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方法将54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改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疗效确切、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5月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13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即停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停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及哮喘发生率分别为5.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差异明显,适当延长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临床效果更佳,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的276例患儿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对症等综合治疗。临床治愈后随机分为三组,给予吸入不同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停药后随访2年,观察哮喘的发生率。结果:27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28例发展为哮喘,哮喘发生率为10.14%,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6个月哮喘发生率为3.16%(3/95),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哮喘发生率为6.47%(6/89),对照组哮喘发生率为20.61%(19/92)。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与6个月哮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360,P〈0.01);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几率,对于有哮喘高危因素的患儿给予适宜的剂量和时限吸入糖皮质激素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哮喘发生率,减少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能否有效地预防毛细气管炎(ABI)患儿日后发展为哮喘。方法: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配合储雾罐、面罩规范化吸入治疗第一次毛细支气管炎愈后的患儿162例至少6个月,并以151例第一次毛细支气管炎愈后未作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患儿哮喘发病率14.9%,对照组哮喘发病率为47.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明显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卡介苗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的效果。方法 3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予发病后再次接种卡介苗,予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PPD皮试,并随访2年,观察喘息发作情况,25例未接受卡介苗的毛支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卡介苗接种后PPD平均硬结直径大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恢复期,2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卡介苗可促进毛支患儿PPD皮试阳转,可降低毛支患儿发展的哮喘的机率。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为对毛支患儿行早期干预,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 CAP100全自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检测32例毛支患儿急性期及缓解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IgE的含量,并追踪半年观察喘息的再发情况。结果:(1)毛支患儿急性期血清ECP、总IgE浓度明显高于一般肺炎组(P<0.01)。(2)毛支患儿急性期ECP浓度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而总IgE的变化无意义(P>0.05)。(3)毛支组中合胞病毒感染与非合胞病毒感染比较ECP、总IgE的变化有显著意义(P<0.05)。(4)追踪半年,毛支组再发喘息者明显高于一般肺炎组。结论:毛支与哮喘存在部分相同的发病机理。ECP检查可作为毛支患儿过敏性炎症消长的指标,总IgE水平可作为毛支患儿过敏素质的预测指标。随访并监测血清ECP、总IgE浓度,可作为对毛支患儿施行早期干预的实验室依据。以免其发展为哮喘,造成气道的慢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早期吸入普米克令舒预防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雾化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患儿、早期预防哮喘的疗效,我院从2 0 0 0年6月至2 0 0 3年6月,对毛支患儿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即普米克令舒)加支气管扩张剂喘乐宁和爱喘乐治疗,并与单用喘乐宁和爱喘乐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70例,均符合毛支诊断标准。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3组:观察组Ⅰ2 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11个月,平均6个月;病情程度轻14例,重6例。观察组Ⅱ2 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12个月,平均7个月;病情程度轻12例,重8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和酮替芬联合应用能否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方法  5 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治疗组 ,采用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 ,口服酮替芬 ,疗程 6~ 9个月 ;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不用药作为对照组。临床随访≥ 1年 ,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及骨密度。结果 完成随访 1年以上者 ,治疗组 5 2例中仅 3例 (5 77% )发生哮喘 ,而对照组 30例中有 14例 (4 6 6 7% )发生哮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患儿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与酮替芬联合应用可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哮喘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采用沙丁胺醇联合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7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依据患儿编号的单双将其分为常规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常规组患儿单纯采用沙丁胺醇进行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沙丁胺醇联合二丙酸倍氯米松进行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方案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咳喘、肺部啰音、三凹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常规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沙丁胺醇联合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05-10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的疗效。方法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吸痰、镇静、补液、营养支持等并雾化吸入沙丁胺醇,5~8d为一个疗程,同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给予布地奈德100斗g雾化吸入,每日2次,2周后改为每日1次,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喘憋、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进行随访,治疗组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疗效确切,可以明显降低哮喘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伏丽琼 《海南医学》2008,19(1):78-79
目的 观察比较沙丁胺醇与二丙酸倍氯米松联合吸入治疗与单用沙丁胺醇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将79例患儿分为治疗组44例给予沙丁胺醇及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组35例单用沙丁胺醇吸入,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消失的天数及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各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喘憋及哮鸣音消失的时间为4.34±0.63天,对照组消失的时间为7.03±1.18天,两者比较(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联合吸入沙丁胺醇与二丙酸倍氯米松,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吸入沙丁胺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喘憋状态的平喘效果及其副作用观察。对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两者之间关系及平喘的共同之处进行探讨。方法对48例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患儿在常规应用氨茶碱、激素、给氧、镇静剂后无缓解时,应用肾上腺素平喘治疗,0.1%的肾上腺素注射每次0.01ml/kg,如无明显缓解喘憋时,10-15分钟,重复使用一次。3—5分钟喘憋缓解,为显效,3—5分钟内无缓解,10—15分钟重复一次后,喘憋略缓解为有效,无效为重复使用后喘憋仍无缓解。结果48例患者中,39例显效(81.25%),有效者为9例(18.75%),无一例无效者,上述观察中无一例出现中枢兴奋(烦燥、不安、震颤、头痛、头晕等反应),无血压突升,无心律失常,无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肾上腺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重症喘憋效果好,未发现不良反应,毛细支出管炎平喘治疗与支气管哮喘治疗上有着相同之处,且从病理与发病机制上有着潜在因果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治疗与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方案相同。毛细支气管炎正确、有效、彻底地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梅 《医学综述》2011,17(5):738-741
哮喘是当今世界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以喘憋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疾病,患儿易于病后发生哮喘,长期随访观察22.1%~53.2%患哮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作为婴幼儿时期两个重要的喘息性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显示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影响、特应质、喂养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现仅从遗传、免疫、感染等方面阐述其可能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丁华  王善用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53+55-53,55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的效果。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予抗感染及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匹多莫德400mg/(kg·d),1次m,连服2个月,观察1年后两组哮喘的发生率及免疫功能(CD3+、CD4+、CD8+)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观察组哮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质激素吸入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发作期治疗相同,治疗组30例在恢复期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3个月,对照组30例恢复期不用药,两组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喘息发作的人数和哮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恢复期持续吸入皮质激素能有效地预防喘息的反复发作,大大减少了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多发生于小婴儿,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我们应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6例均附合1987年成都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男14例,女  相似文献   

18.
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剑英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2):223-223,225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2 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液加入空气压缩泵给予观察组雾化吸入 ,每日 2次 ,分别对治疗前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疗效、症状及体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18例 ,好转 2例 ,治愈率 90 % ;对照组治愈 10例 ,好转 10例 ,治愈率 5 0 % (χ2 =7.6 2 ,P<0 .0 5 )。经皮血氧饱和度对照组治疗前 0 .83± 0 .0 8,治疗后 0 .90± 0 .0 8,观察组治疗前 0 .82± 0 .0 7,治疗后 0 .96± 0 .0 4。观察组在经皮血氧饱和度、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雾化吸入能明显改善患儿全身缺氧状态 ,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良  刘建英  宋青松 《河北医学》2006,12(12):1235-1236
目的:观察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吸入激素治疗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22例进展为哮喘,哮喘发生率为10.1%。其中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继续吸入皮质激素6个月组哮喘发生率为2.9%(2/69),吸入3个月组为6.7%(5/75),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不作任何干预组为20.5%(15/73)。三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3.64,P<0.01)。自身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遗传性疾病史、父母吸烟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无以上因素的患儿高(P<0.05或0.01)。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应尽量避免高危因素、早期防治。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RSV毛细支气管炎日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文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458-1459
目的:探讨静滴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婴幼儿哮喘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I 22例、观察组II32例、观察组III 28例,观察组I、观察组II、观察组III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静滴丙种球蛋白200mg.kg-1.d-1,qd×3d、400mg.kg-1.d-1,qd×3d、1g.kg-1.d-1,qd×2d。毛细支气管炎缓解出院后随访2年,观察各组婴幼儿哮喘的发生率。结果:各组出现婴幼儿哮喘的例数:对照组10例,41.7%(10/24),观察组I 8例,36.4%(8/22),观察组II 3例,9.4%(3/32),观察组III 3例,10.7%(3/28)。结论:静滴中等及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有干预作用,小剂量无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