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双侧入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穿通式臭氧消融术(Ozone ablation)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12月,采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双侧入路PLDD联合穿通式臭氧治疗,术后3个月和5年随访,记录病变间盘突出物矢状径(Sagittal diameter of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H)与椎管矢状径(Sagittal diameter of vertebral canal,V)比值H/V,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24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手术区神经损害及相应血管、腹部脏器损伤以及手术节段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前后H/V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测量显示无腰椎失稳或滑脱表现,脊柱力学稳定性均未受影响。依据修改后的MacNab腰腿痛手术标准进行评价,术后优良率分别为:3个月88.7%、5年87.1%(P0.05),表明双侧入路PLDD联合穿通式臭氧治疗长期疗效稳定。结论双侧入路PLDD联合穿通式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疗效确切、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研究对比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与臭氧消融术(ozone ablation,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5年分别采用PLDD或O3治疗LDH的患者64例,PLDD组31例,O3组33例,对两种方法治疗后3和12个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变、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疗效评价,PLDD组3个月优良率80.6%、12个月优良率83.9%;O3组3个月优良率72.7%、12个月优良率60.6%。3个月疗效PLDD组与O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个月疗效PLDD组好于O3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疼痛学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3和12个月的VAS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疼痛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较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LDD及O3两种方法安全性高,均是治疗LD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符合标准LDH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32例。治疗组采用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PLDD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7 d、1和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0gue scale,VAS)评价疼痛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程度相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1和6个月治疗组VAS疼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优良率93.9%;对照组优良率71.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近期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缓解疼痛程度无差异;远期疗效比较,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组的疗效优于单纯PLDD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LDH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0~70岁,平均50.3岁。激光治疗能量600~1 000 J/椎间盘。患者在PLDD治疗后7 d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采用改良的Macnab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判定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观察年龄≤50岁组和50岁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术后12个月的临床优良率为83.3%,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组和50岁组,两组的临床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DD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LDH短期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及熥敷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e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LDH患者60例,按联合疗法不同分为三组,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组(A组);PLDD联合熥敷合剂组(B组);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和熥敷合剂组(C组),每组患者20例。记录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和治疗后12个月的疗效,分析各组有效性。结果三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周,1、3、6和12个月VAS疼痛评分比较,C组显著低于A、B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2个月,A、B和C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 05),C组优良率达到95. 0%,明显高于A、B两组(P0. 05)。结论运用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及熥敷合剂治疗LDH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腰椎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LDH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治疗组给予PLDD联合腰椎牵引疗法;对照组给予单纯的PLDD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7 d,1、3、6和12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腰椎功能及疼痛评估,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ODI功能障碍指数和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7 d,1、3和6个月的ODI功能障碍指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疼痛较对照组缓解明显(P0.05),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ODI功能障碍指数及VAS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减低(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7 d疼痛都明显改善,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治疗组优良率93.10%,有效率100.0%;对照组优良率82.8%,有效率96.6%;两组优良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期疗效相比,两种治疗方案在改善腰椎功能和缓解患者疼痛方面,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LDD治疗后,给予腰椎牵引疗法,能在早期更好地促进突出椎间盘的还纳,尽早改善腰椎功能和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e herniation,LDH)疗效。方法符合标准LDH患者67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LDD治疗,治疗组采用PLDD联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和2周、1和2个月随访,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估,术后2个月采用改良的MacN 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及1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组别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ODI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组别术后不同时间点ODI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改良MacN ab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结果比较,治疗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94.1%和100%;对照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9%、97%。结论 PLDD联合针灸治疗LDH短期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并且能够为突出髓核的逐渐回缩提供有利环境,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LDD联合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症状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联合疗法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症状期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PLDD联合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术后1和7d、1、3、6和12个月对患者的下腰痛疗效(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价、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生活质量(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术前和术后评分对比,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和7d、1、3、6和12个月JOA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9.2%、86.5%、81.1%、83.8%和83.8%;ODI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结果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短期内疼痛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PLDD联合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症状期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r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PLDD治疗,术前定位责任椎间盘主要依靠腰椎MRI,显示椎间盘退变或同时伴有高信号区(high intensity zone,HIZ)表现,对显示有退变的椎间盘,在术中进行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反应并进行相关的治疗。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随访,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术前和术后评分对比,观察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改善率。结果经PLDD治疗,术后46例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功能状态明显改善,治疗优良率达到8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LDD治疗盘源性腰痛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并发症少,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激光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6 - 05~ 2009 - 06采用CT定位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6个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优47例,良31例,可9例,差6例.优良率达81.2%.结论:CT定位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操作简单,真正微创,术后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术前采用Pfirrmann分级法对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评估后,进行PLDD治疗。于术前、术后7 d、3和12个月采用VAS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缓解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cnab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其中PfirrmannⅡ组及PfirrmannⅢ组术后3和12个月VAS评分低于术后7 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间比较,PfirrmannⅡ组VAS评分低于PfirrmannⅢ组,PfirrmannⅢ组VAS评分低于PfirrmannⅥ组;术后12个月Pfirnnann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优良率分别为100%,76.4%,29.4%;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100.0%,82.4%。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三组患者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价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 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椎间盘退化程度相关,Pfirrmann分级越低者疗效越好,而PfirrmannⅣ级和比其高一级的PfirrmannⅤ级患者不宜行PLDD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PLDD治疗中Pfirrmann分级系统有助于适宜患者的选择及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微创介入手术做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有效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已得到肯定,其中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微创介入手术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自1987年首次在临床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以来,PLDD治疗LDH已有20多年历史,本文就PLDD的研究背景及治疗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PLDD手术的应用现况、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la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严重者可引起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功能障碍,非手术治疗很难治愈,复发率较高,而各种开放性手术对脊柱正常结构都会造成破坏,影响远期疗效。基于LDH导致临床症状出现的病因,利用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的光热效应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PLDD光热效应与LDH机械压迫与炎性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深入地了解PLD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对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穿刺进入突出椎间盘的中心,采用PLDD并注射臭氧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随访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97例中,疗效为优51例;良32例;可9例;无效5例。优良率达85.6%。结论:CT导引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比单一方法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牵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经PLDD(激光波长810 nm,功率10~15 W)治疗效果欠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术后2 d至2个月后追加牵扳手法治疗。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评价疗效。结果优15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可达90%。结论 PLDD联合牵扳手法可显著提高经PLDD治疗后效果欠佳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FBS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FBS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颈性眩晕患者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45~72岁,眩晕均与颈部活动相关.应用脉冲式Nd:YAG激光治疗仪(波长1 064nm),发射能量10J/s,总能量250~500J/间盘,治疗41个间隙.结果 随访时间12~21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评分,优:1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0%.结论 应用PLDD治疗颈性眩晕,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和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术(PLDA)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访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97例。其中经激光治疗患者62例(PLDD组),经等离子消融治疗患者35例(PLDA组)。所有病例均成功穿刺并完成随访。术后根据MacNab标准评定患者手术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对患者术后3、12和24个月时疗效进行分析,两组间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PLDD组疗效优42例,良9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82.3%;PLDA组疗效优22例,良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9%。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PLDD和PLDA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气化减压术(pere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和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256例,行PLDD治疗,激光输出功率10w,脉冲时间1s,脉冲间隔时间1s。术后随访6、18和60个月,比较术前、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height,IH)变化、手术前后疼痛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enab疗效评分法,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术前、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8和60个月满意率(Menab评分优良者)分别为90.3%和86.2%。结论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效果好,同时可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10%~2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损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后不良反应较多。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出多种不同的微创方法。其中,经皮激光汽化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自1987年首次在临床应用以来,已经有30年的历史,对于经皮激光汽化术的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本文就PLDD的发展现状、PLDD治疗LDH的适应证选择、作用机制、手术方法、并发症及其预防、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