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疫苗接种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趋势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定量评估1949-2019年石家庄市乙脑年发病率变化趋势。  结果  1949-1968年,石家庄市乙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β1=0.19, t=-2.01, P=0.048)。1969-2019年适龄人群疫苗接种,乙脑发病率当年下降(β2=-7.83, t=-2.97, P=0.004);长期下降斜率均值(β13)为-0.04/10万(t=-3.24, P=0.002);疫情暴发流行致人群发病率上升(β4=3.87, t=2.36, P=0.007)。其中免疫规划前阶段(1969-2007年),接种当年发病率下降(β2=-7.22, t=-2.98, P=0.019);持续长期下降斜率为0.29(t=-2.73, P=0.008);疫情暴发流行对人群发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β4=4.65, t=0.72, P=0.476)。免疫规划期(2008-2019年)与免疫规划前期相比,当年发病率下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β2=-2.89, t=-1.56, P=0.169);免疫规划期,发病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β3=-0.03, t=-1.16, P=0.252);暴发流行升高了人群发病率(β4=3.62, t=4.21, P=0.001)。  结论  疫苗接种致石家庄市乙脑疫情明显下降,防控效果显著。但受发病人群年龄后移影响,免疫策略也需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卫辉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卫辉市1965年-2004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卫辉市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自1973年接种乙脑疫苗后,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发病数农村明显多于城镇,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峰,发病多为10岁以下少年儿童。结论防制乙脑应采取预防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的重点为农村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3.
仙居县198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仙居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发病情况,为今后乙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仙居县1981-2006年乙脑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仙居县1981-2006年共报告乙脑病例72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为0.64/10万,死亡率为0.03/10万。病例主要集中于7-8月份,占总发病数的87.5%;年龄以2~7岁为主,占总发病数的55.56%;职业以散居儿童、学生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7.78%;病例发病呈散发状态。结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仙居县乙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的广泛开展密切相关。加强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是乙脑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南昌市1985~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南昌市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的流行情况 ,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南昌市1 985~ 2 0 0 2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南昌市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自 1 991年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 ,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 ,发病数农村明显多于城区 ,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峰 ,发病多为 1 0岁以下儿童。结论 防制乙脑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的重点为农村地区 1 0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乙型脑炎(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对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1987-2019年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资料, 并利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分析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1987-2019年甘肃省乙脑年报告发病率平均为0.448/10万, 甘肃省将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 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水平变化量为-2.223/10万(t=-2.90, P=0.007), 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斜率变化量为0.082(t=2.87, P=0.008), 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斜率为0.071(β1+β3=0.071)。结论乙脑疫苗在甘肃省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但仍出现了乙脑暴发。甘肃省应及时调整乙脑疫苗的免疫策略, 继续重视儿童青少年疫苗接种, 加强成年人群特别是甘肃省东南部农村地区成年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县1960-2013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60-2013年高县累计报告乙脑629例,死亡57例,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0/10万和0.25/10万,1972-2013年各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9.22,P〈0.01)。疫苗使用前期,发生3次暴发流行,总发病率为5.56/10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趋势χ2=77.22,P〈0.01);疫苗使用初期,总发病率为2.23/10万,与疫苗使用前期相比,发病下降71.82%,总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趋势χ2=14.82,P〈0.01);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期,总发病率为1.73/10万,1990-1994年与疫苗使用初期相比,发病率下降7.18%;规范门诊接种期,总发病率为1.04/10万,2004-2013年与冷链运转期相比,发病率下降20.44%。发病高峰在8-9月,占病例总数的75.83%。病例集中在7岁以下,占病例总数的64.39%。男女性别比为1.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0,P〈0.01)。发病最多的是散居儿童,其次是托幼儿童和学生,共占病例总数的85.85%。结论高县乙脑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提示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发病高于女性,7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是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接种和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1995~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浙江省1995~2004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浙江省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峰,发病多为<10岁儿童。结论防制乙脑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的重点为<10岁儿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2018年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Live,JEV-L)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JEV-L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接种JEV-L后AEFI个案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报告接种JEV-L后AEFI 1510例,报告发生率73.4 /10万;50%发生在5-8月;男女性别比1.1〖DK〗∶1;91.52%为8-23月儿童;一般反应1484例,报告发生率72.1/10万,异常反应20例,报告发生率1.0/10万;一般反应以发热为主,报告发生率67.3/10万,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报告发生率0.8/10万;98.5%发生在接种后1d内;99.7%治愈,0.3%好转。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AEFI监测敏感性高,JEV-L预防接种安全性较好,需重点关注接种后24小时内发热和过敏性皮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956-2018年阆中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6-2018年阆中市乙脑疫情数据、工作报表,根据乙脑疫苗免疫发展历程,将1956-2018年划分为疫苗使用前阶段(1956-1970年) 、推广使用乙脑灭活疫苗阶段(1971-1988年) 、推广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阶段(1989-2007年 ),扩大免疫规划阶段(2008-2018年 )4个阶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脑的发病和死亡变化情况。结果 1956-2018年阆中市累计报告乙脑2234例,死亡28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4 /105,死亡率为0.58/105,病死率 12.71%。 各阶段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7/105,8.78 /105,1.47 /105和0.38/105,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1470.20,P<0.001)。病例年龄以1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6.91% 。季节以7~9月为发病高峰,占93.29%。2004-2018 年病例疫苗接种史无及不详儿童占77.41%。结论 近年来,阆中市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免疫儿童仍是乙脑发病的高危人群,仍应加强以预防接种为主,主动监测和健康教育,防蚊、灭蚊、环境卫生治理爱国卫生运动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A14-14-2株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JEV-L)在小鼠体内的细胞免疫持久性。方法以SA14-14-2株JEV-L0.1ml皮下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第14d和1、3、6、12个月处死,取脾脏,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ELISPOT)检测脾淋巴细胞经JEV-L抗原刺激后分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的水平,同时分离血清,混合后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另一组相同免疫的小鼠于免疫后各时间点以P3毒株进行腹腔攻击,观察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JEV-L免疫后14d细胞免疫水平达到高峰,持续1~3个月后开始略有下降,免疫后3~12个月的脾细胞IFN-γ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FC)和IL-2SFC数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小鼠中和抗体水平在3个月内由1:20增加到1:80,12个月内仍维持在1:40。12个月内JEV-L免疫的小鼠均能很好地抵御乙脑强毒株病毒的腹腔攻击。结论 SA14-14-2株JEV-L能同时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细胞免疫至少能维持12个月,JEV-L产生的保护效果也至少能持续12个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A14-14-2株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JEV-L)和乙脑灭活疫苗(Inactivate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JEV-I),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SA14-14-2株JEV-L和SA14-14-2株JEV-I进行比较实验。以原倍、10-3、10-4、10-5稀释度JEV-L于0d一次,JEV-I于0、7d两次皮下免疫BALB/c小鼠,初次免疫后第14d处死,取脾脏,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ELISPOT)检测脾淋巴细胞经JEV-L抗原刺激后分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的水平;同时分离血清,混合后检测乙脑特异性IgG1、IgG2a和中和抗体水平。另一组相同免疫的小鼠,于免疫后14d以P3毒株进行腹腔攻击,观察疫苗保护效果。结果与SA14-14-2株JEV-I相比,JEV-L免疫小鼠可产生更多数量的IFN-γ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FC)和IL-2SFC,原倍JEV-L可同时诱导IgG2a和IgG1抗体,而JEV-I免疫小鼠后只产生极少量的IFN-γSFC和IL-2SFC,并只能诱导IgG1抗体。JEV-L保护效果优于JEV-I,其稀释至10-3和10-4时中和抗体呈较低水平,但细胞免疫水平较强,并可保护90%和50%的小鼠免受致死剂量乙脑病毒的攻击。结论 SA14-14-2株JEV-L能同时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两者均在保护小鼠免受致死剂量乙脑病毒攻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JEV-I仅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反应,保护效果较JEV-L差。  相似文献   

12.
1959~2004年泰安市乙脑发病季节分布特点的圆形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安市乙脑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探讨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前后和不同发病率时期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以指导今后的防制工作.[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方法对泰安市1959~2004年乙脑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泰安市1959~2004年乙脑平均发病高峰日为8月27 日,高峰期为8月4日至9月19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前、接种初期和程序接种期,乙脑发病的集中度r值由0.938逐渐减少至0.905,s值增大,不同阶段发病高峰日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脑发病率为<1/10万、1/10万~、10/10万~、30/10万以上4个时期乙脑发病的r值由0.861逐渐增大到0.958,s值由31.32减小到16.80,不同阶段发病高峰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泰安市乙脑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随着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乙脑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发病的高峰日提前,高峰期延长.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湖北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流行特征 ,探讨其防制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湖北省1961~ 2 0 0 0年乙脑发病数、病死数、发病率、病死率等资料 ,并利用个案调查和实验方法调查乙脑流行与发病特点及三间分布。结果 湖北省各地区均有乙脑发病 ,其中 <6岁年龄组乙脑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 68.74% ,6~ 10岁年龄组占2 7.93 % ;7~ 8月份乙脑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 74.3 3 %。结论 湖北省乙脑发病率呈波动性的下降趋势 ,但由于该病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广泛存在 ,应采取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控制儿童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进行综合评判分类,并对全国未来发病趋势进行预测,为降低乙脑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各省1992-2011年乙脑发病率数据;采用Q型聚类分析对我国各省乙脑发病率进行综合评判分类,应用GM(1,1)模型对全国未来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国乙脑高发省份为贵州、重庆、云南、河南、四川、安徽、陕西等省(直辖市),其余省聚为一类,发病率较低;我国乙脑发病近年呈下降趋势,GM(1,1)模型预测得到乙脑发病的趋势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进一步预测2012-2014年乙脑的发病率分别为0.24/10万、0.22/10万、0.20/10万.结论 我国乙脑的未来发病仍呈下降趋势,乙脑发病存在明显的高发区,应对该地区进一步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70岁人群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JEV-L)的免疫原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非随机、非对照的观察研究在宁夏北部地区招募2-70岁且血清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阴性的健康人群,接种1剂次JEV-L;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后1个月血清乙脑病毒中和抗体,分析抗体阳转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1剂次JEV-L免疫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转率为68.28%(99/145),其中2-10岁、11-20岁、21-40岁、41-70岁年龄组分别为90.32%、78.26%、66.67%、54.10%,乙脑流行区、低流行区分别为73.45%、50.00%,既往有、无乙脑疫苗免疫史者分别为83.33%、62.14%。多因素分析显示地区流行强度和既往乙脑疫苗免疫史是抗体阳转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1剂次JEV-L在乙脑流行区或既往有乙脑疫苗免疫史的2-70岁人群中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前后乙脑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以指导今后的防制工作.方法 应用圆形分布方法对广西1960~2010年乙脑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前、疫苗推广期和计划免疫管理期,3个不同时期乙脑发病的平均角(α)分别为188.592°,181.88°和180.961°,高峰日分别为7月10日,7月3日和7月2日,高峰期分别为6月9日~8月10日,6月1日~8月5日,6月2日~8月1日,集中度r值由0.869逐渐减少至0.845,s值在计划免疫管理期最小,不同阶段发病高峰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乙脑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随着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乙脑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发病的高峰日提前,高峰期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8 - 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2008 - 2017年实验室确诊的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的描述分析。结果 2008 - 2017年济南市共报告乙脑病例146例,年均发病率为0.2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 = 12.23,P<0.01)。所辖的10个区县均有乙脑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前5位的是章丘(0.41/10万)、济阳(0.40/10万)、商河(0.33/10万)、平阴(0.20/10万)、天桥(0.19/10万),发病数占全市79.45%。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8 - 10月,占总病例数的92.47%。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80∶1。病例以15岁以上人群为主,职业构成主要为农民(47.95%)、学生(17.12%)和散居儿童(8.90%)。有全程免疫史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10.96%,无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占80.14%。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18.49%的病例死亡,8.22%留有后遗症。结论 济南市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后移,5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最多。建议在保持适龄儿童高接种率水平的基础上,针对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蒋凤  张丽  刘铭  朱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2925-2927
[目的]分析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探讨防制策略。[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贵州省乙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贵州省共报告4676例乙脑病例,死亡234例。2007、2008年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乙脑在贵州省高度散在发病。发病时间以7、8月为高峰。0~14岁占发病总数的94.56%~97.78%,2004~2006年与2007~2008年0~14岁(或≥15岁)发病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3,P=0.001)。散居儿童和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9.07%~94.47%。[结论]贵州省乙脑发病率高,病例呈高度散在分布,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0~14岁儿童是易感人群。乙脑疫苗强化免疫有效地降低贵州省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04-2010年广西乙脑发病的季节性,并用趋势检验法分析乙脑发病趋势。结果 2004-2010年广西乙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5月发病人数开始增多,6-7月达高峰,8月开始下降;每年乙脑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P<0.01),各年发病高峰时间均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F=23.20,P<0.01),高峰日在6月19-30日之间,高峰期在5月16日至8月4日之间;7年间广西乙脑发病存在明显下降趋势(χ2=221.06,P<0.01)。结论广西乙脑发病季节性和周期性非常明显,在切实做好乙脑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围绕发病高峰期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时应继续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北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为制定湖北省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3个县(市)开展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分别监测目标人群百白破(DTaP)、麻风(MR)、麻腮风(MMR)、乙脑(JEV-L)、脊灰(OPV)5种疫苗针对疾病的疫苗免疫效果。结果 DTaP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成功率为38.00%、100%、100%,免疫前后,百日咳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8,P0.05),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喉:χ~2=100.00,P0.01;破伤风:χ~2=88.679,P0.01);MR中麻疹、风疹免疫成功率为100%、98.00%,免疫前后,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疹:χ~2=92.308,P0.01;风疹:χ~2=6.737,P0.05);MMR中麻疹、流腮、风疹免疫成功率均为100%,免疫前后,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1,P0.05),流腮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JEV-L中乙脑免疫成功率为76.00%,免疫前后,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45,P0.01);OPV中脊灰免疫成功率为96.00%,免疫后,脊灰Ⅰ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和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5种疫苗免疫成功率总体良好,但有必要优化百日咳菌苗和乙脑疫苗免疫程序,提升疫苗抗体免疫成功率,才能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