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某宾馆食宿的25人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25名中毒者进行个案调查;依据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对采集样品进行病原学检验。[结果]在4份粪便、排骨白菜炖粉皮、面包中共检出6株奇异变形杆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变形杆菌引起的,建议以后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明一起一家6人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对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6人共进午餐后均发病,对剩余"食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验,确认为"亚硝酸盐"工业用品。[结论]本次事故是误用亚硝酸盐作食盐引起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量导致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3.
一起溶藻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验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按GB/T4789-2003规定并参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病原学检验规程》进行检验。[结果]从食物样品和病人大便中检出7株溶藻弧菌,小白鼠毒力试验表明该菌有较强的毒力。[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溶藻弧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一起混合性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与建议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对中毒患者进行统一个案调查,对中毒现场的各种工具容器以及患者的排泄物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发病患者25例,罹患率69.4%。在采样检验的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结论]根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判断为一起由混合性细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生熟食品及工具容器交叉污染是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中毒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阿坝州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阿坝州1990~2005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食物中毒专题调查总结进行分析。[结果]16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125起,中毒人数207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6.07/10万,死亡14例;中毒发生以夏秋季为主,占68.8%;中毒原因以有毒植物为主,占53.6%;中毒的食品种类以毒蕈类和肉与肉制品为主,占60.0%;发生场所以家庭、集体食堂为主,占68.0%。[结论]加强家庭、集体食堂的卫生管理及监督监测力度,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宣传普及有毒植物鉴别和制作工艺及食品卫生知识,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一起19人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对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9月21日午餐21名就餐者中,19人进食油菜者均发病,2人未进食油菜未发病,炒油菜及生油菜甲胺磷残留分别为10.4mg/kg和14.2mg/kg。[结论]本次是油菜中残留过量的甲胺磷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6年云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物中毒调查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对2006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云 南省食物中毒共报告65起,中毒2001例,死亡50例,病死率2.50%.食物中毒好发于二、三季度.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家庭最多,其次是学校;中毒死亡人数也是家庭最多.[结论]2006云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化学性和动植物性,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学校、公司、酒楼等集体食堂.应加强家庭、学校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卫生管理,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黎斐  文罗华  肖福元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83-3783
[目的]调查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调查发生经过,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及卫生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实验室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结论]一起因凉拌卤菜不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2003~2008年自贡市食品安全投诉情况调查分析,掌握自贡市食品安全投诉的规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2003~2008年共计受理食品安全投诉66件,其中食物中毒类投诉34件(51.5%),食品感官卫生问题类投诉13件(19.7%);食品纠纷类投诉19件(28.8%).[结论]食物中毒投诉多.饮食行业的食物中毒所占比例大.家庭食物中毒造成的后果严重.加强食物中毒的监管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不同的食品安全投诉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瑞丽市食物中毒成因、特征与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丽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成因、特征与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以确诊食物中毒事件与中毒原因。[结果]在1985~2010年期间,瑞丽市累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4起,中毒699人,死亡8人,病死率1.14%。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以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病死率最高。多发生在2、3季度,场所以家庭为主,主要由毒蕈、沙门氏菌、奇异变形杆菌、有机磷、亚硝酸盐、氟乙酰胺等引起。[结论]针对其原因和特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以有效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重大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理能力、了解食源性疾病的构成和发病动态、了解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和注意高危食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方法进行. [结果]本次电话调查共拨通了404个家庭电话,394个被调查者予以回答,回答率97.5%.394名被调查者中男性164人,女性230人;被调查对象较多的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农村人口占被调查人数的40.1%;共发现10例疑似食物中毒现象,疑似食物中毒发生率2.5%.其中,发热发生率0.0%(0/10),恶心发生率20.0%(2/10),呕吐发生率20.0%(2/10),腹痛发生率70.0%(7/10),腹泻发生率80.0%(8/10).[结论]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大食源性疾病的监管力度,同时对家庭、食品摊贩、集体食堂、食品加工厂以及食品批发零售单位等与饮食相关的服务单位进行宣传教育,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预防重、特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豆角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对中毒的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确定该食堂发生的27名职工的食物中毒为豆角中毒。原因是由于厨师烹调豆角时,没有遵循煮熟烧透的原则所致。[结论]预防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发生,关键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绍兴县春季副伤寒高发的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既下河洗物又食用家庭自制的盐水鸡是本次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科学指导家庭自制盐水鸡对防止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暴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沂水县农村家庭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沂水县1982-2003年农村家庭食物中毒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家庭食物中毒发生37起,占总食物中毒起数的63.79%(37/58),中毒人数420人,占总中毒人数的61.76%(286/680);死亡3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00.0%。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占中毒起数的62.16%;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中毒食品以肉类多见。[结论]农村家庭食物中毒以家庭宴席为主要中毒场所、以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有关部门应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市某排档发生的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病原菌检测,为食物中毒调查和应急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参照GB/T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WS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对16份样品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16份样品中5份检出肠炎沙门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宣传教育,以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查明一起食物中毒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8月完坟宴请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分析资料确认该起食物中毒是由海产品加工不当、生熟食品容器混用交叉污染而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罹患率为11.1%(33/298)。[结论]海产品煮熟煮透、生熟食品及容器严格分开是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原因。[方法]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进食可疑食物者119人,发病率47.9%(57/119),均治愈。[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确定为一起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食物中毒的病原。[方法]对采集到剩余食物3份、涂抹物2份及患者粪便3份,按GB/T4789-2003和WS/T9-1996检验,药敏试验按WS/T125-1999进行。[结果]从2份剩余食物、1份涂抹物和3份粪便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在1份剩余食物、1份涂抹物和1份粪便中检出溶血性链球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为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群体性食物中毒原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对2005年两起农村家宴引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中毒原因主要有3方面,同时提出4点防制措施。[结论]农村家宴食物中毒已成为食品安全重大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查清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对1起群宴食物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结果]该次食物中毒23人,罹患率达17.69%,经实验室采样在9名患者的大便和1份冻虾等10份样品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1起由于海产品冻虾加工不当所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