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变化。方法按照临床诊断和分型标准将手足口患儿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三组,同时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静脉血,分别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白介素-13(IL-13)和干扰素-γ(IFN-γ);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的相对含量。结果(1)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变化:手足口三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gG、IgA、IgM、IL-13和IFN-γ都增高,除普通型的IgG、IgA没有统计学意义以外,其它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足口三型之间比较,随着病情的加重,五项指标的浓度也不断增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细胞免疫的变化:普通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CD8+稍微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6+56+、CD19+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两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CD3+、CD4+、CD8+、CD16+56+的含量都显著降低,而CD19+显著增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的比值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三型之间比较,随着病情的加重,CD3+、CD4+、CD8+、CD16+56+的含量的不断降低,而CD19+不断增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71感染所致 HFMD患儿出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先天性免疫功能紊乱,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方法采集37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包括皮肤黏膜型20例、神经系统损害型17例。以同期2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皮肤黏膜型及神经系统受累型两组的血清IgG、IgA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2.18、2.45、2.58、3.29,P均<0.05),而IgM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2.44、2.28,P均<0.05),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F分别=1.38、0.48,P均>0.05)。皮肤黏膜型和神经系统受累型的患儿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5、1.05、0.34,P均>0.05)。结论 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应答存在异常,但与感染后病情轻重及不同临床转归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於宙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5)
目的 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2~6月收治住院的77例经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确诊的手足口病(EV71型)患儿完整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观察及护理方面的初步经验.结果 77例手足口病患儿中,71例轻症患儿痊愈出院.6例重症患儿,4例转送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2例在本院抢救治疗14 d治愈.结论 对手足口病(EV71型)患儿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密切观察,早期治疗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我院接收的100例患儿,经过几种不同的检验方法确诊是否患有手足口病,通过研究检验结果,分析快速检验对临床治疗的实用意义。使用胶体金卡片法快速检验手足口病,为及时隔离治疗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为及时治疗赢得了时间。手足口病可以威胁到儿童健康,传染性、流行性强而且发病较快,病情变化复杂,选用快速易行的检测方式,快速筛查确诊,对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入院的155例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性并发症护理。[结果]155例病人住院时间为8.7 d±2.1 d,除2例迅速发展为脑干脑炎致死以外,均转好或痊愈出院。[结论]给予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针对并发症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1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 HFMD患儿分为三组:普通型22例,重症型19例,危重型4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中的甲状腺素:T3、T4、TSH、FT3,FT4水平并比较。结果 三组患儿血清中 T3、T4、FT4、TSH、FT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EV71感染 HFMD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病毒[1]。EV71不仅可引起手足口病,而且还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瘫痪、脑脊髓炎、肺水肿及循环障碍,极易导致死亡。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EV71阳性重症手足口病151例,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浦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
本文统计了自2010年3月开始我科救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的18例极重症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情况,总结了护理措施.18例患儿除2例死亡,4例发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或好转出院.对EV71所致极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密切观察,早期治疗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自2008年安徽阜阳暴发手足口病疫情开始,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即成立了手足口病收治病区和重症监护室,江苏省卫生厅领导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救治小组,建立高效的应急机制,负责承担江苏省所有重症患儿的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病毒载量拷贝数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7月实验室确诊为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154例,其中重症109例,普通型45例。采集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比较分析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与普通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毒载量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高热天数及体温峰值上的差异。结果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与普通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在病毒载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热天数及体温峰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病毒载量拷贝数与病情轻重程度无关;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及发热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无关;而小年龄、男性患儿更易发生重症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以手、足、口多发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自限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具有噬神经性,可引起患儿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本文将对EV71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进行讨论,以便更加深入了解EV71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手足口病EV71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今年3月上旬,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少数伴有脑、心、肺严重损害。经卫生部、安徽省和阜阳市专家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定该病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截至目前患儿死亡人数已增加到19人,感染人数增至数百人,存在传播扩散的威胁。EV71本身是肠道病毒71型,这个病毒是引起称之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体之一,手足口病这个病传染性比较强,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如美国、英国、日本,包括台湾地区与香港也有.在前些年国内也出现过类似的疫情。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上旬,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少数伴有脑、心、肺严重损害。经卫生部、安徽省和阜阳市专家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定该病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截至目前患儿死亡人数已增加到19人,感染人数增至数百人,存在传播扩散的威胁。EV71本身是肠道病毒71型,这个病毒是引起称之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体之一,手足口病这个病传染性比较强,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如美国、英国、日本,包括台湾地区与香港也有.在前些年国内也出现过类似的疫情。 相似文献
13.
总结6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引起的各项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总结6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引起的各项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病原体EV71病毒的分离方法。方法:取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经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后用0.22μm滤膜过滤,将悬液接种于Vero细胞。通过EV71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分析、电镜分析、EV71病毒特异性核酸及蛋白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来鉴定病毒分离和致病效果。检测病毒悬液对于宿主细胞Vero增殖抑制的效果。结果:标本悬液接种Vero细胞48h后出现CPE。收集感染细胞的培养基上清液,连续感染2次,均出现同样的CPE。电镜检测发现在感染组Vero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周围均有大量聚集的病毒颗粒。EV71特异性核酸RT-PCR检测证实,感染组Vero细胞中可以扩增出EV71病毒特异性的核酸条带。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在感染组细胞中有高表达EV71特异性抗原蛋白,而未感染组细胞不表达该病毒抗原。MTT检测结果显示,EV71病毒显著抑制宿主细胞Vero的体外增殖和生长,并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成功分离出人手足口病致微生物EV71病毒株(该EV71病毒株编号为EV71-Tj-100623)。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法测定70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其中普通型50例,重症型20例)和1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水平,并分析其与血糖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E、E、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Ev71感染组的血清N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Ev71感染组(P〈0.05),但两组间血清E和DA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重症EV71感染组的血糖和白细胞水平、头颅和上颈髓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普通EV71感染组(P〈0.05)。重症EV71感染患儿的血清NE水平与血糖、白细胞计数及头颅和上颈髓MRI病变之间均呈正相关,而血清E和DA水平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儿茶酚胺水平显著增加,其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作为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指标。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血清EV71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EV71抗体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常州市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EV71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272 例手足口病(其中10例重症病例)患者急性期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其EV71-IgM抗体.结果 272例血清标本中125例检出EV71-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6.0%,10例重症病例均为EV... 相似文献
19.
王倩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5):1728-1729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个别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HFMD在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治疗肠道病毒71(EV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治疗的EV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30%,高于对照组的69.84%(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皮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治疗EV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症状恢复,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