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8)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行CAPD患者114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检测血清iPTH水平,按iPTH水平分为300ng/L组36例、150~300ng/L组28例、70~150ng/L组24例和70ng/L组26例。采用ELISA法检测4组血浆IL-6、TNF-α水平,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结果 300ng/L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69.4%)明显高于150~300ng/L组(42.9%)和70~150ng/L组(25.0%)(P0.05),与70ng/L组(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ng/L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70~150ng/L组(P0.05),与150~300ng/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ng/L组和70ng/L组血浆IL-6[(12.74±9.81)、(12.28±8.96)ng/L]、TNF-α[(18.59±11.85)、(17.38±10.24)ng/L]水平和LVMI[(151.62±38.49)、(125.27±41.62)g/m2]明显高于150~300ng/L组[(3.19±1.54)ng/L、(7.28±2.79)ng/L、(117.80±36.04)g/m2](P0.01),300ng/L组与70ng/L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TH与LVMI、IL-6、TNF-α呈正相关(r=0.507,P=0.019;r=0.364,P=0.030;r=0.297,P=0.041),LVMI与IL-6、TNF-α呈正相关(r=0.413,P=0.024;r=0.263,P=0.038)。结论 CAPD患者iPTH与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PTH水平过高或过低患者血浆IL-6、TNF-α水平均增高,IL-6、TNF-α可能参与iPTH引起左心室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腹膜转运特性的关系.方法 69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测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应用改良腹膜平衡试验(PET),按患者腹膜转运类型分高转运组、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及低转运组,同时检测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等,以及测定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肌酐清除率(Ccr),记录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腹膜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例数比低转运和低平均转运多(41/28);高转运组、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低转运组透析龄分别为(39.2±21.8)、(26.6±15.6)、(28.6±14.4)、(45.7±35.0)岁,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8,P<0.05),高转运组透析龄比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长(P均<0.05),低转运组透析龄比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长(P均<0.05);LVMI与4h透析液肌酐与血肌酐比值(D/Pcr)、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9、0.351、0.316,P均<0.0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292,P<0.05);69例CAPD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44例,发生率63.8%,高转运组高于低平均转运组及低转运组(x2值分别为5.455、5.091,P均<0.05).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高转运特性占大多数,有较高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转运者更为明显.D/Pcr、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和低白蛋白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患者中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66例腹膜透析患者,每3个月测定血清iPTH水平,当血清iPTH水平高于300ng/L时使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并每月测定血清iPTH。同时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使用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有32%的患者存在持续性低PTH血症,有42%的患者出现暂时性低PTH血症。持续性低PTH血症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暂时性低PTH血症(P=0.024),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20)。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中低PTH血症发生率较高,且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营养不良的透析患者在使用活性维生素D时应高度注意导致低PTH血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9例规律腹膜透析患者,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收集各项临床指标、血压参数、UCG等,计算老年组腹膜透析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并与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浆白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较非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明显降低(P均〈0.05)。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左心室肥厚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腹膜透析患者(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VMI与收缩压、脉压、血管超负荷指数(VOI)呈正相关,与残余尿量、前白蛋白、KT/V呈负相关(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LVMI与脉压(β=0.782,P〈0.01)、VOI(β=0.517,P〈0.05)呈正相关;与KT/V呈负相关(β=-0.632,P〈0.05)。结论与非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相比,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及腹膜炎,其左心室肥厚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升高,其脉压、血管超负荷指数及KT/V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PD)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但心血管并发症仍是长期PD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尿毒症患者机体容量负荷过多、贫血、高血压、电解质紊乱、尿毒症毒素可引起左心室肥厚(LVH)。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6例P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进行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切除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SHPT患者,分为手术组13例和常规治疗组8例,手术组切除甲状旁腺,于手术前及手术1年后分别化验血清钙(ca)、血清磷(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手术1年后,手术组患者血清Ca、P、CaXP、iPT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t=-3.823、3.873、-4.531、-10.545,均P〈O.01),LVMI由153.7±56.7g/m^2下降到119.5±29.4g/m^2,手术治疗对LVMI、IVST、LVPWT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4.180、4.174、5.959,P=0.048、0.048、0.019),对LVED、LVEF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F=2.662、1.010,P=0.111、0.377)。结论甲状旁腺切除能有效改善尿毒症SHPT患者的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8.
《中国血液净化》2015,(7)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充分性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肾内科随访的CKD5期并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3月的患者86例,根据透析充分与否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4例[尿素清除指数(Kt/V)≥1.7且肌酐清除指数(总Ccr)≥50L/(周?1.73m2)];B组42例[Kt/V1.7且总Ccr50L/(周·1.73m2)]并与44例健康体检者(C组)对照。分别采集病史、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同时测量患者血压。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残余肾肌酐清除率(r GFR)。分析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1A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为139.8±29.7g/m2,显著低于B组178.4±30.5g/m2(F=1.053,P=0.003);A组室间隔厚度(IVST)为11.9±2.01mm,显著低于B组13.5±1.7mm(F=1.396,P=0.012);A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为11.3±2.1mm,显著低于B组13.0±1.8mm(F=1.358,P=0.011);A组左房内径(LAD)为34.2±5.6mm,显著低于B组40.0±6.3mm(F=1.258,P=0.011)。A组收缩功能(EF)为61.4±5.6%,高于B组57.8±7.4%(F=1.754,P=0.041),而2组舒张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78,P=0.821)。2A组与B组相比,A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PTH)显著低于B组(P0.01),收缩压(SPD)、舒张压(DBP)低于B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高于B组(P0.05),残肾Kt/V、r GFR则显著高于B组。其中A组残肾Kt/V占总Kt/V的35%,B组占12%(P0.01)。3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代谢毒素水平、营养不良、贫血、血压及残肾功能对心脏结构与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 充分腹膜透析对改善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有重要意义。适时透析,保护残肾功能,提高透析充分性,可减少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中不同的血压表型与左心室肥厚的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及对左心室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127例CAPD患者,根据诊室测量的肱动脉血压将患者分为4组:正常血压组(46例):收缩压(SBP)140mmHg(1mm Hg=0.133kPa)且舒张压(DBP)90mm Hg;孤立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组(42例):SBP≥140mm Hg且DBP90mm Hg;双期高血压(systolic/diastolic hypertension,SDH)组(39例):SBP≥140mm Hg且DBP≥90mm Hg;孤立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hypertension,IDH)组(0例):SBP140mm Hg且DBP≥90mm Hg。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血生化检查资料,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3组患者的心脏形态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身高2.7标化的LVM)、左心室肥厚(LVH)患病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期早晚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E/A)、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每搏输出量(SV)、心每搏指数(SI)、总外周阻力(TPR)和总外周血管阻力指数(TPRI)等,并将血压表型、体质量指数(BMI)、性别、透析龄、血肌酐(SCr)、TPRI等纳入左心室肥厚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3组间基本资料、血脂状态、贫血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PP),SDH组ISH组正常血压组(P0.01),LVM、LVMI在ISH组和SDH组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LVH的患病率在ISH组为76.2%,在SDH组为71.8%,均高于正常血压组(50.0%,P0.05)。LVEF、LVFS,SDH组和ISH组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LVEDD和LVESD在SDH组和ISH组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E峰在3组间无差异,而A峰在SDH组低于ISH组(P0.01),E/A在SDH组高于ISH组及正常组(P0.01);TPR和TPRI在SDH组高于ISH组和正常血压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ISH组和SDH组患LVH的风险分别是正常血压组的2.01倍和1.74倍;女性患LVH的风险是男性的1.36倍;透析龄每增加一个月患LVH的风险增加0.03倍。结论 CAPD患者中,高血压表型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SDH表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较高,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明显,而ISH表型患者LVH患病率和危险度较高,因此高血压不同表型对心血管损伤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其中ISH压型对心脏重构的影响较大,LVH患病危险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握力与其他营养指标间的关联,以明确握力测量在评估腹膜透析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53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年龄、透析龄、BMI、握力测量数据、人体测量数据、营养评估数据及血生化指标数据,对握力与其他各项指标间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腹膜透析患者的握力平均为(25.71±10.84)kg,握力与性别、年龄、BMI、营养评分、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握力随着年龄、透析龄及营养状况的改变而改变,握力测量数据能反映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方式-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入选透析中心透析龄大于3月的HD患者48例和PD惠者62例,并选取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43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测量血压、血容量、生化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HD患者于透后1小时内检查.PD和CKD患者于每月门诊复诊时空腹状态下检查.结果 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患者的收缩(SBP)(156.7±28.4)mmHg明显高于PD(147.7±20.6)mmHg(P<0.05)和CKD患者(143.4±21.9)mmHg(P<0.01);HD患者透后的细胞外液(ECW)(14.51±2.51)L低于PD(15.67±3.26)L和CKD患者(15.84±3.27)L(P均<0.05);HD患者的LVMI 137.6±38.5显著高于PD 116.2±34.5和CKD患者104.5±30.0(均P<0.01),而PD和CKD患者的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Framingham标准HD、PD、CKD患者LVH发生率分别为68.8%、45.2%、32.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BP、透析方式(HD)、ECW均为LVMI的独立预测因素(r2=0.364,P<0.01).结论HD较PD患者展现出更高更严重的LVH.LVH与高血压、容量超负荷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6)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血压变异和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9月高血压科患者581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肥厚组(n=161)和非肥厚组(n=4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动态血压,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LVH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LVH发生率高于男性(χ~2=4.836,P=0.03),肥厚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肥厚组(t=-11.540,P0.001)。肥厚组诊室收缩压显著高于非肥厚组(t=-3.805,P0.001),两组间24 h收缩压血压负荷、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平均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t2.7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674,P=0.044)、24 h收缩压负荷(OR=1.021,P=0.003)与LVH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的发生与24 h收缩压负荷密切相关,并且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4.
血压水平在昼夜节律的基础上受各种生理、精神因素影响产生明显波动,即产生血压变异。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在清晨,即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最高的水平,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血液净化》2016,(11)
目的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受照顾情况、卫生情况、生活质量和家庭经济状况,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瑞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66例稳定透析、随访规律、腹膜透析时间3个月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展开问卷调查。结合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腹膜透析随访评估和腹膜炎发生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寻找腹膜炎危险因素。结果 16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男性占103例(62.4%),初始透析年龄平均为(57.88±17.31)岁,至2015年12月底期间曾发生腹膜炎者达55人(33.13%)。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54,95%CI 1.007~1.104,P=0.025)、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P=0.033,95%CI 1.003~1.090,OR=1.045)、花费对家庭影响(OR=0.371,95%CI 0.149~0.923,P=0.037)。腹膜炎组与非腹膜炎组相比,透析龄更长(Z=-6.796,P0.001),尿素清除指数(kt/v)(Z=-2.174,P=0.030)、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值更高(Z=-2.286,P=0.022),患者参与社会工作学习的比率更高(P=0.037)。结论本研究中腹膜透析患者的受照顾情况、卫生情况、生活质量基本良好,腹膜透析花费对大部分家庭处于可接受水平;腹膜透析患者初始透析年龄大、透前25-OH-D3较高是腹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观认为腹膜透析支出对家庭经济影响大者腹膜炎发生率低;社会生活的高参与度(患者能正常参与社会工作学习)、透析龄长、腹膜透析溶质清除不足等也可能影响腹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心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心脏超声及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31例,根据CMR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与否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纤维化,并将患者分为心肌纤维化组20例,无心肌纤维化组11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左心室整体扭力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比较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常规二维超声参数,以及心肌肥厚性疾病心肌纤维化组、无心肌纤维化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左心室旋转、扭转参数。分析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与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心肌/左心室心肌质量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肌肥厚性疾病无心肌纤维化组及心肌纤维化组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均明显升高(无心肌纤维化组:t=4.45、7.51、-5.45、-6.79,心肌纤维化组:t=-5.53、-9.84、-5.82、-9.45;P均<0.01);心肌肥厚性疾病心肌纤维化组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较无心肌纤维化组明显升高(t=-2.71、2.36,P均<0.05)。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与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心肌/左心室心肌质量比值呈正相关(r=0.58,P=0.001)。 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有效评估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左心室扭转及旋转,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呈正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为临床检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方法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前后体液分布特点及与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方法入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MHD患者99人,无显性水肿,近期无严重感染、心力衰竭等。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患者透析前后总体液(total body water,TBW)、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water,ECW)和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water,ICW),记录患者透析前血压及超声心动图等数据。应用Pearson分析超滤量与透析前后体液变化的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等的相关因素。结果(1)入选99例MHD患者(男/女:60/39),年龄中位数61.00(47.00~69.00)岁,透析龄中位数63.00(39.00~118.00)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高血压肾损害19例,糖尿病肾病17例,其他22例,病因不详1例。(2)临床评估透析后达到干体质量的患者,经生物电阻抗测量仍有22.2%透析后容量负荷过重。(3)透析前后ΔECW与超滤量高度正相关(r=0.822,P0.001),ΔTBW与超滤量中等强度正相关(r=0.594,P0.001),而ΔICW与超滤量弱度正相关(r=0.210,P=0.037)。(4)透析前ECW/TBW(P=0.023,OR=1.187,95%CI 1.024~1.377)、透析后ECW/TBW(P=0.019,OR=1.156,95%CI 1.024~1.306)、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P=0.021,OR=1.005,95%CI 1.001~1.010)为透析前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5)透析后ECW/体质量(P=0.041,OR=1.196,95%CI 1.007~1.420)、女性(P=0.026,OR=0.358,95%CI 0.145~0.882)、i PTH(P=0.014,OR=1.004,95%CI 1.001~1.006)、透析前高血压(P=0.045,OR=3.177,95%CI 1.026~9.842)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LVH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有高于非LVH组趋势(4.45±1.68比3.86±1.50,t=1.859,P=0.066)。结论容量负荷过重为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高可能与左心室肥厚相关。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和社会功能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对90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中有71例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占78.9%;社会功能缺陷组在MCMQ的面对因子分明显低于社会功能正常组,而屈服因子分则明显高于社会功能正常组;社会功能缺陷分与面对因子分呈明显的负相关,而与屈服因子分则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回避因子分无显著相关。结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的指导,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与背景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背景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为促进其社会回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矫正的恩格尔系数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等对171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29例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占75.4%;影响社会功能的背景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年龄等。结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背景因素的重视,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动脉僵硬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和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采集158名稳定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和生化数据,测定其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作为动脉僵硬度的指标。结果根据血尿酸浓度,患者被分为4组。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有C反应蛋白(CRP)(P<0.05)和CF-PWV(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和CF-PWV明显相关的因素包括收缩压(P<0.05)和尿酸浓度(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浓度(β=-0.300,P=0.001)和钙磷乘积(β=0.179,P=0.027)是CF-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尿酸水平和动脉僵硬度有独立的相关关系。血尿酸浓度升高和动脉僵硬度增加有关,可能参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