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心肌缺血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和形成是机体的重要代偿机理之一。侧支循环的表现程度在各种属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60年代中期,随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急性心肌缺血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2.
3.
心肌经过短暂反复的数次缺血后可获得对以后较长时间缺血的适应能力 ,从而保护心肌免受严重损害 ,这种适应能力称为缺血预适应 (IPC) [1]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IPC中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与分组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AMI) [2 ] 患者 2 82例。其中男 186例 ,女 96例。IPC组 ,16 0例 ,NIPC组 ,12 2例 ,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见表 1。表 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指 标IPC组 (n =16 0 )NIPC组 (n =12 2 )年龄 (岁 ) 6 2± 17 6 1± 2 1男性 (例 ) 10 6 80女性 (例 ) 5 44 2前壁MI 96…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建立狗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活性、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健康杂种犬 2 4条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苯那普利组、对照组。结扎前降支近端 ,测量冠状动脉舒张压 (DCP)、侧支返流量 (Qret)及主动脉舒张压 (DAP)。术后给予不同药物干预 ,采血测定血浆ACE活性。第 2次手术后 ,将狗处死 ,提取标本 ,观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情况以及组织ACE活性。结果  (1)卡托普利、苯那普利组用药前、用药后 10d及用药后 2 5d血浆ACE活性分别为 (5 7 6± 0 8)U/L、(2 4 1± 0 6 )U/L、(2 4 3±0 6 )U/L及 (5 9 5± 1 3)U/L、(2 4 4± 0 4 )U/L、(2 4 0± 0 5 )U/L ,用药后两组血浆ACE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 0 1)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对照组、卡托普利组、苯那普利组心脏组织ACE活性分别为 (13 0± 2 9)U·L-1·g-1、(7 9± 1 6 )U·L-1·g-1及 (1 83± 0 74 )U·L-1·g-1。卡托普利、苯那普利组AC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苯那普利组ACE活性明显低于卡托普利组 (P <0 0 1)。 (2 )对照组、卡托普利组用药后DCP明显升高 [(3 4 5± 0 6 3)kPa及 (3 4 2± 0 5 9)kPa ,P <0 0 5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CAD)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与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方法,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A组狭窄90%~94%,B组狭窄95%~99%,C组狭窄100%。采用Rentrop标准评价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并对照分析侧支循环形成的良好率,将106例患者分为CCC形成组与无CCC形成组;CCC按Werner冠状动脉侧支连接(CC)标准评价CCC功能,分为CC 0级、CC 1级、CC 2级3组,比较分析106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CAD患者、160支冠状动脉CCC形成和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C组侧支循环良好率高于A与B组(P<0.05),B组侧支循环良好率高于A组(P<0.05);CCC形成组与无CCC形成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比例、心肌梗死(MI)、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CC形成患者中,CC 2级组血清HDL-C最高、LDL-C最低,CC 0级组血清HDL-C水平最低、LDL-C最高(P<0.05)。结论在严重狭窄冠状动脉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CCC形成与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良好CCC形成比例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CAD患者,血清HDL-C及LDL-C水平与CCC的形成无关;但与CCC功能有关,HDL-C水平高者CCC功能好,而LDL-C水平高者则CCC功能差。  相似文献   

8.
<正>胚胎时期,血管是在毛细血管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发育过程中,有些血管主干在其走行中发出与之平行的侧副管,发自主干不同高度的侧副管彼此间互相吻合,称为侧支吻合。当血管主干阻塞时,正常情况下比较细小的侧副管逐渐增宽、增粗,血流可经过增宽增粗的侧支吻合到达阻塞部位以下的血管主干,使血管受阻区域的血液循环得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侧支循环与临床关联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惠根  王肖龙 《上海医学》1994,17(10):575-577,621
对4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32例有≥50%冠脉狭窄,12例存在侧支循环,占37.5%。经分析其与心绞痛、心梗、左室EF的关联,提示侧支循环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有侧支者心绞痛的发生率较低,且侧支对提高左室功能有一定影响。侧支循环作为严重冠脉病变的代偿,可能降低冠脉本身病变所致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来庆友 《河北医学》2000,6(5):389-39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心肌梗塞(MI)患者进行冠状造影及三年随访资料研究,其中36例侧支积分〉1(CC组),另32例侧支积分〈1*(NCC组)。结果:与NCC组比较,CC组的多支病变及冠脉次全闭塞率较高(P〈0.01),侧支循环及心功能较好(P〈0.01~0.05)。两组的冠脉狭窄,迂曲,钙化程度相似(P〉0.05)。随访研究发现,CC组的近两年优于NCC组(JKP〈  相似文献   

11.
王爱华  王营 《海南医学》2002,13(12):144-14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在缺血预适应(IP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160例心肌梗塞(MI)前有心肌缺血发作(IPC组)和122例MI前无心肌缺血发作(NIPC组)的动态ECG、CK-MB、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研究。结果:与NIPC组相比,IPC组MI范围较少(P<0.01)、心功能较好(P<0.05)、侧支循环较丰富(P<0.01)。结论:提示侧支循环形成在缺血预适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IthasbeenknownthatSalviaMiltior-rhizacanprotecttheischemicmyocardia.SalviaMiltiorrhizamightachievesuchpro-tectionbydecreasing...  相似文献   

13.
刘丽  白雪 《医学综述》2012,(24):4267-4269
目的应用减影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探讨不同的侧支循环与后循环缺血(P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在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住院患者102例,根据CTA或DSA检查结果分为有侧支循环组和无侧支循环组,分析不同的侧支循环与PCI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脑梗死发病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31);无侧支循环重症脑梗死患者比例较有侧支循环组高(P=0.043);有侧支循环组发病后30 d临床表现的好转率较高(P=0.021);有侧支循环的脑梗死组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侧支代偿方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有侧支循环的脑梗死发病率低、临床症状较轻、预后好,以多种侧支循环方式代偿的PCI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 (冠脉 )侧支循环形成的冠心病病人的冠脉病变特点 ,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 12 2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冠造 )证实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冠心病病人 (侧支循环形成组 ,A组 )及 131例冠脉病变程度相似而无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病人 (无侧支循环形成组 ,B组 )的冠脉造影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98 4 %的A组患者有 1支冠脉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 ;与B组相比 ,A组患者中多支冠脉闭塞率明显增高(30 0 0 %比 11 4 5 % ,P <0 0 1) ;完全闭塞率明显增高 (75 77%比 6 0 2 7% ,P <0 0 5 )。此外 ,完全闭塞冠脉的侧支循环形成率较次全闭塞冠脉明显增高 (5 8 0 9%比 4 0 2 0 % ,P <0 0 5 )。结论 :冠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 98 4 %存在完全或次全冠脉闭塞性病变 ,其严重程度是侧支循环能否形成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P it)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比较肌肉注射、股静脉、腹腔注射P it方法,股静脉置管注入不同剂量P it,结合心电监测及心肌肌钙蛋白等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评估不同给药方法和股静脉置管注入不同剂量P it的造模效果。结果:股静脉滴注P it造成心肌缺血时间〉60m in,与其它给药方式比较,P〈0.01;动物模型的心肌缺血效应及不良反应事件与P it用量呈正相关。结论:股静脉置管滴注P it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可靠。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Pit)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比较肌肉注射、股静脉、腹腔注射Pit方法,股静脉置管注入不同剂量Pit,结合心电监测及心肌肌钙蛋白等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评估不同给药方法和股静脉置管注入不同剂量Pit的造模效果。结果:股静脉滴注Pit造成心肌缺血时间〉60min,与其它给药方式比较,P〈0.01;动物模型的心肌缺血效应及不良反应事件与Pit用量呈正相关。结论:股静脉置管滴注Pit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不同治法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中医证型的反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中医证型进行反证研究。方珐采用冠脉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依活血祛瘀、通阳散结、回阳益气、益气养阴不同治法选择经典复方失笑散、瓜蒌薤白白酒汤、参附汤和生脉散,对临床最常见的冠心病(胸痹)证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各组方药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等指标的影响。结幕中医治疗各组均有一定的疗效,均能提高SOD、6-keto-PGF1α的水平,降低MDA、TXB2的水平。综合各组的整体疗效,其中尤以失笑散组最为显著,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瓜蒌薤白白酒汤组次之,参附汤组和生脉散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皓论以冠脉结扎法建立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具有心血瘀阻的性质,今后的研究涉及胸痹心血瘀阻证型,似可采用冠脉结扎法造模。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及与血清ADMA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严重冠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以及与血清ADMA浓度的关系. 方法 收集主要冠脉至少有一支狭窄程度在95%以上的11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测定其血清ADMA浓度.采用Rentrop法对冠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同时测定两组血清ADMA浓度. 结果 糖尿病组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P=0.043,P<0.05),其血清ADMA浓度也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00,P<0.01);合并糖尿病的侧支循环不良患者血清ADMA浓度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患者(P=0.001,P<0.01).结论 糖尿病抑制严重冠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且与患者血清ADMA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48例)的危险因素资料,并作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和侧枝循环Rentrop分级,分析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的关系。结果:Gensini积分与侧枝循环的形成独立正相关;简单相关显示:Rentrop分级与高血压病史、收缩压、Gensini积分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显示:Rentrop分级与吸烟年数和高血压病史独立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是侧枝循环的独立影响因素,也是侧枝循环形成程度的相关因素,此外吸烟年数,高血压病促进了侧枝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对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扎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以及对血瘀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法、冠状动脉结扎法及血瘀证大鼠模型法观察心脉通抗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心脉通胶囊能明显减轻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缩小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减轻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粘度.结论:心脉通胶囊具有对抗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血瘀证大鼠有一定的活血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良式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良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SD大鼠30只,体质量(220±20)g,雄性,随机分为常规造模组,改良组,比较结扎时垫以直径为0.6mm的鱼线,30min后拔出鱼线的方法制造I/R模型与常规造模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改良后的模型制造方法在保持实验稳定性情况下术中心率最低值,术后平均苏醒时间,大鼠术后3d内的生存率分别为(303±16)次/分,(38±9)min,86.67%,而常规造模组大鼠术中心率最低值,术后平均苏醒时间,术后3d生存率分别为次/分,(63±12)min,66.67%,[结论]改良后的造模方法较常规造模方法保护了动物机能状况,提高了术后动物生存率,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