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年糖尿病诊疗标准实施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A1C≥6.5%。试验用NGSP认证的方法进行。并根据DCCT的检测进行标化。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小时未摄入热量。OGTT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试验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进行,用含75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作为糖负荷。有高血糖的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血糖≥11.1mmol/L。  相似文献   

2.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减低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提出糖耐量减低(IGT)这个概念。1985年WHO将FPG〈7.0mmol/L,2hPG≥7.8mmol/L且〈11.1mmol/L作为IGT的一种临床分型。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提出了IFG,即FPG≥6.1mmol/L且〈7.1mmol/L同时2hPG〈7.8mmol/L的概念。1999年WHO提出的IFG和IGT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与ADA相同,且提出IFG的另一意思是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状态。2003年ADA将IFG的FPG下调为5.6mmol/L。IFG与IGT都是指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之间的一种中间代谢状态,有人将其称之为糖尿病(DM)前期(prediabetes),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因此IGR包括IFG和IGT两种状态。我们复习相关文献,将IFG和IGT的主要区别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此报告是对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WHO/IDF)发布的“糖尿病及中间高血糖状态的定义及诊断”的诊断标准的更新。更新版本的主要变化是考虑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用于糖尿病诊断。  相似文献   

4.
控制高血糖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血糖控制目标:早上空腹血糖5.0~6.0mmol/L,不超过7.0mmol/L,非空腹(餐后)血糖8.0~9.0mmol/L,不超过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老年人适当放宽),超过这些标准,均为高血糖。现在把我知道的有关高血糖的原因和对策,向“糖友”交流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之友》2010,(12):57-57
美国糖尿病学会有关空腹血糖正常值上限为5.6mmol/L,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水平的正常值上限为7.8mmol/L。因此,可以将血糖是否异常的诊断点记忆成5678:即如果空腹血糖等于或者超过5.6mmol/L,OGTT血糖等于或者大于7.8mmol/L即可诊断为糖耐量损害(IGT)。也就是说,这部分人已经是糖尿病的“后备军”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的定义中,血糖代谢异常都是其重要特征。这些定义对于空腹血糖(FBG)正常值的切点(cutpoint)都采用了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提出的6、1mmol/L(110mg/L)标准,中国糖尿病学会也于1999年10月采用了这一标准。随着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进展,ADA糖尿病诊断与分类专家委员会于2003年底再次对糖尿病的诊断提出了新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建议将空腹血糖受损(IFG)的FBG切点值从6、1mmol/L降为5.6mmol/L(100mg/L)。  相似文献   

7.
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了糖尿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将空腹血糖的切点从7.8mmol/L降至7.0mmol/L;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修订了1985年的标准,颁布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003年美国ADA又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将IFG的切点6.1mmol/L降至5,6mmol/L。2005年1月,ADA在Diabetes Care杂志(2005,25:S4-S36)中发布了ADA有关糖尿病治疗的推荐标准,用于指导全球内分泌学医师及相关人员的临床实践。该标准包括11部分,分别为糖尿病的分型及诊断、糖尿病筛查、妊娠糖尿病的发现与诊断、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特殊类型糖尿病的治疗、特殊场所糖尿病的治疗、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教育、改善糖尿病治疗的措施等。本刊将在“临床诊治指南”栏目中陆续刊出。在给读者介绍ADA诊疗标准的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其他一些大型国际组织或大型循证医学研究对糖尿病诊疗标准的见识,使读者对于糖尿病的诊疗有更全面地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前期包括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6.1~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单纯糖耐量损害(IGT,空腹血糖〈6.1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和复合型糖调节受损(IFG+IGT,  相似文献   

9.
黎明期定义、“黎明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6,14(6):424-424
黎明期定义:凌晨3时至晨9时。 “黎明现象”的诊断:空腹血糖升高(〉7~8mmol/L),同时不存在夜间低血糖(或者说凌晨3时血糖〉6mmol/L)。它应该与“Somogyi反应”鉴别。Somogyi反应的定义是低血糖后反跳性(交感神经亢进性)高血糖,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7~8mmol/L)同时存在夜间低血糖(或者说凌晨3时血糖〈5~7mmol/L)。  相似文献   

10.
徐守伟  刘冰冰  范刚 《山东医药》2007,47(14):62-62
目前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下称标准)为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①糖尿病典型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③OGTT-2hPG≥11.1mmol/L。从血糖检测角度分析。如果被检者血糖真值在糖尿病诊断I艋界水平,依此标准诊断糖尿病较困难,因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血糖检测均存有一定允许误差;对仅有餐后1h血糖升高而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则无法参照该标准诊断。现针对上述问题对标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将糖尿病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即7.0mmol/L≤空腹血糖〈8.0mmol/L组(A组),空腹血糖≥8.0mmol/L组(B组),以血糖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各组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的SDS评分为(53.75±4.39)分,B组的SDS评分为(56.32±3.99)分,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临床控制血糖水平能够较好地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2.
选择糖尿病并眼肌麻痹病人18例进行初诊时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检查。结果:本组空腹血糖值6.2~7.0mmol/L8例,7.1~22.5mmol/L 10例;餐后2小时血糖6~9mmol/L 8例、10~25mmol/L 10例;病程为1个月至8年。结论:本组发病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无明显关系,可能与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足或B族维生素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并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损害(IGT)和血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且〈6.9mmol/L;糖耐量损害是指空腹口服75克脱水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且〈11.1mmol/L;血糖调节受损是指既有空腹血糖受损又有糖耐量损害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损害和血糖调节受损均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因此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高冠起 《山东医药》2005,45(25):78-78
1988年Reaven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IR)的概念;近几年提出代谢综合征(MS)的定义,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重新定义了全球统一的MS,即中心性肥胖加下列4项中的任意2项;高甘油三酯、低HDL-C、高血压、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或已诊断糖尿病。中心性肥胖与IR密切相关,各种脂肪细胞激素/因子与IR发生、氧化应激导致慢性炎症状态,是MS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6,14(6):412-412
1.葡萄糖毒性定义:高血糖本身(空腹血糖〉7.8~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4mmol/L)引起血糖更高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李玫玫  赵秀娥 《山东医药》2007,47(27):156-157
测定68例空腹血糖(FPG)〈6.1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6%-7%就诊者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研究HbA1c对糖耐量受损(IGT)的诊断价值。发现IGT患者(2hPG≥7.8mmol/L)与血糖正常者(2hPG〈7.8mmol/L)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HbA1c对IGT的诊断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之友》2008,(7):84-84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指出,尽管有研究证实1/4~1/2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院的患者存在高血糖状态,同时高血糖与病死率息息相关,但医生并未予以足够重视。该陈述建议对于所有怀疑或确诊ACS者均应检查血糖,无论该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对于血糖高于10.0mmol/L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降至5.5~7.8mmol/L;对于非特护病房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关于糖尿病新诊断标准与分型的意义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世界卫生组织 (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于 1999年先后正式认可了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1997年对 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分型修改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于 1999年 10月委员会议也通过我国正式采用这一新的诊断标准与分型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 .中国糖尿病杂志 ,2 0 0 0 ,8(1) :5- 6 )新诊断标准与分型与 WHO1985年诊断分型比较主要修改点如下。1.糖尿病空腹血糖 (FPG)诊断水平由原来的≥140 mg/ dl(7. 8mmol/ L )降为≥ 12 6 mg/ dl(7. 0mmo1/ L)。餐后 /服糖后 2 h血糖 (2 h PG)诊断水平不变 ,仍…  相似文献   

19.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OGTT结果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腹血糖6.1~6.9mmol/L称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简称空腹血糖受损(IFG)。IFG与IGT都是正常糖代谢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IFG为基础状态下糖代谢的轻度异常。WHO建议所有的IFG应当进行OGTT试验.因为根据2hPG标准,一部分IFG病人已经存在糖尿病。现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IFG患者134例,进行OGTT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国际糖尿病合并妊娠研究组(IADPSG)建议,为了更好的有利于母体及胎儿的健康,提议下调妊娠期诊断糖尿病的阈值,只要空腹血糖≥92mg/dl(约5.1mmol/L),或OGTT1h≥180mg/dl(10mmol/L)2h≥153mg/dl(8.5mmol/L),对于由阈值下调的轻症患者,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