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纺织品有害物质综合性安全评价标准体系.方法 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Ames试验和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对14份纺织品的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及潜在的致癌性进行评价.结果 14份样品的浸泡液LD50均大于5 000 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布料本身均未呈现皮肤刺激性,无致敏性;Ames试验结果表明,各样品浸泡液对鼠伤寒沙门菌TA97、TA100和TA102 3试验菌株,无论直接作用或代谢活化后作用,均未呈现致突变性;对鼠伤寒沙门菌TA98试验菌株,有50%样品呈现致突变阳性,且其致突变型和甲醛含量并无一定相关性;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14份样品无论是否加入代谢活化系统,各受试样品均有细胞毒性,但均未引起染色体畸变率的明显增加,未呈现致突变性.结论 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绝大多数为基因毒性物质,其致突变性和纺织品中某一物质(如甲醛)的含量并无相关性,可能是多种有害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育发类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各项检验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生发育发类产品33份,眼刺激性试验均小于或等于轻刺激性;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均未见过敏;皮肤光毒性试验均未见皮肤光毒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均未呈现致突变性。但有18.2%的产品皮肤刺激性试验达中度刺激性。结论:部分生发育发类产品有潜在不安全性,应引起使用者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某中药育发液外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急性眼刺激试验检测中药育发液的眼刺激性;采用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和皮肤光毒性试验检测中药育发液的皮肤毒性;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中药育发液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诱变性。结果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显示,家兔眼部涂抹育发液原液后,结膜表现为充血和水肿,最高积分为2 (24 h);角膜混浊,最高积分为1 (24 h);眼部症状72 h内恢复正常,积分降至0。育发液对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的致敏率为0;对豚鼠皮肤无光毒性作用。在添加和未添加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育发液各剂量组鼠伤寒沙门菌回变菌落数均未出现异常增多,均未引起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该中药育发液的皮肤毒性和遗传毒性,对眼有轻度刺激性但作用可逆,因此其外用安全性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Ames试验探讨特殊用途化妆品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检测染发类、育发类、美乳类及健美类等特殊用途化妆品的致突变性。结果:在受试的237份特殊用途化妆品中,染发剂的阳性率为3.82%,且阳性者均为氧化型染发剂。育发类、美乳类及健美类产品均未出现致突变阳性。染发剂主要引起试验菌株TA97、TA98、TA100回变率明显升高,引起试验菌株回变率升高的剂量范围是125~5000μg/皿。结论:部分染发类产品具有致突变作用,可对健康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某进口染发剂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时.发现该进口染发剂具有明显遗传毒性.继而进行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该进口染发剂对TA97、TA98、TA100、TA1024个菌株Ames试验结果显示.当剂量为5 000和500μ...  相似文献   

6.
Ames试验检测国产染发剂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检测了三种染发剂的致突变性,不同牌号(S、C、Y)的染发剂在用沙门氏菌TA98测试并有S-9混合物存在下表现出阳性的致突变效应,开始回变菌落数随剂量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达一定剂量后,则反而明显下降或保持在原来的水平,因此认为被测试的染发剂为一种间接的、移码型的致突变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腹泻患者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情况,分析非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分型、耐药性和分子特征。方法对2009年9月-2011年6月腹泻病患者送检的767份粪便标本进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从767份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到36株非伤寒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4.56%;以儿童为主,占65.71%;共分为10种血清型,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37.14%和28.57%;10个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类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84.00%,除斯坦利沙门菌和山夫登宝沙门菌外,其他血清型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或交叉耐药;将13株鼠伤寒沙门菌和10株肠炎沙门菌共分离出19个PFGE分型,其中2株肠炎沙门菌PFGE同型,3株鼠伤寒沙门菌PFGE同型,存在不同耐药谱。结论综合医院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非伤寒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儿童多见;非伤寒沙门菌多药耐药严重,临床在应用氟喹诺酮类治疗非肠外沙门菌属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晶莹  邹梅  孙兰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02-2704
目的体外观察人参细粉能否诱发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回复突变。方法 Ames试验用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并分加与不加肝微粒体酶活化系统(+/-S9)试验。结果人参细粉各剂量组对4个菌株的诱发回变菌落数都未超过自然回变菌落数,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未见人参细粉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9.
229份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卫生毒理学检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对2001~2005年送检的229份美白祛斑类化妆品进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和皮肤光毒性试验,各项检验方法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版/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的229份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不合格率为11.35%。其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不合格率为3.93%,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的不合格率为5.68%,皮肤光毒性试验的不合格率为1.75%。229份美白祛斑化妆品中面膜类、按摩膏类、护肤类、美容香粉(粉底霜)类产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6.67%、12.66%、14.70%、0。结论部分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有潜在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1,2,4-三唑-5-酮(TO)的遗传毒性,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计算回复突变菌落数;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计算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微核率;中国仓鼠肺细胞(CHL)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观察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并计算畸变率。结果显示,TO对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 5种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无致畸作用,也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作用,TO不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