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后采用患者日本骨科学会( JOA)下腰痛功能评定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视觉疼痛模拟评定表( VAS)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JOA、SF-36、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VAS评分、残留腰腿痛发生率、直腿抬高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遵医行为(合理饮食、遵医用药、生活方式良好、腰腿部锻炼、避免诱发因素)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将需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应用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干预,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1d进行调查,作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比较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100.00%,对照组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2,P〈0.01);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5);两组患者术前SF-36各维度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期健康教育计划能达到患者满意、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出院时、术后4周及12周的疼痛评分、Oswestry腰背和双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及腰痛疗效评分。结果手术前及术后12周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4周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59±0.56),(1.01±0.34)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2.04±0.70),(1.98±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I.98,2.63;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Oswestry腰背、双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及JOA腰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swestry腰背、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在出院时、术后4周、术后12周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7,3.39,3.47;P〈0.05);JOA腰痛疗效评分在出院时、术后4周、术后12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04,6.18,5.91;P〈0.05)。结论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采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更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Orem自护理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Orem自护理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运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骨科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将Orem自护理论运用于患者术后护理中,使其主动参与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JOA评分改善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OA评分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rem自护理论能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治疗护理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序贯康复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透海散熏蒸结合序贯康复干预(60例);对照组不予中药熏蒸,其他干预无先后次序,余同观察组,共60例.脱落病例10例.于治疗10 d、20d和3个月后采用腰痛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价其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观察组患者JOA、VAS评分分别为(22.850±2.392),(2.250±0.628)分,对照组分别为(21.250±1.856),(2.500 ±0.65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54,4.585;P <0.05);治疗20 d两组患者JO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功能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97,P<0.01).结论 包括中药熏蒸在内的序贯康复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疗效可持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对改善性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8),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指导其进行盆底肌锻炼。术后每3个月采用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对其性生活状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结果因患者原因观察组不同时期失访5例,对照组失访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性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2.5±14.7)分和(57.7±17.9)分,对照组分别为(43.9±12.7)分和(59.6±15.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1.6;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8个月性生活质量评分为(102.3±18.7)分,对照组为(91.1±19.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可以使盆底功能得到恢复和保持,从而有效改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手法复位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39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采用手法复位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119例,采用针刺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变化和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5.83%,对照组72.27%(P〈O.05)。治疗组痊愈率53.33%,对照组36.13%(P〈0.05)。治疗组显效病例,达到显效时所需的治疗时间为12.60±3.39天,对照组为16.85±4.15天(P〈O.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入院诊断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费用、术后并发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与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神经根和坐骨神经张力性神经松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增加1次下腰部肌肉按摩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腰神经根和坐骨神经的张力性神经松动术训练。结果:治疗14d后,2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下腰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坐骨神经和腰神经根的神经紧张试验的角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腰神经根和坐骨神经张力性神经松动术对于改善慢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和运动功能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朱静娟 《上海护理》2013,13(4):12-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阶段性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于安徽省宿州市中医医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以2011年4—12月6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2年1--11月68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不同阶段(术前和住院治疗阶段、出院康复阶段)按照阶段性功能锻炼模式实行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住院治疗阶段完全依从60例,部分依从8例;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42例,完全不依从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没有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功能锻炼措施不仅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术在寒性脓肿性淋巴结核手术摘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寒性脓肿性淋巴结核手术摘除患者根据入院接受治疗时间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术后给予常规引流术;观察组103例,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好转率为92.2%(95/103)、VAS评分为(2.5±0.6)分、住院时间为(8.7±1.5)d与对照组切口愈合好转率为65.9%(31/47),VAS评分为(4.7±0.4)分、住院时间为(14.5±1.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SF-36评分为(75.39±11.58)分、复发率为2.9%(3/103)与对照组SF-36评分为(63.31±10.48)分、复发率为10.6%(5/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2,P=0.038)。[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术能显著促进切口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佩戴腰围的护理干预随访,探讨患者术后合理使用腰围对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1-2014年收治的3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按入院前后分为两组,将2011-2012年收治的17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2014年收治的178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进行护理随访干预,指导患者术后正确功能锻炼及使用腰围,对照组患者术后虽也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及佩戴腰围护理,但未能追踪指导。于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JO A )评分指数及腰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JO A评分改善指数指标中优69例、良87例、可15例、差7例;对照组分别为:优61例、良76例、可28例、差13例。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疗效改善率为:优75%、良79%、可19%、差5%,对照组分别为:优63%、良72%、可31%、差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指导并干预患者合理使用腰围,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海  尚艳华  钟惠雅  江丽丽 《新医学》2010,41(6):397-399,411
目的:研究瑜伽姿势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纽同时进行研究设计的瑜伽姿势练习。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CRMD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8.8±2.0,情感项评分7.8±2.6,总分16.6±3.5,CRMDQ评分14.0±3.5;对照组PRI感觉项评分9.3±2.1,情感项评分8.3±2.7,总分17.6±3.1,CRMDQ评分13.8±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3.2-t-1.2,情感项评分2.5±1.6,总分5.7±2.6,CRMDQ评分4.6±2.2;对照组PRI感觉项评分5.5±2.6,情感项评分5.2±2。0,总分10.7±3.5,CRMDQ评分8.4±3.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目评分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RI感觉项评分、CRM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定的瑜伽姿势训练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治疗,能对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态产生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汤联合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脊柱一科住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并发综合征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气活血汤。比较2组患者腰椎术后第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术后综合征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和腰椎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补气活血汤联合康复锻炼能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闫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4):2938-2939
目的探讨平衡锻炼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锻炼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平衡锻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个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个月(57.16,2140006.41)分,3个月(78.86±5.18)分,6个月(85.74,2140005.0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28±6.53)分,(66.17±6.42)分,(71.82±6.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3,2.390,2.354;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15.00%)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3,P〈0.01)。结论将平衡锻炼融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锻炼中,能提高患肢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为患者的术后治疗和康复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9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一般护理、膀胱冲洗护理、膀胱灌注化疗护理、术后并发症知识宣教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SF-36健康调查得表( SF-36)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时间(26.1±7.8)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20.3%(12/59);对照组术后复发率18.0%(9/50),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7,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15/59),对照组为30.0%(1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1,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量表生活质量总分为(596.1+113.4)分,高于对照组(512.4+1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6,P<0.05);SF-36量表中TH、RP、MH、VT、RE、SF6项的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96,5.028,5.137,5.918,7.009,6.402;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的SDS、SAS量表评分结果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1,4.013;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5,4.202;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2%(55/59),高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716,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行肝脏移植治疗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274,16.60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0dSAS评分为(38.82±11.13)分,对照组为(43.29±13.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0dSDS评分为(36.75±12.20)分,对照组为(47.76±15.8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602,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1,x2=6.69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62±17.521)分,高于对照组(76.69±19.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41,P〈0.05)。结论完善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抑郁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解芳 《当代护士》2008,(6):81-8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小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120例采用针刀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熙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中的恐惧程度、术后生命体征及施术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血压、心率、呼吸、顺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施术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对手术的适应性,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对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2组均给予针灸、推拿、牵引、中药熏蒸等康复治疗及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同时施行McKenzie疗法自我锻炼。分别在术后3d、10d、6个月及1年时比较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各时间点,2组M acnab评定优良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 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d、6个月及1年时,观察组M acnab评定优良率较术后3d明显提高( P<0.05),对照组效果不明显,观察组各时间点M acnab评定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明显疗效,但McKenzie疗法可以促进疗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制康复训练光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系统的康复训练光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应用自制系统的康复训练光盘结合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正确率、症状及体征改善率、1年后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自制系统的康复训练光盘的应用可改变患者的行为,促进康复,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