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对4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问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其中伤后7d内手术者20例,7d后手术者28例。结果手术后随访0.5~3a,48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伤后7d内手术者术后JOA评分较7d后手术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闫明彩 《山东医药》2006,46(20):F0003-F0003
2001年8月-2005年1月,我们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牛云峰  刘金榜  邹群  闫伟 《山东医药》2006,46(23):69-70
1990-2004年,我科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52例,资料完整并获随访者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脊髓损伤多继发于颈椎的骨折脱位,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动态X线片、CT或MRI等)无颈椎骨折脱位, 而有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称之为外伤性无放射影像异常型颈脊髓损伤(SCIWORA ).1990年12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该病患者18例,现分析如下.   ……  相似文献   

5.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型的颈脊髓损伤,多见于老年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把握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临床医师主张早期手术治疗[1,2],其术式包括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或广泛的后纵韧带骨化等,同时老年人手术耐受力下降,一般适宜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老年患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合适的临床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55例颈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的核磁共振(MRI)资料.从矢状位和轴位图像上,分别观察记录脊髓损伤节段及其下方无脊髓损伤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最大径、椎间盘突出类型、椎管前后径、黄韧带厚度、椎体后缘骨赘有无,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结果 显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有无与椎间盘突出最大径和椎管前后径相关,椎间盘突出最大径为危险性因素,椎管前后径为保护性因素(P<0.05);与颈椎黄韧带的厚度、颈脊髓损伤节段、椎间盘突出类型、椎体后缘骨赘有无、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曹景文  丁杰 《山东医药》2008,48(24):81-82
27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0例行非手术治疗,17例行手术治疗,根据损伤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治疗后所有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治疗3个月后JOA评分手术组为(10.37±1.64)分显著高于非手术组的(8.51±1.43)分(P<0.05),治疗6个月后手术组为(12.47±2.41)分显著高于非手术组的(9.20±2.31)分(P<0.05).认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本病一旦确诊,争取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理想的模拟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实验模型.方法 经颈前路于C5椎体植入钛质螺钉,通过螺钉的缓慢拧入产生对颈脊髓的慢性压迫.后方经C5、6椎间孔插入导管球囊,膨胀后形成急性后路压迫.结果 通过对羊行为学、影像学、组织学观察,羊颈脊髓损伤模型符合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病理改变的特点.结论 该造模方法是一种简便,理想及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50例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存在创伤诱因5例),比较有、无创伤诱因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创伤与无外伤组在术前及末次随访置换节段活动度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创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置换节段均无不稳定;创伤组JOA术前值及末次随访值均较无创伤组低,两组在JOA改善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当压迫节段局限、无病变节段不稳定,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01~2009-01间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颈椎带锁钛钢板固定51例,后路切开复位侧块钢板固定1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复位固定严重骨折脱位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8个月,植骨于3个月左右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有3例无恢复,其余病例至少有1~3级以上的恢复或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根据颈椎损伤机理、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颈椎骨折脱位常导致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高位截瘫,目前,临床上对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是否需手术治疗尚存在争议。我们对18例此类患者采用经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AO纯钛带锁钢板固定治疗,现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尹锐峰  李刚  李振武 《山东医药》2010,50(14):66-67
目的观察前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在全麻下行前后路一期手术,先行后路减压复位侧块钢板内固定,再前路减压植骨。结果平均随访14.2个月,11例均完全复位,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均呈骨性融合,无血管、神经等损伤并发症。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前后路一期内固定术是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术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观察内固定前、内固定术即时及随访12个月时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病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内固定后即时、随访12个月时,病椎的前后缘高度百分比较内固定前明显提高(P0.01),Cobb角较内固定前明显降低(P0.01),而内固定后即时与随访12个月比较,病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前脊髓损伤主要分布于B级和C级,内固定后即时、随访12个月时主要分布于D级和E级,内固定后即时、随访12个月时脊髓损伤分布与内固定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内固定后即时与随访12个月时的脊髓损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能有效地恢复病椎的高度,促进受损脊髓神经的功能,且疗效稳定,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潘宏  薛锋 《山东医药》2011,51(23):68-68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FD)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意义。方法对同期收治的64例颈部外伤后SCIWFD患者分别行颈椎CT、X线、MRI检查。结果本组均未见颈椎骨折现象,其中CT和X线检查示椎体后骨质增生10例、颈椎病理性前凸或后凸17例、椎间隙狭窄12例、钩椎关节骨质增生6例、椎间孔缩小4例、棘突间距增宽4例;MRI检查示颈椎间盘退变分级平均为2.3级,其中后纵韧带骨化10例、椎间盘突出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4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6例、黄韧带骨化9例、并颈椎不稳8例。结论 CT、X线、MRI检查可为SCIWFD提供准确的术前影像学诊断,此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娜  米彦军  韩光  高娜 《山东医药》2014,(4):107-109
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有着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手术时机难以把握,许多患者因为多种原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术后脊髓的功能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自2007年7月~2012年10月共接收23例此类患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颈椎骨折脱位是颈部损伤之一,多由外在暴力引起.常常破坏椎体的连续性,导致椎管容积明显减少,使脊髓受压或损伤时产生的牵张伤直接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而对于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现仍尚存争议,尤其是对于早期治疗、复位方式、手术时机的把握国内外存在很大争议.早期解除压迫,给予脊髓恢复的机会是脊柱外科医生共同的愿望.但早期手术风险大,尤其是颈椎脱位患者,因脊髓受压、脊髓水肿,常常导致患者早期出现呼吸肌无力、窦性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高热、离子紊乱等,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早期手术(72 h内)与晚期手术(72 h后)对术前、术后6个月Frankel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分析早期手术的时机.  相似文献   

18.
郭涛  宋跃明  肖杰  龙浩  赵滨  陈艺新 《山东医药》2009,49(34):63-64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疗效。方法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一期行后路复位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融合率为100%,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有1~2个级别恢复。结论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复位满意、减压彻底,可即刻重建稳定性,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27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颈脊髓损伤,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A级9例、B级15例、C级3例),采用后前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27例术中未出现神经损伤加重及重要血管、脏器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提高1~3级.感觉及运动功能评分较术前增加(P均<0.05).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复位并获得骨性融合.术后未见内植物松动、断裂.植骨在术后3~6个月融合.结论 下后路解锁、复位及减压联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脊柱胸腰段(T11-L1)骨折脱位常伴有脊髓损伤。此类患者如有胸部损伤的症状、体征多不明显,普通X线胸片亦未能显示时.易漏诊。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我们共收治86例胸腰段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其中19例合并血、气胸或肺挫伤。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