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1989年1月至7月,对进口的3万吨毛豆油和2万吨毛菜籽油(以下统称毛油)进行了检验,结果为:浸出油溶剂残留量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毛豆油溶剂残留量明显高于毛菜籽油。处理意见:上述毛油未经加工精练,不得直接食用。  相似文献   

2.
国内潲水油鉴别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8年媒体报道食用潲水油中毒事件后,近年来潲水油(即地沟油或泔水油)事件在餐饮业发达地区时常发生[1,2],一些不法分子收集餐饮业潲水油,经简单加工处理,掺入食用油中以低价卖给饮食店、油脂作坊,从中牟取暴利[3,4],食用油的卫生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进口散装食用油在卫生监督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对进口散装毛油的检验可放在后续管理上,精炼食用油的检验项目及允许含量应向国际食品法规标准方向靠拢,对制订食用棕榈油卫生标准是否考虑删去质量指标部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口散装食用油的卫生监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对进口散装食用油在卫生监督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对进口散装毛油的检验可放在后续管理上,精炼食用油的检验项目及允许含量应向国际食品法规标准方向靠拢,对制订食用棕榈油卫生标准时是否考虑删去质量指标部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色拉油现吃现买沈阳市卫生防疫站主任医师李力人们膳食烹调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油,是以植物的种籽为原料,经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按加工情况的不同,植物油在商品规格上分为毛油、精炼油、色拉油、硬化油四种。毛油是粗制未经加工处理的,含有较多杂质,一般色泽较深、浑浊...  相似文献   

6.
防癌、防心血管病的精炼食油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金桂真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清澈透明、包装精美的高级烹调油,即精炼的新型食用油。“精炼”就是用化学或物理精炼法脱去油中的杂质。新型的精炼食用油一般都经过“五脱”处理,即脱去油中的胶质,使之...  相似文献   

7.
管蕾 《药物与人》2006,19(7):39-39
山茶籽油、红花籽油和核桃油等属于高端食用油.它们和我们日常食用的油相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含多种维生素及大量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而且由于其采用的是压榨法,初榨后不经任何化学处理,还有利于预防多种疾病,起到保健作用,正因为它们有着这么多的好处,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烹调炒菜时要用食油,如菜油、花生油、豆油、玉米油、芝麻油等。如果选购优质食油,可增加营养,促进健康;若是买的劣质油,吃后不但营养破坏,又损害身体健康。怎样选购食用油呢? 食用油可分为四类:二级油、一级油、高级烹调油、色拉油等。二级油是毛油经过过滤碱炼水洗和干燥而制成,质地较粗糙,沉渣较多,色深不透明,混浊粘稠;一级油处理方法同二级油一样,在工艺条件上较严格,比二级油好些;高级熟调油是低于色拉油的精制油,色拉油是最高档次,制作精细,色淡清晰,烧菜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粮油市场开放,生产经销食用植物油的单位迅速增加。其卫生质量如何,为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用植物油料制取的“初级产品”是毛油。毛油中含有诸多杂质、色泽深、浑浊,不宜直接食用。一般市售的半精炼油——是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后的“三脱油”,色泽较浅,澄清。精炼油——为在“三脱油”基础上又经脱腊  相似文献   

10.
选购 首先,要考虑营养成分。在众多食用油中,花生油和调和油管养充分,口感香浓,价格适中,为家庭食用首选。 其次,要考虑油的外观。油的颜色深浅反映了油的精炼程度,  相似文献   

11.
溶剂浸出法制取的食用植物油的出油率较高、副产品利用价值也较大。但各地油厂所采用的六号轻汽油做浸出溶剂,其成份复杂,并有毒性。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因溶剂残留,使食用油具有臭味,不易被人们接受,甚至影响人  相似文献   

12.
散装劣质再生油、煎炸老油与合格植物油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培勤  张春和  叶敏  熊敏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61-2462
目的:为加强对餐饮业劣质油监督管理,建立散装再生油、煎炸老油与合格植物油的鉴别方法。方法:按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5009.37-2003。结果:散装再生油、煎炸油及合格食用植物油的理化指标与国家规定食用油标准进行比对,部分散装油及煎炸老油的感观异常,特别是酸价远高于国家家庭食用油最高允许值。结论:用此方法,可作为鉴别劣质再生油、煎炸老油与合格食用油的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矿物油的定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物油是工业用油,属于非食用油脂,它的化学组成与食用油完全不同。矿物油不能被人体吸收,不易挥发,吃了掺有矿物油的食品可能引起便油、腹痛、腹泻。急性中毒者会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引发油脂性肺炎,还易诱发神经衰弱综合征。此外,工业用油中的添加剂和杂质的毒性很强,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米采用“一看二搓三闻四泡”的方法,可以初步辨别是否掺有矿物油,掺矿物油瓜子则往往表面特别光亮,掺矿物油的饼干在外观上不易鉴别。食物中矿物油的定性检验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健营养》2007,(5):34-34
地中海国家的人群中得心脏病的几率相对较低,这主要得益于其主要食用棕榈油的缘故。因此,棕榈油被誉为食用油中的黄金标准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健营养》2007,(6):54-54
地中海国家的人群中得心脏病的几率相对较低.这主要得益于其主要食用棕榈油的缘故。因此,棕榈油被誉为食用油中的黄金标准油。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举报,2011年3月,在公安机关等部门的配合下,我们查处了一起餐饮店自行回收和使用废弃食用油脂案。根据调查,废弃食用油脂的加工制作过程是:食物残渣倒入泔水桶→涝取上层浮油→过滤去杂质→水洗去杂质→加大葱、生姜、洋葱、香菜、辣椒面等煎→熟后倒残渣后备用(俗称老油);主要用于:红油火锅和红油炒菜等川菜系菜肴;加工后的废弃食用油脂(老油)不合格指标主要有:透明度、气味、水分及挥发物、杂质和冷冻试验等。通过本案的查处,我们认为应当加强餐饮单位食品油脂的监管,特别是餐厨垃圾中废弃食用油脂流向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食用植物油卫生质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食用油的质量 ,加强对食用油的监督监测管理 ,现将 1994~ 1998年所检测的 16 5份食用植物油 (花生油、调合油 )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与标准  1994年~ 1998年检测食用植物油 (花生油、调合油 ) 16 5份。检验依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5 0 0 9.5 6 - 8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评价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GB - 2 716 - 8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凡一项不在标准范围则按不合格计。结果 共检验样品 16 5份食用植物油 ,其中花生油 12 9份 ,调合油 36份 ,所检黄霉毒素B1均合格 ,酸价、过氧化值、砷、铅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健营养》2007,(3):46-46
地中海国家的人群中得心脏病的几率相对较低,这主要得益于其主要食用棕榈油的缘故。因此,棕榈油被誉为食用油中的黄金标准油。现在我们再来说说棕榈油的液体形式——棕榈液油,在全球都可获得的棕榈液油,含有47%~53%的油酸,这种油酸同样也包含在橄榄油和其他单不饱和油脂中。在亚洲许多地区,棕榈液油是食用油中的支柱品种。不少研究表明油酸降低胆固醇的品质等同于甚至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9.
帮先生传真     
“×”形:是“销毁”章,盖这种章的肉禁止出售和食用。对角线内有“销毁”二字。 椭圆形:是“工业油”章,皮肉不能出售和食用,只能炼油作为工业用油。章内有“工业油”三字。 三角形:是“高温”章,这类肉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温处理后才能出售。章内有“高温”二字。 长方形:是“食用油”章,说明这种肉不可直接出售和食用,必须尽快熬炼成油后才能出售。章内有  相似文献   

20.
番茄籽油 番茄内有许多扁籽,可以加工成番茄籽油。该油外观呈棕黄色,似芝麻油,有番茄油的特有风味。 葡萄籽油 葡萄籽油不含化学溶剂,是理想的食品油和化妆品油,可以代替进口的甜杏仁油。 核桃仁油 用核桃仁榨的油,是营养丰富的用油,具有较强的滋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