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庄琴 《上海医药》2013,(12):9-12
中医药学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有效的防治原则。随着国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小康,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意识及需求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医药以其先进朴素的中医系统理论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疾病预防控制展示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探讨心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磨山社区无心血管相关疾病及危险因素的320例志愿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不做任何的干预和指导,干预组按照"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同时服用酵素及经络穴位按摩"的健康生活方式给予健康教育指导,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干预组160例志愿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吸烟发生率为6.3%、血压异常率为1.9%、胆固醇异常率为1.3%、空腹血糖异常率为1.3%、MBI异常率为1.3%,危险因素好发率为8.1%,较对照组危险因素好发率45.6%明显减少,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这与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阶段的中医"治未病"理论精髓相一致,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同时也为心血管病的临床预防及致力于中医"治未病"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往往强调的是作为先后天之本的脾肾的重要性,而关于调肝在“治未病”中的作用则较少有人关注。肝作为五脏之一,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且致病性非常广泛,因而中医“治未病”不应忽视肝。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中讲究"治未病"的理念,其对预防中风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极大程度降低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角度下分析了中风的预防,论述了中医"治未病"的精髓,普及中风预防知识,使民众认识到中风的危害、前兆,从而进行高效、主动干预,将中风危害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的“治未病”既是一种预防思想,也是一种治疗措施,预防人体从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疾病状态,防治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都很高,做好防治可减少其发生或延缓发作,同时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笔者现将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张仲景对《内经》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可谓全盘继承了。  相似文献   

7.
孙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644-645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孕期妇女采取一系列孕期健康教育措施及管理,指导孕期保健,以期降低孕期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ABO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疾病的发生率,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健康。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中医古医籍《黄帝内经》,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把中医"治未病"理念引入医疗活动中,在保持现代医学"诊断"、"治病"优势的同时,加入了中医"治未病"内容,发现中医"治未病"模式在妇幼保健院运用有广泛的社会效益以及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新时代下的医疗体制和医疗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针对"看病难、看病贵"、"小病不出门,康复在社区"的这种医疗理念正是我国发展社区卫生的初衷。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预防、保健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它的这种防患于未然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通。"治未病"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学理论之精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康复是中医"治未病"的深刻内涵。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积极应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广大群众的健康生活及日常预防保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友亮  沈健  邱召娟 《中国药房》2008,19(35):2723-2724
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药物经济学及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简单介绍,并以活血化瘀药预防脑梗死为例,分析以药物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医"治未病"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结果与结论: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评价中医"治未病",将建立更加客观的中药评价体系,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唐蓬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387-389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不但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学习中医学必读的经典医籍,而且还渗透着较为丰富的"治未病"思想,十分重视和强调养生防病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意义。本文从人的精神神智变化、饮食的宜忌、人的生活起居、人的劳逸锻炼、人与自然相应等五个方面,对《内经》"治未病"的预防学和养生防病思想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代主要医家的观点阐明了"治未病"的学术观点对中医预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是治未病的思想内涵;卵巢早衰是未满40岁妇女出现卵巢功能低下甚至衰竭,出现闭经、不孕,或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胸闷心慌、烦躁、情绪波动、白带减少、失眠、性欲低下、阴道干涩等低雌激素的症状,B超检查提示卵巢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临床运用治未病的思想指导卵巢早衰的预防、治疗及病后的康复与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脂肪肝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体会。方法 2006年5月至2006年7月在某社区居民随机抽出510人作为干预前组进行体检后,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健康宣教等多种方式,将"精神调养"、"饮食有节"等理论运用于社区居民防治脂肪肝的的实践中。2年后,随机抽出同一社区居民511人作为干预后组进行体检,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病变无显著差异。结果干预前组,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123人,脂肪肝发病率24.1%;干预后组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53人,脂肪肝发病率10.4%。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社区人群的日常健康教育活动中,对脂肪肝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晓天 《健康管理》2013,(10):60-63
一.治未病的概念"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还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  相似文献   

15.
曾铃俨 《北方药学》2016,13(6):19-20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在社区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中心治未病中心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属于气虚质、血瘀质肿瘤康复期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中医治未病个性化健康指导,随访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体质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转化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质转化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对照组体质转化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质转换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运用于社区肿瘤患者康复,有助于调整患者体质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金浪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405-407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它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十分切合当前"防治并重"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可以说中医药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作者通过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通常留有后遗症,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成为威胁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的重大疾患。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并探讨了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应用研究,认为中医"治未病"理论对预防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脑卒中的复发及治愈其后遗症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脂肪肝的防治,是预防和降低脂肪肝发病率的有效途径。方法随机将脂肪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进行治疗,并随访观测效果。结果对照组和管理组通过6个月治疗随访检测结果比较,管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预防为主"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医"治未病"具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重原则。加强对居民及脂肪肝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自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国内中医药干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COVID-19临床实践及后疫情时代,坚持贯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思想,有机整合中医内服外治方法,通过对病和证的双重三级防控,将有利于疫情的进一步防控和中医方案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论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