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为探索血液流变学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以下简称位置性眩晕)的关系,研究其发病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作者对55例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人选择 (一)观察组经临床诊断为位置性眩晕的55例患者,男25例,女30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6.5岁。均于正规治疗前清晨空腹抽血,作血液流变学七项指标的检测,其中35例患者同时做了血脂分析。上述全部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专科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测定后诊断的。从发病到测定血粘度的时间均在1周内。  相似文献   

2.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但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初发者是否存在差异尚无人报道。我们于2004年6月-2005 年2月对老年初发与再发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老年再发脑梗死(第2次)患者(再发组)31 例,男24例,女7例。年龄60-73岁,平均(66.25±4.85)岁。为根据脑梗死诊断标准确诊,经CT或MRI证实,发病后无经任何治疗入院,且抽血前2周内未服用或静脉注射任何影响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心、肝、肾功能基本正  相似文献   

3.
衡阳市居民血液流变学部分正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的科学。十多年来国内逐渐推广应用于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研究,特别是在研究活血化淤治则领域内广泛使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可为临床提供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的客观依据。但迄今为止,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尚无统一的正常值。为此,我们对衡阳市居民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正常值进行了检测,现予报告。  相似文献   

4.
郭培琛  党薇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77-1878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与变形规律。主要探讨疾病在发生、发展、诊断、预后诂计。本文检测西藏拉萨世居居民和援藏人员进藏10d前、30d、0.5a以上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加以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世居西藏拉萨居民(海拔3800m)30名,年龄40岁左右和进藏1a~3a的援藏人员(北京、江苏、陕西)30名,年龄40岁左右,均为男性。2材料和方法2.1仪器R20血液流变学测定仪(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测量前对R20进行标准校准,(机芯温度37℃、机芯水平平衡)保证仪器测试正常。2.2方法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ml,注入10g/L肝素钠抗凝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初步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严格挑选2 859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蒙古族健康人,用LBY-N6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年龄、性别相同组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全血下低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血沉方程K值在60岁以上显著增高。结论: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度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 ,对了解血液的流动性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对评价微循环障碍的原因、诊断和防治各种血粘度异常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院自 1995年开展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工作以来 ,为临床上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现将这四年来临床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冠心病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作一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四年中分散的门诊老年体检者 587例 ,年龄最大的 72岁 ,最小的 57岁 ,平均为 63岁 ,其中 2 0 7例经临床和实…  相似文献   

7.
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估价中均可提供可靠的信息。但由于仪器和方法的标准不同,使实验结果的质量及可比性受到严重影响。为在本地区推广血液流变测定技术,尤其是方便一般医疗单位临床应用,我们随机调查了石河子地区205名正常人血液流变有关指标,以供参考.调查对象大学生(来自北疆各地),工作人员,各行业体检人员,献血者。全部经检查排除各种与血液流变指标有关的急、慢性病患者.年龄在18岁~70岁.血样采集:采集晨空腹血。草酸钾抗凝.37℃±0.1℃恒温水浴箱内恒温,4小时内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前期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89例脑梗塞发病前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生化等九项指标的测定,并对正常健康人男141例、女186例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疾病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沉除外,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关)提示脑梗塞的疾病可以通过测定血液流变学及有关生化指标得到早期诊断,以期达到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狄海蔚  郭洁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998-999
血液流变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大量文献及资料研究血液流变学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但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测定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从而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①恶性肿瘤组:75例均为我科住院的确诊病人,其中脑癌、肝癌、胃癌、大肠癌、淋巴瘤各10例,食管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喉癌各5例;男49例,女26例,年龄24岁 ̄63岁,平均58岁。②对照组:为健康体检正常人100例。其中男63例,女3…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报》2013,(12):1888-1889
目的:观察解毒化浊方口服加灌肠对输卵管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所有50例患者均为治疗组,采用解毒化浊方口服加保留灌肠疗程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并设定正常对照组30例,不采用任何治疗。治疗后分别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正常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相对正常组均升高,经治疗后降低(P<0.05)。结论:解毒化浊方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可降低慢性输卵管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使盆腔内瘀血得以消除,解除盆腔粘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亚低温治疗中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方法:我院亚低温治疗患者30例,开始亚低温治疗前、亚低温治疗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标本采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上病例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未见亚低温治疗导致血液粘度增高情况.  相似文献   

12.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近廿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1966年正式在冰岛成立国际血液流变学会,它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的科学。新近国内某些地区和单位正在运用这一新技术开展理论性探讨和临床医学的研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和实验依据,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应用血液流变性改变的某些规律性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是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因素,在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及早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对临床治疗、预防各种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为对象,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进一步探讨脑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机制,为脑血栓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脑血栓形成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5 岁。均符合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人40例,男,20例,女,20例, 年龄50-75岁,…  相似文献   

14.
银川铁路地区3所中小学女生月经初潮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银川铁路地区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等与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的关系 ,于 2 0 0 0年 10至 11月份采取询问调查及形态指标测量方法对管内银川地区 3所中小学女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月经初潮年龄最小为 9岁 ,最大为 15岁 ,初潮均龄 12 .6 8± 1.118岁。月经初潮率以 12岁为最高 38.97% ;月经初潮季节分布 ,夏季人数最多 (占 35 .6 1% ) ,春秋次之 (各占 2 5 .75 %、2 1.13% ) ,冬季最少 (占 17.5 1% ) ;已潮和未潮的身高、体重、胸围 3项指标经t检验 (P <0 .0 1) ,说明已潮者的身体发育指标均值都高于或明显高于未来月经组  相似文献   

15.
李秀  陈社新 《医学综述》1996,2(2):93-94
本文对68例脑梗塞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同时将脑梗塞患者检测出的有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68例脑梗塞男47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均经头颅CT明确诊断,并在住院期间检查排除其它系统疾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均为发病72小时内所测。血液流变学对照组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60.9岁。血脂分析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5.8岁。1.2 方法 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血液流变学检测用肝素抗凝。血脂分析用血清。用无锡县电子仪器…  相似文献   

16.
精液标本采集 ,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步骤。作者分别检测了 5 6例不育患者用避孕套法和手淫法留取的精液标本的精子活动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标本来源于门诊不育患者 (结婚 2年或 2年以上未生育的男性患者 ) ,年龄 2 5~ 4 1岁 ,未经任何治疗的情况下 ,前后 2周内分别用避孕套法和手淫法采集的精液标本。避孕套法采集的标本直接用避孕套送检 ,手淫法采集的标本放于干燥清洁大刻度试管内送检。两次采集标本时 ,患者均 1周内未同床 ,前数天 (至少 2 4小时 )未饮用带酒精的饮料 ,且送检时保温 ,30分钟内送至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标本采集中应注意的问题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来锦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标本采集;方法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血液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血液流变学结果的准确性。1采血时间血液流变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物节律的变化、饮食、运动等。因...  相似文献   

18.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及变形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血液流变学的测定,不单可以作为“中风预报”、普查普治之客观指标,亦可以作为提前投药预防和减少中风之发生率及观察中药“活血化瘀”,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疗效的客观指标。现将我院132例脑血管病(缺血性)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及其中随机抽样20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sTNFR Ⅰ、sTNFRⅡ)水平,以探讨TNF及其可溶性受体在MDS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血液科住院患者。依据MDS国内诊断标准[1]确诊的MDS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3~72岁,中位年龄为44岁。RA 18例,RAEB 6例,RAEB-t 1例。所有患者采集标本前未用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治疗,最近一个月未输血,采集标本时患者无感染表现。对照组血液标本24例,取自健康献血员,男14人,女10人,平均年龄39岁。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与妊娠、分娩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相当密切的关系。1986年7月~1987年10月我院对居住沈阳地区的正常妊娠5~44周的512例孕妇测定了血清锌、铜含量。受试者经过一般检查无任何产科合并症以及其它并发症。年龄20~37岁。其中有98例采集了脐血清标本.测定脐血清锌、铜含量。另取100例健康成年非孕妇女的血清做为孕前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