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隐蔽性高血压(MH)对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8~2017-08在该院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6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血压组(n=32)和MH组(n=34),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 MH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P 0. 05)。M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 0. 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4hSBP与腰围及BMI呈正相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腰围和BMI是MH的危险因素(P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H患者发生MACCE风险增加(P 0. 05)。Cox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的24hSBP和患有MH是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超重和肥胖会升高血压水平和加剧清晨血压波动,24hSB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诊室血压正常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分析M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2~2017-09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可疑冠心病患者125例,根据MS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非MS组(n=60)和MS组(n=65),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指标及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分析M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结果 MS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高于非MS组,合并糖尿病、隐蔽性高血压(MH)人数比例大于非MS组,但HDL-C水平低于非MS组(P 0. 05)。MS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及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24 h平均动脉压(24hMAP)、白天平均动脉压(d MAP)及夜间平均动脉压平台均显著高于非MS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腰围、更高水平的BMI及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是促进MS发生的危险性因素,而较高水平的HDL-C是抑制MS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 0. 05)。以发生MACCE为结局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S组发生MACCE的风险显著高于非MS组(P 0. 05)。结论 MS的发生会升高收缩压水平和加剧清晨血压波动,并可能会进一步增加MACCE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测及综合管理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10月解放军总医院西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远程监测管理组(84例)和对照组(88例),远程监测管理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测及综合管理模式进行延续管理,主要包括门诊诊断评估、远程血压监测、远程健康教育、远程指导,对照组沿用传统门诊随访模式。3个月后比较清晨血压及清晨血压达标比例、血压昼夜节律分型和血压标准差的变化。结果 3个月后,远程监测管理组清晨血压从(149.1±10.3)/(90.4±10.5)下降至(134.2±9.0)/(82.9±5.8)mm Hg,清晨血压达标人数由6例(7.1%)上升至46例(54.8%),对照组清晨血压从(149.4±15.0)/(90.0±12.4)下降至(141.6±10.2)/(87.0±5.7)mm Hg,清晨血压达标人数从5例(5.7%)上升至17例(19.3%),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程监测管理组干预后杓型血压由35例(41.7%)增加至56例(66.7%),对照组由38例(45.2%)增加至42例(47.7%)(P0.05)。远程监测管理组的24h、白天、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且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远程监测管理组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相比对照组,各血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门诊随访模式,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测及综合管理指导能改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降低清晨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单纯高血压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的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日间平均收缩压(137.2±4.9)mm Hg,夜间平均收缩压(113.7±2.4)mm Hg;对照组患者的日间平均收缩压(127.5±3.7)mm Hg,夜间平均收缩压(108.3±4.4)mm Hg。实验组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日间脉压差(70.3±3.5)mm Hg、24 h平均脉压差(76.2±2.7)mm Hg;对照组患者日间脉压差(61.4±5.4)mm Hg、24 h平均脉压差(72.7±2.5)mm Hg,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患者日间收缩压标准差9.36、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6.6,24 h收缩压标准差7.42;对照患者日间收缩压标准差4.09、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2.9,24 h收缩压标准差3.7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增大,心血管功能出现异常,糖代谢异常状况的改善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于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高血压受试者242例,年龄36~72岁,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依据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对受试者睡眠状况进行评估分组,PSQI≤7分为睡眠良好组(n=155),PSQI>7分为睡眠障碍组(n=87),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并评价血压波动状况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睡眠障碍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冠心病比例高于睡眠良好组(P<0.05或P<0.01)。睡眠障碍组异常血压节律比例高于睡眠良好组(72.4%vs.52.3%,χ^2=9.395,P=0.002)。睡眠障碍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水平[(15.0±8.8)vs.(11.1±9.2)mmHg/h]高于睡眠良好组(P均<0.01),而夜间舒张压下降速度慢于睡眠良好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4 h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和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与PSQI评分密切相关(r=0.481,0.370,0.390,0.208,P均<0.05)。睡眠障碍冠心病的患病率要高于睡眠良好组(57.5%vs.31.6%,P<0.001),在校正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6.023,95%CI:3.108~11.672,P<0.001)、睡眠障碍(OR=2.970,95%CI:1.618~5.452,P<0.001)、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OR=1.048,95%CI:1.015~1.083,P=0.004)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睡眠障碍会升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加剧清晨血压波动及减慢夜间血压下降速度,睡眠障碍和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吸烟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进一步阐述晨间血压上升速度是否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男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年龄40~79岁,受试者均无糖尿病病史,根据吸烟状况分为不吸烟组(n=100)、戒烟组(n=100)和吸烟组(n=100),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双重逻辑方程模型(double logistic curve-fitting procedure)分析动态血压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比例、高血压病程、血糖、血脂、血肌酐、血尿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吸烟组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24h脉压比不吸烟组和戒烟组高(P<0.05或P<0.01),收缩压白昼平台较戒烟组高(P<0.05)。不吸烟组与戒烟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吸烟组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要高于不吸烟组和戒烟组[(16.5±1.2)比(7.3±0.9)mm Hg/h,P<0.01;(16.5±1.2)比(9.8±0.9)mm Hg/h,P<0.01]。④单因素相关分析示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与收缩压白昼平台、24h脉压有相关性(r=0.151,0.143,P<0.05),不吸烟组及吸烟组收缩压上升速度仅与收缩压白昼平台有相关性(r=0.152,P<0.01;r=0.128,P<0.01)。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上升速度仍与收缩压白昼平台呈正相关(r总=0.232,P<0.01;r不吸烟=0.274,P<0.01;r吸烟=0.283,P<0.01)。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OR=1.326,95%CI1.083~1.624,P=0.006)及收缩压白昼平台水平(OR=1.292,95%CI1.046~1.595,P=0.017)是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期吸烟的男性高血压患者白昼收缩压水平较高,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 h血压。血压晨峰值≥32.6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为晨峰组(42例),血压晨峰值32.6 mm Hg为非晨峰组(144例),并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患者同时具备胸痛、心电图动态变化或心肌酶学变化为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比较2组年龄、动态血压参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结果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患者血压晨峰值、清晨动脉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晨峰组24 h平均动脉压、清晨脉压虽高于非晨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晨峰组患者血压晨峰值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r=0.9),非晨峰组患者血压晨峰值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无相关性(r=0.3)。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冬夏两季清晨血压和动态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入选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硝苯地平组(30mg/d,n=79)和非洛地平组(5mg/d,n=79)。所有患者均于2012年秋季纳入试验,治疗至少8周后分别于冬季和夏季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研究周期为12个月。结果与夏季比较,两组患者冬季24h、日间、夜间平均血压显著增高,清晨血压达标率和动态血压达标率明显降低(均P0.05);尽管夏季两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硝苯地平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以及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冬夏血压差值[(5.5±1.2)、(3.5±1.0)、(4.2±2.2)、(5.6±1.2)mm Hg]明显低于非洛地平组[(9.9±1.3)、(4.7±1.4)、(8.5±1.5)、(7.1±1.2)mm Hg](均P0.05)。硝苯地平组冬季清晨血压和日间收缩压的变异性[(10.3±4.2)、(8.5±3.2)mm Hg]明显低于非洛地平组[(13.3±4.4)、(10.7±3.9)mm Hg](均P0.05)。与非洛地平组相比,硝苯地平组能明显提高冬季清晨血压达标率(58.2%比41.8%,P=0.039)和冬季日间血压达标率(60.8%比43.0%,P=0.026)。另外,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降血压药物类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季节和吸烟史是影响清晨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明显降低冬夏血压差值,减少血压波动,提高冬季清晨血压和日间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320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本研究所有计算采用收缩压进行。清晨收缩压峰值为清晨收缩压-最低收缩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标准,本研究将清晨收缩压峰值≥35mm Hg者归为血压晨峰组(MBPS组,n=140),35mm Hg者为非MBPS组(n=180),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探讨清晨收缩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MBPS组空腹血糖、诊室收缩压水平和非杓型患者比例大于非MBPS组(均P0.05)。清晨收缩压峰值与年龄(r=0.33,P=0.01)、空腹血糖(r=0.32,P0.01)和24h平均收缩压(24hSBP)(r=0.46,P=0.03)相关。在Logsi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年龄(β=0.12,P=0.02)、空腹血糖(β=0.15,P0.01)和24hSBP(β=0.14,P=0.03)是清晨收缩压峰值的影响因素。校正了性别、BMI等已知变量后,年龄(β=0.16,P=0.01)、空腹血糖(β=0.17,P0.01)和24hSBP(β=0.17,P=0.04)与清晨收缩压峰值独立相关。排除糖尿病后,清晨收缩压峰值与空腹血糖(r=0.29,P=0.01)相关;校正了年龄、性别、BMI和24hSBP后,相关性仍然有统计学意义(β=0.24,P0.01)。结论除较大年龄和较高24hSBP外,较高的空腹血糖与清晨收缩压峰值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及老年医学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65例,按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年龄≥80岁)94例、老年组(60~79岁)90例和60岁组81例,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血压节律、3个时段(24h、昼间及夜间)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的特点。结果高龄老年组和老年组杓型血压发生率、24h舒张压、昼间舒张压、昼间平均压、夜间舒张压明显低于60岁组,反杓型血压发生率、24h脉压、昼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脉压明显高于60岁组(P0.05,P0.01);高龄老年组杓型血压发生率及24h、昼间、夜间舒张压明显低于老年组[13.83%vs 26.66%,(66.17±7.39)mm Hg(1mm Hg=0.133kPa)vs (70.39±10.96)mm Hg,(66.90±7.55)mm Hg vs (70.88±11.68)mm Hg,(64.10±8.14)mm Hg vs (68.27±11.86)mm Hg,P0.05,P0.01],24h、夜间脉压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P0.01),昼间收缩压变异明显高于老年组和60岁组,24h收缩压变异高于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24h平均压明显低于60岁组(P0.05)。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表现出血压节律异常、脉压增大、血压变异性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其与动态血压参数特点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将205例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为非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IMT<1.0 mm),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1.0 mm<IMT<1.2 mm),斑块组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合并斑块(IMT≥1.2 mm),应用无创24 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脉压及白天脉压、夜间脉压值,记录其中杓型高血压和非杓型高血压的比例和合并冠心病比例.用各组IMT均值与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白天脉压、夜间脉压及冠心病发生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斑块组和硬化组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白天脉压及夜间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非杓型高血压在对照组中占54.3%,在硬化组占62.9%,斑块组占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冠心病发生率对照组为42.1%,硬化组为53.1%,斑块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MT均值与冠心病发生率及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白天脉压和夜间脉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r=0.878,r=0.487,r=0.514,r=0.469,=0.448,r=0.492,r=0.435,P<0.05).结论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平均收缩压升高、平均脉压增大和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造成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及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形成与冠心病的发生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程度对血压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住院患者319例,依据衰弱指数(FI)分为衰弱组43例,衰弱前期组173例和非衰弱组103例。每3个月电话随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结果 3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及昼间平均收缩压(dSB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衰弱组24hSBP、dSBP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水平最低,其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及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水平明显低于非衰弱组,且衰弱前期组24hSBP、24hDBP、dSBP及dDBP明显低于非衰弱组(P0.05)。FI每增加0.1,患者的全因死亡、总再住院、经急诊再住院及经门诊再住院的风险均明显增加(P0.01)。24hSBP每升高10mm Hg(1mm Hg=0.133kPa),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全因死亡风险均明显下降,dSBP每升高10mm Hg,衰弱组总再住院风险和经门诊再住院风险均明显降低,nDBP每升高10mm Hg,衰弱前期组经急诊再住院风险明显下降(P0.05)。结论不应忽略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程度,用单一降压目标值的方式管理血压。对于衰弱和衰弱前期的老年住院患者,不用或少用降压药物以维持较高水平的血压值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他们在血压和血糖方面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90岁以上患者145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动脉闭塞组75例,非动脉闭塞组70例。2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一般临床资料及血生化。结果动脉闭塞组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体质量指数、服用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比例明显高于非动脉闭塞组[88.0%vs 74.3%,48.0%vs30.0%,(24.0±3.6)kg/m2 vs(22.3±3.9)kg/m2,54.1%vs 28.0%,86.4%vs 69.2%,P0.05]。动脉闭塞组24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明显高于非动脉闭塞组[(133.5±15.7)mm Hg vs(127.5±14.1)mm Hg,(133.4±15.9)mm Hg vs(127.0±14.2)mm Hg,(69.5±14.4)mm Hg vs(63.7±10.6)mm Hg,1mm Hg=0.133kPa,P0.05,P0.01]。结论 90岁以上人群下肢动脉闭塞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建议90岁以上人群仍需要积极控制血压以及体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先后2次头颅CT结果分为水肿扩大组40例和水肿未扩大组32例;监测患者入院后24h动态血压,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舒张压(24hDBP)、收缩压标准差(SBPSD)、舒张压标准差(DBPSD)、24h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分析血压与水肿的关系。结果水肿扩大组的血肿体积[(16.3±3.1)ml vs(10.8±2.5)ml,P=0.003]、24hSBP[(158.4±15.1)mm Hg vs(147.3±14.8)mm Hg,1mm Hg=0.133kPa,P=0.034]、24hDBP[(101.8±9.7)mm Hg vs(92.1±8.9)mm Hg,P=0.017]、SBPSD(P=0.011)、SBPCV(P=0.012)和DBPCV(P=0.044)明显高于水肿未扩大组。24hDBP(OR=1.811,P=0.022)、SBPSD(OR=2.014,P=0.008)、SBPCV(OR=1.994,P=0.018)是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hDBP、SBPSD、SBPCV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不伴房颤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3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房颤组69例及非房颤组614例。记录基线特征、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收缩压变异性中位数9.89mm Hg(1mm Hg=0.133kPa)将入选患者分为高变异性342例和低变异性341例。应用Cox回归方程分析血压变异性对新发房颤的影响。结果房颤组24h收缩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房颤组[(11.13±3.50)mm Hg vs(10.21±3.41)mm Hg,P=0.034],24h舒张压明显低于非房颤组[(67.19±8.16)mm Hg vs(69.33±8.39)mm Hg,P=0.04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24h收缩压变异性、脑出血及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49,95%CI:1.175~3.233,P=0.010;HR=2.983,95%CI:1.075~8.277,P=0.036;HR=2.567,95%CI:1.370~4.810,P=0.003)。结论收缩压变异性升高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指数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住院患者105例,依据衰弱指数评估量表分为衰弱组20例(0.45≤衰弱指数1)、衰弱前期组40例(0.20衰弱指数0.45)及非衰弱组45例(0衰弱指数≤0.20),同时收集人口学资料、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降压药物数量及慢病情况。结果衰弱组24h平均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115.95±12.26)mm Hg vs(124.74±12.96)mm Hg,(124.76±12.19)mm Hg(1mm Hg=0.133kPa),P0.05],昼间平均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衰弱组[(116.63±12.08)mm Hg vs(126.10±14.17)mm Hg,P0.05]。衰弱前期组平均降压药物数量明显高于非衰弱组[(2.13±0.99)种vs(1.42±1.10)种,P0.05]。衰弱指数与年龄、降压药物数量、脑卒中、恶性肿瘤、关节炎、慢性肾脏病、共病数量呈正相关,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衰弱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衰弱患者应适当减少降压药物数量,避免血压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常血压者血压变异性特点及其与血压昼夜节律、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体检中心)检查动态血压的正常血压者1024人。收集动态血压相关数据,分析24h血压标准差(24hBPSD)、白天血压标准差(dBPSD)、夜间血压标准差(nBPSD)、24h血压加权标准差(24hBPWSD)。采用血压标准差、变异系数来表示血压变异性,采用公式[(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按年龄分为40、40~50、50~60、≥60岁。结果正常血压人群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的比例分别为6.0%、47.0%、43.6%、3.4%。正常血压人群24 h收缩压标准差为(12.8±3.4)mm Hg;24 h舒张压标准差为(9.1±2.2)mm Hg;24h收缩压变异系数为0.11±0.03;24h舒张压变异系数0.13±0.03。反杓型、非杓型、杓型、超杓型组24hBPSD、dBPSD、24hBPWSD逐渐增加,除反杓型与非杓型组外,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4组nBP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h、白天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而舒张压标准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较女性血压变异性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血压人群杓型和超杓型血压变异性高于非杓型或反杓型。随着年龄增大,收缩压变异性逐渐增大,而与性别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状况,为糖尿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7年7月至1999年10月在我院诊断的、偶测血压不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43例和4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取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P)、24 h收缩压负荷值(24 h SPL)、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P)、24 h舒张压负荷值(24 h DPL)、白天平均收缩压(dMSP)、白天收缩压负荷值(dSPL)、白天平均舒张压(dMDP)、向天舒张压负荷值(dDPL)、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收缩压负荷值(nSPL)、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和夜间舒张压负荷值(nDPL),对受检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波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的24 h MSP、dMSP、nMSP、24 h SPL、dSPL及nS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非杓型血压及血压波动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4 h MDP、dMDP、nMDP、24 h DPL、dDPL、nD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出现高血压之前已经出现收缩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血压波动,故控制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应首先控制高血压,调整其异常的血压节律.动态血压监测能早期发现血压节律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压正常的糖尿病(DM)患者动态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于宜昌市夷陵医院门诊患者中纳入符合标准的糖尿病(DM)患者121例,根据24 h动态脉压水平分为A组(脉压50 mm Hg,n=42)(1 mm Hg=0.133k Pa)、B组(50 mm Hg≤脉压≤70 mm Hg,n=48)、C组(脉压70 mm Hg,n=31)。结果 以UACR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观察各组动态脉压与UACR水平,探讨动态脉压与DM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相关性。三组患者在传统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早期肾功能指标UACR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年龄、诊室舒张压(DBP)、24 h平均脉压(24 hm PP)、白天平均脉压(dm PP)、夜间平均脉压(nm PP)呈正相关(P0.05),但与诊室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24 h平均脉压(24 hm PP)、夜间平均脉压(nm PP)为UAC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压正常的DM患者,随着脉压差的增大,早期肾功能指标UACR也明显升高,提示动态脉压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性老年高血压(SH)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20例,测量血压及动态血压,其中SH患者80例,为SH组,血压正常老年人158例,为正常组。通过比较两组24 h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24 h-DBP)、24 h脉压(24h P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BPSD)、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等指标分析老年SH患者的BPV特征。结果 SH组24 h-SBP、24 h-DBP和24 h P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H组24 h-SBPSD、24 h-DBPSD、24 h-SBPV和24 h-DBPV分别为(38.5±7.0)mm Hg、(19.0±4.9)mm Hg、(29.2±5.6)%和(23.5±4.3)%,而正常组为(19.1±7.8)mm Hg、(10.0±6.2)mm Hg、(18.1±5.0)%和(14.4±4.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SH患者具有明显的BPV,临床上应该注意对这类患者保持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从而降低BPV,进一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