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洪涝灾害发生期间及发生后安置点、退水点易混淆消毒与除霉,专业人员及群众防霉、除霉知识不足,易出现消毒重点不明、消毒程序不合理的问题。易出现只处理成蚊、成蝇,不查找处理蚊蝇孳生地,不注重病媒生物防治现场勘察,无的放矢,滞留喷洒和空间喷雾界限模糊,病媒生物防治效果欠佳的弊端。建议技术部门学习、借鉴WHO及发达国家洪涝灾害防霉、除霉、消毒及病媒生物防治经验,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分清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分清消毒与除霉,制定适合本地的洪涝灾害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宣传材料,加强宣传。抓住消毒重点,按照合理的程序开展消毒,提高效率。加强病媒生物现场勘察,标本兼治,科学使用药械,提高病媒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川县病媒生物种类及密度动态,为病媒生物和媒介生物性疾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蝇密度采用目测法,鼠密度采用鼠迹法。结果蚊、蝇、鼠总平均密度分别为9.40只/(人工.h)、1.38只/m2、0.48处/2 000 m。蚊密度呈逐月下降趋势;蝇密度6 7月波动幅度不大,7月后呈下降趋势,鼠密度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蚊、蝇密度6 7月超过杀虫指标,7月后未超标。结论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工作对地震灾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有效控制了蚊、蝇、鼠密度,降低了媒介生物性疾病发生的风险,阻断了相关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奥运会期间西城区奥运相关场所病媒生物密度消长状况,为预防媒介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积累基础数据,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建议。方法成蚊密度调查采用CO2灯诱法;蝇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蜚蠊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调查的所有病媒生物均为西城区常见种属。蚊类主要为淡色库蚊;蝇类为麻蝇、绿蝇和家蝇;鼠类为小家鼠;蜚蠊为德国小蠊。奥运训练场馆、签约饭店及外环境的蚊蝇密度因受气象条件、环境状况、干扰因素及治理防治措施的影响,出现相应波动;鼠及蜚蠊密度状况稳定。结论西城区奥运会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总体状况良好,治理防治措施较为肯定,未对奥运会造成不良影响;检查与督导对于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主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重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夹夜法。结果 2013年南京市蚊密度为0.57只/(h·灯),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为2.022只/笼,主要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棕尾别麻蝇;蟑螂密度为1.647只/张,主要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鼠密度为0.140%,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季节消长情况为鼠、蝇密度呈单峰型,蚊、蟑螂密度呈双峰型。结论 2013年南京市病媒生物控制在较低水平,需建立病媒生物防治体系,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汶川大地震对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产生的影响,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相关生态习性,为病媒生物性疾病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灯诱法、目测法和网捕法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蚊、蝇种类本底调查.结果 地震灾区蚊、蝇、鼠、蚤成虫密度都非常低,均在参考指标以下,但粪便中幼虫控制较差,阳性率较高;调查蚊、蝇800多只.经鉴定蝇类隶属4科28属42种,蚊类隶属1科3属5种;蝇类的黑尾黑麻蝇、厩腐蝇、家蝇和蚊类的三带喙库蚊、敛倦库蚊为优势种.结论 从总体上分析,地震后杀虫、灭鼠是行之有效的,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防止灾后疾病流行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还存在杀灭过度和杀灭不彻底等不合理现象;要建立病媒控制长效机制,完善灾后病媒控制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病媒生物(如鼠、蚊、蝇、蟑螂、蚂蚁、跳蚤、虱子、蜱、螨等)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能严重影响运动员比赛和休息的有害生物。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不受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突发与流行的危险性降至最低,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防病工作的万无一失,有必要组织实施奥运会病媒生物相关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3-2014年深圳市南山区病媒生物监测结果,了解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和季节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在农贸市场、餐饮、居民区、医院等不同类型场所分别采用鼠笼法、笼诱法、灯诱法及粘捕法监测鼠密度、成蝇密度、成蚊密度及蟑螂密度。结果鼠类活动高峰期在6月,鼠种构成以褐家鼠为优势种。成蚊活动高峰期为5~9月,蚊种构成以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为主。蝇类5、6月为活跃期,蝇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蟑螂6、7月活动较频繁,以德国小蠊占绝对优势。结论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与分析,以利于相关部门在病媒生物活动高峰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和相关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控制的重点是:鼠类在旧屋村,蚊在公园,苍蝇在农贸市场,蟑螂在餐饮业和农贸市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淀区各环境类型病媒生物侵害状况以及防鼠、防蝇设施建设情况。方法采用人诱停落法监测成蚊密度,勺捕法监测蚊幼虫密度;采用目测法监测蝇和蟑螂密度;采用鼠迹法监测鼠密度。结果外环境成蚊停落指数为0. 93只/30 min,外环境鼠类路径指数为1. 57,两者均达到国家标准;室内蝇类阳性率为17. 60%,超出国标1. 96倍。室内鼠迹阳性率为4. 96%,符合国家标准;室内蟑螂侵害率为9. 10%,超出国标1. 82倍;室内蝇类防蝇设施与防鼠设施的合格率分别为80. 21%和85. 11%,均未达到国家标准。结论海淀区外环境病媒生物控制较好,蚊密度、鼠密度均达到了国家标准,但室内病媒生物防治效果较差,均未达到国家标准。今后应重点加强室内环境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将室内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容许的水平内。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公共场所重要病媒生物侵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河南省公共场所病媒生物侵害情况,为制定该地区病媒生物防制措施提供借鉴与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宾馆、饭店、学校和医疗机构4类公共场所的病媒生物侵害情况。鼠类调查采用粉块法和鼠迹法;蜚蠊调查采用粘捕法;蝇类调查采用目测法;成蚊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蚊幼虫调查采用容器指数法。结果鼠类调查粉块法阳性率5.23%,鼠迹法阳性率4.02%;蜚蠊调查阳性房间率为11.97%,以饭店阳性率最高,阳性房间平均蜚蠊数8.81只/间;蝇类调查阳性房间率22.38%,以饭店阳性率最高,阳性房间平均蝇数量2.43只/间;成蚊调查平均密度为6.49只/人工小时,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蚊幼虫容器指数法调查平均阳性率为19.06%。结论除阳性房间平均蝇数量指标合格外,其余主要指标均超过标准。提示河南省公共场所病媒生物侵害严重,公共场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动态,为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卫生厅下发《汶川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于2008—06/10,在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小金和松潘5县地震重灾区开展蚊、蝇、鼠密度监测,蚊、蝇密度统一用目测法,鼠密度用鼠迹法。结果共监测22周次。监测安置点达249点次;蚊平均密度2.71只/(人工.小时);鼠平均密度2.07处/2000m;蝇平均密度0.91只/m^2,蝇密度以厕所、垃圾监测点最高。结论地震后,经过各级疾控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使阿坝州病媒生物总体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避免了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天津东疆港区医学媒介生物分布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6月到2010年5月,天津东疆局对东疆港区内医学媒介生物鼠、蚊、蝇、蜚蠊进行监测,鼠类使用夹夜法;蚊类采用人工诱捕法;蝇类采用笼诱法;蜚蠊采用药激法。结果全年共捕获鼠类228只,蚊类461只,蝇类43830只,蜚蠊177只,掌握了四种医学媒介生物的季节消长情况,并根据调查数据开展媒介生物控制。结论东疆港区四种医学媒介生物密度较高,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环境治理,确保媒介生物密度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7.21"水灾后病媒生物密度情况、水灾对病媒生物密度的影响,为灾后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蚊密度监测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目测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夹法。结果房山区"7.21"水灾后平均蝇密度为3.48只/m2,蚊密度为2.05(只/灯·小时),鼠密度为0.42%。蚊密度低于常年监测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1,P=0.194),鼠密度低于常年监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5,P=0.029)。结论蚊蝇鼠总的密度较低,根据病媒生物的监测结果,指导灾后病媒生物的综合防治,降低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13.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映秀镇的媒介生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汶川特大地震对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产生的影响,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动态,为病媒生物性疾病风险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鼠、蚊、蝇密度进行大范围的横断面调查,对生活区帐篷、垃圾点和厕所蝇密度进行每日监测。鼠密度监测采用鼠夹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粘蝇板法和目测法,蚊类密度监测采用诱蚊法和目测法。结果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地震灾区鼠和蚊密度非常低,蝇类的密度总体上控制在参考指标以下,但厨房、厕所和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部分地点蝇类密度较高。结论要注意加强对安置点居民的健康教育,并进一步做好居民安置点的消毒及蚊、蝇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3个监测点2006-2008年鼠、蚊、蝇和蜚蠊等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密度,为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和蜚蠊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和粘蟑纸法,全年监测;成蚊和蝇类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和笼诱法,5-10月监测。结果2006-2008年鼠密度分别为2.02%、2.17%和2.36%,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成蚊密度3年分别为18.03、7.36和2.58只﹙/灯·h),牲畜棚密度最高,以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3年分别为24.90、14.91和8.69只﹙/笼·d),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以蝇科和丽蝇科蝇种为优势种;德国小蠊密度3年分别为3.05、3.71和1.91只/张,侵害率分别为23.35%、26.05%和23.75%,均以农贸市场最高。结论通过3年监测掌握了黑龙江省监测点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密度动态,监测工作应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泉州晋江陆地港媒介生物的构成及分布情况,为该港的媒介生物及其传染病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鼠、蚊、蝇、蜚蠊、蚤、螨、蜱、蠓8种媒介生物的监测方法,每种进行为期1年每月1次的调查。结果 (1)捕获鼠类35只,年平均鼠形动物密度为1.47%,褐家鼠为优势种属,占45.71%,汉坦病毒病毒携带率为6.45%。(2)检获的蚤、螨种属较为单一,鼠体染蚤率2.86%、鼠体染螨率5.72%。(3)捕获成蚊1 043只,平均蚊密度为43.46只/人工·小时,隶属1科2属2种。(4)捕获蝇1886只,平均密度为39.29只/笼·日,隶属4科15属20种。(5)捕获蜚蠊15只,年平均密度为0.03只/盒,隶属1科1属2种。(6)捕获蠓类1只,为荒川库蠓。结论泉州晋江陆地港除鼠、蚊、蝇的密度外,其余种类密度均符合国境口岸相应控制标准的要求;鼠体携带寄生虫率及汉坦病毒率较高,应加强防控,防止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02—2007年江苏省主要病媒生物密度与构成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无锡、南京和徐州3个市病媒生物的调查,分析江苏省2002-2007年鼠、蚊、蝇和蜚蠊的发生动态,为江苏省病媒生物防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鼠和蜚蠊密度全年监测,分别选择夹夜法和粘蟑纸法;成蚊密度和蝇密度监测时间为4-11月,分别选择人工小时法和笼诱法。结果江苏省蚊、蝇和蜚蠊密度2002-2007年年际间消长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出现在2005年或2006年;鼠密度逐年下降;优势种淡色库蚊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白纹伊蚊、黄胸鼠构成比总体呈逐年上升,2007年分别在10%和25%左右;优势种德国小蠊构成比越来越高,2007年高达97%。2002-2007年逐月密度分析,蚊类在7月和9月出现2个高峰,蝇类6-9月呈单高峰且高峰值在9月,蜚蠊在8-9月出现高峰,鼠类在各年每月间波动较大,高峰值多出现在3月和8月。结论2007年江苏省对病媒生物的控制有效,但仍需加强病媒生物高峰季节前的控制,同时白纹伊蚊和黄胸鼠有可能成为次优势种,与此相关的传播疾病危险性增强。建议加强对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国家体育场病媒生物密度的科学监测,掌握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制定专项防制方案,采取专项控制活动,确保奥运会开闭幕式免受病媒生物危害。方法密度监测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夹法,蚊密度监测采用CO2诱蚊灯法、勺捕法和小型容器检查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防制方法:鼠、蚊、蝇和蜚蠊均采用综合防制方法。效果评估方法:采用密度监测和问卷调查法。结果对外环境大型水体进行监测,总计取样84勺,阳性率为0;对场馆内小型积水进行监测,总计发现小型积水46处,无阳性积水处;对参加奥运会开闭幕式各类人员计220人进行问卷调查,均反映未受到病媒生物侵扰,投诉率为0。结论奥运会开闭幕式开展的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科学有效,有力地保障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顺利举行,实现了无病媒生物危害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了解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产生的影响,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其带病毒(菌)情况,为做好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指导开展病媒生物和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蚊、蝇密度监测采用目测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迹法.结果 汶川地震灾区蚊、蝇、鼠总体密度分别为5.77只/人工小时、0.46只/m~2和0.81处/2000m;季节消长6-7月蚊、蝇总体密度呈现上升趋势,7月到达顶峰,之后呈下降趋势;鼠类总体密度6月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蚊、蝇、鼠密度除个别区、县较高,超出杀虫参考指标以外,总体密度较低.通过开展科学、系统的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有力地指导了灾区病媒生物的综合防治,防止了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