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颈淋巴阻滞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手术组大鼠采用Casley-Smith法阻滞颈淋巴,对照组大鼠不摘除颈淋巴结和不结扎淋巴管,只将它们分离暴露。每组于术后1、3、5、7、14、21 d,通过观察血清中S-100B的浓度、电镜观察镧离子示踪剂和BBB超微结构变化来确定BBB通透性的改变。结果: 各组血清中S100B浓度变化无显著差异,提示BBB没有破坏;电镜观察:对照组与手术组的超微结构变化相同,各组术后各时点血管腔外没有发现镧离子。结论: 颈淋巴阻滞对BBB通透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缓激肽选择性增加局部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颈动脉灌注小剂量缓激肽对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分析正常脑组织的缓激肽B2受体所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结扎 1h或 2h再灌流 1h。用放射自显影方法检测缓激肽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bNOS ,iNOS和B2受体。NOS检测盒检测NOS的活性。结果 正常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未见B2受体表达 ,在神经细胞上发现B2受体的表达。缺血 2h再灌流1h缓激肽灌注缺血区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增加。WesternBlot结果提示 ,在缓激肽灌注组和对照组间 ,缺血皮质区bNOS和B2受体没有明显变化 ,各组中均未检测出iNOS。缓激肽灌注组的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正常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未表达B2受体 ,神经细胞上可见B2受体的表达。灌注小剂量缓激肽能选择性增加局部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敏感的荧光方法,定量分析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采用伊文思蓝(EB)荧光定量的方法,分别观察了再灌注2 h、3 h、9 h、24 h和48 h时BBB的通透性。结果:再灌注3 h时,缺血侧纹状体EB的含量开始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再灌注9 h时,缺血侧新皮层EB的含量开始增加(P<0.01)。而再灌注2 h时纹状体EB的含量和再灌注2 h、3 h时新皮层EB的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别无显著(P>0.05)。结论:脑缺血2 h再灌注2-3 h时,纹状体的BBB通透性开始增加。再灌注9 h时,新皮层的BBB通透性增加。纹状体BBB较新皮层更易受损。EB荧光的方法可精确定量地反映BBB通透性,是研究BBB通透性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在Wistar大鼠颅脑创伤的同时腹腔注射bFGF,伤后24小时检测创伤组和bFGF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并用伊文氏兰作为示踪剂定量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 结果 bFGF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氏兰含量均明显低于颅脑创伤组. 结论在颅脑创伤早期给予bFGF可以有效地减轻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bFGF对大鼠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在Wistar大鼠颅脑脑创伤的同时腹腔注射bFGF,伤后24小时检测创伤线和bFGF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并用伊文氏兰作为示踪剂定量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bFGF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氏兰含量均明显低于颅脑创伤组。结论:在颅脑创伤早期给予bFGF可以有效地减轻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方法: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1h后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0h、3h、5h、12h、及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内源性免疫球蛋白G(IgG)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再灌注0h、3h时,脑组织中未见IgG的表达。再灌注5h时,缺血侧大脑半球纹状体有局灶性的IgG表达。再灌注12h时,缺血侧纹状体及新皮层可见有广泛的IgG的表达。再灌注24h时,表达更加明显。结论:缺血1h再灌注3~5h时,BBB开始受损开放,通透性增加。纹状体的BBB较新皮层更易受损。再灌注12h、24h,外渗的血清蛋白累积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条件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提取纯化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血脑屏障OGD模型。在OGD不同时间点(0、30、60 min),以及DEX预处理OGD 60min时,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渗漏实验分析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同时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细胞膜上claudin-5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 30、60min,辣根过氧化物酶流量均显著升高;与OGD 60min相比,DEX预处理显著降低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流量。与对照组相比,OGD30、60min,claudin-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OGD 60min相比,DEX预处理显著增加了claudin-5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观察claudin-5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OGD 60min时claudin-5的表达明显减少,DEX预处理后显著增加了claudin-5的表达。结论 DEX预处理降低了OGD条件下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其机制之一是DEX增加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60只),缺血再灌注组(I/R,60只)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组(ATRA,60只),每组又细分为1d、3d和7d三个亚组。采用Zea 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伊文思蓝渗透性实验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claudin-5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claudin-5 m 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EB含量在1d时最高,3d时开始逐渐下降,而与相同时间点的I/R组相比,ATRA组EB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脑组织claudin-5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与相同时间点的I/R组相比,ATRA组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与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laudin-5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60只),缺血再灌注组(I/R,60只)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组(ATRA,60只),每组又细分为1d、3d和7d三个亚组。采用Zea 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伊文思蓝渗透性实验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ZO-1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ZO-1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EB含量在1d时含量最高,3d时开始逐渐下降,而与相同时间点的I/R组相比,ATRA组EB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脑组织Z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与相同时间点的I/R组相比,ATRA组大鼠脑组织Z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全反式维甲酸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与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ZO-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72只健康成年SD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I预处理组(SI组),每组各24只。SI组每天按120 mg/kg体质量给予12 mg/mL SI灌胃1次,Sham组和I/R组每天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均连续灌胃21 d。在实验第22天,I/R组和SI组大鼠用线栓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Sham组不插入线栓,未阻断血流,其余手术操作与I/R和SI组一致。I/R组和SI组大鼠缺血2 h后,拔出阻塞的线栓恢复血流,再灌注24 h。根据Zea longa评分,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示踪法检测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MMP-9、TIMP-1蛋白表达。比较三组大鼠的测量数据,分析SI预处理对以上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SI组和I/R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内EB含量均高于Sham组,而SI组低于I/R组,分别为(1.50±1.13)、(2.33±0.82)和(0.00±0.00)分,12.5%±2.34%、37.50%±2.28%和0.07%±0.03%,81.75%±0.86%、84.17%±0.54%和78.24%±0.41%,(46.50±1.41)、(55.44±1.37)和(3.83±1.49)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I组和I/R组MMP-9、TIMP-1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分别为0.81±0.23、1.15±0.14、1.15±0.14和2.31±0.20、1.62±0.21、1.62±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I/R组相比,SI组MMP-9表达减少、TIMP-1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SI可能通过下调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和上调TIMP-1蛋白表达,降低BBB的通透性,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程度和脑组织E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喉毒素的无毒突变体CRM197对豚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给予豚鼠不同浓度的CRM197后,采用伊文氏兰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给予示踪剂伊文氏兰和荧光素钠后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中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等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给予CRM197浓度的增加,血脑屏障对伊文氏兰的通透性逐渐增大,其中100,300,500μg/kgCRM197剂量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给予300μg/kgCRM197后30min,未见有伊文氏兰-白蛋白渗漏到脑血管外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的CRM197作用后30min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无明显改变,随着CRM197浓度的增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吞饮小泡的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未见紧密连接明显开放。结论CRM197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其机制主要与胞吞转运增加有关,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001肿瘤和药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英]/GrabbPA…//JNeurosurg.-1995,82(6).-1053~1058恶性肿瘤很容易引起脑实质水肿,水肿往往比肿瘤本身对脑组织的损伤更严重。作者主要研究了脑胶质瘤细胞、糖皮质激素和磷酸酯酶...  相似文献   

13.
曾倩  马新宇  曹中伟 《解剖学报》2020,51(3):344-351
目的 通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大脑局部脑缺血情况下通过血脑屏障(BBB)的最佳时间及机制,为NGF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新的用药途径。方法 对6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按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给予每只大鼠注入125 Ⅰ-NGF,利用γ射线计数仪检测γ计数量,观察缺血不同时间BBB通透性的改变。脑缺血后BBB通透性最大的时间点(缺血3 d)大鼠为实验组(15只),不制造脑缺血动物为对照组(15只)。对大鼠行脑冠状切片,通过放射自显影观察成影部位、面积及亮度。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缺血不同时间BBB的变化。结果 随脑缺血时间延长,BBB通透性逐渐增加,其中脑缺血后第3天BBB通透性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弱。在BBB相同通透性情况下,γ计数显示,伴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实验组γ计数均有所增加,实验组各时间点γ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用药 4 h γ计数最高。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对照组给药1 h整个大脑不显影,4 h及7h脑室及室周脑组织显影,面积约占脑冠状切面的4.1%,亮度明显;实验组给药1 h右侧大脑表面显影,面积约占脑冠状切面的6%,亮度较强,4 h及7h除了脑室及室周脑组织显影外,在右侧脑额叶(FL)、顶叶(AL)和颞叶皮质和髓质中有大面积显影,面积占脑冠状切面的36.2%~47.3%,亮度很强。结论 随着大鼠脑缺血时间延长BBB通透性增加,其中缺血3 d通透性最强;大鼠局灶脑缺血3 d用药4 h 125Ⅰ-NGF进入BBB量最大,在额叶、顶叶及颞叶显影最明显。NGF能通过局灶性脑缺血的血脑屏障,可能为临床给药途径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探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机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应用荧光素钠 (分子量 3 86 ,Fl Na)和 FITC标记的右旋糖苷( FD4,分子量 40 0 0 )为荧光示踪剂 ,以单侧颈总动脉远心端及同侧颈静脉插管并连接二管造成颈总动脉向颈静脉的引流 ,同时用动脉夹夹闭对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模型。缺血 1h后松开动脉夹并中断引流造成再灌注模型。测量脑组织荧光强度反映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单纯的脑缺血即可引起脑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强 ,再灌注后对小分子量物质的通透性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 ,而对较大分子量物质的通透性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结论 :即使是在再灌注损伤最严重时 ,脑微血管对较大分子量的物质通透仍不明显 ,说明血 -脑屏障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害物质通过微血管壁侵入脑组织 ,但一旦进入脑组织 ,将滞留于脑组织中不易清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生成素1(rhAn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8组:(1)假手术组;(2)缺血组;(3-5)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12h/48h/7d组;(6-8)Ang-1+缺血再灌注12h/48h/7d组。用伊文思兰渗透性实验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blot法检测微血管内皮细胞PKCα和p-MLC的表达。结果 Ang-1可明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可使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KCα和p-MLC表达水平减少。结论 Ang-1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与降低PKCα/MLC通路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缓激肽及其类似物RMP-7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缓激肽及其类似物RMP-7能选择性增加血肿瘤屏障的通透性,而对正常脑组织的血脑屏障几乎无影响。研究表明,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脑屏障是由于缓激肽与大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B2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Ca2+水平升高,从而引发包括NO和cGMP在内的一系列的信号传递反应,使胞饮小泡数量增加或紧密连接开放。本文就缓激肽及其类似物RMP-7选择性开放血脑屏障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Occludin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去势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预处理组,选取缺血再灌后4 h,24 h,3 d3个时间点作为观察点,对各个时间点脑水肿情况、Occludin蛋白表达、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进行考察分析,并选取24 h和3 d作BBB超微结构电镜观察,脑水肿改变情况采用脑含水量百分数测定;蛋白质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采用伊文思蓝(EB)比色法。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4 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均增加(P0.05),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持续增加,至24 h,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以24 h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电镜观察雌激素预处理组较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BBB TJ开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及毛细血管管周水肿较轻,以3 d组显著。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蛋白表达,发现模型组4 h时Occludi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4 h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有显著性差异(P0.05),3 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进一步减弱,有明显差异(P0.01),雌激素组4 h时Occludin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激素24 h及3 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动物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可见紧密连接发生断裂,内皮细胞内小泡数量增加及星形胶质细胞足突肿胀,可能是大鼠局脑缺血时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重要因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occludin在调节紧密连接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雌激素上调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的表达,有可能是其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CO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及其限速酶(血红素氧合酶-1)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使用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及抑制剂腹腔注射,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组,12h后复制MCAO模型。梗塞后24h后检测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诱导剂组一氧化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抑制剂组一氧化碳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抑制剂对非梗塞侧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没有影响(P>0.05)。结论:一氧化碳作为一种信使分子,脑缺血时浓度升高具有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 ribose polymerase-1,PARP-1)抑制剂PJ34能否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后的血脑屏障完整性。 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rt-PA组及PJ34组。IR组:采用改良 Zea Longa 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PJ34组及rt-PA组:缺血2 h拔出鱼线,同时给予尾静脉注射rt-PA 10 mg/kg,腹腔注射PJ34或生理盐水3 mg/kg。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伊文氏蓝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化分析MMP-9、Claudin-5、ZO-1的表达。 结果 rt-PA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伊文氏蓝含量及MMP-9表达均高于IR组,PJ34组低于rt-PA组,但高于IR组(P<0.05);rt-PA组的Claudin-5、ZO-1表达低于IR组,PJ34组高于rt-PA组,但低于IR组(P<0.05)。 结论 PJ34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增加Claudin-5、ZO-1的表达,可以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应用rt-PA的大鼠血脑屏障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咪唑克生(idazoxan,IDA)对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炎症模型的通透性、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和分布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MMP-9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7 d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建立体外BBB模型,采用TNF-α(10 nmol/L)处理24 h诱导BBB炎症模型,并对BBB炎症模型分别采用IDA 50、100、200μmol/L预处理6 h以观察IDA对BBB炎症模型的作用。通过检测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葡聚糖通过率来确立模型的通透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ZO-1的分布情况,并通过RT-PCR法检测MMP-9/TIMP-1的表达。结果:培养7 d的b.End3细胞汇合成稳定的单层连接,有较好的屏障功能,而采用TNF-α处理24 h后诱导的BBB炎症模型的通透性明显升高,紧密连接蛋白ZO-1在膜上的表达明显减少、不连续,Western blot法显示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而采用IDA 50、100、200μmol/L预处理6 h能明显降低其通透性,增加ZO-1蛋白的表达和改善ZO-1的分布异常,降低MMP-9的表达,其中200μmol/L IDA作用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DA能够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内皮细胞,降低TNF-α诱导的体外BBB炎症模型MMP-9的表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修复紧密连接ZO-1的异常分布,从而改善其异常增高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