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两种加温湿化氧疗法对气管切开患者舒适度、痰液粘稠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选取更好的氧疗法。方法:选取已脱离呼吸机的气管切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文丘里面罩加温湿化氧疗法,常规组采用湿化瓶间接湿化氧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痰液粘稠度情况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气道湿化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影响。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常规组的PaO_2、PaCO_2、SaO_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h、治疗24h后,对照组患者的PaO_2、SaO_2均高于常规组(P0.05),PaCO_2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对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进行评价,对照组的气道湿化满意度80.00%高于常规组54.29%(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43%低于常规组40.00%(P0.05)。结论:文丘里加温湿化氧疗法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强排痰能力,维持稳定的血气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纤支镜引导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在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气管插管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纤支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观察组给予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成功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例数、血气分析首次达标所需时间、达到撤机条件所需时间、插管前后气管插管相关指标(pH、PaO_2、PaCO_2、RR、HR)、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成功所需时间、血气分析首次达标所需时间、达到撤机条件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和插管后12、24 h,两组pH值、PaO_2、PaCO_2、RR、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72 h,观察组pH值、PaO_2、PaCO_2、RR、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可以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呼吸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66-69
目的探讨nBiPAP和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作为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给予呼吸机治疗的患儿共52例,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撤机后予nCPAP治疗,治疗组患儿撤机后予nBiPAP治疗,比较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的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及72 h内撤机失败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气胸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无创呼吸支持后1 h、12 h PaO_2较高,PaCO_2较低(P0.05);两组患儿无创呼吸支持后24 h、48 h、72 h PaO_2与48 h、72 h PaC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n BiPAP较n CPAP能明显缩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撤机失败率,患儿氧合状态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显著,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郏县人民医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管内注入PS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pH值]变化,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PaO_2/FiO_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 h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aO_2、PaO_2/FiO_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商丘市妇幼保健院9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目标行为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酸碱度(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用氧时间、留院观察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后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O_2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aCO_2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施以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患儿PaO_2、PaCO_2水平,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54-57+61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作为早产儿气管插管拔管后无创呼吸支持模式的临床应用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NIPPV组(n=32)和NCPAP组(n=33),观察两组撤机失败率、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无创后吸氧时间及总用氧时间,同时检测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OI),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NIPPV组和NCPAP组撤机失败率、无创后吸氧时间和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无创呼吸支持时间为2(1,3)d,明显短于NCPAP组(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前后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治疗后12 h、24 h OI分别为(240.100±31.140)%和(260.040±38.890)%,明显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和NCPAP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NCPAP,早产儿气管插管拔管后应用NIPPV可缩短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陈绪杰 《中医学报》2019,34(2):400-403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作期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6例COPD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76.1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9,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乏力及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_2、PaO_2、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及75%肺活量最大呼吸气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治疗发作期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咳嗽、咳痰、乏力及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提高PaO_2、pH值,降低PaCO_2,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与肾上腺素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患儿46例,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两组患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评定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撤呼吸机平均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4%)低于对照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撤呼吸机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PaCO_2低于对照组,pH、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血气指标PaCO_2低于治疗前,pH、PaO_2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在予以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配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具有显著优势,可在提升患儿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血气指标,缩短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撤呼吸机平均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NRDS患儿84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N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NRDS患儿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何振芬  王轩  贾绍俊 《重庆医学》2021,50(6):977-981
目的 分析超声评估膈肌运动指标对于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ICU于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分为2组,研究组为40例撤机成功的患者,对照组为56例撤机失败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时的呼吸频率、浅快呼吸指数(RSBI)、右侧膈肌位移(DE)、膈肌收缩速度进行检测,并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SBI及膈肌收缩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DE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BI、DE及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失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DE及膈肌收缩速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RSBI.单因素分析表明,RSBI、DE及膈肌收缩速度是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DE及高膈肌收缩速度均为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预后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评估膈肌运动指标对于预测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预测患者撤机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气管切开长期氧疗Ⅲ度痰液黏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观察组40例,使用人工鼻吸氧的对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气道湿化不足2例,对照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气道满意32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比较观察组痰痂形成2例,对照组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气道黏膜出血观察组3例,对照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呼吸湿化治疗仪用于气管切开长期氧疗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人工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茶碱和纳洛酮在新生儿重症疾病伴呼吸抑制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内黄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重症疾病伴呼吸抑制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包括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结果治疗后,两组PaO_2、S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aO_2、S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有助于改善新生儿重症疾病伴呼吸抑制的血气指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ARDS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接受ECMO治疗。比较两组心脏指数(CI)、肺动脉压(PAP)、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I、PAP、PaCO_2、Pa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CI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PAP、PaCO_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PaO_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7.07%,低于对照组的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接受ECMO治疗有助于改善氧代谢指标,调节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经气管内导管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患者拔管后呼吸功能及血氧分压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本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术后带管送入麻醉复苏室复苏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拔管前经气管导管行雾化吸入,对照组不雾化吸入。比较各组麻醉前及拔管后0.5h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前与拔管后PaO_2及PaCO_2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后PaO_2比麻醉前的低,并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患者术后经气管内导管行雾化吸入后拔管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术后低氧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白宇望 《中医学报》2019,34(3):609-611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治疗加重期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肺心病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炎、止咳、平喘等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H值、血气指标(PaCO_2、PaO_2和SaO_2)、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变;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PaCO_2、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容显著小于对照组,而pH值、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加重期肺心病患者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改善呼吸功能和血液循环功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145例气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通气方式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法,观察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法。观察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时间、用氧总时间、住院时间、pH值、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PaO_2/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对比两组患儿出院6个月后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达峰时间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总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O_2、PaO_2/PAO_2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H值、PaO_2、PaO_2/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I、PaCO_2低于治疗前,观察组OI、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复查,观察组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达峰时间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肺出血及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机械通气法比较,高频振荡通气法可缩短气胸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总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稳定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颅脑创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呼吸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呼吸指标PaO_2指标、SaO_2指标、PaCO_2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颅脑创伤患者在对症治疗前提下进行呼吸支持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其PaO_2指标水平、SaO_2指标水平以及PaCO_2指标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吸入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92%,较对照组的87.50%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CO_2、PaO_2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O_2、PaO_2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值得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给氧、湿化气道,观察组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痰痂形成率及拔管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命体征、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1、0.891,P>0.05;t=1.555、0.384、0.804、1.159,P>0.05;t=0.235,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改善明显,C反应蛋白(CRP)降低更显著,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8、3.373,P<0.05;t=10.789、4.728、10.831、6.491,P<0.05;t=3.514,P<0.05)。观察组痰痂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4.865,P&l...  相似文献   

2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528-530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ICU收治的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合度(Sa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变化,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h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PaO_2(kPa)、pH值、PaCO_2(kPa)、SaO_2(%)及PaO_2/Fi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aO_2、pH值、SaO_2及PaO_2/FiO_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pH值、SaO_2及PaO_2/FiO_2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24h时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较治疗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h时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NT-pro BNP及cTnI水平,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