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痊愈73例,死亡2例.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中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至少有1项异常者62例,占83%.轻、中、重度中毒组间血清中CK、CK-MB、LDH水平的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应常规临测动态心肌酶谱,以及早发现合并的心肌损伤和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2.
宋利峰 《临床医学》2020,40(6):97-99
目的 探讨阿托品联合长托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氯磷定联合阿托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长托宁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LDH、CK、CK-MB、AST、α-HB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采用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肌酶谱及炎性因子状况,提高患者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含量变化,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检测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2例健康人的血清心肌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含量.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特别是CK.精神分裂症患者CK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与治疗之一,对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时血清心肌酶及心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CTnT,与健康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各40例检测结果比较。结果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CTnT阳性率明显低于心梗组(P<0.01)。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时血清心肌酶升高,与骨骼肌损伤、脑组织缺氧及心肌损伤有关,但不能作为心肌损伤的唯一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CK、CK-MB、LDH、α-HBDH和AST心肌酶测定,部分重度中毒患者进行了心电监护,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轻度、中度中毒组心肌酶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0.05,重度中毒组心肌酶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意义,部分重度中毒患者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多种心律失常。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的改变与中毒程度有关,中毒越重,心肌酶越异常,临床上应将心肌酶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了解有机磷农药对心脏的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0例不同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程度的中毒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加。结论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反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损害,尤以肌钙蛋白为佳。  相似文献   

7.
血清心肌酶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低氧血症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氧血症与心肌酶谱活动改变的关系。方法 同时测定80 例患者PaO2 及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结果 低氧血症与心肌酶谱活性存在直线负相关,在重度低氧血症时,5 种心肌酶谱活动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OPD患者低氧血症时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是病情危重的信号,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心肌酶活力的变化,其中包括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方法: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采静脉血进行以上酶活力的测定,测定方法为动力学法,健康对照组选择门诊健康查体者,全部排除心、肝、肾、骨骼肌等器官可能引起心肌酶活力升高的相关疾病,检测方法同疾病组.结果:氟乙酰胺中毒患者检测心肌酶各项酶活力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比较,除入院第1天轻度中毒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而且与中毒程度有关.中毒越重,酶活力越高,随病程的延长,心肌酶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各中毒组中毒第7天都远较第1天为高.两个时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轻度中毒组与中、重度中毒组相同时间比较,各项酶活力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结论: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明显升高,且与中毒程度有关,及时动态检测心肌酶活力变化,对了解中毒程度,观察心肌损伤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患者入院时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58例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浓度。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入院时血中毒鼠强含量。统计入院前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对血中毒鼠强浓度及癫痫发作次数与血清心肌酶浓度作相关分析。结果入院前癫痫发作次数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浓度呈正相关;入院时血中毒鼠强浓度同肌酸激酶浓度呈正相关,同CKMB浓度、CKMB/CK比值无相关性。结论入院时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浓度增高主要由骨骼肌损伤引起;入院时血清肌酸激酶浓度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和评估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致心肌受损已有报道.本院1997~1998年12月收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76例,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心肌酶学的变化,以探讨心肌酶学指标与心肌组织损伤、中毒程度及预后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心肌酶学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钱何芳 《临床荟萃》1997,12(19):891-892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诊之一,对其毒理及救治已有较深的研究,而对心肌酶学变化的报道甚少,现将我院1994年1月~1996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进行血清心肌酶学检测及其临床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30例,入院后均给予灌肠、导泻、应用阿托品等治疗,入院第2天抽取静脉血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及羟丁酸脱氢酶(HBDH),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另设本院职工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心肌酶及心电图正常。结果心肌酶学指标水平比较,轻度中毒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电图结果显示,严重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重度中毒组。结论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可用于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上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变化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根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55-2856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及其临床对策。方法:对6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于中毒后抽血查心肌酶谱,早期针对心肌损害进行治疗。结果: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均明显增高。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常引起中毒性心肌损伤,临床应加强心电监护,注意营养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4.
心肌酶谱检测在预测中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预测中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中暑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症中暑患者55例纳入观察A组,重症中暑患者15例为观察B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06例作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分析治疗前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对轻症及重症中暑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血清α-HBD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ST、LDH、CK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KM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A组、观察B组治疗前血清CK、α-HBD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A组治疗前血清AST、LDH、CKMB含量均显著低于观察B组(P 0. 05);观察A组、观察B组治疗后血清AST、LDH、CK、α-HBD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A组治疗后血清CKMB含量显著低于观察B组(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AST曲线下面积0. 729(95%CI:0. 610~0. 828),LDH曲线下面积0. 685 (95%CI:0. 563~0. 791),CK曲线下面积0. 650(95%CI:0. 527~0. 760),CKMB曲线下面积0. 862(95%CI:0. 759~0. 933),HBDH曲线下面积0. 628(95%CI:0. 505~0. 741)。结论中暑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明显,治疗前心肌酶谱变化对中暑患者病情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血清CKMB水平随疾病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对15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心肌酶水平的动态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心肌酶升高,而这部分患者愈后的表现均为不良,近期和远期的死亡率均较高,由此认为心肌酶可作为其愈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SARS患者与普通肺炎患者心肌酶谱的差别.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ARS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活力.结果SARS患者血清HBDH、LDH活力显著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1),AST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而CK和CK-MB的活力高于普通肺炎患者,但二者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ARS患者血清心肌酶活力高于普通肺炎患者.  相似文献   

17.
心肌酶谱中除了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在肝脏病变时可升高外,对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肝脏病变本身对这些指标无明显影响。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本院收住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973例,合并心肌酶谱异常57例,现对其心肌酶谱异常原因作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8.
高东佳  张盟  王伟 《临床荟萃》2002,17(21):1293-1294
有机磷中毒是危害人生命的一种急危重病 ,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如毒蕈碱样 ,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候群。以往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以全血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电解质等。就心肌损伤方面的检查较少。我们在检测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同时观察了其心肌酶谱的变化。有机磷中毒患者早期血清中即可出现心肌酶异常增高。本文就10 5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早期血清中心肌酶谱测定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中毒组为我院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入院的有机磷中毒患者 10 5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84例 ,年龄 16~6 8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五项心肌酶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心肌酶一项以上增高者51例,占91.1%,大部分患者血清中伴随LDH、n—HBDH的异常增高,CK基本正常,而CK—MB异常增高,CKMB/CK〉50%的有48例占85.7%。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心肌酶普遍增高,尤其以LDH、α-HBDH及CK—MB增高显著,CK—MB升高可作为晚期肝癌预后较差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甲减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心肌酶谱5项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甲状腺功能3项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与原发性甲减的关系;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血清CK、CK-MB、LDH、α-HBDH、AST的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L:241±190比82±29、22.1±9.5比14.7±4.3、204±85比99±25、185±92比98±26、35.9±19.4比20.2±7.4,P均0.05);原发性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血清FT3、FT4的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mol/L:1.97±0.97比4.73±1.62,3.76±2.76比14.52±4.57,P均0.05),而TS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L:21.43±12.54比3.76±1.62,P0.05)。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AST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5.3%(31/56),39.2%(22/56),50.0%(28/56),48.2%(27/56),44.6%(25/56)。原发性甲减患者血清FT3、FT4与心肌酶变化呈负相关,TSH与心肌酶变化呈正相关,FT3、FT4、TSH与CK相关性最强(r值分别是-0.61、-0.53、0.57)。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显著升高,FT3、FT4、TSH与CK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