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何平  张洪武  王君 《口腔医学》2011,31(7):425-427,435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胸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23例舌癌患者采用改良后的胸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并随访评价再造舌形态、功能,皮瓣供区功能及皮瓣对术后放疗的耐受性。结果 23例病例肌皮瓣全部存活;再造舌外形满意,全部病例半年内吞咽、语言功能基本恢复;供区瘢痕减少,无功能障碍,放疗患者未出现皮瓣坏死。结论 改良的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安全可靠,修复效果好,是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2.
用面动脉肌皮瓣修复舌及其毗邻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面动脉肌皮瓣修复舌及其毗邻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面动脉肌皮瓣修复27例患者舌及其毗邻组织缺损,供区伤口直接拉拢缝合。观察皮瓣的成活、修复区外形及口腔与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25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皮瓣有部分尖端坏死,坏死部份经处理后痊愈。修复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面部畸形。结论:面动脉肌皮瓣是修复舌及其毗邻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1-01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9岁至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4例。按UICC标准TNM分期:T2N0M0 5例,T3N0M0 8例,T3N1M0 4例,T4N1M0 2例;皮瓣大小为(8 cm×5 cm)(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3年,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对侧颈部淋巴结及全身骨转移并死亡,余患者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适用于口腔颌面部癌肿术后组织缺损修复及器官功能恢复;因其供区隐蔽,对供区影响小,尤其适合年轻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运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半舌缺损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用于舌部缺损修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例舌癌患者,术前利用CT血管造影(CTA)技术对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进行定位,术中运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行半舌缺损修复。对成功应用该皮瓣进行舌重建的8例患者,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进行随访,评价舌部功能及供区状况。结果: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长,管径与颈部血管匹配,对供区损伤小,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重建舌丰满,术后语音及咀嚼功能良好,舌部感觉功能欠佳。供区功能良好,仅留存线性瘢痕,供区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可成为舌缺损修复重建的另一种选择,其供区隐蔽,损伤小,皮瓣厚度适合舌部缺损修复,术后患者语音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上臂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舌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上臂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共10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舌联合根治术同期上臂外侧皮瓣血管化移植修复术.术后随访评价再造舌形态、活动度、吞咽功能及语音功能.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上臂外侧皮瓣成活.术后随访平均1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再造舌外形好,活动度满意,吞咽、语音功能接近正常,供区瘢痕隐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本组病例上臂外侧皮瓣移植舌再造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修复舌癌术后缺损中的个性化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舌癌患者在原发灶切除术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舌体缺损和舌体形态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评价舌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修复后舌体运动良好,患者的吞咽及言语功能较满意。结论:针对不同舌缺损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行的股前外侧肌皮瓣功能性重建,手术可操作性强,术式相对简单,符合舌的解剖生理特点,术后舌的功能恢复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以颈横动脉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4年9月-2004年4月期间,对21例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患者均行根治性颈清术,术中采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缺损。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未行植皮。结果:21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出现部分坏死。术后早期再造舌外形和功能都较差,3个月-1a后,形态上出现黏膜化,语言、咀嚼和吞咽功能逐渐改善。结论:以颈横动脉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是修复舌缺损的优良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8.
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同期组织瓣修复8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合理选择(肌)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舌缺损的方法。方法 80例舌癌患者进行根治术的同期,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了前臂游离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颈阔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和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0例中,74例成活,成活率92.5%。术后观察见舌形态良好,咀嚼、吞咽、进食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舌癌根治术同期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舌鳞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行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的舌鳞癌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术后外形及语音、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2例术后行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即刻修复舌鳞癌患者,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区外形及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手术制取简单,供区并发症小,厚薄适中等优点,为舌鳞癌患者术后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舌癌根治术后即刻修复方法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即刻修复方法的选择,以期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重建: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问舌癌根治术后即刻修复采用的颈阔肌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前臂游离皮瓣和足背皮瓣共1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1例在术后第2天死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导致的失血性休克。5种组织瓣总的修复成功率为91.8%(106/116)。再造舌外形大部分良好,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的修复应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切除的范围、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供区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5月以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患者23例.设计并制备股前外侧肌皮瓣单岛或者多岛,修复颊癌术后组织缺损.术后观察口腔颌面部及供区形态和功能,总结皮瓣制取及修复经验.结果:23例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术后24 h内出现血管危象,经抢救后皮瓣成活,成活率100%.随访1~3 a,口腔颌面部及供区形态、功能恢复良好,1例出现颊部积液并感染,经冲洗引流处理后恢复良好;2例术后复发、死亡.结论: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的可靠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9-01—2012-01,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舌癌患者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全部采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半舌缺损,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外形和功能、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癌瘤复发等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舌部皮瓣形态、质地良好,语言及吞咽功能理想。1例患者出现颈部肿瘤复发。结论: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可作为半舌缺损修复较理想的皮瓣,该术式简单,易成功,适合同期修复舌癌根治术后半舌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新颖的颈阔肌肌皮瓣术式,评价其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围裙式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病变切除术后缺损的患者15例.设计U形的围裙式切口制备皮瓣,保留蒂部皮肤,加宽肌蒂宽度.结果:15例围裙式颈阔肌肌皮瓣12例完全成活,3例皮瓣部分坏死.其中,修复颊黏膜、舌、牙槽突缺损的皮瓣完全成活率分别为8/9、1/3、3/3.另有2例颈部供区伤口愈合不良.所有病例经4~33个月随访,l例牙龈癌颈部瘢痕较为明显,1例舌癌舌运动受限,其余病例口腔颌面部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和颈阔肌肌皮瓣比较,围裙式颈阔肌肌皮瓣可提供更宽的皮岛,特别适合中小型颊部软组织及牙槽突缺损的修复,舌部缺损不是该皮瓣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用于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7月应用游离DIEP修复13例舌癌患者,手术缺损部位均为全舌或近全舌缺损。术中将腹壁下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或面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属支吻合。结果: l3例DIEP皮瓣均修复成功,皮瓣外观满意。术后随访舌形态良好,功能满意。供区直接闭合,其中1例患者皮瓣供区出现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所有腹部伤口均为线性瘢痕,腹直肌功能未受明显影响,未发现腹壁疝和腹壁隆起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织量丰富、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再造舌外形及功能良好,且供区保留了腹直肌和前鞘,损伤小,将供区并发症降到最低限度,是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新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游离腹直肌肌皮瓣即刻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方法并评价其作用。方法:6例患者在进行广泛的口腔癌切除术后,应用游离腹直肌肌皮瓣进行缺损即刻修复,3例颊癌患者分别切除唇,颊,下颌骨及上颌骨后造成大面积洞穿性缺损,2例舌癌及1例下颌骨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舌切除及下颌骨切除后造成大面积及复杂的缺损,缺损修复的转移皮瓣最大面积达110mm×230mm。结果:游离腹直肌肌皮瓣及供区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6例游离腹直肌肌皮瓣有5例愈合无并发症,1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供皮区腹壁无组织感染及裂开。结论: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使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在功能和美观上达到满意的效果,提高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广泛切除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舌重建术后患者语音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不同舌重建术式对舌癌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2例舌癌患者据重建术式分组: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组5人,除1例外舌切除缘范围均过中线;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和邻近组织瓣修复组分别为16人和11人,除1例外舌切除缘范围均不过中线。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和短句测试方法,对患者手术前后语音清晰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和邻近组织瓣修复组的评价结果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组、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和邻近组织瓣修复组术后的语音清晰度平均下降值分别为26.60、7.84和4.18分,短句测试得分下降值分别为1.60、0.50和0.27分;t检验结果显示,前臂皮瓣和邻近组织瓣修复组的语音清晰度和短句测试得分下降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舌癌手术切除后运用前臂游离皮瓣或邻近组织瓣进行舌重建均能较好地恢复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且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舌缺损范围较大尤其是超过半侧舌的患者,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6例,采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同期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6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修复后舌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舌癌联合根治术造成的舌缺损,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较好,重建后的舌功能恢复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舌根癌术后舌内剩余肌动力性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的术式对8例舌根癌患者行舌根癌根治性切除的同时,对所保留的舌前2/3舌剩余肌行舌下神经-舌神经移位移植,并同期修复舌根缺损(3例用前臂游离皮瓣,5例用带蒂胸大肌皮瓣);皮瓣、肌皮瓣全部成活;舌剩余肌、粘膜除1例部分坏死外,其余均成活,舌剩余肌保留长度4~7cm。从舌动力性恢复可见:术后早期舌根修复后外形满意,舌体前伸无受限,仅向患侧及上翘时受限;术后6月以后,患侧触压觉、冷热觉恢复。运动神经肌电测定:部分患者术后6月起出现自发肌电;口腔气流压测定:实验组患者的鼓气、吮吸及吞咽气流压值均低于对照组,但术后其恢复率随时间延长不断上升。所有患者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原发灶对侧面动脉黏膜肌皮瓣整复舌及口底缺损,丰富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整复方法。方法 采用6例对侧面动脉黏膜肌皮瓣整复舌及口底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结果 6例原发灶对侧面动脉黏膜肌皮瓣均有足够的血管蒂到达对侧口底舌腹,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术后均暂时出现面部紧张、张口受限障碍等并发症,3个月后好转,术后半年未见皮瓣缩小。结论 原发灶对侧面动脉黏膜肌皮瓣颜色与舌及口底颜色几乎完全一样,切取简单,成活率高,供区再次损伤畸形小,有望成为舌口底恶性肿瘤切除后即刻修复常规皮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舌癌扩大切除术后舌缺损修复重建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6-03—2010-07我科收治的69例舌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造成的舌缺损用各种皮瓣转移即时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并发症、语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皮瓣成活率98.5%,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2.5年,重建舌体、口底形态基本满意,语言、吞咽功能大部分恢复;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35%),其中次全舌缺损2例和全舌缺损1例。结论:了解舌修复重建的原则及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有助于达到舌缺损更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