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及其有形成分的变形性的科学。我国从70年代开始血液流变学的研究,80年代开始临床血液流变学的研究。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血液流变学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几乎涉及临床各科疾病,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疾病等,在疾病的预测、诊断、治疗乃至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最多的是脑血管疾病,下面将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6年11月3日至8日第二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现将这次会议有关基础理论研究部分资料综述如下。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辽宁地区中风预报研究中,强调了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要注意各地区气候及人们的饮食生活上的差异。他们发现在血液流变学的8项指标中,上海与辽宁省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及生命的重要疾患,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对脑血栓形成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理生理已有更深入的认识,其中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动脉到动脉的栓子的作用更受到重视。目前认为血液成份,血流状态和血管壁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故研究血液流变学对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及其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一、血粘度增高与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刺五加注射液对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脑血管疾病与血液流变学性质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用刺五加后不论是从血液流变学指标,还是临床症征均有明显效果和不同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处理亦有显著差异,指出血液流变学检查及应用刺五加治疗对防治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俗称"中风预报",是针对血液进行的物理流变学检测,其对很多疾病有预报性,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上述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之前,往往由各种因素引起血液黏滞度增高。下面将常用的指标及意义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慧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18-618
血液流变学是从血液的角度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变形性和黏性的科学。利用血液流变学的检查方法和原理,可对心脏、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和其他疾病进行诊断,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疗效进行判断。在预防医学中,对表面自起来所谓的健康人,而实际上血黏度已升高,也就是即将或已形成"微血栓"者可以作为早期预防和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于了解发病机制、观察病情,判断预后等都有一定意义。现将我们观察68例不同病种检测结果讨论如下。1.16例脑血管疾病观察结果表明:脑出  相似文献   

8.
目前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除了进行CT、MRI、DSA等栓查以外,实验室的检测大多依赖血液流变学来确诊病人、观察疗效以及判断预后。然而血流变学检查受到仪器设备及人员技术素质的某些局限,在迅速、准确、有效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尚存不足。我们曾对3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占人类各种疾病的首位,而血液呈高粘度改变是体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高粘度综合征与凝血、纤溶及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至今尚少见报道.本文检测了24例高粘度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及血液流变学有关的指标,并对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探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用血液比粘度计检测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及常规法测定血沉、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脑血管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1)。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客观指标 ,对于及时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脑功能硬化 ,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流液变学与儿科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广 《广西医学》2001,23(3):544-547
血液流变学 ( 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性、凝固性、血细胞间聚集性及粘弹性的一门学科 ,近 2 0年来广泛应用于成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 ,近几年来儿科在免疫、泌尿及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不断出现有关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报道 ,现就血液流变学在儿科的应用综述如下。1 血液流变学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概念  “流变学”一词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Binghan于2 0年代提出 ,此后又出现“生物流变学( Biorheology)”的概念 ,血液流变学正是在生物流变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重点是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变特性。按研究水平 ,血液流变学可以分为宏观血…  相似文献   

12.
前言自1966年冰岛国际血液流变学会议召开以来,血液流变学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业已证明,血液流变性异常与心血管、脑血管、肿瘤、血液病、以及中医瘀症等多种疾病有关。而许多疾病的病理问题,又不能直接于人体进行研究,必须首先通过动物体上的探索。为此,在研究人体有关血液流变问题的同时,开展对动物血液流变性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和涉及范围一个既研究物体的流动又研究其变形的科学称为流变学 (rheology) ,其中研究生命现象中的流变学部分称为生物流变学 (biorheology) ,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流动与变形规律的部分称为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目前血液流变学检验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特别是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血液病血流变学检测也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宏观及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 ,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呈一定相关关系,因而可成为这类疾病诊断、判断疗效以及预防疾病发生的指标。视网膜动脉是人体唯一能够直接观察到的血管,视网膜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问的关系,将是一有兴趣的课题。本文就119例基本健康的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血管疾病属神经系统疾病,它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笔者通过观察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信息,对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及临床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科学数据。因此,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是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因素,在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及早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对临床治疗、预防各种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为对象,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进一步探讨脑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机制,为脑血栓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脑血栓形成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5 岁。均符合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人40例,男,20例,女,20例, 年龄50-75岁,…  相似文献   

18.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近十多年来,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的各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仅发现了许多疾病可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而且发现了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可作为许多疾病诊断、治疗及愈后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介绍血液流变学在这些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薛俊尤 《中外医疗》2013,32(15):106-106,10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提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粘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血液流变学测定在脑卒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血液流变学在脑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脑梗死39例及脑出血40例急性期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比容等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认为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可以作为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以及指导临床预防、治疗的指标,且对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