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5-(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罗丹宁(RD-1)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2 h后复灌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RD-1治疗组(5 mg/kg/d,10 mg/kg/d,20 mg/kg/d,i.g.)及阳性药金纳多组(50 mg/kg/d,i.p.),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 d后进行行为学评价,HE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各组动物皮层损伤区神经元的丢失情况。在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中,采用氧糖剥夺后复灌(OGD/R)模型模拟体外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检测损伤12 h后原代神经元内活性氧的生成情况,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在活细胞工作站中观察神经元内线粒体轴浆转运情况,采用FM1-43标记功能性突触并观察神经元突触间神经递质的释放效率,TUNEL染色观察细胞内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CAO大鼠损伤侧皮层及原代皮层神经元内线粒体自噬及分裂融合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RD-1在体内外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体内显著降低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显著缩短大鼠去除两侧前肢贴纸的时间,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并抑制MCAO大鼠损伤侧大脑皮层前肢感觉区神经元的丢失;同时在体外,RD-1可显著对抗OGD/R损伤,提高细胞活性。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发现,RD-1可明显减轻OGD/R造成的线粒体损伤,显著抑制活性氧的过量生成,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并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此外,RD-1可对抗OGD/R引起的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显著加快线粒体的顺向转运,减慢逆向转运,使得线粒体在轴突的转运恢复正常;且OGD/R损伤引起神经元突触囊泡神经递质释放障碍,RD-1可以显著逆转这一障碍,促进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活性;TUNEL染色结果显示RD-1可大幅降低原代神经元内凋亡水平,同时体内外western blot 检测表明RD-1可显著改善Bcl-2/Bax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在体内RD-1各给药组可显著增加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及线粒体融合蛋白OPA1和MFN2的表达水平,对抗MCAO损伤所致的线粒体分裂及融合障碍;另外RD-1可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和Nix通路,促进神经元内线粒体自噬过程,促进受损线粒体的清除,维持线粒体稳态。结论:RD-1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改善缺血再灌所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减轻线粒体损伤,维持线粒体稳态,促进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活性,同时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本研究为RD-1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开发积累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米帕明(Imipramine,Imi)是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用于各型抑郁症的治疗。对脑缺血损伤后存在的抑郁状态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目前,该药对整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证实Imi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并发现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钙拮抗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5-羟色胺(5-hysroxytryptamine,5-HT)也称血清紧张素(serotonin)。最早为Rapport等(1941)从血清中分离出来,命名为血清紧张素[1]。5-HT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人体内90%的5-HT存在于消化道粘膜,8%-9%在血小板,仅有1%-2%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另有极少部分存在于各种组织的肥大细胞中。5-HT受体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4VO)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只分离翼小孔和颈总动脉,未予脑缺血处理;缺血组:未行NGF预处理,只行脑缺血再灌注处理;NGF预处理组:全脑缺血前12 h脑室内注射NGF 20 U,所有大鼠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后取脑组织.采用TUNEL法原位标记DNA片段,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NGF预处理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神经细胞为(10.83±2.84)细胞/视野,与缺血组(17.69±3.79)细胞/视野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NGF预处理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水蛭多肽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组(A组,n=6)、水蛭多肽低剂量组(5mg·kg-1,B组,n=7)、水蛭多肽高剂量组(10mg·kg-1,C组,n=8)及灯盏花素注射液阳性对照组(5mg·kg-1,D组,n=7);另取大鼠7只制作假手术组(E组)。5组均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7d;B、C、D组给予相对应药物,A、E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称重法测定大鼠体质量、进食量,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功能。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体质量降低程度、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均显著减小,进食量显著增加,血-脑屏障功能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水蛭多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其对血-脑屏障损伤的改善有关。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芝麻油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将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0),行大脑中动脉阻断前5 d及术前1 h予生理盐水4 m L/(kg·d)灌胃;芝麻油组(S组,n=10)于中动脉阻断前5 d及术前1 h给予芝麻油4 m L/(kg·d)灌胃。脑缺血90 min后恢复血流,于大脑中动脉阻断后24 h处死大鼠,测各组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表达阳性率(%)、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同时检测C组和S组的脑水肿指数、脑梗死的体积、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脑梗死S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C组,S组大鼠缺血侧的大脑水肿指数、脑梗死体积较C组明显改善(P0.01):同时S组与C组比较,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P65表达阳性率[(20.91±1.36)%vs(27.13±3.57)%]、MDA含量[(13.70±2.54)nmol/mg vs(3.96±0.68)nmo L/mg]均降低,SOD活性提高[(272.6±23.75)U/mg vs(189.5±16.53)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期应用芝麻油可减轻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乌苏里藜芦碱 (V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 ,缺血 90min后再灌注 2 4h ,观察VnA对大鼠神经行为、脑梗死灶大小、相关脑区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VnA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 ,降低行为评分 ,并降低相关脑区神经元损伤程度 ;并能显著降低缺血 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面积 ,2 0、4 0 μg/kgVnA分别使脑梗死面积降低 34 3% (P<0 0 5 )和 6 1 6 % (P <0 0 1)。VnA可显著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区ICAM 1表达 ,但对nNOS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V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与降低损伤区ICAM 1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血浆内皮素(ET)水平成倍增加,特异的内皮素抗血清治疗能有效地缓解脑水肿的发生和增加脑组织ATP含量,抑制脑细胞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物形成。并且显著降低大脑皮层和海马回锥体细胞的变性坏死率。结果提示,ET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刺五加对大鼠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刺五加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用刺五加注射液10ml/kg.d灌胃,2次/d,共15d)。各组再分脑缺血-再灌注后5h和24h两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测定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5h和24h,刺五加预处理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显著减少(P<0.05);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1)。刺五加预处理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相关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前给予刺五加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DA值和ATPase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min;造成不完成性脑缺血,松夹即为再灌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OC)、缺血再灌注组(IR)和川芎嗪治疗组(TMP)。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闭塞的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及中分子物质总量和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川芎嗪显增加缺血大鼠血浆中NO含量,降低MMS总量和组织中MDA的含量,以及降低血比粘度。  相似文献   

13.
红花黄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红花黄色素(SYP)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来探讨SYP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对照组、SYP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以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模型,24h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化法对iNOS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为严重,评分为(2.90±0.67)分;SYP低、中、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28±0.79)、(1.67±039)、(1.13±0.49)、(1.22±0.52)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SYP与单纯缺血对照组比较:iNOS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同时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bax值升高;且随剂量升高呈量效关系.结论 SYP对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NOS及提高bd-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述而减少细胞凋亡来减少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塞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测定再灌注后缺血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血塞通不同程度降低高、中、低切变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能拮抗缺血脑组织脑MDA含量的增加,提高脑组织SOD含量。结论血塞通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6.
在复制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亚低湿作为治疗手段,观察亚低温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发现:亚低温度(33℃、33℃)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脑皮质的水肿程度,减少MDA产生,保护SOD活力,且以30℃低温作用更为显著。结果提示:亚低湿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随低温程度加深而增加;同时提示,抑制自由基产生,保护SOD活力可能为亚低温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制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亚低温作为治疗手段,观察亚低温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发现:亚低温度(33℃、30℃)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脑皮质的水肿程度,减少MDA产生,保护SOD活力,且以30℃低温作用更为显著。结果提示:亚低温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随低温程度加深而增强;同时提示,抑制自由基产生,保护SOD活力可能为亚低温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轻度高温、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与氧自由基的相互关系及病理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按不同脑温条件随机分为生化组(n=28)和病理组(n=32),采用改良Nagasawa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谷氨酸(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光镜,电镜下的病理变化。结果:轻度高温明显加重常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Glu、MDA的升高(P<0.01)及SOD的下降(P<0.05),加重常温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亚低温的作用则相反,结论:轻度高温可能通过同时促进EAA合成,释放和氧自由基生成系统活化,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组织损伤加重;亚低温可能通过同时抑制EAA合成,释放和氧自由基生成系统活化,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程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芪红通络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芪红通络颗粒高、中、低剂量(10.8、5.4、2.7 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术前连续3 d、术后连续2 d灌胃给药,每日1次。术后72 h采用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 Px)活力,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 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 1(heme oxygenase 1, HO- 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芪红通络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高、中剂量组神经行为学障碍症状明显减轻(P<0.05),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和GSH- Px活力明显增加(P<0.05);高、中剂量组脑组织中Nrf2和HO- 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芪红通络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rf2/HO- 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产生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 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目是否具有上调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三七皂苷R g1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 g/kg)组和阳性对照(尼莫地平,1 m g/kg)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ig给药并分别于给药后1、3、7 d随机取4只大鼠,以灌注法取脑组织,冰冻法切片,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用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测量、分析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并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皂苷R g1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能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脑皮质中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各剂量的作用强于或相当于阳性对照。结论三七皂苷R g1能上调BDNF阳性蛋白的表达,通过BDNF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所起的保护作用,从而发挥其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