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膳食营养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某些人由于食物品种单调或短缺能造成营养缺乏病,如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此外,膳食不平衡或某种营养失调也可能对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人们对儿童、青少年保证其生长、发育的生理需要和孕妇与乳母为了满足胎儿及乳儿的需要,营养供给量往往较为丰富,而且受到特殊的关注。对成年人及老年人的饮食营养和食物结构在维持身体平衡的生理需要上,常不够重视。现将成年人的合理平衡膳食对预防老年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作用介绍如下。一、各类营养物质对骨骼生长的关系骨质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物和矿物质。有机物主要为胶原,其他有氨基多糖、 相似文献
2.
3.
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地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笔者就目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在近二十年中取得了瞩目的进步,明确定义该症为一种骨量低下和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以骨质疏松命名的专业团体和学术会议犹如雨后春笋,大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和一批新药的问世成为过去防治进步的标志。本文就其防治进展与临床评价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骨质疏松患病率日益上升。现将近年来中西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与防治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4):220-220,227
1.诊断原则:诊断骨质疏松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在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同时,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可参考病史、生化和骨折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张丽娜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16(2):59-61
2l世纪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也将增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激素调控、营养、免疫、生活方式、医疗保健等多种方面的影响,我们必须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进行科学预防,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进行积极渗断、治疗,这将对提高亿万老人的身心健康厦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总量的绝对减少 (骨内矿化物和骨基质的比例正常 ) [1] ,使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以至骨骼脆性增加 ,从而出现四肢腰背疼痛、病理性骨折、体态变形等表现的系统性骨骼疾病[2 ] 。本病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 (高转换型 ,1型 )和老年性 (低转换型 ,2型 )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医学名称 ,祖国医学中类似于本病的名称有痿证、骨枯、骨极、骨痿等 ,其中定性、定位比较准确的当属骨痿 ,目前多数医家倾向于此名称[3,4 ] 。现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 相似文献
10.
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人种特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方法:以出生并生活在武汉市区的50-91岁居民820例为研究对象,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骨密度(BMD),分别以低于峰值BMD2.0s和2,5s为OP的诊断标准统计各年龄段OP的检出率;问卷结合X摄片调查骨折发生情况。结果:Ward's为OP检出的敏感部位。OP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如果采用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则OP的诊断界限在60~69岁年龄段,与骨折高发的年龄段相一致;而采用低于峰值骨量2.0s为诊断标准,则OP的诊断界限在50-59岁年龄段,不符合妇女骨衰老的生理特征,且较骨折高发的年龄段提前10年。结论:进行OP的流行病学筛选及临床诊断时。依据WHO的推荐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即低于峰值骨量2.5S是适合我国人群特征的。 相似文献
11.
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一世界范围的、主要的、不断增长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根据WHO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指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和微结构的退化(指由于骨组织的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为特征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骨折(指对负荷承受能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长寿已由梦想变为现实,随之而来的老年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增高。骨质疏松症是系统性骨骼疾病,反映了机体骨骼的衰退、老化,其严重后果是骨折以及骨折后并发症所致的残疾和死亡。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病程长,一旦骨折耗资巨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虽然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但是必须以骨质疏松导致的临床表现为前提,即结合临床病史如骨关节疼痛、有无骨折,排除其他疾病,以及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考虑.在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时,需进行相关的血液生化检查.首先介绍临床较为常用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1994年WHO公布其定义: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以脊柱、髋部及腕部骨折为最多见。应与骨质软化症(骨骼中有机成分不能矿化)、坏血病、先天性成骨不全(胶原合成缺陷)、内分泌紊乱(甲亢、甲旁亢、类固醇增多症)及骨髓病变(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等作鉴别。因此,当机体不存在内分泌紊乱或其他可以影响骨量的疾病而发生骨量减少时即称POP。 相似文献
16.
17.
1 预防。1.1年轻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充足的营养,包括高钙及Vit D的摄入,使体内储存较高峰值的骨量,能避免或推迟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