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解非疫区居民迁入血吸虫病流行区后的感染及家庭分布情况。我们于1993年11月采用粪便集卵孵化法对定居1年后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血吸虫病人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现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新龙村前身红星村,历史上无血吸虫病流行,1992年因兴修海西海水库,将全村迁移,现址原系劳改农场的部分耕地,1980年撤场后田地荒芜,是一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因此,移民群众感染血吸虫病,成为新的血吸虫病流行村。现该行政村分6个自然村居住,总人口1701人,耕地168hm2,现有钉螺面积5.5万m2,活螺平均密度0.08只/框(1框=0.11m2,下同),钉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鹤庆县部分高原峡谷血吸虫流行村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特殊环境中的钉螺分布及海拔.方法 2010-2011年成立调查组对海拔相对较高的金墩乡磨光、西甸2个行政村可疑有螺环境和特殊环境开展查螺,查到钉螺建好调查卡,捕获框内钉螺,分袋包装,带回室内用压碎法检查其感染性.结果 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地区山脉较多,有泉眼、小片沼泽地和荒浸地,为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村.磨光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2 406±11.9m的环境1处,钉螺面积为1 334 m2,调查49框,查出有螺框9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8.37%,查到钉螺107只,全部为活螺,活螺平均密度为2.18只/0.11 m2,活螺最高密度为14只/0.11 m2.西甸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较高的环境3处,最高海拔高度为2 371 m,钉螺面积3 651.8 m2,有螺框出现率21.76%,活螺平均密度为1.81只/0.11m2,活螺最高密度为25只/0.11 m2.捕获钉螺用压碎法检查没有发现阳性钉螺.结论 鹤庆县为高原峡谷,地形复杂地区均查出有钉螺分布,开展查螺的范围,不应只是历史有螺的范围,还应包括辖区内可疑有钉螺孳生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泥敷灭螺在云南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金墩乡高原峡谷型西甸行政村和高原平坝型孝廉行政村选取钉螺分布较广、钉螺密度较高的自然村的重点自然片,分别于2008和2009年开展泥敷灭螺应用试验和灭螺效果观察,同时对氯硝柳胺药泥浸出液进行了现场和室内杀螺试验。结果 2008年泥敷灭螺区钉螺面积下降了98.26%,有螺框出现率下降了98.25%,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8.28%;2009年泥敷灭螺区钉螺面积下降了91.77%,有螺框出现率下降了94.62%,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6.63%;2009年泥敷区灭螺后30 d钉螺死亡率达到90.04%,60 d钉螺死亡率达到97.50%,90 d以后钉螺死亡率为100.00%;现场沟渠浸出液和室内药土浸出液杀螺试验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钉螺的死亡率降低。结论氯硝柳胺泥敷灭螺效果较好,在钉螺分布为片状、钉螺密度高的重点自然片和地段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蒿琥酯杀童虫的效果在实验室及现场已有报道 [1~ 3 ]。为进一步观察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 ,我们于 1 998年 4月至 1 999年 1 1月 ,在安徽省铜陵市灰河乡太阳村对抗洪抢险人员进行了现场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试区概况灰河乡为江滩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试区人口为 2 70 0余人 ,主要种植棉花 ,油菜和水稻 ,部分居民从事船上作业和水产养殖 ,居民接触疫水频繁 ,现江滩有螺面积 80万 m2 ,1 997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2例。 1 998年 4月调查滩地活螺密度为 2 .1 2 3只 /框(每框 0 .1 m2 ,下同 ) ,感染螺密度为 0 .71 8只 /框 ,钉螺感染率为 …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经过 40年的防治 ,先后有 1 0县 (市 )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 0县 (市 )历史累计病人5 80 98人 ,占全省历史累计病人数的 1 8.1 5 % ,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42 5 9.4万 m2 ,占全省历史累计钉螺面积的 1 9.36%。除弥渡县属中度流行区外 ,其余县(市 )均为轻度流行区。现将 1 994~ 1 999年的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内容和方法1 .1 螺情监测 近 3年内查出钉螺的自然村 ,每年查螺 1次 ;3年内未查出钉螺的自然村 ,每 2年查螺 1次 ;4~ 5年内未查出钉螺的自然村 ,每 3年查螺1次 ;6~ 1 0年内未查出钉螺的自然村 ,每 4~ 5年查螺 1次…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普格县血吸虫病综合治理4年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四川省普格县血吸虫病综合治理4年的效果,为高山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提供经验。方法收集综合治理试点2005~2008年的血吸虫病干预措施和疫情等资料,对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经过4年的综合防治,各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均降低并维持在1%以下,2008年试点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较2005年下降93.91%(χ^2=162.27,P〈0.01);家畜感染率迅速下降至1%以下,2008年家畜平均感染率较2006年下降94.69%(χ^2=97.95,P〈0.01);有螺面积下降近1/3,活螺密度由2005年的0.42只/0.1m^2下降到2008年的0.09只/0.1m^2;2007年后未再发现阳性钉螺。结论高山峡谷型流行区实施传染源和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措施能迅速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高山峡谷地区水改旱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2007-2014年在洱源县炼铁乡、乔后镇高山峡谷地区观察水改旱对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的影响,收集观察区内7年来螺情、病情及经济人文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7-2014年,洱源县炼铁乡、乔后镇稻田有螺面积下降了53.72%,其他环境有螺面积下降41.69%。有螺框出现率下降了66.79%,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80.72%,阳性钉螺逐年减少,2009年以后无阳性钉螺出现。居民血吸虫病免疫学调查(IHA)下降幅度为49.49%,病原学调查(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下降幅度为86.49%。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幅度为75.52%。农民人均粮食增加8.16%,经济收入增加12.18%。结论2007-2014年,洱源县炼铁乡、乔后镇水改旱以后,该类高山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因素明显下降,是实用的防治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玉山县是山丘型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历史上 ,有螺面积 63 .8km2 ,钉螺平均密度 66只 /框 (每框为 0 .1m2 ) ,钉螺阳性率 2 2 % ,人群感染率 3 5 % ,病人 4845 0人 ,其中急性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急血 ) 183例 ,晚期病人 64 17人 ,耕牛感染率 2 4.2 % ,治疗病牛 41119头。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 ,现有 19个乡 (镇 ) ,85个行政村 ,2 88个螺点 ,钉螺面积已压缩了 99.5 % ,1999年经省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由于 1998年特大洪灾 ,疫情局部有回升趋势 ,特别是七一水库中东干渠沿线有螺面积占全县面积 63 .7% ,近年连续有散发性急…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准确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方法建立流行村疫情管理系统 ,为全省流行村建立耕牛登记卡、钉螺登记卡和晚期血吸虫病登记卡 ,为传播未控制区和控制区的 794万人建立了血防户口册。随机抽样调查居民 6 5 35 6 9人 ,查牛 1 5 6 0 0头 ,查螺 70 1 0 6 5 98m2 。结果 :全省流行县 (市、区 )6 2个 ,流行乡 81 0个 ,流行村 6 2 1 2个 ,流行县总人口 30 92万人 ,流行村总人口 94 5万人 ,流行村耕牛存栏2 2 2 5 6 7头 ,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2 76 1 7万 m2 ,现有钉螺面积 6 71 6万 m2 ,活螺密度 0 .4 3只 / 0 .1 1 m2 ,钉螺感染率0 .0 6 97% ,感染螺密度 0 .0 0 0 3只 / 0 .1 1 m2 。全省现有晚期血吸虫病 1 5 6 8人 ,2 0 0 1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5 3例 ,全省血吸虫病感染 79391人 ,病牛 1 4 4 2 7头。结论传播未控制区应加大人、畜查治病力度 ,降低感染率和感染度。传播控制区各级政府应加大血防经费投入 ,尽快控制疫情迅速回升势头。“十五”期间计划达标的县 (市、区 )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达标时就建立完善的监测巩固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9-2000年湖南省新发现有螺区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新发现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成因及探讨防治对策。方法:根据1999-2000年螺情、病情调查资料,分析钉螺的地理分布、螺种、密度、钉螺来源、传染源输入及疫区的形成。结果:2年新发现有螺区20处,累面积622.73hm^3,其中,光壳钉螺6处,肋壳钉螺14处。活螺平均密度最高83.00只/框,最低0.01只/框,另有5处发现感染性钉螺。钉螺来源有漏查、查漏以及顺水流和人为扩散。结论:有适于钉螺的孳 生环境,加上人、畜传染源进入有螺地带而形成血吸虫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11.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控制钉螺的效果。方法以环境为单元,现场调查湖沼型地区各环境林业血防工程现状。2009年春季,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各环境单元钉螺分布情况,建立各环境林业血防工程及钉螺分布数据库,分析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造林滩地活螺框出现率为14.9%,未造林滩地活螺框出现率为1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2 267,P〈0.01);林农模式的活螺框出现率低于其他模式。造林滩地和未造林滩地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552只/0.1 m2和0.989只/0.1 m2,造林滩地比未造林滩地低44.2%;抚育组和未抚育组的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354只/0.1 m2和0.653只/0.1 m2,抚育组的钉螺密度比未抚育组低45.8%。长期造林环境的钉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均为最低。结论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具有较好的控制钉螺效果,长期造林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抑螺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鹤庆县非血吸虫病疫区村的钉螺孳生和分布。方法选择鹤庆县非血吸虫病流行区,近期从外地引进饲养哺乳动物、引进种植土生植物的龙开口镇金河行政村金河自然村和与血吸虫病流行区水路相通、田块相邻、道路相连的金墩乡河底行政村河底自然村开展螺情调查。结果在龙开口镇金河行政村金河自然村和金墩乡河底行政村河底自然村各调查了2个场所。调查条块数160个,调查面积62 787m2,调查1 447框,查到螺类为豆螺175只,小泡螺121只,椎实螺114只,蜗牛349只,没有查到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结论鹤庆县非血吸虫病疫区村目前无钉螺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宿松县钉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2021年宿松县螺情资料,统计钉螺面积、活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等指标,分析全县及不同类型流行区钉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1年,宿松县钉螺面积为1 672.60~2 171.57 hm2,总体平稳,其中江滩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985.74~1 235.64 hm2,波动较小;湖沼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181.44~284.78 hm2,呈下降趋势;内陆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399.77~750.02 hm2,呈上升趋势。全县活螺密度为0.16~0.75只/0.11 m2,活螺框出现率为5.11%~11.78%。江滩型流行区和湖沼型流行区活螺密度相对平稳,内陆型流行区活螺密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不同类型流行区活螺框出现率年度波动较大。2013年起全县未再查获感染性钉螺。结论 宿松县螺情总体平稳,但内陆型流行区螺情有扩散趋势,今后应重点加强内陆型流行区钉螺监测与控制工作,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4.
西昌市梯田沟渠钉螺分布特点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索西昌市沟渠和梯田钉螺分布特点,为控制钉螺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0个自然村开展沟渠钉螺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框距10 m;在1个自然村开展梯田壁钉螺调查,观察钉螺分布与进水口距离、田壁高度的关系.结果 10个自然村共有沟渠439条,有螺沟347条,占79.04%.共查螺8 406框(每框=0.11 m2),有螺3 542框,有螺框出现率42.14%,平均活螺密度1.41只/框.钉螺主要分布于有草的土质沟渠中.梯田进水口处钉螺占全部钉螺的79.00%,5 m内占全部钉螺的94.53%;钉螺主要分布在梯田壁下部,占全部钉螺的97.56%.结论 钉螺主要分布于有草的土质沟渠中,以及梯田的进水口附近和田壁下部,这是西昌市查灭螺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绵竹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 ,原为我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5 0年代全市平均感染率 2 6.1 % ,累计历史钉螺面积1 2 1 630 73m2 ,经多年防治 ,于 1 98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我市钉螺面积逐年上升 ,钉螺密度升高 ,阳性钉螺时有出现。为防止血吸虫病死灰复燃 ,巩固血防成果 ,我市于 2 0 0 0年 8月初至 9月底 ,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氯硝柳胺灭螺 ,现将灭螺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钉螺调查灭螺前由血防所专业人员组织各血吸虫病流行乡(镇 )卫生院的血防医生 ,各村的卫生员和村干部进行查、灭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理州2009年血吸虫病疫情现状,为评价防治效果和做好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制定《大理州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按要求开展疫情监测工作。结果全州共确定7个疫情监测点,分布于5个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县(市),监测点的居民感染率0.47%;家畜平均感染率0.40%;钉螺面积119 574 m2,活螺平均密度0.280 2只/框(每框=0.1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大理州血吸虫病疫情总体上已处于较低水平,部分高原峡谷型流行地区的疫情还不太稳定,今后应重点加强这类地区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科旗防蚴灵是最近研制的血吸虫病防护药物 ,我们选择鄂州市芦洲村为试区 ,对该药进行了研究。该村属湖沼型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面积 9.3万 m2 ,钉螺阳性率为1.96 % ,阳性钉螺密度为 0 .0 0 6只 /框 (0 .1m2 )。该村 2组2 5 0人 ,人群感染率为 5 .6 % ,3组 2 17人 ,人群感染率为7.37%。以 3组作为涂抹防蚴灵预防血吸虫感染实验组 ,观察其防护效果及毒副作用 ,现报告如下。1 方法1.1 观察对象 观察前对 2、3组 6~ 6 5岁居民用沉孵法粪检 ,阳性者用吡喹酮 6 0 m g/ kg2日疗法治疗 ,体重以 6 0kg为上限。对粪检阴性的居民 ,采用询…  相似文献   

18.
1 概况傅家洲、玉龙洲位于长沙市区湘江中 2个自然小洲 ,历史上为非血吸虫病流行区 ,1997年发现钉螺。两洲有螺面积 10 4.5 6万 m2 ,玉龙洲及傅家洲东侧洲滩 ,树木茂盛 ,杂草丛生 ,土质肥沃 ,很适宜钉螺孳生 ,平均密度为 5 .5 4只 /框(每框为 0 .11m2 ) ,最高 340只 /框。桔子洲尾及位于西岸河沿的龙王港口也发现钉螺 ,密度较低 ,1998年实施环境改造(以下称环改 ) ,取得了较好的灭螺效果 ,现报告如下。2 灭螺方法采取环改灭螺方法 ,对傅家洲抬洲降洲、玉龙洲普挖取土 ,桔子洲尾沙埋灭螺 ,龙王港口水泥硬化的环境改造方案 ,具体实施如下 :2…  相似文献   

19.
鹤庆县2006年钉螺和阳性钉螺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和阳性钉螺分布。方法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对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村进行螺情监测,对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村进行全面螺情调查。结果全县流行区55个村(居)委会,开展查螺52个村,查出有螺村43个,查出螺点1565个,钉螺面积2181995 m^2,有螺面积率4.78%,有螺框出现率6.95%,活螺平均密度0.997只/框(每框=0.11m^2),活螺最高密度150只/框;阳性螺分布村9个,阳性螺村占有螺村20.93%,阳性螺点104个,阳性螺点占有螺点6.65%,阳性螺面积225631 m^2,阳性螺面积占钉螺面积10.34%,钉螺感染率1.15%,阳性螺平均密度0.008只/框。结论全县的钉螺和阳性螺在传播控制地区分布广泛,在传播阻断地区分布相对局限。今后应加大查灭螺力度,首先在全县消灭阳性钉螺,再消灭传播阻断地区的钉螺和压缩传播控制地区的钉螺。  相似文献   

20.
黄石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形成及防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目的 探讨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因素与防制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访问、座谈、查阅历史资料,了解钉螺和传染源来源情况。选择有代表性且疫情较重的2个自然村,采取化疗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策。结果 历史上可能有未发现的少量钉螺存在,通过60年代修建黄石水库,钉螺进入灌溉渠道大量扩散,在输入外来传染源后,导致了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和扩大。试区采取上述防制对策后,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1998年的12.16%下降到2000年的0.14%,下降了98.8%;耕牛感染率由15.91%下降到1.35%,下降了91.2%;活螺密度由9.12%只/框(每框0.1m^2,下同),下降到0.11只/框,下降了98.8%;感染螺密度由0.0248只/框下降到0。1999年和2000的均未查到感染螺。结论 修建水库,如有钉螺进入灌溉系统,可以沿水系造成大面积扩散,加之传染源输入而形成新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采取以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策,短期内可以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