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DAZ基因在男性生精过程中的作用及DAZ基因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男性不育症患DAZ基因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表型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有生育力的男性、精子数正常不育男性、已知原因无精少精症患中皆无DAZ基因缺失;在特发展无精少精症患中检测出DAZ缺失,缺失比例高达15%(5/34),其中无精症17%(3/18),少精症13%(2/16);结论:D  相似文献   

2.
我科采用改进的直接钳穿睾丸活体组织的方法行20例不育症睾丸活检,除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外,另加精索封闭麻醉,可明显减轻患者术时的胀痛感。 20例不育症(无精及少精症)患者,经睾丸活检切片后病理学分析,发现70%患者  相似文献   

3.
引起不育症的原因很多。据报道[1],美国约10%的夫妇不育,其中20~25%是男方原因。国外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但国内有关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报道不多。有人分析2087例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其中少精子或无精子症占25.1%,精子活动率低下者占9.82%。对因少精症及精子活力不足导致男性不育症的治疗在于使用药物恢复睾丸生精功能,以提升精液精子数及其活力。本研究显示精安胶囊对小鼠有生精作用,能提升小鼠精液的精子数及生育力,为临床应用精安胶囊治疗上述原因引起的男性不育症提供实验依据。1 材…  相似文献   

4.
程玲  王少洪 《九江医学》1995,10(4):193-195
本文对120例临床无精症和少精症不育症患者的睾丸活检资料进行了分析。描述了睾丸型不育症各类病变的主要特征;提出了睾丸型不育症的组织学诊断标准;讨论了睾丸组织活检在男性不育症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5.
男性少精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类型,现代医学无特效疗效及确切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用自拟补肾利湿生精汤治疗男性少精症4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少精症患者共80例,均为女方检查未见异常,曾有生育或妊娠史,婚后夫妻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 108例临床无路症和少精症患者的病因、睾丸活检、及超微结构观察,结合双重分类法,描述了自九四不育症的各类病变的主耍特征,提出了但丸型不育症的八大病理组织学分类及诊断标准,并对其病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克罗米芬加中药治疗少精症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健 《广西医学》1997,19(4):655-657
克罗米芬加中药治疗少精症61例临床观察广西区人民医院不孕中心叶健在对男性不育少精症的治疗方法中,克罗米芬(CC)及中药的使用已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不育症给临床医师开拓了一个广阔的领域,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我院自1...  相似文献   

8.
男性不育症是由精液异常或性功能障碍所引起女方不育的总称。特发性少精症是造成不育症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国内曾有中医治疗本病的报道,然分型论治者鲜见,笔者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对该病进行治疗,从一九八○年到一九八八年十月共治疗特发性少精症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男性不孕症中少精症、弱精症或原因不明的不育症可进行宫腔人工授精,增加受孕的机会。我院遇到3例不孕症,经宫颈人工授精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精液采集方法:用按摩法采集精液,液化30  相似文献   

10.
对患有不育症者,首先需要了解夫妇双方情况,若不育症的原因是男方所致,如精液检查有异常,可进一步用睾丸体积测定器(Orchidometer)检测睾丸大小(中国人约10~12ml)。然后进一步测定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睾酮含量。如果FSH、LH、睾酮都属正常,但精液分析无精子,则需进一步作睾丸活组织检查和输精管造影,以了解睾丸的发育情况和有无精道阻塞,以求明确男性不育的原因。由于男性不育的原因很多,有的错综复杂,因此治疗方法也较多。一、少精症:目前一般认为最低正常精子数为20,000,000/ml。一次射精全部精子约为一亿,低于此值即为少精症。大多数男子不育症都属此类型。临床表现常为轻、中度生精功能减退或精索静脉曲张及隐睾症。治疗以药物为主,部分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男科医话 精液检验精子计数少于60×10~9/升(即60×10~6/毫升)者,称为少精症。少精症在男性原发性不育症中占有相当比例。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以下药物治疗少精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简要介绍如下: 1.消炎痛 从生理学上看,在精子发生、发育及成熟过程中,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增加FSH、LH及精浆环磷酸腺苷(cAMP)。由于FSH、LH增加,促进了睾丸生殖上皮的发育,使精子密度增加;精浆中cAMP浓度增  相似文献   

12.
某些存在少精症的恶性贫血患者,应用维生素 B_(12)治疗后,发现精子数明显上升。最近一位国外学者报告,对男子不育症病人每天用1500微克的维生素 B_(12)治疗,平均用药17.8周后,发现精子数、精子浓度、精子活  相似文献   

13.
使用 Johnson’s 评分法对51例少精症和无精症睾丸活检进行研究,着重于对间质病变的观察。结果表明:Johnson’s 评分法对临床治疗、予后估计有一定帮助。睾丸间质病变以及肥大细胞数量增多与不育症密切相关。并为节育方法提出一种新设想。  相似文献   

14.
用自制的抗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C_4(LDH-C_4)单克隆抗体(McAb),以免疫荧光、BA-ELISA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方法,测定了110例正常及各种不育症患者精子及精浆中LDH-C_4的含量。结果表明:不明原因性不育症、少精症及无精症患者精液中LDH-C_4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P值均<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免疫荧光还发现不育症组伴有各种畸形精子。LDH-C_4含量的明显降低可能与男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5.
精液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育症中占70%~80%,其中以少弱精症最为常见.少精症是指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ml,弱精症是指精子运动力差甚至无活动能力,检查精子活动力a级+b级低于50%或a级低于25%,精子成活率低于60%.近年来,中医药从多方面对少弱精子不育症进行了研究,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的相关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男性不育症关于睾丸功能的检查,目前还缺少无损害科学的方法。我院应用B型超声影像探查,观察睾丸形态及实质的变化从而了解睾丸功能及判断损害程度,对判断预后,指导治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临床资料探查134例男性睾丸,其中有正常生育能力的成人并查精子数目在正常范围者53例;临床不育者81例(均为婚后二年以上者)。FSH化验检查有43例增高。精液检查无精症者44例,少精症者37例;其中精索静脉曲张34例占41.8%,睾丸鞘膜积液3例占3.7%,柯氏症4例占4.9%;睾丸萎缩(各种病因造成的)占32%,隐睾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少精、无精与血清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59例男性少精,36例无精不育症患者血清中FSH、LH、E、T、PRL的浓度。结果:无精症FSH、LH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FSH升高幅度大于LH,少精症FSH明显下降,PRL在少精症中明显升高,E、T在男性生育与不生育者之间无明显差别。T/LH值少精,无精者与正常人均有差异。该值具有诊断价值。结论:男性少精,无精在内分泌方面与生殖激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子不育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男子不育症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05例男子不育症患者睾丸体积测量显示:其中72例睾丸体积≥18ml,15例睾丸体积≤12ml,18例睾丸体积在12ml-18ml之间。精液分析结果:89例显示各项指标异常-其中16例精液不液化,64例显示弱精症或少精症,9例显示无精症(做睾丸活检4例,结果显示大量间质细胞,生精细胞幼稚、量少),23例精液中出现白细胞。经过临床综合治疗,随访3-5年,恢复生育力5例,精液不液化改善8例,精液常规指标改善46例。结论:男子不育症病因复杂,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上应采取个性化原则,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11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FSH、LH和T含量的变化,结合实验室常规精液检测,分析了下丘脱离 -腺垂体-性腺轴体系统的功能活动和男性不育症相互关系。发同无精症患者血清FSH和LH升高非常显著,而轻度少精症病人血甭FSH和LH浓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90例男性不孕不育生精细胞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男性不孕不育症生精细胞染色体的异常情况。方法 应用精液中生精细胞以低渗液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对90例不孕不育症和习惯性流产的男性患者染色体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畸变率统计。结果 以正常男性为对照,和患者生精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比较,少精组、流产组、和精索静脉曲张组总畸变率均有增高。但习惯流产组结构畸变无差异;数目畸变差异显著。结论 男性不孕不育症和习惯性流产中以染色体数目畸变为主,且畸变率习惯性流产组最高,少精症次之,精索曲张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