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DN大鼠的作用及产生该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大剂量(60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DN大鼠模型。将DN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之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8周后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光镜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TGF-β_1,Smad2/3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Smad2/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Smad2/3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升高,ELISA检测大鼠TGF-β_1,Smad2/3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病理结构异常较为明显,TGF-β_1,Smad2/3蛋白量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各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了DN大鼠FBG,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P0.05);ELISA检测大鼠TGF-β_1,Smad2/3含量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结构异常得到改善,TGF-β_1,Smad2/3蛋白量表达减少(P0.05,P0.01),TGF-β_1,Smad2/3 mRNA表达减少(P0.05,P0.01)。结论: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可改善DN大鼠肾功能病变,延缓DN慢性病理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_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初步阐明尿毒清颗粒(uremic clearance granule,UCG)在体内调控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noN/Smads信号通路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作用和机制,将1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采用腺嘌呤灌胃联合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建立肾衰竭模型。造模后,3组大鼠分别给予UCG悬浊液或蒸馏水,共3周,其间,检测大鼠体重、24 h尿蛋白排泄量(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Upro);给药3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抽取血液,摘除双肾,称重,观察肾脏外观和肾组织形态特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肾组织TGF-β1,SnoN,磷酸化Smad2/3(phosphorylated Smad2/3,p-Smad2/3)以及Smad7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经UCG干预后,模型鼠一般情况,肾脏外观、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白蛋白(albumin,Alb)、Upro以及肾组织形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UCG还可以下调模型鼠肾组织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SnoN,Smad7蛋白表达水平。总之,UCG可能在体内多靶点地调控TGF-β1/SnoN/Smad信号通路,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TGF-β1/BMP-7表达失衡及其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CRCC对DN大鼠早期肾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渴丸组(0.8 g·kg-1)、依那普利组(1 mg·kg-1)与CRCC 低、中、高剂量组(生药含量分别为1.09,2.18,4.36 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5周后生化指标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胰岛素(Ins)、24 h尿蛋白(24 h Upro)及24 h 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BMP-7,Smad2/3,Smad1/5及Smad7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和BMP-7 mRNA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CRCC治疗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了DN大鼠FBG,BUN,Scr,24 h Upro 和24 h UmAlb水平,改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异常,TGF-β1与Smad2/3蛋白表达减少,BMP-7,Smad1/5与Smad7蛋白表达增加,TGF-β1 mRNA表达减少,但BMP-7 mRNA表达未增加。 结论: CRCC可改善早期DN大鼠肾功能病变,延缓DN慢性病理进展,其机制可能与通过Smad信号通路调控DN肾组织TGF-β1/BMP-7表达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TGF-β1/Smad7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厄贝沙坦组10只和消渴平合剂组10只。12周时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变化情况,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大鼠肾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GF-β1及Smad7蛋白。结果:消渴平合剂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状况,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P0.01),减轻肾组织病理性损害。与模型组比较,消渴平合剂组BUN、Scr、TG含量显著降低(P0.01),NO含量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mad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消渴平合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N大鼠肾脏TGF-β1/Smad7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唐丽琴  吕飞  刘圣  张善堂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4):3494-3497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低、中、高剂量治疗组(50,100,200mg·kg-1 ·d-1)、消渴丸治疗组( XKW,0.8g·kg-1·d-1),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肾重/体重比(KW/BW)、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蛋白(Upro);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Ⅳ型胶原(Ⅳ-C)蛋白的表达.结果:ig给药,小檗碱可降低大鼠FBG,KW/BW,BUN,Cr及Upro水平,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TGF-与Ⅳ-C蛋白的表达.结论:小檗碱对DN大鼠肾微循环病变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与Ⅳ-C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观察刺梨黄酮对UUO模型大鼠肾纤维化TGF-β1/Smads信号转导干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将75只造模成功的肾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氯沙坦钾组、刺梨黄酮中剂量及大剂量组,每组各15只。氯沙坦钾组给予氯沙坦钾灌胃;刺梨黄酮中剂量及大剂量组分别给予刺梨黄酮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同时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干预14 d后,观察24 h Upro、Scr、BUN,对比各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Smad2/3、Smad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刺梨黄酮对肾纤维化大鼠作用机制。结果:干预过程中,模型组和氯沙坦钾组各有1只大鼠死亡。模型组、氯沙坦钾组、刺梨黄酮中剂量和大剂量组24 h Upro、Scr和BUN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氯沙坦钾组、刺梨黄酮中剂量和大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与氯沙坦钾组相比,刺梨黄酮中剂量组24 h Upro、Scr和BUN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氯沙坦钾组和刺梨黄酮不同剂量组中,各组TGF-β1、Smad2/3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各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Smad7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氯沙坦钾组比较,刺梨黄酮中剂量组TGF-β1、Smad2/3、Smad7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刺梨黄酮中剂量组可显著改善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指标,推测和抑制TGF-β1、Smad2/3蛋白表达、激活Smad7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病理及肾脏TGF-β_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厄贝沙坦组,各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灌胃16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肾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Real-time PCR检测肾脏TGF-β_1、Smad2、Smad7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Scr、BUN、24hUTP及TGF-β_1、Smad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Smad7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厄贝沙坦组比较,中药组24hUTP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藿朴夏苓汤(HPXL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及相关下游调控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1))制备DN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PXLT高、中、低剂量组(2,1,0.5 g·kg~(-1)),格列本脲组(5 mg·kg~(-1)),连续灌胃给药6周。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肾脏系数、24 h排尿量及尿蛋白;生化指标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以及尿素氮(BUN)的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通路及相关下游调控蛋白(Nephrin、Podocin、p38MAPK、p-p38MAPK、Caspase-3、Smad2/3、p-Smad2/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而肾脏系数、24 h排尿量和尿蛋白、FBG、Scr、BUN含量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肾组织Nephrin、Podocin表达明显下降,而TGF-β1及其下游蛋白Caspase-3、p-p38MAPK和p-Smad2/3表达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HPXLT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而肾脏系数、24 h排尿量和尿蛋白、FBG、Scr、BUN含量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PXLT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增强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降低TGF-β1、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磷酸化p38MAPK和Smad2/3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HPXLT可能通过抑制TGF-β1信号通路的表达,提高足细胞Nephrin、Podocin的表达,从而缓解足细胞凋亡,起到保护DN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纤灵方对5/6肾切除所致肾纤维化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假手术组(n=10),5/6肾切除肾纤维化造模组(n=30)。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钾组。氯沙坦钾组、抗纤灵方组每日分别给予氯沙坦钾(33. 3 g·kg-1)及抗纤灵方(21 g·kg-1)灌胃治疗,其余组都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持续8周灌胃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Pro);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2,Smad3,Smad7蛋白和mRNA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SCr,BUN,24 h-Pro上升,纤维化面积和肾脏损伤评分增加,TGF-β_1,Smad2,Smad3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Smad7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 01)。与模型组相比,氯沙坦钾组、抗纤灵方组可减少纤维化面积,降低肾脏损伤评分,SCr,BUN,24 h-Pro,TGF-β_1,Smad2,Smad3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Smad7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 01),但低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的水平。结论:中药抗纤灵方可通过抑制TGF-β_1/Smad通路来延缓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藿朴夏苓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及相关下游调控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1)制备DN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朴夏苓汤高、中、低剂量组(2,1,0.5 g?kg-1)和格列本脲组,连续灌胃给药6周。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肾脏系数、24h排尿量及尿蛋白;生化指标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以及尿素氮(BUN)的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通路及相关下游调控蛋白(Nephrin、Podocin、p38MAPK、p-p38MAPK、Caspase-3、Smad2/3、p-Smad2/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而肾脏系数、24 h排尿量和尿蛋白、FBG、Scr和BUN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P<0.01);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表达明显下降,而TGF-β1及其下游蛋白Caspase-3、p-p38MAPK和p-Smad2/3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P<0.01),进而导致损害肾组织病理。与模型组比较, 藿朴夏苓汤高、中、低剂量组显著增加大鼠体质量(P<0.01),而降低肾脏系数、24 h排尿量和尿蛋白、FBG、Scr和BUN含量则(P<0.05,P<0.01);藿朴夏苓汤高、中、低剂量组剂量依赖性提高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P<0.01),而在不同程度地降低TGF-β1、Caspase-3、p-p38MAPK和p-Smad2/3的表达(P<0.05,P<0.01),导致改善肾组织病理损害。 结论 藿朴夏苓汤可能通过抑制TGF-β1信号通路的表达,提高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从而减轻足细胞凋亡,起到保护DN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TW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Leica QwinPl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肾小管短径和完整肾小管数目,并称取各组大鼠左肾重量、计算肥大指数,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化(IHC)检测肾组织TGF-β1、p38MAPK表达。结果:TW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的表达,减少24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缩小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管短径,完整肾小管数量增加,肾脏病理改善,肾重及肥大指数减少,TW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ALT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W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的表达,而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而对肝功能未见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气解毒活络方(YQJDHL)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蛋白(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DM)模型,再根据大鼠血糖值高低对各治疗组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模型组,YQJDHL预防组(2.4 g·kg-1·d-1),YQJDHL低、高剂量治疗组(2.4,7.2 g·kg~(-1)·d~(-1)),阳性药组(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1)·d~(-1)),另设正常组,每组12只,YQJDHL预防组在成DM模型后立即给予灌服YQJDHL复方;YQJDHL低、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在成DM模型2周后即成DN模型后灌服YQJDHL复方。在灌服YQJDHL 4周末收集大鼠24 h尿液待测尿微量白蛋白,腹主动脉穿刺取血测定大鼠血糖,留取肾组织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观察YQJDHL对早期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升高,TGF-β1及Smad3表达明显升高,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肾组织病变较明显;YQJDHL治疗组及预防组均能降低大鼠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大鼠肾组织TGF-β1及Smad3表达,升高Smad7表达(P0.05,P0.01),肾组织病变明显改善。结论:YQJDHL能够预防和治疗DN,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Sam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克煎剂对糖尿病肾损伤模型大鼠肾脏miR-21和Smad家族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痰浊血瘀型糖尿病大鼠(DN)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福辛普利钠0.9 mg/kg组、糖克煎剂4.5、18 g/kg剂量组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监测血糖、体重、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肾脏组织中Tgfb1、Smad3、Smad7、Vegf和Fn1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组织miR-21、Smad3、Smad7、Fn1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3和Smad7蛋白在肾脏组织中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克煎剂可改善DN大鼠肾指数;降低血糖、BUN、Scr及24 h尿蛋白水平;光镜下肾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显著改善;并可下调Smad3、Fn1的mRNA水平和miR-21表达;下调Smad3、Vegf、Tgfb1和Fn1的蛋白表达;而Smad7的mRNA及蛋白水平则出现不同程度增加。免疫组化结果与Western-blot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糖克煎剂可通过调控miR-21/Smad信号转导,进而调控DN大鼠肾组织Tgfb1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进程,起到肾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降浊方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本方治疗CRF的疗效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采用5/6肾切除方法制造CRF大鼠模型,假手术组12只行双肾被膜剥离。造模后4周开始给药干预,给药8周后取血清及残余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光镜观察残余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Smad3、Smad7、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升高,Smad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Smad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尿毒清组相比,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Smad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光镜示经益肾降浊方治疗后的肾组织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益肾降浊方能够降低CRF大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的表达,提高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othylpyrazine,TMP)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c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TMP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川芎嗪(40mg·kg~(-1)·d~(-1))治疗3周后取梗阻侧肾组织,分别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沉积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Ⅲ型前胶原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中Smad7和Smad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肾小管萎缩,管腔扩张,肾间质中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肾间质明显增宽;Ⅲ型前胶原、TGF-β1含量显著增加;Smad7,Sno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TMP组与模型组比较,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Ⅲ型前胶原、TGF-β1含量明显降低,Smad7,Sno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川芎嗪具有显著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肾组织中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含量,同时恢复Smad逆向调控因子Smad7和SnoN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Smad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250 mg·kg-1)灌胃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 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及红花黄色素低、高剂量组(9、18 mg·kg-1),每组10 只,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30 d。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 和Masson 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 理学变化;采用RT-qPCR 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 及Smad7 mRNA 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 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 及Smad7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大鼠血清Cr、BUN 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Smad7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Cr、BUN 水平明 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Smad7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mad4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 变化(P > 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 Smad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RCC高、中、低剂量组(生药含量分别为4.36,2.18,1.09 g.kg-1)、消渴丸(XKW)0.80 g.kg-1治疗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30 d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Cr)、胰岛素(Ins)及尿蛋白(Upro);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与Ⅳ型胶原(Ⅳ-C)蛋白的表达。结果:CRCC可降低大鼠FBG,BUN,Cr及Upro水平,升高Ins,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与Ⅳ-C蛋白的表达,改善肾组织形态学异常。结论:CRCC对早期DN大鼠肾微循环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延缓DN慢性病理进展,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与Ⅳ-C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Smad2/3、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令胶囊组、厄贝沙坦组。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然后定期测定24小时尿蛋白量、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光镜观察肾小球、肾小管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各个时期血糖和24小时尿蛋白、SCr、BUN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GF-β1、Smad2/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Smad7蛋白表达呈弱阳性,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经百令胶囊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量、SCr、BUN均降低,而血糖无明显变化,TGF-β1、Smad2/3蛋白表达下调,Smad7蛋白表达增强。结论:百令胶囊能够改善肾功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变化,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肾宁Ⅰ号方对UUO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Ⅰ组)、模型对照组(Ⅱ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Ⅲ组)、低剂量肾宁Ⅰ号方组(Ⅳ组)、中剂量肾宁Ⅰ号方组(Ⅴ组)与高剂量肾宁Ⅰ号方组(Ⅵ组)。按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肾宁Ⅰ号方干预28天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大鼠血清BUN和Scr水平、炎性因子的变化;留取肾组织,用于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和Quantitative 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Smad7蛋白及基因相对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BUN、Scr、TNF-α、肾组织TGF-β1、Smad2蛋白及基因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而血清IL-4、肾组织Smad7蛋白及基因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肾宁Ⅰ号方各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变。结论:肾宁Ⅰ号方可保护UUO大鼠肾功能,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治疗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黄葵素低剂量组、黄葵素高剂量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黄葵素低剂量组和黄葵素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葵素75 mg/kg和150 mg/kg灌胃,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8周。血糖仪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水平;双缩脲法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表达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和p-Sma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大鼠FPG、SCr、BUN、24 h尿蛋白量及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组织坏死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肾小球和肾小管中有大量蓝色的胶原纤维,肾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和肾组织中MDA水平、TGF-β1蛋白表达水平、Smad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组织中SOD和GS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葵素各组大鼠FPG、SCr、BUN、24 h尿蛋白量、IL-1β、TNF-α、IL-6水平及肾组织中MDA水平、TGF-β1蛋白表达水平、Smad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肾组织中SOD和GSH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黄葵素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肾损伤,抑制TGF-β1/Smad2信号通路的激活,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