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报道额部皮瓣在面颊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面颊部缺损情况,利用颞浅动脉额支所滋养的额部皮瓣转移及创缘组织瓣翻转形成衬里加额部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本组12例,缺损最大10cm×cm,最小3cm×3cm。额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颊部皮肤缺损8例;面颊部洞穿性缺损采用局部黏膜或皮肤衬里加额部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4例。除2例额部皮瓣远端出现瘀斑、表皮部分液化脱落外,余皮瓣成活良好,色泽正常,存在感觉,面额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额部皮瓣血管走行恒定、表浅、血运丰富、血管蒂长、易于解剖和切取,是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任意皮辩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1例患者应用任意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结果]所有皮瓣完全成活。随访半年至3年,创口瘢痕不明显,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良好,颜色无改变。[结论]任意皮辩是修复眶周软组织外伤性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随意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65例患者应用随意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蒂宽1.0~2.5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为1.0~3.5cm,长宽比例不超过2.5∶1。充分考虑到眶周各部位创口愈合后对眼睑运动功能的影响,设计尽量短小的附加切口且沿皮纹走行,同时结合患者的个性化要求,作皮瓣的合理设计和选择。结果3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皮瓣远端或边缘出现表皮暗红及水泡现象,经积极处理后皮瓣完全恢复;其余病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8个月~2年,创口无明显瘢痕,皮瓣与周围色泽协调一致,质地柔软,弹性良好,功能理想。结论随意皮瓣是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眶窝缺损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8月,27例眶窝缺损的患者中有24例采用了游离前臂皮瓣,2例采用了游离肩胛皮瓣,1例采用了游离腹直肌皮瓣。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10-66个月,以健侧为参照,所有患者皮瓣皮肤色泽均接近健侧,义眼配戴良好,24例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中15例术后出现上睑凹陷,其中4例其凹陷程度3mm;2例游离肩胛皮瓣移植和1例游离腹直肌皮瓣移植术后眶窝比较丰满。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对修复重度眶窝缺损或畸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多采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对于眶窝空旷程度极其严重的可采用游离肩胛皮瓣移植,游离腹直肌皮瓣移植对于眶窝伴上颌骨等其他组织大量缺损的病例修复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眶内容剜除术后的一期修复。方法4例眶内容剜除后一期修复的病例,2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面颊部转移皮瓣或额部移位皮瓣)修补眼睑缺损;另2例采用颞肌瓣填充眼眶缺损,面颊部或额部转移皮瓣修补眼睑缺损。结果4例病人术后的眼睑和眼眶缺损得以一期修复,外观尚满意。结论颞肌瓣填充眼眶缺损和局部转移皮瓣修补眼睑缺损是眶内容剜除术后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孔高分子聚合物在眶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Medpor多孔聚乙烯高分分子聚合物生物物理特性及临床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应用Medpor作为骨组织充填物于15例眶周骨缺损的患者。结果 15例眶周骨缺损的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Medpor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长期植入后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面,无术后吸收,术中塑形容易,固定方便。  相似文献   

7.
探讨眶内容剜除术后的一期修复。方法4例眶内容剜除后一期修复的病例,2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修补眼睑缺损;另2例采用颞肌填充眼眶缺损,面颊部或额部转移皮瓣修补眼睑缺损。结果4例病人术后的眼睑和眼眶缺损得以一期修复,外观尚满意。  相似文献   

8.
面颊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方式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最佳修复方式。方法:选择40例面颊部鳞癌患者,36例病灶切除后缺损分别选用胸大肌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硬腭粘骨膜瓣、前额皮瓣、颈阔肌皮瓣、上斜方肌皮瓣、游离皮片等方式进行修复,4例直接拉拔缝合。结果:在40例病例中,仅2例瓣出现部分坏死,38例均获满意疗效。结论:面颊部软组织缺损依据类型选用不同方式进行修复,可以得到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9.
鼻唇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面颊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鼻唇沟部血运丰富,利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增加其长宽比例,以扩大移转范围,且皮瓣厚度变薄,有利于更佳的外形修复。方法 以鼻唇沟血管走行的任何部位为蒂,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局部移转修复面颊部缺损或畸形,长宽比例可达5:1。结果 临床应用36例均获成功,外形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鼻唇沟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面颊部应用,方法简单可靠,可提供更长而薄的皮瓣修复,较传统的鼻唇沟皮瓣更为灵活可靠,并扩大了应用范  相似文献   

10.
孙翰林 《中外医疗》2011,30(18):22-23
目的探讨研究皮瓣修复在手部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院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间所收治的42例进行皮瓣转移修复的手部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情况进行了回溯式整理与分析总结。结果 42例患者术后38例经皮瓣转移修复获得成功。3例患者存在小部分坏死但在进行了创口换药后基本痊愈;另有1例患者为中指脱套伤断蒂后坏死,所有患者均无临床感染及缺血坏死等并发症。随访结果也较良好。结论对于手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选择时,必须要兼顾创面覆盖以及手部功能与外观的恢复程度,针对新型皮瓣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对各种皮瓣的优缺点进行科学、客观的有效评价,掌握其"最佳适应症",才能有效地使用各种皮瓣修复手术在手部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一种用于颊癌切除后缺损修复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在对颊脂垫进行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颊部脂肪垫有完整的血管蒂,动脉供血及静脉回流丰富,由此设计了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颊部缺损的方法.经临床应用9例,证实颊脂垫瓣可修复大到5 cm×3 cm左右的组织缺损,术后颊脂垫瓣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得到修复,疤痕挛缩不明显.经2~3年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9月~2009年10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2例,缺损面积2.0㎝×4.0㎝~4.0㎝×7.5㎝。皮瓣切取范围为3㎝×7㎝~4㎝×8㎝。结果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出现瘀血坏死,经换药及植皮愈合,术后10例经3个月~4年随访,皮瓣血运、外观、质地、色泽、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胫骨骨膜皮瓣逆行修复甲瓣切除后创面@章一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200011 @董佳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200011 @张涤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20001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隐动脉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8例,均获成功,创面一期愈合,经半年至2年随访,术后皮瓣外形良好,皮瓣不臃肿,其血运、弹性及颜色与正常皮肤相似,感觉与健康皮肤相同.隐动脉皮瓣的血供丰富,不破坏主要血管,血管蒂长,转移方便灵活,静脉回流充分,皮瓣有感觉,手术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3 4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拇指受区创面的形态、大小设计皮瓣切口,切取皮瓣并通过皮下隧道或切开皮肤形成明道,将皮瓣转移修复拇指创面。结果:皮瓣均I期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好,有感觉,各指关节活动同健侧。结论:该术式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一次闭合创面的优点,且疗程缩短,皮瓣血循环正常,外观良好,有感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法.方法 应用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各种原因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5 a,外观满意,行走功能良好,供区愈合良好,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感觉良好.结论 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为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90例下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手术修复方法分为两组,48例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为观察组,42例采取钛板固定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均较成功,患者12天之内均顺利出院,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周下肢行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示血流通畅,术后3-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行走较正常,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术后3例发生钛板松动。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效果可靠,且术后并发症少,预后好,值得相关人员参考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09~2012-08间共治疗了18例足踝部及足跟腱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7~61岁,平均年龄为41岁。皮肤缺损面积为5.0 cm×4.0 cm~13.5 cm×11.0 cm。首先采取清创术和VSD,待创面情况良好后,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蒂岛状皮瓣,切取面积为6.0 cm×5.0 cm~15.0 cm×12.0 cm,修复足踝部创面。结果 15例全部成活,术后2例皮瓣边缘感染,1例出现瘀肿的静脉危象,经处理后愈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尚可。结论 VSD结合腓肠神经皮瓣适合应用于损伤和感染严重的创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位网状皮瓣修复Ⅲ期乳腺癌根治术中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原位网状皮瓣修复Ⅲ期乳腺癌根治术中皮肤缺损11例,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伤口Ⅰ期愈合9例,Ⅱ期愈合2例;3例有轻度感染,2例为局限性皮瓣坏死。术后外观无明显的色素沉着,网眼瘢痕不明显。结论原位网状皮瓣修复Ⅲ期乳腺癌根治术中皮肤缺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且无明显色素和瘢痕,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