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摩托车的普及,摩托车事故日益增多,驾乘者由于膝部弯曲向前,发生事故时易造成膝关节的开放损伤,其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具有某些临床特点,现将近3年来收治的此类损伤14例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洁1.1一般资料: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18~65岁。驾车者10例,乘车者4例。伤后就诊时间1~8小时。致伤原因:翻车后膝部先着地撞及地面物体者6例,行驶时与机动车相撞致膝部受伤者5例,行驶时膝部撞及路旁物体者3例。1.2损伤部位及类型:开放性骸骨骨折7例,其中横行骨折2例,纵行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3例;骸韧带开放性断裂1例;股骨内…  相似文献   

2.
由于股骨干骨折、膝关节内骨折、膝部感染以及下肢石膏外固定,致使伸膝装置纤维性粘连,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及生活不便。我院1989年10月~1994年12月共手术治疗7例,结合CPM的应用,使患者膝关节屈曲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三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例男5例,女2例;年龄ZI~53岁,平均34岁。粘连原因:股骨干中下1/3骨折行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3例,股骨躲间骨折术后畸形愈合2例,膝部化脓性感染1例,股骨平台骨折伴膝交叉韧带损伤。韧带修复后石膏外固定1例。膝关节僵直时间1.l~5年,平均26年…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69例膝关节术后在麻醉镇痛下实施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男性43例,女性26例。年龄18岁~67岁,平均39岁。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折严格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27例,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肿瘤摘除后植骨6例,半月板损伤后摘除12例,交叉韧带、侧副韧带修补术9例,陈旧性髌骨骨折或髌韧带断裂修补术6例,关节粘连松解术9例。1.2方法手术结束,麻醉尚未消退时即将患肢置于下肢关节康复器上作膝关节的CPM。下肢关节功能康复器品种较多,但基本原理一样,外观似勃郎氏架,膝关节可作125…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骨折后,由于组织损伤和长时间的固定而导致膝关节不同程度的僵硬[1]。本组25例患者经蜡疗加关节松动术后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膝关节功能障碍者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21~63岁,病程1~3年。其中右腿股骨干、膑骨骨折后2例,左膝关节炎2例,膑骨骨折后2例,股骨、胫腓骨及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后5例,胫骨平台骨折后8例。左膝关节粘连僵硬及髋下韧带粘连3例、股骨颈及股骨中段骨折2例,左胫骨股骨下端骨折2例,均以骨折术后1~2月后开始治疗。1.2 膝关节功能评定ROM正常值:伸0°屈130°。本组治疗前膝关节…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关节 ,股骨内外髁是膝关节重要骨性结构。严重创伤致膝髁间粉碎骨折时有发生。由于这类骨折常损伤关节面 ,骨科采用切开关节囊在关节腔内实施逆行髓内钉固定手术 ,因此易产生关节内外粘连 ,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萎缩。笔者运用关节功能牵引和等速练习结合常规超声波、低中频等物理方法治疗13例患膝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3例单侧闭合型股髁间粉碎骨折患者无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左 4例 ,右 9例 ,均男性 ,年龄 2 8~ 47岁 ,平均 3 4 .6岁。病程 2~ 12周 ,均切开内固定复位 ,其中二例因手术需…  相似文献   

6.
胫腓骨骨折合并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是下肢一种严重的复合伤,在临床上较少见。若单纯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未能及时对后交叉韧带损伤作出有效的诊治,造成漏诊,常使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对我院1999~2006年胫腓骨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漏诊3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8例,年龄20~45(平均33)岁。左侧21例,右侧14例。致伤原因:车祸27例,重物砸伤5例,坠落伤3例。后交叉韧带在胫骨起点处撕脱骨折9例,胫骨起点处撕裂12例,中央部断裂8例,股骨止点处撕裂6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8例。手术时间:受伤后1 d以内5例,2周…  相似文献   

7.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6%,但在诊断时易发生其复合伤的遗漏。股骨干骨折的合并症仍很容易被漏诊,据文献报道股骨干骨折同侧膝关节损伤的漏诊率为28%[1],往往是在股骨干骨折得以治疗后合并症才被发现,延误治疗的同时也给患者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由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低,故未引起足够认识。我院1997~2006年漏诊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21~50岁。其中股骨中段骨折2例,下段骨折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者为1例。1.2方法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9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病历,其中使用髁支持钢板20例,髁动力螺钉13例,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6例(7个肢体)。对伴有前交叉韧带、膝侧副韧带损伤者同期重建或修复。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4例获6~24个月随访,33例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3个月,1例骨不连,3例发生膝内翻,2例膝外翻畸形。疗效评定:优16例,良8例,可6例,差4例。结论精确的解剖复位、合适的内固定、同期修复损伤韧带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胫骨上端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 ,由于早期诊断困难 ,易漏诊 ,延误治疗时机 ,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自 1997- 0 6~ 1999- 0 6 ,我科收治 9例漏诊病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2 4~ 5 2岁 ,平均34 .7岁。受伤原因均为交通事故致伤。胫骨上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例 ,保守治疗 7例 ,X线片示 :骨折均骨性愈合 ,漏诊时间最短 7个月 ,最长 12个月 ,平均 8.5个月 ,均因下地行走后发现膝关节不稳而就诊。1.2 漏诊情况 本组漏诊前交叉韧带损伤 4例 ,后交叉韧带损伤 3例 ,前后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下端骨折的受伤机理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09例患者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损伤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结果:109例均手术治疗,106例随访5个月--5年(平均2年10个月)。骨折愈合104例,骨不连2例,按Merchan等的功能评定标准,优45例。良40例,中15例,差6例。优良率80.2%。骨不连2例于术后1年植骨内固定。创伤性关节炎4例,2例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结论:对股骨下端骨折的治疗关键是骨折的准确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和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膝关节腔透明质酸钠(SH)的应用,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僵硬是膝关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自1996年7月~1998年9月,我院收治不同类型的膝关节损伤病人230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术后患肢自然伸直位,勿需外固定,指导病人有计划的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辅以按摩药浴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0例,其中闭合性损伤218例,开放性损伤12例;髌骨骨折13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15例,内侧副韧带断裂31例,胫骨平台骨折27例,股骨髁部骨折21例;男182例,女48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78岁,平均43.5岁。1.2方法(1)根据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膝韧带损伤的受伤机制与诊断及治疗问题。方法:对1993年5月-2001年7月间9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膝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例患者均合并膝韧带的并经手术证实与修复,术后随访平均22个月,股骨干骨折全部正常愈合,膝关节功能优6例,良2例,差1例。结论:对股骨干骨折伴膝部肿胀、瘀血斑、浮膑征阳性且膝前或小腿上端前为暴力着力应点者,应怀疑合并膝韧带损伤,骨折应切开复位,术中完成内固定后检查确诊并修复断裂的膝韧带。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强直是膝部骨折或膝关节韧带损伤经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1]。而手术后正确的康复治疗是保证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1996年1月~2000年7月,对113例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113例,男62例,女51例,年龄16~63岁,平均32.5岁。其中胫骨平台骨折42例,股骨髁间骨折26例,三联伤18例,髌骨骨折16例,股骨干骨折9例,髌韧带断裂错治后遗症2例。伤后距入院手术时间3~70h,平均18h。骨折内固定39例,外固定54例,韧带缝合术17例,半月板摘除13例。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因不同损伤而定,有骨…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对8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7例,男63例,女24例,17~63岁,平均45岁。交通伤52例,建筑伤29例,重物砸伤6例。股骨髁间骨折34例,胫骨平台骨折40例,脑损伤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6例,半月板损伤9例,侧副韧带损伤5例,腓总神经损伤3例,腘血管损伤2例,浮膝损伤9例,髌骨骨折31例。1.2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股骨髁骨折(单纯)选取大腿外侧或稍偏后切口,保护软组织,充分暴露骨折及膝关节面,直视下复位,恢复关节面完整性,用克氏针内固…  相似文献   

15.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常见骨折,多由于高能量伤力所致,治疗上较困难。2005—03/2007—05我院采用胫骨外侧支持钢板及植骨治疗该类损伤64例,效果可靠,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0例,女14例,年龄18~63(平均35.6)岁。左侧36例,右侧2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45例,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0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外侧侧副韧带损伤6例,内侧侧副韧带损伤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按Schatzker分类均为Ⅳ型骨折。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误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组织 ,韧带损伤的误诊将会造成膝关节的不稳、疼痛及功能障碍 ,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现报道 9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误诊病例并就误诊的原因予以分析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17~ 5 6岁 ,平均 31.5岁。损伤原因 :机动车撞轧伤 6例 ,高处坠落伤 2例 ,重物压伤 1例。合并伤 :股骨髁骨折 1例 ,股骨骨折 2例 ,胫骨骨折 4例 ,其中有 1例同时合并股骨及胫骨骨折 ,内侧付韧带损伤 2例 ,外侧付韧带损伤 1例 ,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各 1例。 9例中前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17.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麻醉下CPM应用16例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练美容 《现代护理》1999,5(11):68-69
本院采用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松解术辅助麻醉了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方法)治疗膝关节外粘连世僵直。现将护理16例病人的体会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三回一般资料本组共治疗]6例病人。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19岁~46岁,病程8月~2年。股骨下端并髌骨骨折6例,股骨干或股骨下端骨折5例,髌骨折2例,股骨颈并胫骨上端骨折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膝关节陈旧性半脱位韧带重建,关节复位术后1例。施行松解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均在0°~30°,平均26°,股四头肌肌力Ⅳ至Ⅴ级,X线照片证实骨折愈合,未见膝关节骨性强直。12治疗方法16例患者术中皆…  相似文献   

18.
网状切口预防性减压防治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创伤的日趋增多,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机会有所增加,严重者导致肢体残废、截肢,乃至危及生命。自1989年以来,我们对肢体严重损伤骨折,人院后即行手术的患者,采用网状切口预防性减压,有效地防治了骨筋膜综合征。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40例,女6例,年龄12~61岁,平均年龄32.3岁。受伤部位:前臂9例,小腿37例。受伤原因:机动车车祸28例,重物砸伤6例,绞窄伤10例,高处坠落伤2例,伴有创伤性休克6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19例,其中骨盆骨折3例,股骨于骨折3例,骸骨骨折2例,足部骨折5例,锁…  相似文献   

19.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及固定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多争论,各种固定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目的:评估一端带骨块深冻同种异体肌腱股骨侧嵌入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纳入2008-01/2009-09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15例关节损伤患者(15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其中运动损伤7例,交通事故伤6例,摔伤2例。均于关节镜下行一端带骨块的同种异体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记录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KT-1000测量值。结果与结论:对15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排异、感染等并发症。KT-1000测量值术前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为3~5mm4例(27%),6~10mm9例(60%),〉10mm2例(13%);末次随访时0~2mm12例(80%),3~5mm3例(20%)。同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也由术前的(65.60±10.1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0.93±4.06)分(P〈0.05)。说明嵌入骨块在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中可增加股骨侧固定的可靠性,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骸骨折临床较为常见。我院于1984~1995年共收治骸骨折49例,其中手术用丝线内固定3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19~71岁,平均34岁,单纯横形骨折27例,簇骨下极撕脱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4例,Y型粉碎2例;单纯骸骨折30例,有其它合并伤6例;闭合骨折32例,开放骨折4例。住院14~56天。术后疗效观察及随访6个月~3年者18例,3~5年11例,5年以上3例。1.2手术方法①手术时间:4例开放性伤和8倒闭合伤施行了急诊手术,其余在伤后5~9天手术。②麻醉:单侧腰麻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