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静息心率是独立于其它危险因子之外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Eur Heart J,2000,21:116)。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入院心率与预后的关系却了解较少,本旨在探讨趼段抬高的AMI老年患的入院心率快慢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纤溶活性,内皮细胞功能,炎症因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AMI患者(162例)及健康对照组(90例)血中Hcy水平以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各项指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cy与它们的关系。结果 AMI组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MI患者PAI-1活性增强,vWF及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RP及CTnI在AMI组呈阳性反应。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与PAI-Ⅰ、vWF、CRP、cTnI、DD均有良好相关性,但与血脂无关。结论 Hcy是AMI独立危险因素。Hcy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壁炎症反应,抑制纤溶系统,促进AM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方法:69列临床确诊的AMI患和30例健康中老年人(作对照)被纳入研究对象。血浆中的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TF和TFPI抗原采用ELISA法。激活的凝血因子Ⅶa采用重组可溶性TF法。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采用活性测定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血浆中TF、TFPI的活性均显增加[分别为5.67(1.77-54.95)mU/ml vs2.36(1.13-6.42)mU/ml,P<0.01;224.85(86.65-512.12)%vs 138.75(51.72-297.2)%,P<0.01]。同时TF、TFPI的抗原、凝血因子Ⅶa的活性亦有明显升高,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无显变化。结论:AMI发作期间体内组织因子途径被启动,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与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2—2005年142例前壁AMI患者,观察其入院当天、第2d、第3d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ST段回落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入院时相比,中性粒细胞计数在第2d升高,第3d下降(P〈0.01)。ST段回落组和未回落组患者在第2d、3d中性粒细胞计数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入院当天、第2d、第3d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K—MB峰值和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相关性。结论前壁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梗死范围、心肌组织再灌注和出院时的左室功能具有相关性,可作为AMI患者不利结果的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我院1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关系,以探讨老年AMI患者行PCI的最佳时间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模型。将术后24h存活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单纯心肌梗死组(AMI组)、奥美沙坦酯1mg·kg^-1·d^-1组(OML组)和奥美沙坦酯3mg·kg^-1·d^-1组(OMH组)。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8只作为对照。术后24h始灌胃给药共2周。ELISA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以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做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心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组、OML组和OMH组血清VEGF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AMI组比较,OML组和OMH组血清VEGF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Sham组比较,AMI组心肌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5),与AMI组相比,OML组和OMH组的心肌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能促进AMI大鼠心肌血管新生,此效应与VEGF途径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AMI患者30例,AMI后8,16,24,36,48 h及3,4,5,6,7 d分别测定血清GM-CS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并在AMI 1周后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从30例患者中选取5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且LVEF<40%的患者作为亚组,描述心梗后GM-CSF时间相;并分析30例患者血清GM-CSF峰值与心梗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GM-CSF在AMI后8 h开始逐渐升高,3672 h达高峰,在以后7 d的测量中均保持较高水平。GM-CSF峰值与CK-MB峰值呈正相关(r=0.566,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2,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454,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血清GM-CSF水平增高与心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与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测定48例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B)水平,并与2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载脂蛋白B进行比较,采取统计学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载脂蛋白B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AMI与ApoB关系密切,这可能与ApoB增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AMI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的红细胞胞膜、胞浆PCK活性。结果:AMI患者红细胞胞膜及胞浆中PKC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结论:PKC可能参与AMI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溶血磷脂酸(LPA)水平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检测55例心肌梗死时及心肌梗死后14dAMI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血浆LPA表达水平,并监测其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时及心肌梗死后14d患者血浆LP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MI患者血浆LPA水平表达与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Lown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AMI后LPA表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存在一定关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多的患者LPA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11.
余健  王琰  俞叶军 《心电学杂志》2013,(6):489-490,49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Adropin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108例AMI患者(AMI组)及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AMI患者的心功能,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AMI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血浆Adropin水平。结果AMI组患者血浆Adropin水平(11.46±159)ng/mI,较对照组(628±072)ng/ml明显增高(P〈0.01)。血浆Adropin水平随Killip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高(r=0318,P〈005),而与LVEF值呈负相关(r=-0.225,P〈0.01)。结论血浆Adropin水平越高的AMI患者心功能越差,Adropin是预测AMI患者心功能的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继发充血性心衰(CHF)既较常见,亦为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然而关于AMI后并发缺血性二尖瓣返流(IMR)与继发CHF间关系远未清楚。本文意就AMI后老人并发IMR与继后CHF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试验组,2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统计住院期间及平均12个月随访中患者的年龄、BNP、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等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BNP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急性期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磁场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的保护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磁场对照组、AMI组、AMI药物(心得安)治疗组和AMI磁场治疗组。采用电子计算机影像分析系统形态计量方法测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并对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AMI磁场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infraction surface,IS)明显低于AMI组(P〈0.05)。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各组的观察表明:AMI组心肌梗死处肉芽组织增生,未见明显瘢痕形成,磁场治疗组心肌梗死处并可见部分瘢痕形成。结论磁场能减少AMI大鼠IS,有利于梗死处修复,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这也为磁场用于AMI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血组织因子凝血活性(TF-PCA)、血浆D-二聚体(DD)及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仪器法对63例AMI患者及6l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全血TF-PCA和血浆DD及BNP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全血TF-PCA、血浆DD和BN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F-PCA、DD和BNP对AMI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二尖瓣反流(MR)患者左心室功能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43例AMI患者,平均入院5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MR情况、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根据LVEF大小将患者分为2组(≥50%组和〈50%组);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432d,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因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MR发病率73.4%。MR的发生及程度与Killip分级、LVEF值、LVEDD、LVESD、LAD、E/A比值等相关。左心室大小和功能与AMI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AMI后MR患者LVEF〈50%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AMI后基线水平MR的严重程度与左室功能和大小显著相关,左室功能恶化是远期死亡的显著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QT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5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中的死亡组(14例)与生存组(41例)的QTd变化。结果:AMI组的QTd增大,显高于正常组(P<0.001),死亡组的QTd增加明显长于生存组(P<0.001)。结论:AMI的QTd增大对预测其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辛梅  祭晓博 《山东医药》2009,49(29):41-42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关系。方法将冠脉造影的122例患者分为ACS组90例与健康对照组32例,其中ACS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各30例。应用Clause凝固法测定122例入选者的TG、TC、Fib水平,比较各组间TG、TC、Fib水平差异。结果TG、TC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P组Fib水平与UAP组、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ib水平与斑块稳定性有关,可能是ACS的预测因子及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范文星  李学升 《山东医药》2005,45(22):43-43
机体的铁贮存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目前说法不一。近年来,我们通过测定22例AMI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含量,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吸烟为心血管疾病(CVD)的公认危险因素之一,而戒烟则无疑有益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然而既往关于吸烟与AMI后远期存活率间关系对照研究罕见,本文意就持续吸烟者与素未吸烟、AMI前戒烟和AMI后戒烟者相比,其与AMI后远期存活率高低问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