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为抑瘤基因NGX6功能研究提供体内试验平台.方法:将低分化结肠癌细胞系HT-29组(HT-29)、空白质粒转染组[pcDNA3.1( )/HT-29]、NGX6转染组[(pcDNA3.1( )/NGX6/HT-29)]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脾脏下极包膜内,每天称量裸鼠体质量并观察裸鼠摄食、活动及精神情况,45 d后处死裸鼠,分别从大体水平以及镜下观察肝、脾、肺、肾、脑等器官肿瘤转移情况.结果:pcDNA3.1( )/NGX6/HT-29组裸鼠较其他两组裸鼠肝脏转移灶数目明显减少、脾脏上种植瘤形成明显减少.结论:抑瘤基因NGX6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的转移,裸鼠脾内种植转移模型可作为新基因体内功能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给予抗黏附药物丹参、蛇毒对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s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c裸鼠 2 4只 ,用保脾法建立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A组 ) ,丹参 0 .7ml/只 (B组 )、蛇毒 3.12 5× 10 2 单位 /只 (C组 )、丹参 0 .7ml和蛇毒 3.12 5× 10 2 单位 /只 (D组 )。 5周时处死小鼠 ,观察原位移植瘤生长情况、肝转移情况 ,计数各肝脏表面转移结节数 ,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测定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肝脏表面转移结节数采用秩和检验、sICAM 1的含量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各组均有脾内原位移植瘤生长 ,生理盐水组、丹参加蛇毒组各有 5只裸鼠发生肝转移 (5 / 6 )、丹参、蛇毒组各有 4只裸鼠发生肝转移 (4/ 6 )。对照组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均高于丹参组 (P <0 .0 1)、蛇毒组 (P <0 .0 1)及丹参加蛇毒组 (P <0 .0 1)。结论 抗黏附药物可降低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 ,抗黏附治疗可能是治疗恶性肿瘤转移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鉴定选择性噬菌体多肽phage2 0是否具有抗胃癌肝高转移细胞XGC9811-L肝转移的作用。方法 采用胃浆膜下裸鼠原位接种转移模型 ,观察phage2 0对胃癌细胞XGC9811-L肝转移能力的影响。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phage2 0孵育组 12只 ) ,对照组 (XGC9811-L组 12只、M13wt孵育组 12只 ) ,原位接种后 10天、5周解剖裸鼠 ,观察肝转移率、转移瘤的数目及原发瘤的体积。结果 在原位接种后 10天 ,各组未发现肝转移灶 ,接种后5周phage2 0孵育组、XGC9811-L未孵育组、M13孵育组肝转移率分别为 :2 0 % ,10 0 % ,80 % ;肝转移灶的数目为 0 ,9.5± 2 .8,7.1± 4 .71;原发瘤的体积为 0 .6 5± 0 .4 32 ,0 .5 2 8± 0 .2 96 ,0 .5 82± 0 .348。与对照组相比phage2 0孵育组的肝转移率和转移灶的数目明显减少 ,P <0 .0 5 ,但在原发瘤的体积方面 3者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结论 phage2 0可抑制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肝转移能力 ,但对其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跃  刘为青  陈明清  张楠  田晰晰 《西部医学》2012,24(9):1658-1660
目的建立BALB/c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方法以BALB/c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腹腔脾脏内(分为保脾组和切脾组)、直肠粘膜内注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0.2ml(浓度为1×107 ml),观察小鼠平均生存期、成瘤情况、肝转移率、肝脏转移肿瘤大小和其他脏器的转移情况。结果这3种方法均能建立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切脾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28±5)d,肝转移率为100%,均有肺、胃、膈肌转移及腹水形成,保脾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30±5)d,肝转移率为95%,均有肺、胃、膈肌转移及腹水形成;直肠黏膜内注射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20±5)d,肝转移率为30%,无肺、胃、膈肌转移及腹水形成。结论保脾组和切脾组比直肠黏膜注射组的成瘤率、转移率更高,小鼠平均生存期较长,同时也增加了其他脏器的肿瘤转移率,建模更稳定,观察期能更好地完成各项指标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法建立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法建立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方法 将CT26细胞接种到BALB/c小鼠项背部,约10 d后获得实体瘤,再对30只BALB/c小鼠实行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术,术后随机将小鼠分为A,B两组.A组20只,分别于术后1,2,3,4周随机抽取5只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剖腹观察原位移植瘤体积大小、肝转移癌情况、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及有无腹水等,并对肝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HE染色,以观察肝转移情况.B组10只,观察其自然生存期.结果 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术后小鼠自然生存时间为(30.4±2.7)d.术后1,2周肝组织病理检查未见转移灶,术后3周1只(1/5)出现肝转移灶,术后4周3只(3/5)出现肝转移灶.结论 通过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法成功建立了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并且是研究大肠癌肝转移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肠复方对裸鼠肠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瘤块接种法建立裸鼠大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00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模型组(A组)、肠复方低剂量组(B组)、肠复方中剂量组(C组)、肠复方高剂量组(D组)和氟尿嘧啶(5-Fu)组(E组),每组20只,各组内随机分为两组(A1、A2、B1、B2、C1、C2、D1、D2、E1、E2组)。模拟临床给药,分别干预4周。干预过程中记录裸鼠体重变化并观察裸鼠生长状态。A1、B1、C1、D1、E1组干预结束后处死裸鼠,采集标本,记录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和肝转移率。A2、B2、C2、D2、E2组继续饲养,记录荷瘤裸鼠生存时间。结果:肠复方各剂量组裸鼠生长状态明显优于模型组和5-FU组;肠复方各剂量组和5-FU组裸鼠体质量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肠复方各剂量组和5-FU组瘤质重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肠复方各剂量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肠复方高、中剂量组及5-FU组肝转移抑瘤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肠复方可以稳定患瘤裸鼠体质量、改善生长状态、降低瘤质量,同时中药肠复方能够延长患瘤裸鼠生存时间,降低肝转移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5
目的 研究结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出现的转移灶中Tra-2β和microRNA320α基因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所发现的结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既往经过结肠癌根治及8次XELOX方案化疗的患者),共37例。肝穿刺活检确定为原结肠癌转移灶,部分患者选择性肝介入化疗术(方案为奥沙利铂130 mg/m2+5-FU 500 mg/m~2,4次)。化疗前穿刺活检组织通过PCR法比较不同患者Tra-2β、microRNA320α基因的差异,通过多元线性分析Tra-2β、microRNA320α基因分别与转移瘤最大直径、转移总直径、转移瘤个数之间的关系,通过Cox分析Tra-2β、microRNA320α基因及患者年龄、最大肝转移肿瘤直径、肝转移总直径、转移灶个数、是否行肝介入化疗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Tra-2β基因(13.03±4.05)与转移灶个数(5.2±1.6)个和总直径(7.64±2.33)cm呈正相关(P0.05),microRNA320α基因(0.49±0.17)与转移灶个数和总直径呈负相关(P0.05)。患者自发现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为14.28个月,1年生存率为67.57%,2年生存率为27.03%,3年生存率为0。发生肝转移时转移灶Tra-2β(P=0.009)、肝转移总直径(P=0.002)为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后多发肝转移,无法手术切除往往预后较差。Tra-2β基因同肝转移灶总直径一样,是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Tra-2β越高,生存期越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细胞系C5F肝与脾原位接种模型,并比较其在不同内环境情况下对肿瘤发生和侵袭转移等能力的影响,筛选最佳C5F大鼠HCC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20只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肝、脾原位接种2组,观察裸鼠肝与脾成瘤率、裸鼠存活率、肿瘤病理学特点及远处脏器转移率及强度。结果:肝原位接种组成瘤率9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肝与周围腹壁组织有粘连与侵袭,肺转移率80%。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为56%,肝转移率67%,肺转移率33%。肝、脾接种组相比较,其肺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5F肝原位接种模型更适合于HCC发生及肺转移机制及药物干预等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及其血中CK20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 ,检测血中 CK2 0 m RNA表达 ,应用于结肠癌肝转移的防治研究。方法 :BAL B/ C裸鼠 12只 ,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 ,经脾脏注入指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低分化腺癌细胞悬液( L S174 t) 0 .1m l,含细胞数 1× 10 6 个 ,切除脾脏 ,喂养 2 0天后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随后 ,心脏采血检测血中 CK2 0 m RNA表达 ,处死裸鼠观察腹腔内肿瘤生长和肝转移癌灶数目及大小 ,作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法 ,检测裸鼠血中 CK2 0 m RNA表达。结果 :12只裸鼠均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 ,无1只死亡。初期活跃如常体形无改变 ,10天后裸鼠出现消瘦、精神差 ,摄食量减少。裸鼠尸解肝脏表面均有灰白色转移癌结节形成 ,其它脏器未发现转移癌灶。病理组织学示肝转移癌灶具有人结肠癌低分化腺癌特征。血中 CK2 0 m RNA均阳性表达。结论 :经脾脏注入 L S174 t细胞悬液可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 ,裸鼠血中 CK2 0 m RNA阳性表达 ,证实血中存在着结肠癌细胞 ,是形成肝转移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卡介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BALB/c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60只BALB/c裸鼠腹腔内注射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建立结肠癌肝脏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DC-CIK组、卡介苗联合DC-CIK组(联合组),每组20只。联合组建模后第2天,鼠尾静脉注射卡介苗(12.5 mg/kg),隔日1次,共15次,并注射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每周2次,共8次,DC-CIK组只注射DC-CIK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后30 d处死裸鼠,测量各组裸鼠原发灶的大小、肝转移瘤的数量,运用细胞角蛋白-18(CK-18)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检测转移瘤组织来源;检测肿瘤转移灶的凋亡指数(AI)、肿瘤转移灶微血管密度(MVD)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结果各组脾脏的原发灶体积平均数分别为:对照组1.272 cm^3,DC-CIK组1.096 cm^3,联合组0.859 cm^3;与DC-CIK组、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脾脏原发灶体积明显缩小(P均〈0.05)。各组肝转移肿瘤为结肠腺癌CK-18(+);联合组肝转移瘤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和DC-CIK组(P均〈0.05)。联合组肿瘤转移灶AI高于DC-CIK组、对照组(P均〈0.05),血清VEGF浓度、MVD计数均明显低于DC-CIK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卡介苗联合DC-CIK细胞或单独应用DC-CIK细胞均能明显抑制裸鼠结肠癌生长及肝转移,但卡介苗联合DC-CIK细胞的肿瘤抑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侵袭和转移潜能不同的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系统.方法 将外科手术切除的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新鲜瘤组织块分别植入裸小鼠胃壁黏膜下层内,通过鼠间连续原位传代技术筛选高转移和特异器官转移瘤株.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转移特性,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人胃恶性淋巴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新鲜组织均移植成功,建立了两株转移生物学特性不同的人胃(肝转移灶)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HGBL-0304)和人胃(原发灶)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HGBL-0305).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两株模型分别传至45代,共移植裸鼠419只,其中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在转移时间、器官转移率、肝转移程度和宿主生存期上两株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BL-0304和HGBL-0305模型肝转移率为100%和69.5%,脾转移率为94.3%和55.6%,淋巴结转移率为62.6%和45.7%,腹腔种植转移率为43.5%和30.5%;肝、脾、淋巴结和腹腔种植转移出现时间分别为移植后2周和5周,3周和6周,2周和3周,3周和6周.HGBL-0304和HGBL-0305模型肝转移分别以弥漫累及肝左右叶为主和肝右叶累及为主.HGBL-0304和HGBL-0305模型荷瘤鼠平均生存期分别为54.3 d和106.9 d.结论 外科原位移植体内筛选法是一种建立人恶性淋巴瘤裸鼠高转移模型和特异器官转移模型的有效方法.HGBL-0304和HGBL-0305模型是首次成功建立的来自同一瘤源的两株侵袭和转移潜能不同的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和高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12.
RTN4C裸基因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及转移的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TN4C裸基因直接注射抗肝癌生长及转移复发作用.方法:将RTN4C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扩增提取RTN4C裸基因,以LacZ为对照组.将不同裸基因和生理盐水与LCI-D20裸鼠人肝癌同时皮下接种或待LCI-D20肝癌成瘤后注射,观察对肿瘤成瘤和生长影响.LCI-D20肿瘤裸鼠皮下接种后10天,分别瘤内注射不同裸基因,观察其对肿瘤生长转移影响.LCI-D20肿瘤肝内接种,接种后22天行肝癌切除术,术中经切缘或脾内注射不同裸基因,观察其对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不同裸基因与LCI-D20肝癌同时皮下接种对照组、LacZ组、RTN 4C组,肿瘤直径分别为(1.81±0.12)cm,(1.61±0.27)cm、(0.43±0.04)cm.裸基因肿瘤内注射对照组、LacZ组、RTN4C组,瘤径(cm)分别为0.91±0.09,0.90±0.06,0.25±0.04;肝癌切除术应用裸基因转移灶累及部位数、切缘复发瘤直径、肝内转移灶数目,转移灶累及肝叶数在对照组、LacZ组与RTN4C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脾内注射效果优于肝切缘组注射.结论:RTN4C裸基因注射具有抑制LCI-D20肝癌生长及防治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细胞株裸鼠肝转移模型 ,研究复方参七汤对裸鼠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对 2 4只BAL B/ C裸鼠 ,经脾脏注入指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 (低分化腺癌 )细胞悬液 (L s174 t) 0 .1ml,含细胞数 1× 10 6个 ,切除脾脏 ,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2只。实验组每天喂以含 0 .6 ml/ 2 0 g体重复方参七汤颗粒饲料 ,对照组裸鼠喂以颗粒饲料 ,记录裸鼠体重、神志、摄食。喂养 3周后 ,抽取各组裸鼠心脏血后处死 ,观察腹腔内肿瘤生长情况 ,检查肝转移癌灶数目 ,挖出各个癌结节并称重。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 (SP)方法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nm2 3H1- NDPK表达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 ,检测裸鼠血中 CK2 0 m RNA表达。结果 :(1)建立人结肠癌细胞株裸鼠肝转移模型 ,肝转移率 10 0 %。病理组织学证实肝转移癌细胞具有人结肠癌 (低分化腺癌 )特征。 (2 )实验组裸鼠实验前后体重增长 4 .12± 0 .5 3g,明显高于对照组 3.2 1± 0 .5 9g(P<0 .0 5 )。 (3)实验组裸鼠肝转移癌结节的数目 2 .4 2± 0 .99个 ,明显低于对照组 4 .17± 1.99个 (P<0 .0 5 )。(4 )实验组裸鼠肝转移癌重 6 3.6 7± 2 1.2 9m g,明显低于对照组 94 .32± 37.86 m g(P<0 .0 5 )。 (5 )实验组裸鼠肝转移癌重 /肝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中,富含脯氨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 2,Pyk2)对人结肠癌细胞肝转移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义及反义cDNA技术,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基础上,构建Pyk2高表达的细胞系SW480-Pyk2+及低表达的细胞系SW480-Pyk2-作为实验组,并以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系SW480-vector和原细胞系SW480作为对照组。4组共32只4周龄的Babl/c nu/nu雄性裸鼠,用脾注射保留脾脏法构建裸鼠肝转移瘤模型。6周后处死裸鼠,用Western blot检测瘤细胞中Pyk2蛋白的表达,计数肝转移瘤数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转移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6周后裸鼠肝转移模型建立成功,Western blot显示SW480-Pyk2+组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组(SW480-vector)和SW480组,SW480-Pyk2-组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SW480组和SW480-vector组;肝转移瘤计数显示SW480-Pyk2+组明显少于SW480-vector组及SW480组,SW480-Pyk2-组明显多于SW480-vector组及SW480组(P<0.05),而SW480-vector组与SW480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SW480-Pyk2+组细胞连接发育较成熟,有形成腺腔趋势,微绒毛较多,细胞器较多,粗面内质网较多,细胞异型性较轻;而SW480-Pyk2-组细胞连接发育不良,细胞器少,微绒毛短小而稀疏,细胞核异形明显,有核沟。结论:Pyk2能减少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数量,改善细胞的异型性和细胞连接发育,并可能通过此机制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HT-29裸鼠肝转移模型,检测肝脏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方法Balb/c裸鼠30只,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麻醉,经脾脏注入人结肠癌HT-29细胞悬液,并切除脾脏,建立裸鼠肝转移模型。处死动物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作病理学检查;采用RT-PCR方法检测裸鼠肝脏组织中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30只裸鼠均发生人结肠癌肝转移,肝转移率100%,病理学证实肝转移发生,肝脏组织中hTERTmRNA表达阳性。结论脾种植HT-29细胞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肝脏组织中hTERTmRNA阳性表达,提示hTERT在结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并研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ete cell,HSC)与结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囊袋法瘤块盲肠原位移植建立15只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活化的HSC在转移灶、癌旁组织及未转移肝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建模后3周结肠癌肝转移率为40%,4周转移率为60%。转移灶中活化HSC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未转移肝组织。结论 囊袋法瘤块盲肠原位移植是较理想的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制作方法;肝脏局部免疫微环境中活化HSC的表达可能参与结肠癌肝转移过程中的免疫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治疗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疗效,二者是否有协同效果。方法随机将48只大肠癌裸鼠分为对照组(A组)、贝伐单抗组(B组)、血管生成抑制剂(C组)、贝伐单抗与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组(D组),A组于左侧腋部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30mg/kg,B组于左侧腋部皮下注射贝伐单抗5mg/kg,C组于左侧腋部皮下注射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 30mg/kg,D组于左侧腋部皮下注射贝伐单抗5mg/kg和TNP-470 30mg/kg,1次/d,连用14d,至治疗结束时处死裸鼠,测量皮下移植瘤的长短径,分析各组间肿瘤体积差异的显著性;测量皮下移植瘤重量,计算抑瘤率;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裸鼠移植瘤凋亡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转移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各实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瘤重、抑瘤率,D组和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组、C组和A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B、C、D组均可诱导移植瘤的凋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中的VEGF表达及MVD计数较A、B、C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伐单抗与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治疗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比贝伐单抗或TNP-470单药治疗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二者联和应用,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琪  梁后杰  阎晓初  边志衡  周进明  彭秋平  吴峰  潘凤 《重庆医学》2007,36(19):1929-1931,2023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在8只裸鼠结肠浆膜至黏膜逐层注射,以完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同时皮下种植8只裸鼠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4、6、8、12周各组分别处死裸鼠2只,观察原位种植肿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转移率和腹水出现率.结果 16只裸鼠实验期间无1只死亡,成瘤率为100%, 原位种植成瘤率为100%(8/8),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00%(8/8),肝转移率为100%(8/8),肺脏转移率为75.0%(6/8),腹膜转移率为75.0%(6/8),腹水出现率为27.5%(3/8).皮下种植组未见转移.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病程非常相似,为研究人结肠癌转移机制和干预措施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HT-29裸鼠肝转移模型,检测肝脏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方法 Balb/c裸鼠30只,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麻醉,经脾脏注入人结肠癌HT-29细胞悬液,并切除脾脏,建立裸鼠肝转移模型.处死动物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作病理学检查;采用RT-PCR方法检测裸鼠肝脏组织中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 30只裸鼠均发生人结肠癌肝转移,肝转移率100%,病理学证实肝转移发生,肝脏组织中hTERT mRNA表达阳性.结论 脾种植HT-29细胞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肝脏组织中hTERT mRNA阳性表达,提示hTERT在结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XCR4-shRNA腺病毒载体对人胃癌细胞裸鼠腹腔转移瘤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裸鼠腹腔转移瘤模型,分为SGC7901组、空病毒组、CXCR4-shRNA组,比较3组裸鼠肿瘤体积、重量,转移灶肿瘤数,裸鼠生存时间、生存延长率、抑瘤率。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VEGF-C、MP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接种8~15d后裸鼠均有肿瘤长出,术区可触及大小2~3cm的结节,质硬且活动不良。shRNA组肿瘤体积平均(0.78±0.14)mm3、重量平均(1.20±0.16)g、数目平均(5.75±1.39)个,与SGC7901组[(5.61±0.44)mm3、(3.93±0.19)g、(28.86±1.83)个]及空病毒组[(4.65±0.42)mm3、(3.82±0.14)g、(27.75±1.39)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GC7901组及空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C7901组生存时间平均(25.50±1.28)d,空病毒组(29.00±1.60)d,CXCR4-shRNA组(40.62±2.06)d;CXCR4-shRNA组生存延长率及抑瘤率分别为59.3%及69.5%,空病毒组分别为13.7%及2.8%。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CXCR4-shRNA组VEGF-C、MM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弱于SGC7901组及空病毒组。结论 CXCR4-shRNA腺病毒载体可抑制人胃癌细胞裸鼠腹腔转移瘤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