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蕊  赵青春  韦森  刘懿  李昕  陈钢  张清  陈军 《天津医药》2016,(4):461-465,515
目的探讨跨叶型肺腺癌最准确的T分期和最佳手术方式,为该类型肺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肺部手术的肺腺癌患者192例,根据2009年国际肺癌联合学会(IASLC)颁布的第7版TNM分期标准筛选出T2期(T2组)163例及T3期(T3组)12例作为对照,其余17例为跨叶型肺腺癌组(跨叶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依据跨叶型肺腺癌的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表现诊断跨叶型肺腺癌,并参考2011年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新标准对跨叶型肺腺癌进行亚型鉴定。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跨叶型肺腺癌不同亚型及手术方式的预后情况。结果跨叶型肺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与T3期相近(P>0.05),明显低于T2期(P<0.05)。跨叶组以双肺叶切除和单纯肺叶加相邻肺叶受侵部分切除为主(P<0.05),不同术式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跨叶组17例患者中包含4种肺腺癌亚型,分布为实体状为主型腺癌8例、腺泡样为主型腺癌5例、乳头状为主型腺癌3例、浸润性黏液腺癌1例;4种亚型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跨叶型肺腺癌临床分期应归为T3期;双肺叶切除和肺叶加相邻肺叶受侵部分切除均为跨叶型肺腺癌外科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yndecan-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76例肺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yndecan-1表达与肺腺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肺腺癌组织中Syndecan-1的染色结果为:25例(32.9%)阴性,18例(23.7%)弱阳性,19例(25.0%)阳性,14例(18.4%)强阳性;其中低表达者43例(56.6%),高表达者33例(43.4%)。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Syndecan-1染色结果为:29例(38.2%)阳性,47例(61.8%)强阳性;均为高表达。肺腺癌组织中Syndecan-1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χ2=5.545,P=0.032)、卫星结节(χ2=6.061,P=0.018)、区域淋巴结转移(χ2=7.727,P=0.01)、pTNM分期(χ2=14.434,P<0.001)等因素相关。Syndecan-1低表达组患者术后三年生存率为14.0%,明显低于高表达组患者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55,P<0.001)。结论Syndecan-1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Syndecan-1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肺腺癌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探讨全脑放疗(WBRT)的必要性。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经过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EGFR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17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对不同亚组间生存曲线进行比较,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46)、年龄(P=0.055)、KPS评分(P<0.01)、原发灶控制情况(P=0.097)、颅外转移情况(P=0.089)、全脑放疗(WBRT)(P=0.021)与预后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KPS评分(P<0.01)和WBRT(P<0.01)为EGFR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GFR野生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因素主要为KPS评分和WBRT,WBRT对此类型脑转移患者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43例肺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lnc RNA MT1JP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lnc RNA MT1JP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Lnc RNA MT1JP在肺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术后TNM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患者lnc RNA MT1JP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62、11.667、7.525,P<0.05)。结论 Lnc RNA MT1JP的表达缺失与肺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以作为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两者在病理分化以及超高分辨率CT扫描鉴别下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00例为分析资料,均已采取病理组织学进行检查确认类型,肺原位腺癌与微浸润腺癌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超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对其所得图像各方面诸如形状、密度、边缘方面差异,对两种肺腺癌病灶直径以及CT值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病理显示两种肺腺癌在病理分化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肺原位腺癌患者病灶在边界的清晰程度以及边缘规则程度方面高于微浸润腺癌患者,病灶密度(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方面存在差异(P<0.05)。肺原位腺癌患者病灶直径小于微浸润腺癌,病灶平均CT值高于微浸润腺癌(P<0.05)。两种肺腺癌患者在病灶内情况(肺静脉异常、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两种肺腺癌类型在病理分化程度方面并无显著区别,应用超高分辨率CT扫描成像对于鉴别两种类型肺腺癌有积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拟分层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直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6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 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 PFS)分别为23.7个月和10.8个月,有效率(response rate,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61.5%和91.8%。吉非替尼用于初治患者的m OS和m PFS分别为33.6个月和11个月,RR和DCR分别为74.0%和100.0%。吉非替尼用于复治患者的m OS和m PFS分别为17.2个月和5.8个月,RR和DCR分别为49.0%和81.3%。EGFR敏感性突变患者的m OS和m PFS分别为23.8个月和10.0个月,RR和DCR分别为74.0%和100.0%。EGFR突变状态不明患者的m OS和m PFS分别为34.6个月和11.3个月,RR和DCR分别为52.3%和85.7%。全组患者均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28例(46.7%)、肝功能不全4例(6.7%)、腹泻12例(20.0%)、口腔溃疡2例(3.3%)。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有效率较高,耐受性良好,尤其对初治、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更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腺癌分化程度的相关因素,从而更好地指导肺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7年1月83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资料。测量肺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记录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的血清水平。对筛选出的38例明确分化程度的患者,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肺腺癌间年龄、CEA、Cyfra21-1及SUVmax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的比率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肺腺癌分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低分化肺腺癌患者的Cyfra21-1水平高于中高分化肺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年龄、吸烟比例、SUVmax及CEA在两组肺腺癌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血清Cyfra21-1水平(OR=2.111,95%CI:1.038~4.294)是肺腺癌分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5),且为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Cyfra21-1水平是肺腺癌分化程度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且为危险因素。Cyfra21-1作为一个间接评估肺腺癌分化程度的潜在指标,对肺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S100A2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进一步探究。方法本研究收纳了123例肺癌患者组织标本,其中腺癌57例,鳞癌56例,小细胞肺癌7例,大细胞肺癌3例。同时,实验纳入了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0/30),S100A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85/123)。其中,鳞癌组织中S100A2表达阳性率最高,为42/56,其次为腺癌(41/57),大细胞肺癌(2/3)。小细胞肺癌中未检测出S100A2蛋白表达。结合临床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S100A2与腺癌患者中淋巴转移相关(P<0.05)。结论 S100A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其升高与腺癌淋巴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诱导的淋巴细胞减少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放疗的102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放疗前1周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放疗期间外周血淋巴细胞最低值(MinALC)和放疗后1个月的ALC,根据ALC将患者分为高ALC组(51例)和低ALC组(51例).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1年总生存率(OS)为41%.放疗期间高、低ALC组患者的1年OS分别为57%和23%(P<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个月和9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HR=2.03,95%CJ=1.209~3.410,P<0.05)和放疗期间MinALC(HR=0.461,95%CJ=0.279~0.761,P<0.05)为影响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放疗期间MinALC对接受全脑放疗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肺癌椎体转移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肺癌转移灶的病理征象能否预测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癌椎体转移患者60例(椎体病灶病理活检证实20例,核素扫描及临床证实40例),60例患者病理均证实有原发肺腺癌,行脊柱MR扫描。均采用常规自旋回波(SE)T1WI、脂肪抑制序列(SPIR)序列、增强T1WI行矢状及横断面扫描。结果60例肺腺癌患者,MRI下均可见椎体信号异常。单发灶与多发灶组在椎体转移灶出现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P<0·01);无椎体附件受累与有椎体附件受累组间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P<0·01);无椎旁软组织肿块与有椎旁软组织肿块组间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P<0·01);无脊髓受压与有脊髓受压组间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6,P<0·01)。结论MRI能够显示肺癌椎体转移的病理改变,MRI表现可以前瞻性地预测肺癌患者的病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外周型直径<2 cm的T1a期肺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T1a期肺腺癌的患者347例,搜集入选对象的所有临床资料,对于行PET-CT检查的患者,记录最大标准摄取值,记录患者术前CT检查情况并分类,对可能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34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5.7个月,未出现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像学特征为实性结节或混合型、肿瘤直径1.0~2.0 cm、癌胚抗原>5μg·L-1,以及行PET-CT检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5是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像学特征实性结节和混合型是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42,95%CI:12.943~21.816,P<0.001);对患者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影像学表现为纯毛玻璃影的56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混合型的142例患者,134例(94.4%)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而表现为实性结节的149例患者,97例(65.1%)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像学特征为实性结节或部分实性毛玻璃结节是直径<2 cm的T1a期肺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影像学特征为纯毛玻璃影的患者一般不存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李琛  严磊  鲁一帆  王子玉  毛全  朱冰 《现代医药卫生》2022,(7):1124-1129,1133
目的 探究阳性淋巴结比率对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并探讨包含阳性淋巴结比率的预测模型对肺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0-2016年SEER数据库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36335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7:3的比例随机分配这些肺腺癌患者至SEER训练集和SEER验证集,利用X-tile软件确定阳...  相似文献   

13.
段国辰  郭涛  赵庆涛 《河北医药》2016,(23):3572-3575
目的:初步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肺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46例肺腺癌患者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EGFR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 EGFR在46例肺腺癌患者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8%、52.2%;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EGFR表达分别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EGFR的表达具有一致性(K=0.563, P <0.05),一致性为中等强度。结论 EGFR在肺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均呈现表达。 EGFR在肺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提示EGFR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应用于肺癌诊断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择9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9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CEA、SCC和NSE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SCC、CEA、NSE水平;研究组不同病理分型患者SCC、CEA、NSE水平。结果研究组SCC、CEA、NSE水平分别为(1.95±0.17)、(22.64±3.65)、(22.00±6.14)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14±0.03)、(1.22±0.97)、(8.32±1.17)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SCC水平高于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腺癌患者CEA水平高于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患者NSE水平高于鳞癌、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CC、CEA、NSE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肺癌病情、明确病理分型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鲁北地区30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主要包括两种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占内膜癌总数的90%,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占总数的10%.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比,发病年龄较大[(59.32±7.77)岁],在绝经后患者的构成比较高(90%),病理分期较晚(P=0.000),组织学分级高(P=0.000),易发生深肌层浸润(P =0.014),易发生淋巴转移(P=0.006),术后复发率高(P =0.000).结论 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在临床病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肺结节术前CT引导下新型结节定位针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肺结节患者,根据定位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7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T引导下带钩金属丝(Hookwire)定位针定位,观察组患者采用CT引导下新型结节定位针定位。比较两组穿刺情况,分析手术结果及病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肺结节定位时间(10.02±1.7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53±1.75)min,脱钩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出血率及气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部患者进行肺段或者肺楔形切除术,共计切除肺结节44枚,切除率达91.67%,肺叶切除术共计切除肺结节4枚,切除率达8.33%,无中转开腹手术。40例患者中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2例、炎性病变3例、浸润性腺癌7例、微浸润腺癌7例、浸润性腺癌2例,原位腺癌19例。结论 与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针定位相比, CT引导下新型结节定位针定位的脱钩风险更低,而且定位用时更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7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探讨影响疗效的各种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7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分别对性别、分期、吸烟状况、PS评分、血清CEA及EGFR突变状况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临床因素。结果①7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3月后评价疗效,客观缓解率为48.7%,疾病控制率为83.3%。治疗前患者的吸烟状况、PS评分、血清CEA及EGFR突变状况与治疗获益有显著相关(P<0.05)。②治疗获益的65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吸烟状况、PS评分、血清CEA及EGFR突变状况影响疾病进展时间(P<0.05);性别及临床分期虽然与疾病进展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及分期较早的患者仍有较大获益趋势。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不吸烟、PS评分低、CEA水平高及有EGFR突变的患者更易从吉非替尼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在应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前后血清内皮抑素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的水平,观察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探讨它们与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5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及2周期化疗后血清内皮抑素及CEA水平。结果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及CE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P<0.01)。Ⅳ期患者血清CEA水平显著高于ⅢB期患者(P=0.0397),ⅢB期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显著高于Ⅳ期患者(P=0.0200)。有效组(CR+PR)共31例,化疗后血清CEA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而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9);无效组(NC+PD)19例则无明显变化。血清内皮抑素水平高于平均值的患者33例,中位生存期13.8个月,低于平均值的患者17例,中位生存期10.7个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血清CEA水平高于正常值的患者34例,中位生存期10.8个月,低于正常值的患者16例,中位生存期16.4个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内皮抑素及CEA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存在高表达;血清内皮抑素及CEA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可反映晚期肺腺癌的恶性侵袭能力;监测血清内皮抑素及CEA水平对判定化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肺鳞癌血清鳞癌相关抗原(SCC-A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50例,腺癌14例,小细胞肺癌(SCLC)11例,大细胞肺癌(LCLC)5例,另选45例良性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SCC-Ag检测。结果肺鳞癌阳性率为68.00%,肺腺癌阳性率14.29%, SCLC阳性率18.18%, LCLC阳性率20.00%,对照组2.22%。经手术前后动态观察显示,根治术后SCC-Ag可在3 d内转阴,与其他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为肺鳞癌特殊标记物,是对患者手术效果与远期预后进行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首次经胸部CT发现肺磨玻璃结节,并最终接受外科手术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1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浸润癌组68例和微浸润癌及原位癌组89例。比较两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影像学特征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肺磨玻璃结节达到浸润的危险因素;对各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以判断各危险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 浸润癌组患者相对CT值、结节最大径大于微浸润癌及原位癌组,浸润癌组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CT值、结节最大径、分叶征、毛刺征为浸润性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节最大径的最佳临界值为1.55 cm, AUC为0.897[95%CI(0.846,0.948)];相对CT值的最佳临界值为394 Hu, AUC为0.908[95%CI(0.86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