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伤患者四肢如有创面需抬高患肢,以免肢体受压,加深创面。我科以往采用棉芯枕头或充气枕作为抬高工具,但存在接触创面大,渗液易污染枕芯,不易消毒,透气性能差等弊端。鉴此,我科于2003年1月起采用滕编小凉枕抬高患肢,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方法:将藤编小凉枕放入0·5?消毒液中浸泡1 h,晾干备用。患者需抬高患肢时将备好的小凉枕上铺无菌纱布垫(由多层纱布缝制而成,经高压蒸气灭菌备用)垫于患肢处。优点:①凉枕透气性能好,患肢渗液多时易清洗、消毒,不易造成交叉感染;②凉枕轻巧,更换方便;③柔软性强,易固定,与患肢接触面积小,可随时更换接…  相似文献   

2.
错位环扎法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后小腿溃疡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4月以来,我科收治下肢深静脉栓塞小腿溃疡2 1例,采用创面周围经皮及深筋膜错位环扎加溃疡切除植皮方法治疗,全部创面均愈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2例。年龄6 2~79岁。小腿溃疡病史9个月~4年,平均1.1年。9例曾行自体皮移植术,术后皮片坏死,创面不愈并扩大加深。创面范围5 cm×6 cm~13cm×2 8cm。入院均行深静脉造影证实为深静脉栓塞,栓塞周围侧支循环建立。2 1例创面均有不同程度感染。其中继发血管内散发脓肿2例,糖尿病2例。所有患者浅静脉曲张及患肢肿胀。术前准备3~5天,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轻或消退肿胀;创面分…  相似文献   

3.
双下肢烧伤往往因屈侧创面受压、潮湿,创面愈合较伸侧慢。因创面渗出多,易污染,常用一次性中单包裹枕头、被絮等填塞物,放在足跟部以抬高患肢,避免受压。因填塞物高度不稳,易滑落,加之着力点在足跟,常引起足跟疼痛,加深足跟创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于2008年6月设计制作了下肢烧伤调节托(下称调节托),经临床应用于28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下肢烧伤往往因屈侧创面受压、潮湿,创面愈合较伸侧慢。因创面渗出多。易污染.常用一次性中单包裹枕头、被絮等填塞物.放在足跟部以抬高患肢,避免受压。因填塞物高度不稳.易滑落.加之着力点在足跟,常引起足跟疼痛,加深足跟创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于2008年6月设计制作了下肢烧伤调节托(下称调节托),经临床应用于28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下肢烧伤往往因屈侧创面受压、潮湿,创面愈合较伸侧慢.因创面渗出多,易污染,常用一次性中单包裹枕头、被絮等填塞物,放在足跟部以抬高患肢,避免受压.因填塞物高度不稳,易滑落,加之着力点在足跟,常引起足跟疼痛,加深足跟创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于2008年6月设计制作了下肢烧伤调节托(下称调节托),经临床应用于28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与康复中,下肢手术约占90%,术后几乎均须要抬高患肢,减轻肢体远端肿胀等创伤反应,部分患肢抬高的同时还需要牵引维持体位或矫正骨关节畸形。多年来,临床上采用的是布朗氏架或垫枕来抬高患肢,前者比较理想,但抬高患肢高度固定而有限,不能根据需要升高和降低,体积也较大,保管和携带较为不便。为此,我们在1989年曾研制了一种便携式肢体抬高架(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涂擦对四肢骨折早期肿胀病人的疗效。方法将84例四肢骨折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药涂擦配合传统的药物消肿、患肢抬高的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消肿、患肢抬高的方法,比较1周消肿情况。结果 2组消肿情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涂擦有利于患肢消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品管圈降低手足外伤患者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计划,对病区患者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设定目标,针对要因拟定对策并实施,最后进行检讨和改进。结果患者患肢抬高未执行率明显降低(由活动前的27.60%降至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4,P0.001)。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术后患肢抬高未执行率,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肢毁损性电烧伤的救治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4年7月—2020年12月,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上肢毁损性电烧伤男性患者, 其年龄为21~57岁, 其中7例患者行急诊手术, 共对20个患肢行保肢治疗。对5个患肢坏死骨行切除处理, 将1例患者左侧患肢远端残余手及腕部交叉异位再植至右前臂残端, 对2个尺桡骨远端坏死患肢行截骨后短缩再植。彻底清创后, 拟用组织瓣修复的创面面积为12 cm×7 cm~58 cm×13 cm。根据创面大小和分布, 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吻合血管的游离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2个患肢创面;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脐旁穿支皮瓣修复其余17个患肢创面, 其中创面较大的10个患肢联合移植腹股沟皮瓣或另一侧脐旁穿支皮瓣。移植组织瓣总面积为20 cm×8 cm~52 cm×20 cm。组织瓣移植术中, 根据患肢血管缺损长度, 分别用组织瓣血管蒂远端、患侧无损伤静脉、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等桥接14个患肢远端动脉, 并对其中3个远端回流不畅患肢行大隐静脉移植再通肢体远端静脉。对供瓣区创面行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采用Guo静肌袢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后患肢继发溃疡23例,28条患肢。其中21例,25条患肢溃疡在术后1周内结痂,2周内痂皮脱落创面愈合,另2例,3和患肢溃疡在术后5周内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溃疡均无复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生物清创(蛆虫治疗)结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以观察生物清创的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对于溃疡下肢采用抬高患肢,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生物清创至坏死组织清除干净。结果每个创面经1~2次生物清创治疗,创面坏死组织均清除干净,结合传统治疗,创面均明显好转,部分完全愈合。清创时除有轻度疼痛外,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蛆虫疗法是清洁静脉曲张性溃疡创面的安全有效方法,是临床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82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82例临床总结甘肃省中医院(兰州730050)李盛华,赵继荣,路焕光我科于1982~1993年共收治各类外伤性髋关节脱位82例,采用闭合复位、患肢牵引法治疗,或切开复位、髋臼骨折内固定、患肢牵引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呋喃西林湿敷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方法:将我科168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0.0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组和对照组;呋喃西林溶液湿敷组患者于患肢抬高60°的基础上加0.02%呋喃西林湿敷,对照组只进行患肢抬高60°处理,于术后1、3、5、7天观察肢体的肿胀情况并记录。结果:关节置换术后,0.02%呋喃西林湿敷组的患者下肢肿胀消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用呋喃西林湿敷可以明显缓解肿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肢30°抬高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足部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对1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于术后第2天,分别测量仰卧位及患肢30°抬高体位的经皮氧分压和激光多普勒血流值,比较2种体位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改变。结果患者下肢抬高30°经皮氧分压值以及多普勒血流值均较仰卧位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在血管重建术后可将患肢抬高30°,有利于消除术后下肢肿胀。  相似文献   

15.
我科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共收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患35例。其中深Ⅱ度创面大多采用削痂时保留薄层变性组织的作法,术后不予植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取抬高患肢和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抬高患肢及被动运动,连续4周后评价效果。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肢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手指运动功能评定表和Barther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分级、手指运动功能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均P0.01),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抬高患肢和被动运动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下肺癌心房癌栓切除并自体肺移植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游继武  李晨 《护理学杂志》2005,20(10):41-42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惠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惠者采用患肢抬高、应用弹力绷带、按摩患肢等护理方法。结果34例临床治愈,7例好转,2例因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存在多种易患因素,采取综合治疗及相应护理措施能使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low-through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合并长段主干血管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6例肢体软组织缺损并长段主干血管缺损患者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游离胫后动脉以及伴行静脉、大隐静脉修复肢体血管缺损。供区行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受区及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患肢恢复良好血液循环。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患肢均未出现缺血疼及肌肉萎缩,行血管彩超检查修复血管通血良好;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可,患肢功能可。结论 Flow-through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可有效修复患肢创面,同时修复肢体主干血管长段缺损,重建患肢血液循环,是临床治疗严重肢体损伤、保肢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采用腘静脉肌袢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后患肢继发溃疡23例,28条患肢。其中21例,25条患肢溃疡在术后1周内结痂,2周内痂皮脱落创面愈合;另2例,3条患肢溃疡在术后5周内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溃疡均无复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11月~2013年1月,我科采用后外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26例三踝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科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35~63岁。骨折按Lan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4例,旋前外旋型1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 h~2 d,受伤至手术时间6~12 d。1.2治疗方法患者抬高患肢并制动,予20%甘露醇脱水消肿,待皮肤出现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