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汪祖来 《右江医学》2009,37(4):482-483
腹股沟斜疝是儿童的常见疾病,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约有1%左右的复发率,需再次手术治疗。为降低手术复发率,我科从2003年2月起,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作了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治疗上主要是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日趋增多,2009年6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单孔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缝扎术的方法治疗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腹股沟斜疝甚为多见,是所有出生缺陷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是儿童外科最为常见的手术,手术方法较多,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疝囊的高位结扎[1]。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8例,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经腹股沟管入路与经皮下环入路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腹股沟斜疝48(男41,女7)例,年龄35-75(平均64)岁。病程8个月-40年。其中可复性腹股沟斜疝44例,难复性疝3例,嵌顿性疝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成人绞窄性腹股沟斜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4年12月52例成人绞窄性腹股沟斜疝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一期疝修补占92.3%(48/52),其中回肠切除吻合后作疝修补占一期疝修补的66.7%(32/48),术后残留疝囊积液2例,深部切口感染致手术失败后疝复发1例,二期疝修补困难转上级医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愈。单纯疝囊高位结扎4例(经腹2例,经腹股沟1例,经腹股沟加作腹部切口1例)。结论正确掌握一期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绞窄性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贝宁人591例腹股沟斜疝的分析及手术治疗体会郝永存591例腹股沟斜疝病人均系贝宁黑色人种,为1993年9月~1996年8月贝宁医疗队门诊接诊的腹外疝(751例)的78.7%,腹股沟斜疝(710例)的83.2%,同期门诊腹股沟斜疝占腹外疝的94.5%。...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使该疾病的治疗走向了微创[1].与成人斜疝手术方式不一样,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步骤主要是疝囊高位结扎,无需补片修补.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完成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缝合术116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都需要进行手术治 疗。作者自1994年4月-2000年4月采用微创小切口疝囊高 位结扎术治疗1-7周岁小儿腹股沟斜疝1800例,取得了满 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标准手术方式,但对手术切口的位置及大小的选择仍有差别[1-4].2000年1月-2010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阴囊根部微创切口对2 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从1999~2003年,笔者采用改良术式择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曾浩然  刘学勇  张山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8):F0003-F0003
我院自2001年至2009年,采用经腹自然横纹小切口成功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67例,女性12例;年龄1-11岁,平均6.7岁。右侧腹股沟斜疝53例,左侧腹股沟斜疝18例,双侧腹股沟斜疝8例。其中6例合并交通性睾丸(精索)鞘膜积液,4例伴有同侧睾丸下降不全。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5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4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中获随防1月~5年的850例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复发4例,切口瘢痕疙瘩1例,睾丸萎缩1例,优良844例,优良率99.29%。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其中腹股沟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0%,施行经外环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约有1.0%~3.0%的患者复发,需再次手术治疗。我院2003--2008年共收治腹股沟斜疝479例,术后复发23例,本文就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隐睾症、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我院自1990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8例隐睾症合并腹股沟斜疝,均手术治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腹股沟斜疝的手术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2-2012年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10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讨论。结果106例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均获治愈。结论腹股沟斜疝治疗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6.
老年腹股沟斜疝的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复发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辛刀始术式、患者状况、术后并发症对斜疝复发的影响。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所有复发疝患者再次行手术修补。结果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总复发率为9.1%(24/264),初始手术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10.7%,21/197)显著高于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5%,3/67)(P〈0.05)。疝复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老年患者的慢性病,以及初始术式选择和术中操作的失误。再次手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21例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2.5年,20例(95.2%)显示临床效果良好,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健康因素、术式选择、术中操作失误,都是导致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的重要原因。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宜作为治疗老年复发斜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以来,小切口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术式已见诸多报道,手术进路有腹股沟、腹腔及腹膜前3种。婴幼儿腹股沟疝的手术切口通常为3-4cm。所谓小切口是指小于2cm的切口(最小为1.2cm)。从1992年1月-2002年8月,我院采用小切口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8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5年6月-2005年3月共收治12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1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股沟斜疝嵌顿为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86年2月至1990年1月共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54例,其中复发性疝嵌顿6例,均采用经腹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71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综合评价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