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法检测42例肝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PCNA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PCNA的表达与Edmondson-Steiner分级呈正相关(P<0.01)。在浸润型(IHCC)有转移组中PCNA分值均显著高于膨胀型(EHCC)无转移组(P<0.01)。肿瘤直径≤3cm者PCNA分值也明显低于>3cm者(P<0.05)。PCNA高增殖组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增殖组(P<0.05)。结论:PCNA反映癌细胞的增殖程度,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受一系列调控因子的调节与控制,其正常与否和细胞以及个体的生长、分化、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分子有: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s,CDKs)和CDK抑制蛋白(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itors,CDKI)。其中CDKI通过与cyclin,CDK或cyclin-CDK复合物的结合,抑制CDK的活性,导致细胞周期的停滞,阻断细胞的增殖过程。p27蛋白是Polyak等[1]于1994年发现的一种分子量为27KD的热稳定蛋白质。近年来研究表明,p27是一种非特异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ab23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b23在59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10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组织、13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以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ab23主要以细胞质、细胞膜着色。Rab23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阳性表达率(84.7%,50/59)明显高于良性组(30.8%,4/13)及正常卵巢组织(25%,5/20)(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Rab23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晚期(P<0.01)和分化程度(P<0.05)具有相关性,是影响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b23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有望成为卵巢癌患者评估预后、靶向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KP2(Plakophilin 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KP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7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3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15例)和正常卵巢(15例)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PKP4(plakophilin 4,又称p007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KP4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KP4在55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12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13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KP4以细胞膜、细胞质着色为主,PKP4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94.55%)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26.67%)、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46.15%)及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75.00%)(P<0.05)。PKP4表达随FIGO分期增加而增高(P<0.05),是影响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KP4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有望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发挥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约占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60%~90%,临床发现多为晚期,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为20%~50%。本组对56例经手术治疗的Ⅲc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访观察,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88年1月~1994年1月共收治Ⅲ期卵巢癌患者98例,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Ⅲc期患者56例(56.12%),均经病理证实,临床诊断分期符合卵巢癌FIGO分期标准。56例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有化疗指征者辅以术后化疗。发病年龄24~75岁,中位年龄50岁,腹水55例(98.21…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临床经过常表现为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目前尚无确切的预后判断指标.本文探讨ACC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4例腺样囊性癌E-cad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实体型ACC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筛状型和管状型患者(P<0.01).临床分期与ACC复发转移(P<0.01)及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E-cad低表达者(占50.0%)在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时间小于5年者多见(P<0.05).PCNA高表达组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5),前者术后5年生存率则显著低于后者(P<0.005).E-cad与PCNA在ACC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5).结论:E-cad、PCNA的表达及临床分期可作为ACC判断预后的指标;E-cad和PCNA可能在ACC恶性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Duan GJ  Liu FX  Yan XC  Liu LM  He GY 《癌症》2002,21(5):522-525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临床经过常表现为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目前尚无确切的预后判断指标。本文探讨ACC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4例腺样囊性癌E-cad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实体型ACC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筛状型和管状型患者(P<0.01)。临床分期与ACC复发转移(P<0.01)及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E-cad低表达者(占50.0%)在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时间小于5年者多见(P<0.05)。PCNA高表达组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5),前者术后5年生存率则显著低于后者(P<0.005)。E-cad与PCNA在ACC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5)。结论:E-cad、PCNA的表达及临床分期可作为ACC判断预后的指标;E-cad和PCNA可能在ACC恶性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Li JD  Li MD  Li YF  Huang X  Liu JH  Liu FY  Zhang CQ 《癌症》2002,21(3):292-296
背景与目的:p53、c-erbB2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问题已有报道,由于研究方法、样本大小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p53、c-erbB2基因和PCNA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本研究。材料与方法:1990年3月1日至1994年3月31日间确诊的卵巢上皮性癌共84例,采用标记的链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酶复合物(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p53、c-erbB2基因和PCNA的表达,使用SPSS8.0版分析它们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84例癌组织中,p53、c-erbB2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3%(49/84)、77.5%(65/84)和100%(84/84)。单因素分析显示,c-erbB2过度表达和PCNA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均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5和小于0.01),未发现p5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而与p53、c-erbB2和PCNA的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p53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无关,而c-erbB2、PCNA表达对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影响是间接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仍是卵巢上皮性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卵巢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Wu X  Zhang Z  Cai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1):68-70
目的探讨在卵巢上皮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和二探术结果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PC10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包埋的卵巢癌组织。结果全部74例原发肿瘤和其中31例腹腔转移肿瘤标本均显示PCNA阳性。在31例转移灶中,PCNA表达(7.49)较同一患者的原发灶(6.89)要明显增高。当两侧卵巢均累及时,PCNA表达亦较单侧卵巢癌高(P<0.04)。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级、亚型无关。28例Ⅲ期患者行二探术,阴性二探术者原发灶平均免疫反应分数(7.59),较阳性二探术者(6.10)显著增高(P=0.03)。经单因素分析,总的生存率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但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的预后因素为首次减瘤术后残留肿瘤大小(P<0.01)和临床期别(P<0.05),再次是PCNA的表达(P=0.09)。结论本研究显示PCNA表达水平具有一定指示预后的价值,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2.
tissuggestedthatabnormalregulationofcelcycleanduncontrolableproliferationresultedintumorgenerationanddevelopmentThelevelsof...  相似文献   

13.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m23与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n PG  Li ZQ  Cai WQ  Lu JP  Xie FS  Weng Y 《癌症》2003,22(10):1077-1080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极少发生颅外转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原位复发,因此,通过检测基因表达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很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胶质瘤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on-metastasis,nm2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患者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0例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组织中nm23、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1)低度恶性胶质瘤标记指数(labelindex,LI)nm23为3.40±0.27,PCNA为3.60±0.05;高度恶性胶质瘤nm23LI为1.72±0.18,PCNALI为6.20±0.23,有显著性差异(P<0.05);(2)25例低度恶性胶质瘤中nm23阳性14例(56%),PCNA阳性16例(64%);而25例高度恶性胶质瘤中nm23阳性3例(12%),PCNA阳性22例(88%)。低度和高度恶性胶质瘤两组nm23、PCNA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复发组9例,无nm23阳性者(0%),PCNA全部阳性(100%),未复发组8例,4例nm23阳性(50%),4例PCNA阳性(50%),两组nm23、PCNA的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胶质瘤nm23与PCNA的标记指数呈负相关(r=-0.5335,P<0.001)。结论:(1)nm23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下降;(2)PCNA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3)nm23、PCNA可作为胶质瘤恶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PC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0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tearAntigen,PC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NA的高度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级有关,分级越高,PCNA的高度表达率越高。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肌层浸润、脉管浸润、分期无关。DNA异倍体组织中PCNA的高度表达率高于二倍体。PCNA高度表达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度表达者,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及82.3%。本文结果提示,PCNA可作为反映子宫内膜癌增殖活性及判断其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和鼻咽癌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临床分期,放射敏感性,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于我院1986年-1990年间诊治的105例NPC病人的疗前鼻咽活检标本,重新病理切片,采用PCNA抗体进行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计算增殖指数(PI)并将所有病例按照PI值的高低以25%为界划分为两组:高PCNA表达者(HPI)>25%,低PCNA表达者(LPI)<25%,105例NPC病人均系初程放疗,病理均为低分化鳞癌,疗中定期用间接鼻咽镜或纤维导光镜检查鼻咽肿瘤消退情况,如鼻咽Dr<40Gy原发肿瘤消失则视为放射敏感性肿瘤;如鼻咽DT>40Gy肿瘤始消退或疗终仍残存者则高为放射低敏感性肿瘤,疗后定期复查或随访,统计分析其5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并与PCNA表达相对照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105例NPC组织切片全部表达PCNA,IPI自5%-75%不等,中位指数29.87%,其中HPI44例,LPI61例,HPI所占比率随T,N分斯 升高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HPI者较LPI放射敏感性高,疗终原录肿瘤残存率低,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前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后者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NA的表达与NPC的放射敏感性有着显著相关性。高PCNA表达者较低PCNA表达者的放射敏感性高,预后有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CNA、MVD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ao L  Tang LD 《癌症》2005,24(1):19-22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及预后因素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指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雪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肿瘤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进一步判断其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子宫内膜腺癌、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CNA指数和MVD,结合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CNA指数(54.49±9.29)和MVD(48.97±8.56)较正常子宫内膜明显增高(P<0.05);子宫内膜癌的期别越晚、分化越差,PCNA指数和MVD越高(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CNA指数与MVD呈正相关。结论:PCNA指数、MVD增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有关;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在涎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涎腺癌(10例恶性混合瘤;20例腺样囊性癌;32例粘液表皮样癌)中PCNA表达情况.结果PCNA在不同类型的涎腺癌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PCNA阳性程度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行为(复发、转移)明显相关.结论涎腺癌中PCNA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有关;PCNA指数可作为粘液表皮样癌病理分级的重要参数;PCNA高表达可能是涎腺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能准确预见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并对术后辅助治疗与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5例脑膜瘤组织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图像定量分析及常规病理分型进行研究。结果:PCNA标记指数随肿瘤恶性程度而增高。结论:PCNA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脑膜瘤的增殖活力,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及定期复查与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