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夏 《中外医疗》2012,31(19):186-188
评价降眼压药物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效果。分类论述降眼压药物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副作用等。降眼压药物主要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以及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术后。降眼压药物是有效的治疗青光眼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
246例青光眼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46例行青光眼手术治疗后眼压不能有效控制者采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加中药和针刺治疗。结果术后仍需降眼压辅助治疗198例231眼采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加中药治疗,有效率93.93%;术后眼压未能有效控制48例57眼,采用局部降眼压药加针刺治疗,有效率70.83%。结论青光眼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手术效果欠佳的部分病例采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加中药和针刺治疗,疗效可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该病是一种特殊的视神经病变,而眼压升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目前人们虽对青光眼的认识尚有许多未知的问题,但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飞跃,抗青光眼药物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面就青光眼的药物降眼压治疗和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做一综述。1降眼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可能的副作用眼压升高是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传统的抗青光眼药物主要依据机械学说,针对降眼压,以控制视神经进一步损伤。近年来,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降眼压药物也层出不穷,正确地认识这些降眼压药物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合理使用降眼压药物,方法:分别介绍眼压药物的优点和副作用。结果:应重视降眼压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结论:必须选择性地应用降眼压药物治药物治疗青光眼,提高对青光眼的治疗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降眼压药物中,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青光眼,大约仅有250%~500%的患者可达到目标眼压.如果采用某种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满意控制,我们将选择换药、加药、激光及手术方法治疗.更换药物治疗,一般可选择不同作用机制或降眼压效果更强的药物,适时观察换药后眼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观察23例病人46眼,饮用啤酒前后眼压的变化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显示:46眼平均基础眼压为4.23±1.63kPa,饮用啤酒后120min时平均眼压为2.94±1.21kPa,眼压下降率为30.39%。23例病人饮用啤酒后60min时平均血浆渗透压与基础平均血浆渗透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出:啤酒能够降低眼压,降眼压的机制尚需探讨。在临床使用其它降眼压药物不理想时,口服啤酒降眼压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琦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0-10
青光眼的药物治疗 抗青光眼的药物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降低眼压:减少房水生成;促进房水排出,各种降眼压药物巾,既有通过单一机制降低眼压,也有通过以上2种机制联合作用以降低跟压。近几年,多种抗青光眼新药研发成功,并逐步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新的降眼压药物,探求降眼压作用的机制,选择已知的降眼压药乙酰唑胺(acetazolamidum,Diamox)及洋地黄(Digitalis)进行家兔试验,测定其降眼压作用以及对房水、血清内电解质(钾、钠、氯、碳酸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早期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59眼早期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眼压>21 mmHg者再行SLT;SLT治疗后1 h、1 d、1周及1、3和6个月复查,观察不良反应、眼压以及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结果SLT术后1周及1、3、6个月眼压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SLT术后1个月和6个月不用药物而眼压≤21 mmHg的分别有30眼和28眼,加用1种降眼压药物者眼压≤21 mmHg的分别有11眼和15眼,加用2种局部降眼压药物者眼压≤21 mmHg的分别有10眼和9眼,加用2种局部降眼压药物者眼压>21 mmHg的分别有8眼和7眼。结论早期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SLT是安全有效的降眼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32眼眼压控制不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结果32眼手术顺利,无爆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个月,28眼眼压控制在9~21 mm Hg,其中3眼需局部加用一种降眼压药物;4眼加用一种降眼压药物眼压不能控制在21 mm Hg以下。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透明质酸钠在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对术后前房深度、眼压及滤过的影响。方法  2 5例3 0眼手术将结束时 ,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恢复前房。结果 术后 3眼出现浅前房Ⅰ度 ,1眼眼压控制不良。绝大多数病例眼压控制满意。结论 术中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可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钟文慧 《中外医疗》2016,(14):185-187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及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疼痛、眼压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34眼)行超声乳化及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1例(32眼)行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眼压变化、手术前后矫正视力构成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 术后疼痛评分(VAS)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在0.2~0.4区间的人数较对照组显著较少,视力在1.0~1.5区间的人数较对照组显著较多(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较对照组28.13%显著较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及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降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压,疼痛程度轻,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Schlemm管外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 17例、18眼行Schlemm管外壁切除术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0 .2mg/ml。结果 :16眼术后眼压控制在 1.36~ 2 .5 1kPa ,2眼术后眼压为 2 .98~ 3.2 4kPa ,点 0 .5 %噻吗心胺眼水后 ,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Schlemm管外壁切除加应用丝裂霉素C ,可有效地降低眼压 ,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 ,术后并发症少 ,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78例。其中,发生继发性青光眼59例(76%);就诊时无光感14例(18%)。结果表明:本组继发性青光眼均由小梁网阻塞引起,前房积血量越多,越易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在继发性青光眼病例,如降眼压药物不能把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应尽快行前房冲洗术;不能把眼压降至6.67kPa(50mmHg)以下的病例,应急诊行前房冲洗术。眼压正常的Ⅲ级前房积血.连续5d以上无明显吸收趋势,也是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充填术后高眼压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术手术硅油充填术后高眼压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充填术后,眼压大于等于24mmHg的患者96眼,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结果:85眼(占高眼压总数的88.54%)经过单一或联合多种药物治疗眼压控制。2眼经睫状体平坦部放出1~2滴硅油,眼压控制。硅油进入前房者:有晶体眼中2眼经前房放油眼压控制,其中1眼硅油再次进入前房,硅油填充亦超过1个月,经保守治疗无效,检查眼底视网膜复位后,同时行前房和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无晶体眼中3眼经俯卧位加点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2眼虹膜周切孔膜闭者经过激光6点位打孔或重复打孔处理眼压控制,1眼作6点位周切孔重建,1眼行虹膜周切联合前房成形术,眼压控制。96眼眼压控制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高眼压是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硅油充填增加了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眼钝挫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眼钝挫伤病人106例,其中继发性青光眼41例,首先给予药物治疗,并监测眼压,予口服醋氮酰胺,点妥布霉素眼药水,并予静脉点注皮质类固醇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眼压升高幅度较大者予静滴20%甘露醇。前房出血者均予包扎双眼。发生晶体异位者予以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28例之眼压控制至正常,13例眼压下降。9例晶体脱位者经药物降压治疗效果较差而行手术摘出晶体。结论 眼钝挫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眼压,避免不可挽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眼压的日常波动规律。方法 以35例NTG患者的70眼作为研究对象,按1次/4 h(2:00、6:00、10:00、14:00、18:00、22:00、24:00、4:00、8:00、12:00、16:00、20:00)的时间顺序,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利用SPSS 11.0软件的频数统计、曲线拟合和广义线性模型等程序进行分析。结果 NTG患者的峰值眼压多在12:00(18.6%),而谷值眼压多在24:00(22.9%);各有50%的患眼在门诊时间(8:00~16:00)内或门诊时间外出现眼压峰值;眼压波动范围在2.3~9.5 mmHg。在各测量时间点,NTG患者的左、右眼的眼压呈高度相关性,且左、右眼的每日曲线轮廓相似。结论 对NTG患者连续监测眼压可避免错过峰值和谷值眼压,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眼压的日常波动规律。方法以35例NTG患者的70眼作为研究对象,按1次/4h(2:00、6:00、10:00、14:00、18:00、22:00、24:00、4:00、8:00、12:00、16:00、20:00)的时间顺序,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利用SPSS11.0软件的频数统计、曲线拟合和广义线性模型等程序进行分析。结果 NTG患者的峰值眼压多在12:00(18.6%),而谷值眼压多在24:00(22.9%);各有50%的患眼在门诊时间(8:00~16:00)内或门诊时间外出现眼压峰值;眼压波动范围在2.3~9.5mmHg。在各测量时间点,NTG患者的左、右眼的眼压呈高度相关性,且左、右眼的每日曲线轮廓相似。结论对NTG患者连续监测眼压可避免错过峰值和谷值眼压,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及超声乳化术治疗外伤继发性青光眼合并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至2014年收治我院25例25眼外伤患者,均表现为继发性青光眼合并晶体不全脱位。予以充分足量的抗炎及降眼压治疗后,眼压不能控制,予以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患者视力、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由术前0.23±0.11,提高至0.56±0.17。术前眼压(48.44±3.33)mm Hg,术后随访1周,1月、3月、6月、12月、18月眼压分别为(10.16±1.65)mm Hg、(12.56±1.32)mm Hg、(17.84±2.51)mm Hg、(20.08±2.29)mm Hg、(20.28±2.34)mm Hg、(20.60±2.83)mmHg,采用术前术后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控制有效率84%。术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36种,平均4种,术后06种,平均4种,术后02种,平均1种。术后并发症有术后浅前房,管口阻塞,引流盘周包裹,均予以对症处理后,前房恢复,眼压控制。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为难治性青光眼,若合并有晶体不全脱位时治疗难度更大。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同时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患者的视力。该方法为此类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e contraction of isolated rat and rabbit uteri induced by oxytocin and PGF was markedly inhibited by chlorpheniramine (Chl) and astemizolum (Ast), both of which also decreased the resting tension of uteri, and their spontaneous contraction.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both drugs were dose-dependent. At high concentrations, Chl 7.4× 10-4 mol/L and Ast 10-4 mol/L could counteract the contraction of the uteri induced by Oxy and PGF, and their spontaneous contraction as well. They decreased the resting tension to the lower level. The mechanism of their non-special relaxed action on uteri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explained only by their H1-receptor blocking action. Whether they act by blocking calcium channel or by inhibiting calmodulin (CaM) remain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