFN-γ、hs-CRP及TNF-α水平的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术后不同时段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改善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及控制炎性状态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及硬膜外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和全麻组(G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前(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停止后30min(T3)、术后24h(T4)和术后48h(T5)6个时点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术后第3天行下肢彩色B超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GE组T1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低于T0(P<0.05),其他各时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T0无显著差异(P>0.05);G组T2、T3、T4和T5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与T0比较显著升高(P<0.05),并显著高于GE组(P<0.05)。GE组和G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和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可致血液粘滞,硬膜外阻滞及硬膜外镇痛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丁丙诺啡用于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其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丁丙诺啡组)30例,Ⅱ组(吗啡组)30例。于关腹时,Ⅰ组将丁丙诺啡0.0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 l,Ⅱ组将吗啡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 l,均一次性缓慢注入硬膜外腔。用Prince Hennry评分评价用药后4、8、12、24、36h的疼痛程度;监测用药后相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电图(ECG)变化;同时记录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镇痛评分均小于2,镇痛满意率为100%。术后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功能均稳定。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Ⅱ组。结论术后硬膜外腔注入丁丙诺啡0.05mg可提供确切的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和简便可行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静吸复合全麻相比,观察硬膜外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质量的影响。方法37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70岁,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18例)和硬膜外复合浅全麻组(EG组,19例)。两组均在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行患者PCEA。于术后6、12、24及48 h记录安静时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硬膜外镇痛药在术后2 d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组术中芬太尼用量为(0.41±0.08)mg,明显多于EG组的(0.24±0.03)mg(P<0.05);EG组术后12和24 h VAS评分分别为3.4±2.5和3.1±2.1,明显低于G组的4.5±1.5和4.2±1.0(P值均<0.05);且术后1、2 d EG组镇痛药用量为(55.2±12.9)和(39.9±4.2)mL,明显少于G组的(67.5±9.0)和(52.4±8.0)mL(P值均<0.05)。结论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相比,硬膜外复合浅全麻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后24 h的PCEA的镇痛质量,并减少手术后2 d的镇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