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生活和心理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目的比较研究城市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方法以《中脉老年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为材料,对7个城市2225位独居、夫妻同住和非空巢老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偏低,非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经济支持和体力付出的压力较大;大多数老年人的心情较好,但超过1/4的独居老人心情较差;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居中上水平,但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家人交流满意度较低;在养老依靠问题上空巢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对于家人的期望较低;对于第三方赡养和老年人再婚的问题,夫妻同住老人比较理解和支持。结论夫妻同住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均较好,独居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差,非空巢老人的经济和体力付出的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高龄老人代理回答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研究"2005年调查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代理回答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国高龄老人健康调查中代理回答的发生率为31.3%,高龄老人代理回答的代理人主要为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高龄老人的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听力情况、认知功能、自评健康、调查员评价健康等变量均对是否代理回答有显著影响.结论 同类研究的现场调查中可以由一同生活的家人为无法理解和回答问卷的高龄老人作代理回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健康状况和居住情况的老年人的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度的情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绍兴市795名老年人进行测查,比较不同性别、健康状况和居住情况之间老年人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女性的抑郁程度明显高于男性(P<0.05).健康老年人其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患病老人,而其生活满意度则高于患病老人(P<0.01).独居老人,其焦虑、抑郁程度要明显高于在养老院和与家人同住的老人,而生活满意度则较两者较低(P<0.05);和家人同住的老人,其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独居老人(P<0.05).老年人焦虑和抑郁星正相关(P<0.01);生活满意度与焦虑、抑郁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人焦虑、抑郁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焦虑、抑郁水平、健康状况和居住情况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浙江省高龄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不同性别对比研究,为改善和加强高龄老人社会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2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基础调查浙江省的数据,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情感慰藉三方面展开,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性别比较和研究.结果 ①女性高龄老人对晚辈的经济依赖强于男性.②整个高龄老人群体,五项活动功能受损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③女性高龄老人的丧偶率高于男性.④女性高龄老人与家人同住比例高于男性.⑤男性高龄老人生病时,较女性老人更多依赖配偶的照顾.结论 男性高龄老人的经济状况好于女性,女性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好于男性,女性高龄老人比男性更多需要社会性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366名高龄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状况等方面内容。结果 77.6%调查对象生活自理能力为正常,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负面情绪、健康状况自评及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自评、生活满意度四项因素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关。结论社区卫生人员应加强高龄老人慢性病管理,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并关注高龄老人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奉贤区农村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高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奉贤区1 647名80岁及以上老人入户问卷调查,在对其生活满意度现状描述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 073名有效样本中,感到生活满意的占91.1%,不满意的占8.9%。在均衡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现非务农、受子女敬重、月收入在200元以上,经济来源于退休工资、亲人和其他亲朋,由子女和孙辈负担生活费,自评健康越好的老人越倾向于评价生活满意。结论农村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较高,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来源、自评健康及子女敬重情况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前3位因素。充足的经济生活保障,社会及家庭支持以及较高的健康水平可提高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对浙江省742位高龄老人健康状态与生活方式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总结影响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的积极性因素.方法根据浙江省1998年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对742位被访高龄老人的健康状态与生活方式进行了评析.结果被访者主客观健康评价较好,饮食合理、生活有序.结论影响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的积极性因素:排行靠前、饮食合理、生活有序、知足常乐、疾病防治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养老院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3):2340-2342
随着高龄老人比例的不断增高,以高龄和病残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养老院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养老院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已成为老年护理学领域中的一项新课题。为了解养老院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寻求增进和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对策,本文于2006年3月~4月对九江市部分养老院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九江市温馨养老院和九江市老年公寓中,年龄>75岁,神志清楚,认知良好,能够配合调查的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2研究方法1.2.1SF-36健康调查问卷健康状况调查问…  相似文献   

9.
广州老年人心理健康指数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州市老年人心理健康指数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指数量表(WHO-5)与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广州市633名≥60岁老年人进行评测.结果 心理指数和生活质量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明显下降.大多数老人心理指数在中上水平.健康自评状况越差,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越差.心理指数异常,生活质量得分也较低.结论 心理指数与生活质量得分方向一致.将WHO-5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是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徐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式,以SF-36量表对徐州市农村的218名空巢老人和228名非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徐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较非空巢老人低,在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上夫妻同住的空巢老人比独居空巢老人有较高的得分,老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生活满意度等对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有影响.结论 徐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生存质量较低,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老年抑郁患者配偶与健康对照的生活质量水平,并探讨老年抑郁患者配偶生活质量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老年抑郁患者配偶和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评估,对老年抑郁患者和健康老人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定.结果 抑郁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GQOLI-74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三个维度的差异明显(均P<0.0001),此三个维度评分与患者SDS和SAS评分显著相关(均P<0.000 1).结论 老年抑郁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下降,且与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图总结影响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的积极性因素。方法:根据浙江省1998年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对742位被访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进行了评析,结果:被访者主客观健康评价较好,饮食合理,生活有序,结论:影响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的积极性因素,排行靠前、饮食合理、生活有序,知足常乐,疾病防治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庆阳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庆阳市413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1庆阳市空巢老人9个SCL-90因子评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P0.05)。2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各因子得分均不高。3SCL-90的各因子分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有显著差异。4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具有相关性,生活质量能有效负向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结论庆阳市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状况均欠佳,亟待提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鄂西北地区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老年健康状况多维尺度分析(MDS)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对1 000例≥6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自评情况、躯体健康状况、生活状况、生活方式等。结果健康自评为"很好"114人,占11.4%;健康自评为"好"的老年人501人,占50.1%;健康自评"一般"的为297人,占29.7%;健康自评为"差"的88人,占8.8%。居住地、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是否与子女同住、慢性病患病情况、慢性病患病数量、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老年人健康自评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躯健康、生活状况及生活方式;丰富老年生活,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加强自我健康保健意识等有利于改善老年人健康自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当前我国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对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被调查的女性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的评分“一般”和“较好”,但低于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文盲率高导致其经济、社会和家庭地位较低,丧偶率高导致其独居率较高和来自配偶的支持较少;这些因素影响女性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评分相对较低。结论大多数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一般”和“较好”,但较男性老年人差。这可能与一般人口学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较男性老年人差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包头市老年公寓中老年人的膳食营养与生活质量现状.方法 抽取包头市不同经济模式老年公寓,采用记账询问法对老年公寓老人的膳食营养素摄入进行调查;对神志清楚、能独立理解和回答问题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包头市老年公寓的膳食结构:谷类、盐摄入满意,畜肉摄入偏高,果蔬类偏少,奶类及豆类食品严重缺乏,营养素:脂肪摄入过多,钙及多种维生素缺乏;42.5%和39.4%的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在60分以上;慢性病、医疗保障对公寓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显著;中等收入者较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生活质量高;生活满意度自评越高者生活质量也越高.结论 包头市老年公寓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现有膳食结构对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病、多发病不利.  相似文献   

17.
成都地区老年退伍军人生存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退伍军人群体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定居成都地区的 1 677例老年退伍军人为研究对象 ,应用包含 1 1个评估项的量表 ,通过体检和自评判定生存质量分值。资料依年龄分为 60~ 69岁组 ,70~ 79岁组和≥ 80岁组。结果  (1 )总体评分为 30 .1 0± 2 .0 2分 ,优良率为 92 .1 3% ,生存质量差的仅占 1 .85% ;(2 )≥ 80岁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其余两组 (P<0 .0 0 5) ,该组评为生存质量差的占 8.1 3%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1 1个评估项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在各组间有差异。最重要的评估项在 60~ 69岁组依次为生活满意度、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 ,而≥ 80岁组依次为健康状况 ,心理卫生和生活能力。结论 老年退伍军人总体生存质量良好 ,但须关注高龄老年组生存质量显著下降及低龄老年组生活满意度较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其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质量量表(MOS SF-36)对锦州市养老院2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院老人焦虑发生率为50.51%,抑郁发生率为60.82%,且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与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的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焦虑、抑郁的情绪越严重,老年人生活质量就越低。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高龄老人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郅玉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3):428-428,F0003
目的对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进行分析。方法设计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指标: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洗澡、穿农、吃饭、室内活动、上厕所)、经费援助(生活费的丰要来源)、丰十会心理支持(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身体不舒服时或生病时的皇要照顾者),利用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基础调查的数据,对浙江省942名高龄老人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进行分析。结果(1)整个高龄老人群体,无论是城市、乡镇或农村,五项活动功能受损毕均为女性高于男性。无论城市、乡镇还是农村的高龄老人均足洗澡自理能力受损率最高,宅内走动自理能力受损率最低。(2)高龄老人的丧偶率较高。(3)大多数高龄老人与家人间住。(4)高龄老人牛病时的主要照顾者是家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子女或其配偶、配偶、孙子女或其配偶。结论老年人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主要由基于婚姻及血缘关系的亲缘关系构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唐山市高龄老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弘慈医院直属10个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32个社区的3 448名高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龄老人健康促进总分为(124. 32±23. 446)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显著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身体疼痛情况、大小便失禁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自觉健康状况、收入水平、收支平衡情况、子女探望频率、与子女交流情况、是否接受过社区提供的服务、社会支持(均P<0. 05)。结论高龄老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一般,应根据具体情况为老年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