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指经颅磁刺激大脑皮层运动细胞、脊髓神经报及周围神经运动通路在相应肌肉上记录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是1985年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磁刺激MEP的优越性在于可兴奋大脑皮层运动细胞、脊髓神经根、神经丛和神经干,可分段测定其功能,技术无例、无痛、使用方便。在国内最早引进这一先进技术,先后对137例健康人远端肌肉、100例近端肌肉、30例面神经及50例经C7和经颅磁刺激隔神经MEP正值进行了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包括:(1)多发性硬化45例,发现潜伏期延长占86.7%。异常率高于其它EPS;与锥体束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rTMS组加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风量表(NIHSS)、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后两组MEP、CMCT、NIHSS、FMA、BI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rTMS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rTMS可以提高运动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缩短患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沂敏  方定华 《北京医学》2002,24(5):307-309
目的通过测定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运动诱发电位(MEP),验证MEP在预测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9例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患者,在发病的第1日行经颅磁刺激(TMS)检查,记录其MEP,同时进行临床评价,在发病的第28日,所有检查再重复一次.结果在发病第1日能够引出MEP的患者,其预后较不能够引出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好.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行MEP检查,是评价患者将来运动功能康复的一项客观、安全、有效的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凯  张振  杜彦凯 《当代医学》2021,27(32):170-17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合镜像疗法对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偏瘫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和镜像疗法(M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THUE-HK评分和MBI评分及治疗后的CMCT和MEP潜伏期.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FTHUE-HK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EP潜伏期和CMCT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BI评分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合镜像疗法治疗偏瘫患者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上肢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降低MEP的潜伏期和CMC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25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及实施心理护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或抑郁症状及失眠得到改善,部分摆脱药物依赖及副作用,促进疾病恢复。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及心理护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得到改善,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皮层-腰骶-肛门直肠神经通路的功能状态,探索FC潜在的神经机制?方法:FC组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9.44 ± 15.38)岁;正常对照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24.67 ± 7.14)岁?通过经颅磁刺激皮层(TMS)和磁刺激腰脊神经根直肠内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检测方法观察神经反应电位的改变?结果:①TMS引出MEP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C组MEP波幅显著降低(P < 0.05),波潜伏期和峰间期无显著变化;FC组波形分化不良,重复性差;FC组和正常对照组双侧MEP各参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②磁刺激腰脊神经根MEP结果:FC组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差异显著(P < 0.05)?结论:皮层-腰骶-肛门直肠神经通路的传导障碍可能是FC患者发病的潜在神经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皮层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5月~2011年4月在我院临床拟诊脊髓损伤的53例患者,经颅对皮层运动区行电刺激多导联描记肢体肌的MEP,测定MEP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53例患者中有35例脊髓MEP异常,其中颈段MEP异常20例,胸、腰段MEP异常15例,其余18例患者脊髓MEP正常。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拇短展肌和胫前肌M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MEP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胫前肌M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MEP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35例中31例(88.57%)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其中28例(90.03%)患者在MEP提示节段发现脊髓病变。结论经颅皮层电刺激MEP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脊髓损伤定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 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运动功能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69 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术中行MEP 监测,比较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变和MEP 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69 例患者中9 例表现出MEP 的异常, 其中6 例术中采取相应措施后,1~40 min 内MEP 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手术结束时3 例MEP 未能恢复到基线水平, 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结论:MEP 的改变可较早地获得脑缺血的证据,预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指导载瘤动脉的临时阻断时间。经颅电刺激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 在巨大及复杂动脉瘤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监测面神经通路完整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接诊的5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8例。常规药物组给予抗血小板、活血化瘀和对症支持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组基础上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评估(FMA)、Barthel指数(BI),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波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常规药物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BBS、FMA和BI均优于干预前,联合治疗组NIHSS、BBS、FMA和BI均优于常规药物组(P0.05)。两组干预后MEP潜伏期短于干预前,波幅高于干预前,联合治疗组MEP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药物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NIHSS、BBS、FMA和BI等指标,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明霞 《吉林医学》2013,34(5):833-83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在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磁刺激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认知功能训练,磁刺激组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两组治疗8周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认知功能均得到改善,磁刺激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塞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miulation,rTMS)在脑梗塞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10次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简易的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EP、CMCT及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EP、CMCT及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rTMS有利于脑梗塞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诊治的5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纳入病人化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可显著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运动及感觉诱发电位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的改变。方法:对50例CSR患者进行MEP及SSEP的检测,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CSR患者MEP中周围神经节段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其异常率高于SSEP。结论:MEP和SSEP对CSR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伴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女性抑郁症伴功能性胃肠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颅磁组(n=30)。对照组患者口服帕罗西汀治疗,颅磁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后抑郁、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于治疗4周后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神经内分泌指标多巴胺、5-羟色胺(5-HT)、皮质醇 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2周、4周后,两组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颅磁组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颅磁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颅磁组血清多巴胺、5-HT高于对照组,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有利于改善女性抑郁症伴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抑郁及胃肠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神经内分泌指标相关;且该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50例抑郁症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的抑郁症状,其中大多患者对经颅磁刺激治疗缺少了解,不愿治疗,治疗前往往紧张、害怕、恐惧,甚至排斥,在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均给予心理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精神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或消失。有效率达到100%,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积极正确的心理干预,50例抑郁症患者均能较好的配合经颅磁刺激仪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油果糖联合速尿控制急性期脑出血高颅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后观察其生命体征及神志精神变化,复查脑CT,观察血肿是否扩大,复查电解质和肾功能,看是否有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改变,然后停用速尿针和甘油果糖针剂,依据病情应用甘露醇控制高颅压和脑水肿,治疗15d后复查脑CT,了解血肿变化情况。结果2例出现活动性脑出血致脑疝死亡,3例血肿扩大(住院25d好转出院)。47例患者经上处理,发病24h后症状均有好转,复查脑CT血肿无扩大,住院20d复查脑CT血肿明显吸收;无电解质紊乱发生好转出院,其中3例患者治疗1周时发生肾功能改变改用甘油果糖和逮尿针剂控制颅压。结论甘油果糖联合速尿针剂控制急性期脑出血高颅压、脑水肿效果好,发生活动性出血几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经颅磁刺激(TMS)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肌强直增强现象相关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幅度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研究对象为偏侧(右侧)肢体运动障碍为主的早期PD患者(PD组)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与对侧肢体静止状态下比较,对侧肢体用力握拳时两组拇短展肌MEP波幅均增大,且其增幅随着握拳力量增大而增大.TMS阈强度刺激,在20%、40%、60%左手最大握力(MVC)握拳时PD组对侧肢体用力握拳时MEP幅度/静止状态下MEP幅度(AMPa/AM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PD患者肌强直增强现象可能与相应运动皮层兴奋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与病情、预后、神经电生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首次发病且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即刻、第2、4、7、14、28天进行床旁TCD动态观察,并与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体感诱发电位(SEP)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CT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分析。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具有较高的时期诊断价值。TCD动态观察发现闭塞血管逐渐再通,而神经功能的恢复与血管再通不完全一致,考虑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受血管再通单一因素作用,还受代谢等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入院即刻TCD检查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后时期预后相关,有助于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兔急性脊髓损伤后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ntentials,TMS-MEP)的变化规律,并与脊髓病理变化相比较,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日本大耳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脊髓损伤组)。然后对每组动物分别于麻醉后、暴露脊髓后、伤后5min、30min、1h、6h、1d、3d、7d检测TMS-MEP,对所得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于伤后1d、3d、7d采用后肢的Tarlov分级行运动功能评分。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切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光镜、电镜观察。结果随着脊髓损伤的加重,MEP的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在逐渐减小,病理显示白质纤维脱髓鞘越重,神经细胞损伤数目越多,MEP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越明显。结论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与脊髓病理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TMS-MEP对脊髓损伤十分敏感,能客观地检测脊髓运动功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通过舒肝解郁胶囊与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后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的变化,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抑郁、焦虑症状的变化,用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通过舒肝解郁胶囊与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使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