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辛润法治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燥乃秋天主气,在脏属肺,故燥邪为病,先犯肺卫。秋燥初起有温凉之分,但并非燥邪有温凉之别,乃属兼感之邪。初秋气候偏热,在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感邪者则为温燥,秋深气候已凉,西风肃杀,感邪者则为凉燥,总以燥为主体。温燥类似风温,凉燥类似风寒,而都兼有鼻咽、唇口、皮肤干燥征象。治燥之法,因其兼感不同而治法亦  相似文献   

2.
现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根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的治疗原则,“因势利导”治疗外感病的方法,初步探导如下: 一、病在皮者汗而发之此法用于邪在肌表,“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太阳病,因太阳病的主要病机为邪在肌表,正气有抗邪外出之势,故仲景用发汗解表之剂,顺其正气抗邪之势以祛邪外出,达到祛邪安正的目的。而在具体运用上,则有表实用麻黄汤,表虚用桂枝汤,外寒内热用大青龙汤,外寒内饮用小青龙汤,二阳合病用葛根汤等不同情况。二、其病高者因而越之  相似文献   

3.
梁则徐  高曦 《河南中医》2020,40(6):815-817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病位在太阳,虽已用桂枝汤治疗,然邪未尽,或复下之,益伤正气而表邪不解,故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在外之邪不解,体内气化不行,水饮难消而停于心下,故心下满、微痛。病机为外有邪气,内挟水饮,治宜表里分消。桂枝走表,茯苓、白术、芍药走里,使在外之表邪有出处,在内之水邪有退路,表里各司其职,各消其邪。若去桂枝,外邪不解,纵使在内之水气全消,由于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体内仍会重新聚集水气,故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中,"去桂"二字,或为衍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不应去桂。  相似文献   

4.
《经》曰:"痹之安生,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病之发生,有正气不足之内因,外加风寒湿邪侵着而致病。其有单邪致病者,有兼邪致病者,总的来说,其单邪致病,如风邪、寒邪等因毒侵及人体,较易治愈。其多邪致病者,如风寒湿热等兼之邪侵及人体,往往缠绵  相似文献   

5.
燥邪与燥证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燥证研究亟待理清燥邪与燥证关系,而古今论燥理论多有疏漏或歧义。鉴此,本文以审证求因为本,综览既往文献,从六气气化属性认识燥邪与燥证内涵,倡论燥邪之正化、兼化、从化及内外传变,以"类燥"阐释内生燥邪,分析燥邪与类燥之邪引发内外燥证之情。其后得出燥邪与燥证关系之结论:1.燥证均由燥邪所致;2.燥邪有本气燥邪、变生燥邪和内生燥邪之别,均能导致外燥证和内燥证;3.外燥证多由本气燥邪引起,内燥证多由内生燥邪引起;4.外燥证病因除本气燥邪外,尚含有六淫他邪变生燥邪成分;5.引发内燥证之内生燥邪可称作"类燥",系由阴虚血虚而津少、内火里热而伤津、寒凝血瘀湿阻痰结而滞津等原因产生;6.燥邪淫盛时,可通过经络、形体组织内外相传,故内燥证可兼见外燥证,外燥证亦可迁延而伴生内燥证;7.无论外燥内燥,倘若其证候内出现不能以燥邪属性解释之症状,则属伴有"非燥证",当责燥邪之兼夹邪气所致。  相似文献   

6.
泻实法在虚证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利 《陕西中医》2006,27(1):125-126
疾病的发生发展虽然错综复杂,但究其大要不外虚、实两端。其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然虚弱之体,正气内亏,抗邪无力,易受邪侵,而一味补益又有恋邪之弊。邪气稽留进而更损正气,加重虚损。因而治疗上常应用泻实法以达到祛除病邪,保存正气而治疗虚证之目的。1以泻代补正  相似文献   

7.
刘完素提出病邪兼化学说,病邪兼化临床常见,包括病邪相兼和病邪转化2种形式。病邪相兼表现为2种或2种以上病邪相兼致病,病邪转化则指2种或2种以上病邪在疾病过程中病邪性质相互转化。外感、内伤疾病均有病邪兼化现象存在,病邪如何兼化不仅与病邪性质相关,同时与患者体质、病情长短、病情轻重程度都有密切关系。病邪相兼可细分为外邪相兼、内外邪相兼、内生之邪相兼,病邪转化也有外邪转化、内外邪转化、内生之邪转化之分。有些内生之邪相兼与转化同时存在,新生之邪与原有内生之邪相互裹挟,形成复杂的病因因素。  相似文献   

8.
秋燥是发于秋令的热病。有邪在肺卫,邪在胃肠,邪在肝肾之分。简曰上燥、中燥、下燥。故有"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之说。而燥气又有温燥,凉燥之别,初秋久晴无雨多温燥,秋深西风肃杀多凉燥。我对秋燥食治,多辨为  相似文献   

9.
"脾王不受邪"语出《金匮要略》,指脾土充盛,不易感受他邪,然而在临床研究中多有脾土旺盛时出现消化道疾病,正气强而感邪,故存疑虑。本文分析了"脾胃""正气""邪气"之间的关系,认为正邪强弱是相对而言,只有做到饮食有节、情志平和、劳作有时,顺应四时之规律,避之虚邪贼风,保持人体内外调和,才能最终做到"不受邪"。  相似文献   

10.
关痛,泛指整个头部或头巅、头额、头颞、头枕、头项各部位发生的疼痛。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故无论六淫之邪,七情之变,一旦蔽其清阳,阻其经隧,皆可发为头痛。《医学刍言·头痛》曰:“大抵暂痛为邪,久痛为虚,邪则为寒热而除之,虚则分阴阳而补之。然亦有久痛为邪所缠,新病因虚而发者,当因脉证而辨之。”笔者从文献和临床报导资料,将常见的头痛病症,以急、慢性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匮要略》中体现从表达邪之方证的归纳总结,发现仲景运用此法时并不拘泥于邪之所在,只要通过详细审因辨证,确发现有令邪气从表而除的可能时,便可在方中使用有解表或透表功效的药物,以期从表达邪,给邪以出路,体现了仲景的常变观。  相似文献   

12.
分析《金匮要略》中“因势利导”治则。根据病邪出入进退之势,审时度势,因势制宜;当邪有欲出之势,循其外出之趋向,顺势引导;关键在于祛邪而不伤正气,使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13.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伤寒论》是以扶阳气,存阴液,保胃气为治疗原则的,但其所载的113方中,祛邪的方子占有三分之二,可知仲景是通过祛邪达到扶正目的的。《内经》中有云:“邪在上者,因而越之;邪在下者,引而竭之;其在皮者,溃形以为汗。”综观《伤寒论》,其祛邪途径,亦无非上、下、表三个方面。兹就此简要述之: 一、邪自上窍而出首先是邪自衄血而解,如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为风寒之邪,郁滞在太阳之经,久遏不解,身无汗,表气闭塞,邪气既不能从汗外泄,势必伤及血络,而发生自衄。一衄之后,邪气借衄而外泄,故得一衄而病愈。另如46条眼麻黄汤后,邪气郁而与正气相争,正气得  相似文献   

14.
邪路 ,是病邪在人体通行之通道。根据病邪入侵、去除及在体内传变之途径 ,可分为来路、去路与传路。人体之经络、气道 ,谷道 ,尿道、口鼻、毛窍等均可成为邪路。邪路之概念可追溯到《内经》 ,《素问·缪刺论》 :“邪之客于形也 ,必先舍于皮毛 ;留而不去 ,入舍于孙脉 ;留而不去 ,入舍于络脉 ;留而不去 ,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 ,散于肠胃 ,明阳俱感 ,五脏乃伤。”此段中病邪“入舍” ,再“入舍”所经之通道即为邪路。至明代 ,张景岳更明确指出 :“邪之来去 ,必有其道 ,知其道则取病甚易 ,是谓保身之宝也。”张机所著之《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 ,…  相似文献   

15.
吴又可在《瘟疫论》下卷"行邪伏邪之别"中说:"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先伏而后行者,所谓瘟疫之邪。"《说文解字》云:"客,寄也。"段玉裁注:"故自此托彼曰客。""凡邪所客"指明伏邪乃由外入内,非由体内生成。吴又可所谓伏邪,是瘟疫类疾病感染戾气后伏而未发的病邪。而伏邪理论经后世各医家发扬,所指范围扩大。《中医大辞典》释"伏邪"为"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1]任继学认为:"伏邪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相似文献   

16.
穆杰  吴凯  邵兵华  肖鹏  李乔 《环球中医药》2023,(8):1614-1616
《伤寒论》中的“津液”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张仲景从广而论之以人体一切水液,即常人之水液、病者之水液及攻伐所出之人体水液。以次为据,参诸家之言而查《伤寒论》之说,张仲景之所谓“津液”又暗有“津液载邪”之论,观《伤寒论》常用的“汗”、“吐”、“下”、“利小便”攻伐之法的取效之论是以“津液”可“载邪”为据,所谓“津液”所载之邪不仅涉及无形之邪,亦涵盖有形之邪,构建了以“药”、“邪”、“津液”之间形成的“病不得药则无所愈,邪无所依则不能祛”的独特联系。张仲景于《伤寒论》所暗言“津液载邪”之说不仅提示病不得药则无所愈,邪无所依则不能祛,并且阐释了“微汗”以除风、寒、湿在表的潜在意义,故以此小议,以期有资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王仲英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邪入脑是基本病机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中风等病范畴.王老认为,病邪入脑是基本病机.因脑为元神之府,只需清阳之气以熏养,而不容半点阴浊之邪侵犯.若有邪犯,则疾病顿时而发.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相似文献   

18.
赵广兰 《家庭中医药》2006,13(11):31-31
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发作,属中医温病范畴,一般都与六淫外邪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邪毒多从口鼻、皮毛而入。邪入必损营卫气血,循经络由表入里,先损心之“体”,继损心之“用”,由阴血之伤,而渐至阳气虚损,反复感染,经久难愈。病之初,病位在“心肺”,邪毒侵及心脉为主。邪滞不去,损及心气心血,瘀阻脉络,扰及心神,气血失调,心律因而紊乱,出现心烦、心悸、气急等症。  相似文献   

19.
论外感治肾     
外感邪自外来,客邪贵乎早逐,若去之不速,留则生变,故发汗解表,清热攻下,针对病邪而下药,为治疗之常法,亦为医者所共晓。古代好攻之医家,谓“养生与攻疴,本自不同”,“邪未去不可言补”,故又有“伤寒无补法”之说。然祛邪、扶正,为中医治病之二大法门,设若治感而不治人,攻邪而不顾正,乃执其一而遗其一,实是治外感药法之一失。有鉴“伤寒偏死下虚人”,而古今医者,对外感治肾,多有忽视,故选录名医医案析议之,以明此法之不可忽。一、滋阴作汗补肾救误案汤某年四十,新秋病感冒,医屡发散,至七八日无汗,脉弦数且长,身重头眩,尿少而赤,鼻干不眠,微热而渴,此  相似文献   

20.
《伤寒杂病论》因势利导法运用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势利导 ,是根据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与病邪所在的不同部位 ,因其势而就近引导 ,使之排出体外 ,以达到正气不伤或正气少伤为目的的治疗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 :“病之起始也 ,可刺而已 ;其盛 ,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 ,因其重而减之 ,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 ,因而越之 ,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满者 ,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 ,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其悍者 ,按而收之 ;其实者 ,散而泻之。”其中所论许多治法包含有避轻就实、就近去邪的因势利导法则。而因势利导法则的成功运用则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得到了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