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15~24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6个监测县(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5~24岁居民9951人。其中15~19岁居民4088人,占41.1%;20~24岁居民5863人,占58.9%。城市居民3956人,占39.8%;农村居民5995人,占60.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41.9%。15~24岁居民中,仅9.4%的人具备健康素养,城市高于农村(χ2=66.439,P=0.000),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χ2=91.875,P=0.000),女性高于男性(χ2=17.056,P=0.000),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χ2=14.457,P=0.000),高文化程度者高于低文化程度者(χ2=340.577,P=0.000)。针对3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人占20.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2.0%,基本技能素养为13.3%,存在着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高于基本技能素养高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趋势。针对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占33.5%,传染病防治18.6%,慢性病防治10.0%,安全与急救46.1%,基本医疗10.6%,健康信息19.9%;总体上看,存在着安全与急救素养较高、慢性病防治与基本医疗素养较低的趋势。结论我国15~24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明显偏低,应当以行为改变为目的,重点针对青少年健康素养的薄弱环节开展干预活动,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2012年死亡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2012年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国家《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和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居民粗死亡率为590.47/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1 798.55,P0.001);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χ2=118.22,P0.001);全省三大类疾病男性构成比分别为2.71%、85.64%和10.14%,女性构成比分别为2.51%、88.73%和6.08%,男性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χ2=8.81,P=0.012)、女性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χ2=12.22,P=0.002)、城市地区男性和女性(χ2=29.97,P0.001)、农村地区男性和女性(χ2=219.39,P0.001)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河南省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人群危害因素水平,从而降低人群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水平。同时应高度关注男性群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2-2017年我国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6年来的变化趋势,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科学健康观素养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中国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依次为31.87%、32.12%、32.54%、33.82%、36.18%、41.12%,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以2017年监测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OR=1.116),东部地区居民高于西部地区居民(OR=1.430),中部地区居民高于西部地区居民(OR=1.089);女性高于男性(OR=1.137);文化程度越高,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的OR值分别为1.512、2.772、5.014、8.566。结论科学健康观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存在地区、人群差异,农村、西部地区、男性、低文化程度者科学健康观素养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336个监测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进行测评。结果 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102 985人,收回有效问卷98 448份,有效率为95.59%。其中,城市人口占44.32%,农村人口占55.68%;男性占51.72%,女性占48.28%。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点估计值为18.16%,其95%可信区间为17.81%~18.52%。城市居民为23.67%,高于农村居民的15.08%;东部地区居民为21.42%,高于中部地区居民的18.52%,高于西部地区居民的13.11%;男性为18.06%,略低于女性的1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东部地区居民为参照组,西部地区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较低,OR值为0.656(95%CI:0.532~0.807),中部地区居民与参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健康信息素养水平高于男性,OR值为1.060(95%CI:1.012~1.109);文化程度越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健康信息素养的OR值分别为1.711(95%CI:1.243~2.354)、2.540(95%CI:1.818~3.550)、4.672(95%CI:3.385~6.447)和7.652(95%CI:5.422~10.798)。结论我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其中西部地区居民、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持续监测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使用《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5 843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结果 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5.44%。其中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24.99%、19.02% 和22.88%;6类健康问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知识(56.98%)、科学健康观(42.79%)、健康信息素养(25.52%)、传染病预防知识(20.79%)、基本医疗素养(11.97%)和慢性病预防知识(11.23%)。健康素养城市高于农村(χ2=24.38,P<0.05),25~34岁年龄段最高(χ2=88.66,P<0.05),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χ2=227.41,P<0.0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其他职业(χ2=124.77,P<0.05)。结论 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升,特别是农村地区,农民、青少年和55岁以上人群、文化程度较低者仍是日后健康教育重点区域和人群,慢性病防治及基本医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仍是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336个监测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进行测评。结果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102 985人,收回有效问卷98 448份,有效率为95.59%。其中,城市人口占44.32%,农村人口占55.68%;男性占51.72%,女性占48.28%。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点估计值为9.07%,其95%可信区间为8.82%~9.34%,城市居民为13.23%,高于农村居民的6.75%;东部地区居民为10.74%,高于中部地区居民的8.69%,高于西部地区居民的7.08%;男性为8.85%,女性为9.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OR值为0.698(95%CI:0.567~0.859),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OR分别为1.717(95%CI:1.324~2.228)、2.554(95%CI:1.935~3.371)、4.507(95%CI:3.383~6.005)、8.224(95%CI:6.097~11.095)。结论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其中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苏省小学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6个设区市的3518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3518份,回收有效问卷3514份,有效率99.89%。江苏省小学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为66.6%。Exhaustive χ2自动交互检测分类树模型显示,影响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龄(χ2=83.634,P<0.001),≤ 44岁者健康素养水平高于44岁以上者。在≤ 44岁年龄组,城关镇和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均有P<0.05);在(44~49]岁年龄组,文化程度越高者素养水平越高(χ2=8.660,P=0.020);在>49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χ2=8.439,P=0.011)。结论 江苏省小学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素养水平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在不同年龄组下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应针对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公务员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居民健康素养促进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职业"填写为"公务员"者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职业为公务员的调查对象共1031人;男性689人(66.83%),女性342人(33.17%)。调查对象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是20.66%,城市21.17%,农村19.40%。调查公务员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8.3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3.7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4.64%;科学健康观素养为58.39%、传染病防治素养为29.29%、慢性病防治素养为21.24%、安全与急救素养为61.78%、基本医疗素养为16.78%、健康信息素养为32.69%。单因素分析发现,公务员健康素养不存在城乡、地区和性别差异,表现出汉族高于少数民族,35~44岁年龄段健康素养水平最高,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越高的特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是公务员健康素养最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公务员健康素养高于一般公众,充分发挥公务员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9 542名15~69岁常住人口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6.48%,城市为9.94%,农村为3.4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文化程度、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是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共同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越高(城市OR=1.854,农村OR=2.972)。与东部地区比较,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城市OR=1.063,农村OR=1.255),西部较低(城市OR=0.86,农村OR=0.72)。少数民族低于汉族;已婚者略高于未婚者;家庭规模越大,家庭收入越低,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水平越低。多因素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年龄越大健康素养越高(OR=1.005),农村居民与此相反,年龄越大健康素养越低(OR=0.985);城市男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性(OR=1.069),但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略有差异。文化程度是居民健康素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不同程度地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0.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27(4):102-104
目的了解福建省政和县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政和县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政和县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1.9%(133/1 115);"传染病防治"(7.1%,79/1 115)和"慢性病防治"(5.7%,64/1 115)素养具备率较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女性素养具备率(13.2%)高于男性(9.1%,χ~2=4.40,P0.05),"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男性(26.7%)高于女性(21.1%,χ~2=4.33,P0.05);非农职业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16.0%)高于农民(10.9%,χ~2=4.64,P0.05)。结论政和县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偏低,应针对不同人口特征的居民采取差异化的干预措施,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着重提高居民的传染病防治和慢性病防治等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评价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6个监测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102 985人,收回有效问卷98 448份,有效率为95.59%。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7.53%。城市居民为21.24%,农村居民为15.45%;东部地区居民为18.76%,中部地区居民为17.59%,西部地区居民为15.69%;25~34岁年龄组为20.36%,65~69岁年龄组为13.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高低的重要因素。女性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男性(OR=1.077,95%CI:1.023~1.134);文化程度越高,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OR值为4.238(95%CI:3.384~5.307);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结论我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应根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长沙市成年人运动锻炼身体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长沙市≥18岁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长沙市成人经常锻炼率为28.17%,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年龄越大,经常锻炼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锻炼的人群中,每日锻炼活动量达标率为32.10%,其中男性(30.78%)与女性(32.9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9,P=0.056),城市(32.86%)高于农村(30.17%)(χ~2=4.78,P0.05);每周运动锻炼时间达标率为47.19%,女性(54.46%)高于男性(50.27%)(χ~2=11.81,P0.01),农村(68.68%)高于城市(46.52%)(χ~2=282.21,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活动量达标率(χ_趋势~2=187.37,P0.01)和每周运动时间达标率(χ_趋势~2=210.79,P0.01)均增加。结论长沙市成年人运动锻炼率、活动量及锻炼时间达标率均较低,相关部门应结合"健康长沙"建设出台包括加强健康宣教在内的针对性措施,提高居民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省12个监测点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进行测评。结果 2015年湖北省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2881人,收回有效问卷2878份,有效率为99.90%。其中,城市人口占41.56%,农村人口占58.44%;男性占49.86%,女性占50.14%。2015年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0.03%,城市居民为14.50%,高于农村居民的7.34%,26~35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最高,为15.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防治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乡分布、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家庭收入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越高。结论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这五类职业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促进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2014年,依托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试点项目,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64个试点县(区)内,每个县区抽取3所学校、4个医疗卫生机构、4个机关和事业单位、2家大中型企业,对其职工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教师1 792人、医务人员1 945人、机关公务员1 252人、事业单位职工1 151人、企业职工3 534人。五类职业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医务人员65.19%、公务员55.11%、事业单位职工52.48%、教师42.30%、企业职工31.66%,五类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653.723,P=0.000)。五类职业人群健康素养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的影响。除了事业单位(χ2=42.979,P=0.000)外,性别对其他四类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无影响(P0.05);年龄对教师(χ2=20.768,P=0.001)、医务人员(χ2=24.039,P=0.000)、事业单位(χ2=12.697,P=0.013)、企业(χ2=24.740,P=0.000)职工的健康素养影响较大,35~44岁年龄段健康素养水平最高。文化程度影响教师(χ2=26.335,P=0.000)、医务人员(χ2=48.517,P=0.000)公务员(χ2=28.085,P=0.000)事业单位职工(χ2=28.192,P=0.000)、企业职工(χ2=253.241,P=0.000)健康素养,文化程度越高其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汉族高于少数民族。结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高于全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文化程度、年龄、民族、性别是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根据健康素养特点、影响因素和健康需求来制定职业人群健康素养促进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在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居民中医药文化健康知识普及情况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制定有关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12-20-2017-01-08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泰安市泰山区城市社区15~69岁275名常住人口进行居民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合格率男性为35.20%,女性为3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800。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水平合格率最高为35~岁年龄段的43.06%,最低为55~岁年龄段的30.95%,不同年龄段居民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P=0.770。不同文化程度组别居民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01。医务人员和教师中医药健康素养的水平较高,合格率均≥60.00%;农民和公务员的中医药素养水平偏低,合格率均20.00%。不同职业人群中医药素养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P=0.020。不同家庭收入组别之间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4,P0.001。居民获取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电视和手持终端,分别占22.35%和23.26%;其次是互联网、图书和报纸等,广播宣传仅占3.05%。275名社区居民中仅有10.55%能将学习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21.09%经常应用于日常生活;46.55%有时应用于日常生活;3.27%从不应用。23.27%居民认为中医药健康知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非常有帮助,39.64%认为比较有帮助,35.64%认为帮助一般,1.09%认为不太有帮助,0.36%认为完全没有帮助。结论职业、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对居民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有影响。居民获取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移动终端,1/2居民认为中医药健康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日常生活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15~69岁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城乡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的策略和措施。方法以2013年浙江省城乡15~69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结合浙江省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在15个城市监测点,30个农村监测点(覆盖135个街道、乡镇),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及KISH表法,抽取13 50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在调查过程中,仔细询问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史,并进行血压测量,若调查对象有明确的高血压史则为本研究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统一采用"201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13 500名15~69岁居民,回收有效问卷11 936份,其中15~69岁高血压患者1 918例,患病率为16.07%。15~69岁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中,男性得分略高于女性得分,年龄越高,素养总分越低,文化程度越高,素养总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人群中,农民素养总分最低;不同地区人群中,城市人群素养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人群中素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69岁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充足的比例是6.83%,健康素养临界的比例是33.11%,健康素养缺乏所占比例为60.06%,其中健康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最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健康素养的正向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得分越高(t=11.64,P0.01);职业分布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素养水平最高(t=3.79,P0.01);地区分布中,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t=6.23,P0.01);现在吸烟人群比不吸烟人群素养水平低(t=-2.39,P0.05)。结论浙江省15~69岁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其中文化程度、职业分布、地区分布和吸烟状况是其影响因素,应加强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及健康方式与行为素养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职业"填写为"教师"者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职业为教师的调查对象共1778人,男性815人(45.84%),女性963人(54.16%)。调查对象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8.50%;男性为17.55%,女性为19.31%。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35.49%、19.91%和22.78%;科学健康观素养为51.57%、传染病防治素养为27.33%、慢性病防治素养为17.77%、安全与急救素养为60.80%、基本医疗素养为12.88%、健康信息素养为31.55%。以西部地区为参照,东部地区教师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666,95%CI:1.180~2.351)。以初中文化程度为参照,高中/职高/中专和大专/本科及以上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OR值分别为3.293(95%CI:1.572~6.897)和5.709(95%CI:2.813~11.589)。以家庭年收入24 000元及以下为参照,家庭年收入在60 000元以上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2.503,95%CI:1.627~3.852)。结论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普通居民,地区、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是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抽取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果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共收到有效问卷98 448份,男性50 913人(51.72%),女性47 535人(48.28%)。2012年中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8.80%,城市11.79%,农村7.13%;男性8.52%,女性9.09%。以男性为参照,女性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115,95%CI:1.034~1.202)。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者的OR值依次为1.717(95%CI:1.244~2.369)、2.632(95%CI:1.894~3.658)、4.042(95%CI:2.866~5.699)、6.762(95%CI:4.780~9.565)。以公务员为参照,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965,95%CI:1.444~2.673),农民健康素养最低(OR=0.661,95%CI:0.515~0.850)。以家庭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者为参照,家庭年人均收入为5000~10 000元、10 000~15 000元和15 000元以上者的OR值依次为1.306(95%CI:1.060~1.610)、1.576(95%CI:1.214~2.046)和1.722(95%CI:1.334~2.224)。结论在考虑城乡差异后,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分析河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PPS)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全省15~69岁的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北省共调查城乡居民3435人,男性占比48.38%,女性占比51.62%,男女性别比为1.07:1,城市人口占比49.65%,农村人口占比50.35%,城乡人口比为1.01:1。经过加权调整后,2016年河北省总体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37%(95%CI:7.07%~14.95%),城市素养水平(19.00%)高于农村(7.94%)(P 0.05),男性素养水平9.04%,女性11.72%。健康素养3个方面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最高(22.5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最低(7.53%)。6类问题中,安全与急救素养最高(48.36%),慢性病防治素养最低(8.4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是河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河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有待于全面提高,应以提高农村地区、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为重点,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促进居民将基本知识和理念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2年山西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为干预及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967份。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56%(95%CI:6.52~8.75),男性为7.12%(95%CI:6.33~8.04),女性为8.02%(95%CI:6.52~9.83);城市居民素养水平为8.44%(95%CI:6.95~10.21),农村居民为7.11%(95%CI:5.78~8.72),城市居民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P0.001)。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具备率为13.5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9.61%,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为12.75%;科学健康观素养33.07%,传染病防治素养14.69%,慢性病防治素养7.01%,安全与急救素养46.15%,基本医疗素养10.90%,健康信息素养19.11%。健康素养水平呈现以下特点: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女性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慢性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较低。结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时要重点关注农村、男性、文化程度低、45岁以上的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