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氧肺动脉高压时血红素氧合酶基因表达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基因在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组织中的表达及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对其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常氧组;低氧肺动脉高压组;血晶素组;锡原卟啉组;低浓度CO组(n=1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进行检测.结果 ①HO-1活性:低氧组、血晶素组、低浓度CO组肺动脉组织HO-1活性以胆红素生成量计算,均升高,其中血晶素组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各组大鼠肺动脉HO-2 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均保持稳定.缺氧组、血晶素组、锡原卟啉组和低浓CO组HO-1 mRN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低浓度CO组升高最明显(P<0.01).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均显著高于缺氧组(P<0.01),而锡原卟啉组低于缺氧组.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低氧组肺动脉内膜、中膜的HO-1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更高,锡原卟啉组和常氧组均有很微弱表达.④原位杂交:低氧组肺动脉3层均加深2~3级,低浓度CO组肺动脉外、中、内膜细胞质均明显加深4级.处理前后HO-2的染色变化不大.结论 低氧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组织HO-1基因的表达升高,可能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mRN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低浓度CO组升高最明显(P<0.01).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均显著高于缺氧组(P<0.01),而锡原卟啉组低于缺氧组.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低氧组肺动脉内膜、中膜的HO-1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更高,锡原卟啉组和常氧组均有很微弱表达.④原位杂交:低氧组肺动脉3层均加深2~3级,低浓度CO组肺动脉外、中、内膜细胞质 明显加深4级.处理前后HO-2的染色变化不大.结论 低氧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组织HO-1基因的表达升高,可能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mRN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低浓度CO组升高最明显(P<0.01).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均显著高于缺氧组(P<0.01),而锡原卟啉组低于缺氧组.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低氧组肺动脉内膜、中膜的HO-1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更高,锡原卟啉组和常氧组均有很微弱表达.④原位杂交:低氧组肺动脉3层均加  相似文献   

2.
血晶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晶素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和血晶素预处理组(n=12)。各组大鼠于制模后12 h处理, 光镜下观察胰腺和肺脏病理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 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肺组织核因子-κB (NF-κB) 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肺间质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组织HO-1 mRNA表达升高(P<0.05),NF-κB活性增强(P<0.05),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晶素预处理显著促进了HO-1 mRNA表达,下调了 NF-κB的表达活性,抑制了TNF-α和IL-6的产生,减轻了胰腺和肺组织的损伤程度,使SAP病情明显缓解。结论:血晶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明显减轻SAP时肺组织损伤,这与其促进HO-1 mRNA表达,从而抑制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慢性间歇低氧(CIH)诱发的大鼠高血压模型,探讨血浆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大鼠血压的关系。方法 1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UC)8只、间歇低氧诱发高血压大鼠组(IH)8只。UC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IH组大鼠每天7 h进行间歇低氧处理28d,以大鼠尾动脉压力值证实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成功。测定2组大鼠血浆VEGF浓度。结果 (1)IH组大鼠血压水平及血浆VEGF水平较UC组升高(P〈0.05)。(2)大鼠血压值和血浆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9,P〈0.05)。结论使用间歇低氧舱制作的大鼠高血压模型血浆VE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刘中洪  冯家龙  蒋涛  冉春雷 《重庆医学》2012,41(30):3132-3133,3137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大鼠颅脑外伤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血晶素组、生理盐水组和锌原卟啉组。采用液压冲击伤复制颅脑外伤的动物模型,伤后予以45mg/100mg体质量腹腔注射诱导剂血晶素、抑制剂锌原卟啉、生理盐水干预HO-1的表达。SP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O-1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以及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血晶素组HO-1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和锌原卟啉组显著增加(P<0.01)。血晶素组Bcl-2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和锌原卟啉组显著增加(P<0.01)。同时,血晶素组凋亡指数较生理盐水组和锌原卟啉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HO-1在颅脑外伤中的表达,具有上调Bcl-2的表达,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晶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Wistar大鼠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功建立成年Wistar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于全脑缺血10 min再灌注24、48、72 h 3个时相点观察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脑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及皮质神经元的作用及变化规律;并于模型成功建立后5 min,1、2 d侧脑室内注射25mg/kg的血晶素,观察血晶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HO-1蛋白表达及皮质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大鼠脑组织HO-1蛋白表达在全脑缺血10 min再灌注48 h达高峰(P<0.05);血晶素可促进脑HO-1蛋白表达(P<0.05),并减轻了全脑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皮质损害.结论血晶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上调脑HO-1蛋白表达,启动一系列的内源性的神经保护机制来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CO作用后大鼠肺血管细胞增殖和凋亡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CO和低氧作用后大鼠肺血管细胞增殖和凋亡状况,探讨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末端标记及Western杂交等方法检测常压低氧大鼠肺血管壁细胞增殖,凋亡及c-myc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正常组,低氧和锡原卟啉组,低浓度CO和血晶素组大鼠肺动脉均存在增殖和凋亡的阳性细胞,两类细胞在肺内呈不均匀散在分布,低氧和锡原卟啉组大鼠肺血管增殖细胞数显著升高而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细胞增殖凋亡比值分别为对照组的5倍或4倍,而低浓度CO和血晶素组肺血管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系数均显著增加,细胞增殖凋亡比值均为1.2,c-myc在低氧和锡原卟啉组大鼠肺内表达显著增加,在低浓度CO和血晶素组大鼠肺内表达减少。结论:增殖和凋亡现象共存在于正常和处理大鼠的肺血管细胞中,也许c-myc等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了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衡,进而调节了慢性低氧肺血管结构的改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能否减轻随后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脉50min/再灌注24h的动物模型,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血晶素处理组(皮下注射血晶素30mg/(kg·d),连续2d),检测肾组织中HO-1蛋白表达及HO-1活力、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血晶素明显诱导了肾内HO-1表达并使其活力增加,与I/R组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Cr,BUN,MDA升高(P<0.05),TAOC降低(P<0.05),组织学损伤严重。在I/R前血晶素诱导HO-1表达可逆转上述病理改变(P<0.05)。结论肾内HO-1的诱导表达可明显改善大鼠随后的I/R性肾损伤,作用机制与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经复苏、传代培养后用于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HO-1诱导组、HO-1抑制组,后两组分别加用血晶素、锌原卟啉Ⅸ与细胞共同孵育,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表达量,并检测HO-1活力;用MTT法检测RASMC增殖能力。同时,还观察了血晶素、锌原卟啉Ⅸ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上调HO-1蛋白表达及升高HO-1活力能显著抑制血清刺激的RASMC增殖,反之,抑制HO-1蛋白表达及其活力则增强血清刺激的RASMC增殖。实验浓度的血晶素、锌原卟啉Ⅸ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HO-1蛋白高表达能有效抑制RASMC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间歇低氧模裂并观察对大鼠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组(IH)、实验对照组(SC)和空白对照组(UC),每组24只:IH组循环交替给予氮气和压缩空气; SC组循环给予压缩空气;UC组不予任何处理.分别于实验后第7、21、42天测定:(1)血浆t-PA和PAI-1水平;(2)组织t-PA和PAI-1mRNA表达水平.结果:(1)IH组血浆t-PA活性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与UC和SC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IH组血浆PAI-1活性第7、21和42天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2)IH组组织t-PA mRNA表达以及肾脏和主动脉组织PAI-1 mRNA表达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IH大鼠心肌组织、肝脏组织PAI-1 mRNA表达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与两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在本实验慢性间歇低氧条件下,对大鼠血浆t-PA和PAI-1水平、组织t-PA和PAI-1mRNA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相关凋亡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bcl-1、bax、Fas、FasL凋亡相关基因在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低氧肺动脉高压组;血晶素组;锡原卟啉;低浓度CO组;每组12只。采用组织的原位细胞凋亡、DNA片段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低浓度CO组和血晶素组肺组织有典型的DNA梯带,bcl-2、bax、Fas、FasL免疫组化显示的表达呈强棕黄色,比低氧组均显著升高,原位杂交可见,低浓度CO组和血晶素组肺内支气管和小血管壁细胞胞浆呈强的紫蓝色,bcl-2基因呈棕黄色,比低氧组降低,原位杂交可见呈紫蓝色,结论 CO可以调节bcl-2、bax、Fas、和FasL凋亡基因的表达,而这些凋亡基因又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低氧肺动脉高压肺组织的细胞凋亡的调节,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31-34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间歇低氧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及4个间歇低氧组(IH1,IH2,IH3,IH4),其低氧频率分别为10次/h、20次/h、30次/h、40次/h。测定实验前后大鼠动脉收缩压、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结果 (1)各组大鼠实验前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周实验结束后,各IH组SBP较实验前和NC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随着间歇低氧频率的增加,各IH组大鼠血压逐渐升高,但IH4组较IH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C组SBP较实验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IH组血清ET-1水平较NC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随着间歇低氧频率的增加,血清ET-1水平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IH4组与IH3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慢性间歇低氧致高血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间歇低氧频率增高,血压升高及内皮损伤加重,但并非频率越高,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氯高铁血红素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5/6肾切除法建立CRF模型,研究分为3组(1)假手术组(sham组)、(2)慢性肾衰组(CRF组)、(3)氯高铁血红素组(hemin组).观察术后第10周(即给药后第8周)各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蛋白、血红蛋白及术后第4,6,8和10周血压等指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和分布;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浆内源性CO的水平;放免法检测肾组织和血浆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与CRF组相比,hemin组在术后第6,8和10周均出现显著的血压下降(P<0.05).同时,在术后第10周hemin组比CRF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贫血明显改善(P<0.05);肾组织中HO-1表达明显增加,血浆中内源性CO水平明显升高,肾组织和血浆中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hemin组具有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作用,这种作用与hemin诱导肾脏HO-1表达、增加血浆CO浓度,降低肾组织和血浆中的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DM)对大鼠脑皮质及海马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色拉油)、低剂量DM组(腹腔注射1.25mg/kg DM)、高剂量DM组(腹腔注射12.5mg/kg DM),连续染毒5d,末次染毒24h后以原位杂交法测定皮质及海马HO-1 mRNA的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测定HO-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剂量DM组HO-1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而HO-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则在低剂量DM组、高剂量DM组大鼠均明显增高(P〈0.05),并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溴氰菊酯可诱导大鼠脑皮质及海马HO-1表达增加,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O-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HO-1 mRNA的表达及CO含量影响,以探讨NO对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HO/CO)体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与10-3 molL-1和10-4 mol*L-1的SNP在常氧及低氧12和24 h条件下共同孵育.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对大鼠PASMC HO-1 mRNA表达进行检测,并用分光光度计检测PASMC培养液中CO与NO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氧使大鼠PASMC HO-1 mRNA的表达及CO含量呈一致性增高.给予SNP,HO-1 mRNA的表达在常氧及低氧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高趋势,并伴随CO含量的一致性改变.结论:外源性NO能够诱导常氧及低氧大鼠PASMC HO-1 mRNA的表达,使PASMC CO释放增多,上调HO/CO体系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HO-1对氧糖剥夺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运动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7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培养组(C组)、正常培养+血晶素组(C+H组)、氧糖剥夺组(D组)、氧糖剥夺+血晶素组(D+H组).C组正常培养方法 培养.C+H组在正常培养的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血晶素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后按正常培养24 h.D组神经元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D+H组神经元用10μmol/L血晶素处理24 h后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细胞存活率,HO-1-mRNA表达,HO-1、Mirol、Miro2和Milton蛋白表达,神经元凋亡的检测.结果 C+H组神经元H0-1-mRNA和HO-1表达高于C组(P<0.01),Mirol、Mirio2和Milton蛋白表达高于C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神经元HO-1-mRNA和HO-1表达高于C组(P<0.01),Mirol、Miro2和Milton蛋白高于C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低于C组(P<0.01),神经元凋亡率高于C组(P<0.01);D+H组神经元HO-1-mRNA和HO-1表达高于D组(P<0.01),Mirol、Miro2和Milton蛋白高于D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高于D组(P<0.01),神经元凋亡率低于D组(P<0.01).结论 HO-1增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运动调节蛋白Mirol、Miro2和Milton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热暴露对大鼠应激器官重量和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和皮质醇(cortisol,Cor)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70 protein,HSP70)含量以及下丘脑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harides,LBP)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热暴露组(HE)及枸杞多糖干预组(HL)。对照组置于24℃人工环境下饲养,热暴露组与枸杞多糖干预组均置于32℃的人工环境中。经14d热暴露后,取脾脏、肝脏、胸腺、下丘脑器官精确称重;检测血浆中CRH、Cor和HSP70的含量;测定大鼠下丘脑NPY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暴露组和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的肝脏器官相对重量明显降低(P<0.05),血浆CRH、Cor及HSP70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热暴露组大鼠NPY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热暴露组比较,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的血浆HSP70含量升高(P<0.05),NPY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3组大鼠脾脏、胸腺和下丘脑的器官相对重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使应激大鼠血浆中热休克蛋白70含量升高,下丘脑NPY mRNA表达下调,因此枸杞多糖对热暴露环境下的机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模拟海拔4000米的常温、低氧氧舱中(0天、1天、7天和21天),每天8小时,应用半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白色脂肪组织(WAT)中UCP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置于低氧环境21天后,其WAT中UCP2 mRNA的表达水平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结论 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UCP2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UCP2 mRNA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对间歇性低氧改变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高热惊厥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体系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体系与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 FC)的关系.方法: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FC,隔日诱导惊厥1次,共诱导10次.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2组:37.0 ℃水浴正常对照组(n=12),高热处理(44.5 ℃热水浴)组(n=33),高热处理组又分出高热未惊厥组(FC=0,n=13)和FC组(FC≥6次,n=16).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HO-1 mRNA的变化,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左侧颞叶皮层和海马组织匀浆及血浆中CO含量.结果: FC组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HO-1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热未惊厥组(P<0.01),FC组脑组织匀浆及血浆中CO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热未惊厥组(P<0.05,P<0.01).结论:热水浴诱导大鼠FC可导致HO-1 mRNA表达的增高,并使CO产生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大鼠模型观察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hypoxia,CIH)对肝的损伤以及对肝趋化因子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间歇低氧大鼠模型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CIH的病理生理过程。30只雄性Spraq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慢性间歇低氧组、s%慢性间歇低氧复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5%慢性间歇低氧组给予间歇性低氧处理3周,低氧频率均为20次/h,每次循环180s,8h/d;s%慢性间歇低氧复氧组给予间歇性低氧处理3周,低氧频率均为20次/h,每次循环180s,8h/d,3周后继续正常气体环境饲养3周。处死大鼠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各组大鼠肝fractalkine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慢性间歇低氧组和5%慢性间歇低氧复氧组大鼠肝脂肪变程度及炎症反应均增加(均P〈0.01);s%慢性间歇低氧复氧组大鼠肝损伤较5%慢性间歇低氧组显著减轻(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慢性间歇低氧组和5%慢性间歇低氧复氧组大鼠肝组织fractalkine表达均显著增强(均P〈O.01);5%慢性间歇低氧复氧组较5%慢性间歇低氧组显著减弱(P〈0.01)。结论:CIH可诱导大鼠肝组织损伤及大鼠肝组织趋化因子fractalkine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L-半胱氨酸(L-cys)增加内源性H2S对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大鼠高血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氧(Control)组、慢性间歇性低氧(CIH)组、正常氧L-cys干预(Control+ L-cys)组和慢性间歇性低氧L-cys干预(CIH+ L-cys)组.CIH组和CIH+ L-cys组大鼠放入低氧仓进行间歇性低氧处理,每天8h,连续15 d.L-cys干预组每天给予L-cys(10 mg/kg)灌胃.用无创套尾法测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系统在体记录大鼠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ELISA法测量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H2S含量和CSE、CBS活性.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间歇性低氧15 d后,CIH组大鼠SBP、RSNA,血浆中NE水平较升高,而血浆中H2S水平降低;应用L-cys可增加CIH大鼠血浆中H2S水平,显著抑制间歇性低氧引起的血压升高和交感神经活动过度激活.结论 L-cys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H2S改善间歇性低氧引起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